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2期 总第27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模因论视角下的“XX狗”类  新词研究

卜俊伊

提要  语言模因论是将达尔文进化论的思维方式借鉴并应用于语言分析,它活跃在语言的任何板块中,尤其是在词汇模因中出现得最为频繁。本文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XX狗”这一类网络新词词汇模因的形成、发展与原因,以探求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  词汇模因;“XX狗”;形成;原因


随着社会、时代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兴事物不断出现。社会的发展促进语言的产生,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在语言中,与相对稳定的语音和语法相比,词汇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因此,面对这个变化万千的社会,大量的新词应运而生。2011年,“单身狗”一词出现,风靡于网络,此后网络以及社会上出现了大批以“狗”为中心语素的新词语。近五年来,这类新词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冷却,仍被人们尤其年轻人广泛使用。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借用语言模因论这一新兴理论来探求这类词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和语言发展演变的规律。

1.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模因(Meme)源自于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该术语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1976年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到。它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何自然(2005)认为:模因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被认为是文化模仿单位;后期的模因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模因的复制与传播的主要媒介便是语言,语言是其载体之一。因此,语言和模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模因论的角度来看,语言模因揭示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与模因如此密不可分,在下文中我们将用具体实例分析“XX狗”词汇模因的复制和传播。

2.“XX狗”类新词的形成过程

2.1  “XX狗”的来源

从古至今,“狗”与人的称呼一直息息相关。孔夫子欣然自嘲:“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1生活中也经常说“狗蛋”“狗官”“狗崽子”“哈巴狗”“落水狗”等等。这些带“狗”这个语素的词几乎都含有贬义。而当今社会大批以“狗”为中心语素的新词涌现出来,其最初流行的源头是“单身狗”。

“单身狗”一词在2011年年初出现,风靡于网络,产生于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中的最后一幕。孙悟空将他心中残存的至尊宝的影子化作一名夕阳武士,与紫霞仙子依偎,二人看着孙悟空的背影对话道:“那个人的样子好怪。”“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孙悟空借夕阳武士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无奈,明明相爱却不能厮守终生的遗憾、悲哀和落寞。因此,“单身狗”应运而生。“单身狗”是未婚或未恋爱的男女以自嘲和自黑的方式对自己目前恋爱状况的一种调侃和自贬,后来也用来称呼他人,带有调侃之意。“单身狗”一词不仅在生活中被年轻人所应用,在各种传播媒介上也频繁出现。比如:

(1)岔开这个话题总可以吧!谁让我还是一个单身狗呢,再问下去,恐怕会伤及五脏六腑啊!(《钱江晚报》2015年2月12日)

(2)人家93年的都当妈了,我为什么还是单身狗?(《广州日报》2015年4月4日)

(3)时间那么快,你想慢一点吗?全民一起‘慢一点’,单身狗请左手握右手。(新浪娱乐 2015年12月2日)

(4)陈小春和应采儿又出来狂虐单身狗了。(《江南都市报》2015年11月8日)

(5)乌干达最丑男人娶两任妻子生8个娃,让中国单身狗情何以堪。(北晚新视觉 2015年6月24日)

2.2  “XX狗”类新词的结构分析

a.“双音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组+狗”:这一类的词表示某一类人。如:单身狗、学生狗、加班狗、大四狗、考研狗、论文狗、编辑狗、IT狗、高三狗、盗号狗、追剧狗、心机狗、闷骚狗、白金狗、炫富狗,等等。这些词都是以自嘲的方式来形容目前的尴尬、无奈、狼狈的状态。比如:“你这天天孤家寡人地宅在家里,活得太单身狗一点吧!”“单身狗也是狗,秀恩爱也属于虐狗行为,可以不爱,但请不要伤害”。

b.“X成狗”:这一类词表示“X”这一动作或状态已经达到极限,形容“像狗一样”的惨状,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如:累成狗、骂成狗、哭成狗、虐成狗、冻成狗、丑成狗、懒成狗、慢成狗、卡成狗、小成狗,等等。“成”是隐喻的标志,这些词以戏谑和夸张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悲惨遭遇与境况,内心的不快与苦闷。比如:“无线路由器也会累成狗:WiFi太慢时多重启。”(中关村在线 2016年5月9日)

“XX狗”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词汇模因,被类推、被复制、被推广、被传播。它的创造力和能产性极强。由于“狗”这个词的隐喻性,“XX狗”这类新词具有调侃戏谑嘲讽的意味,在使用时,能产生生动的语言效果,创造轻松幽默的交际氛围。

2.3  “狗”的语义演变分析

“狗”本义是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在《说文·犬部》:“叩气发声,故曰狗。”自古以来,“狗”在中华文化中贬义色彩浓厚。《荀子·荣辱》中:“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这是说忧愁缠身时就不顾及身体,不关心家人,不记得君臣的人,连猪狗都不如;据《晋书·赵王伦传》记载,当时由于任官太滥,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当时人们就用民谚“貂不足,狗尾续”加以讽刺;明代学者顾起元《客座赘语》中“嘲事之失度,人之失意也曰狗”,这是说做事手段卑劣或身份低贱的人被视之为狗;晚清谴责小说《孽海花》中“到底狗苟蝇营,依然逃不了圣明烛照”。指像狗似的无耻,像苍蝇那样逐臭,比喻到处钻营而且手段卑劣的人;《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这个人狗仗人势,看风使舵,对强者卑躬屈膝,对弱者投井下石,浮现出一副奴才嘴脸,走狗心肠。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跟前逞脸。”可见,“狗”的贬义色彩在古代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现代汉语中,带“狗”的贬义词、俗语也比比皆是。比如:走狗、烹狗、狗腿子,表示那些在恶势力面前谄媚、阿谀奉承的人。再如:狐朋狗友、鼠盗狗窃、狗仗人势,等等,表示那些不务正业、非奸即盗、欺软怕硬、品行恶劣的人。而“XX狗”中的“狗”已经随着这类新词的流行逐渐变成带有一定诙谐可爱色彩的类词缀。“狗”已经不是狗了,隐喻着一种生活不如意,近况比较窘迫、狼狈、悲惨的人或状态。此外,随着人们的文化观念的变化,“狗”的贬义色彩已经弱化或者消失。这类词并没有对这类群体进行攻击和谩骂,而是以一种幽默、自嘲的调侃方式来降低自己的身份,以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2.4  “XX狗”类新词的复制和传播

随着“单身狗”的广泛流传,以“狗”自嘲的形式越来越深得人心。面对高压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这样戏谑的词语来进行交际。因此,“狗”在词汇中的作用逐渐变成一个词缀被广为使用。“XX狗”成为一个词语模,产生了更多的新词。何自然说,语言的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出现新的集合,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有基因型的“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和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两种方式。“XX狗”这类新词的复制、传播方式属于表现型的“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中“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所谓“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就是指语言模因的形式和结构都没有变,但内容有所变化,被别的词所替代。由于“单身狗”的流行,使“XX狗”这一形式很快被复制和传播,在不同的情境中,出现不同的同构异义的新词。高三的学生,学习生活苦闷,压力很大,学业繁重,他们自称为“高三狗”;考研的学生,自称为“考研狗”;大四即将毕业面临找工作的学生,自称为“大四狗”;离家在外的年轻人,自称为“外地狗”;工作为IT行业的人,工作压力极大,竞争激烈,加班熬夜,他们自称为“IT狗”,等等。此外,还出现了“累成狗”“丑成狗”“冻成狗”“虐成狗”等等模因变体,表示动作或状态达到极限,超出负荷。这一类词都是说话人对自身状态带有戏谑性的表达,在交际时,创造一个诙谐、轻松的交际氛围。

3.“XX狗”类新词的形成原因

3.1  语言本身机制

语言自身的机制也是词汇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会出现网络流行词,而这些网络流行词,有的经久不衰,逐渐变成一般词汇;而有的却昙花一现,逐渐被人们遗忘。“XX狗”这类新词属于强势模因,多产、长寿、稳定。它符合语言的本身机制,具有新颖性和活力,并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实用原则,人们可以通过嫁接等方式扩充新的词汇,使其富有再生创造功能,从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的复制传播,形成词汇模因,完成由“单身狗”向“XX狗”的升级飞跃。

3.2  社会文化因素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发展也同样促进了社会的变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赖。一个词语的产生和流行,都是社会约定俗成的。“XX狗”这类新词模因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大话西游》电影的热播。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处在这个高压社会,工作累,结婚难,升学苦,加薪难,物价高,买房难,并且还肩负着沉重的家庭负担和责任,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高压包围,急需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因此,年轻人希望通过诙谐、自嘲、戏谑的方式来宣泄情绪,苦中作乐。而“XX狗”这一自称正巧与年轻人的想法撞击出了火花。从而使这类新词广泛传播和复制,流行于大众之间。

此外,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社会文化的变化自然也会引起语言的变化。随着人们的文化观念的转变,“狗”由最初卑鄙、丑陋的坏形象转变为忠诚、可爱、贴心的萌宠形象。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成自己的家人、精神寄托,“狗”的地位提高,甚至与人平起平坐,使得“狗”的贬义色彩削弱,可爱、诙谐色彩增加。因此,“XX狗”这类新词应运而生,并发扬光大。

3.3  大众心理因素

从众心理和求异心理也是促进“XX狗”这类词汇模因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今,大众传媒发展迅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新词正是在网络中最为流行,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成为新词传播的最佳媒介。这种接地气、贴近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词语在大众传媒上不断地传播,刺激着人们的大脑,人们自然去模仿、复制、创新。而“XX狗”词汇模因的形成也正是人们“以丑为美”的求异心理的驱动。人们近年来传统的审美追求开始向审丑追求转化,人们“以丑为美”,追求俗之大雅,而“XX狗”正满足于当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因此,人们在传播已有词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情境,创造更多的同构异义词。经过人们的广泛使用、创造、接受、消化,词汇模因形成。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引导和传播,“XX狗”被人们视为一种新潮的流行词,为了追求这种语言时髦,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复制、传播。

4.“XX狗”类新词的发展前途

语言模因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自我复制和传播,但不是所有的新词模因都会进入现代汉语词汇。有的新词模因红极一时,昙花一现,而有的生命力顽强,进入现代汉语词汇。新词模因的发展前途如何是要遵循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从使用群体来看,“XX狗”新词模因使用群体偏年轻化,在年轻人之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复制和传播,而对于中年人以及老年人使用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实践、审美倾向、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不同于年轻人。所以,“XX狗”新词模因的受众群体有限,语言自身的复制和传播也就受到限制。此外,从使用寿命来看,语言的工具性一直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准,“XX狗”新词模因的发展由其语用功能和社会功能决定。“XX狗”目前被人们广泛使用,复制能力较强,在网络上以及生活中都被广泛传播。但是否能走得更远更长,这要看它自身的语用功能和社会功能。

5.结语

语言模因是语言信息的复制和传播,词汇模因的形式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本文通过对“XX狗”这类新词的来源、结构、语义、传播方式的分析,发现“XX狗”这类词汇模因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发展和推动,网络普及和流传,以及人们对“狗”的态度的转变、从众求异的大众心理和语言自身的机制发展,使“XX狗”这类词汇模因形成,并广泛传播和应用。模因的形成是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社会的作用下,人们对语言的选择和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


附注

1. 司马迁 1982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21~1922页。


参考文献

何自然  2005  语言中的模因,《语言科学》第6期,54—64页。

洪  帅  2015  没有贬义的“XX狗”,《语文建设》第9期,65—66页。

蒋  平  2016  网络词“单身狗”及其衍生词的认知研究,《语文学刊》第6期,35—36页。

李静莹  2008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晒X”族新探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第4期,41—43页。

李静莹、史妮君、马亚丽  2015  “X狗”式流行语的认知语言学解释,《语文学刊》第12期。

彭雨晴  2016  试论“XX狗”的结构固化过程,《现代语文》第3期,124—125页。

万晓丽  2016  “狗”的类词缀化及相关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第3期。

王  琪  2016  网络流行语“单身狗”初探,《现代语文》第2期,132—133页。

夏宗平  2015  从“XX狗”的流行看“狗”的类词缀化,《现代语文》第10期,60—61页。


A Study on the Lexical Memes of “XX Dog”-like New Words

Bu Junyi

Abstract  By drawing and applying the way of thinking of Darwin’s Evolutionism to language analysis, Memetics is active in any plate of language, and the most common part in it is the lexical mem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reason of lexical memes of “XX Dog”-like new words in the networ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guage Memetics, an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behind it.

Keywords  lexical memes; “XX Dog”; formation; reason


(卜俊伊  北华大学)语言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