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南方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文献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众多,分布极广。如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成分最多、分布较广的一个地区,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有藏、羌、门巴、珞巴、彝、白、傣、哈尼、纳西、傈僳、景颇、佤、布朗、拉祜、阿昌、普米、德昂、怒、独龙、基诺等民族。由于历史原因,西南各民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除了藏族、彝族、纳西族和白族有文字古籍之外,其余大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古籍,只有口传文史资料。又如中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民族种类也不少,与西南地区一样,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不多,除了北族、布依族、苗族等有本民族文字之外,其他侗族、谣族、仡佬族、黎族等诸多少数民族则没有本民族文字。再如东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畬族、高山族等都没有本民族文字。因此,东南民族基本上无文字,口述文史资料极为丰富。
一、藏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藏族自称“博巴”,少数又称“堆巴”“安多哇”“嘉戎哇”等,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文献资料十分丰富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以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文字。藏文古籍文献的形成始于佛教经典的翻译。历经前后宏期1300多年沧桑,逐步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文献的种类有:目录文献、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佛学文献、因明文献、医学文献、历算文献等。现将其一些重要典籍列举如下。
《藏文大藏经》,元朝武宗海山(1308~1311)时为皇帝所信赖的大德尊巴降央,委托前藏欧巴洛赛益西等人,把《甘珠尔》(经藏律藏藏译文)和《丹珠尔》(论藏藏译文)编纂而成集。《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由贡噶多吉编订于14世纪后半叶。有多种版本,共收佛语藏文译典1108种。包括译成藏文的显宗经律和未译成藏文的梵音密宗经律,内容分为七类,即戒律、般若(慧度)、华严、大宝积经、经集、涅槃、续部(密乘,佛教密法及其经典)。
《十三颂、性入法注——珍奇锁钥》,俗称《赛多大疏》,简称《大疏》,成书于1891年,著者为赛多五世·洛桑崔臣加措。《大疏》内容分为:十三颂疏和性入法疏两卷。十三颂疏包括:关于藏文字符、音节结构、八啭声及其他虚词功用、诗体与颂体行文中八啭声及其他虚词的省略等。性入法疏包括:字母表中字性五分法、前加字字性四分法、后加字字性三分法、再后加字之功能、阴阳配合规律、以动词为中心的能所关系、主谓宾及其限制、动词三时一式等。
汉文典籍和故事译成藏文方面的作品有《尚书》《春秋后语》《战国策》《史记》《孔丘项橐相问书》等。文化科学方面的有《达布聂赛传略》《松赞干布传略》《赤都松与赤德祖赞传略》《赤松德赞传略》等。较为珍贵的钟铭碑文有《唐蕃会盟碑》《达札鲁恭纪功碑》《第穆萨摩崖石刻》《谐拉康碑》《赤松德赞墓碑》《噶迥寺建寺碑》《桑耶寺碑》《楚布江浦建寺碑》《昌珠寺钟》《叶尔巴寺钟》,等等。还有一些藏译文,如《罗摩衍那藏译文》(印度史诗)、《米拉日巴道歌》《萨迦格言》《仓央嘉措情歌》《颇罗鼐传》《猴鸟的故事》等。
《青史》,廓诺·迅鲁佰(1392~1481)著,元代藏族著名译师,是被史学家奉为顶上庄严大宝般的人物。此书分为:教法来源、后宏期佛教、旧译密乘、新译密乘及随来是《道果》等法类、阿底峡传承录等共15辑。
《西藏王统记》(也称《王统世系明鉴》),萨迦·索南坚赞著,生卒年不详。1388年成书。此书着重叙述了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三杰”的事迹,也着力叙述了汉藏关系。
《贤者喜宴》,巴俄·祖拉陈瓦(1504~1566)著。成书于1564年,共17章,791页,以木刻本传世,藏于山南洛札代瓦宗拉垄寺。本书广征博引,内容丰富,特别是其中第七章吐蕃王臣史和第十三章噶玛派教史最具特色,记录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史料,其与后来敦煌出土的古藏文史料大都可以互相印证。书中还收录了很多具有重要资料价值的古代碑铭石刻,可以说它是提供吐蕃奴隶社会史料较多的著作之一。
《土观宗派源流》,全名为《善说一切宗派源流和教义晶镜史》,土观·罗桑却吉尼玛(1737~1802)著,清代著名藏文历史文献,成书于1801年,1802年刊版。书中除叙述印度外道和佛教、西藏苯教和佛教以及各教派的历史外,对内地的儒、释、道三教及蒙古、于阗等地的佛教法脉源流和教义,也有广泛的涉及,在汉藏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菩提道灯论》,阿底峡(982~1054)于宋庆历二年(1042)作于阿里,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的一部主要著作。概括了显密教大小乘的重要义理,并解决了许多“大小相违、显密相违”等问题,在藏传佛教后宏期起过重要作用,故为一般藏族佛教学者所推崇。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1357~1419)著,明建文四年(1402)成书于热振寺,有略本。此论针对时弊而发(当时藏传佛教戒行废弛,僧侣生活放荡,需要整顿寺规,倡行戒律),对当时整顿西藏佛教具有指导作用,整顿后的教轨为教派名称(格鲁及善轨),因此,此论为藏传佛教各鲁派的基本典籍,共24卷。
《释量颂能无颠倒显示解脱道论》,贾曹杰·达玛仁钦(1364~1432)著。全书木刻版共436叶,870面,5220行。著者在后记中说他写此书的根据有两个,一是上师宗喀巴等对天(天主慧)、庄严(庄严师慧护)、法上、婆罗门(商羯罗阿难陀)诸师的注释本所作的善说;二是宗喀巴所教导的如实修心之理则(解脱道)。并说只求多闻而不务如理修行、只修瑜伽而不依量理正道的人,是不可能获得胜如意(正果)的,声明他只是出于如此的同情心才写此书的。
《四部医典》,是藏族医圣宇妥·元丹贡布宁玛的一部古代藏医学巨著,成书于8世纪末。全书共四部156章。四部医典的名称分别是根本医典、论说医典、秘诀医典和后续医典。全书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各科临床实践都有涉及,包括人体生理解剖、胚胎发育、病因病理、治疗原则、临床各科、方剂药物、诊断疗械和疾病预防等。由于本书内容丰富、具有较普遍的实践意义,因而受到藏族人民的喜爱。全书著成之后,经历各代藏医学家的修订后、补充,直到11世纪,经医圣后裔宇妥巴第十四代新宇妥·元丹贡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订后,成为现行于世的《四部医典》,是学习藏族医学之必读书目。
《时轮经》,传为释迦牟尼晚年传法的记录。共12000颂,内容分为五品。1072年开始译成藏文,共有14种不同译本。17世纪刊印的北京藏文大藏经中被列为首函第二篇,遂一直作为西藏天文历算的基础并在藏传佛教中拥有重要的地位。
《时轮历精要》,降巴桑热著,1983年由四川省德格藏文学校铅印发行;1985年,西藏天文研究所按60年更换一次历元的传统,再次做了校补增订,将历元换为十七饶迥丁卯年(1987),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
《康熙御制汉历大全藏文译本》,是从蒙人哲布尊丹巴(1635~1723,五世达赖弟子)所选译的《新法算书》(汉本共100卷,其前身为137卷的《崇祯历书》蒙文本转译的。
《马杨寺汉历心要》,作者据说是乾隆初年雍和宫的一位喇嘛以及青海马杨寺的索巴坚参等人。成书之后,时宪历便以此书为准绳在蒙、藏地区流传开来,在此后的120年间甚少有研究时宪历的新著问世,据传只有《第十三饶迥甲子(1804)汉历基数·文殊意旨庄严篇》和《汉历大海甘露一滴》,到19世纪60年代才又得重兴。
二、彝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彝族自称诺苏、纳苏、尼苏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主要聚居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以及广西的隆林等地。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文字。
彝文古籍文献的产生与形成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彝族文字的发明并用于文献记录标志着彝族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彝文古籍包罗万象,如一本书里就兼有宗教、历史、文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现在将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典籍列举如下。
《爨文丛刻》,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文江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到贵州考察地质时发现,并认识到其重要价值,后特请彝族知识分子罗文笔先生和他一起翻译并整理出若干篇,最后由丁先生将译稿汇编在一起,题为《爨文丛刻》,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收有《千岁衢碑记》《说文(宇宙源流)》《帝王世经(人类历史)》《献酒经》《解冤经》《玄通大书》《天路指明》《权神经》《夷人做道场用经》《武定罗婺夷占吉凶经》等。《爨文丛刻》是研究彝族语言文字、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珍贵资料,被《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列为经典文献之一。
《西南彝志》,彝语称“哎哺啥额”,意为“影形及清浊二气”,指宇宙和人类的产生,先有清气和浊气,由于清浊二气的发展变化,然后出现天、地、人乃至万物的影形。此书表达了古代彝族的哲学思想和基本观点。是一部比较系统地记载彝族历史文化的古书,为研究彝族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被《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列为研究民族史的重要文献之一。1983年已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宇宙人文论》,全书以布慕笃仁和布慕鲁则兄弟对话的方式,论述了彝族先民对宇宙、人类、万物的产生与来源的认识。此书由罗国义先生等翻译,马学良先生审定,1982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彝族诗文论》,原著者为举奢哲、阿买尼等,由康健、王子尧等编译,于1988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论及“论历史和诗歌的写作”“论诗歌和故事写作”“经书的写法”“医术的写法”“彝语诗律论”“纸笔与写作”“论诗的写作”“诗歌写作谈”等。它的发现是我国民间文学普查继续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
《劝善经》,是一部现在所见木刻版本较早的文献之一。成书时间大约在明正德十二年(1517),全书22900多字。对于研究彝族社会历史、经济结构、文化艺术、民俗、宗教、语言文学等有重要价值。马学良、张兴等翻译,1986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阿诗玛》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彝族撒尼人叙事长诗,流传于云南石林彝区。这部长诗自20世纪50年代收集并在影坛出现以来,蜚声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在文艺界引起了轰动。现已出版的有彝、汉、英、日、俄、德、法等12种文字的版本。
《查姆》,流传于云南哀牢山彝族地区,是讲述史前社会的一部史诗,记载的内容古老而珍奇。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讲述天地的产生和人类的起源;下半部分讲述棉麻、绸缎、金、银、铜、铁、锡、生产、生活用具、纸笔、书等的来历,对研究彝族远古社会的经济、风俗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尤其是这部史诗为彝族先民的天体演化和早期人类演化的思想提供了颇有研究价值的资料。史诗中虽然充满了虚幻的想象,但也包含了彝族先民朴素的唯物主义宇宙观。此书,1958年由彝族知识分子施学生老先生翻译,郭思九、陶学良整理,198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妈妈的女儿》,主要流传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全书1000余行,由序歌、出生、成长、议婚、订婚、接亲、出嫁、哀怨、怀亲等十节组成。长诗以抒情的方式诉说了“妈妈的女儿”从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开始,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在繁重的劳动磨炼中长大成人,而后被迫嫁到婆家,终日哀叹,凄苦欲绝的惨淡一生。反映了奴隶社会父权制度下买卖婚姻给彝族妇女带来的不幸和痛苦,同时也对买卖婚姻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和抗议,唱出了彝族妇女对婚姻自主、妇女解放的美好憧憬。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彝文版。
《勒俄特依》,主要流传于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等彝族地区。共分15篇,主要描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改天造地的经过及彝族先民的迁徙状况和彝族的两大系统——古侯、曲涅谱系。对研究彝族古代社会及彝族哲学思想发展史、彝族文学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纳西东巴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纳西族自称“纳西”“纳亥”“纳日”等,他称“么些”“摩挲”等。分布在我国西南边陲的横断山脉深处,即西藏境内的盐井,四川的盐源、盐边、木里,云南的丽江、中甸、维西、宁蒗、永胜、华坪、鹤庆、剑川、德钦、兰坪等地。纳西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其先民晋代称“摩挲夷”,唐代称“磨些蛮”,分布于今川、滇雅砻江下游和金沙江两岸,属“乌蛮种类”。三国时内部已有阶级分化,唐初曾建立越析诏(磨些诏),为六诏之一,后为南诏所统一。宋时隶属于大理,元明清三朝,纳西族的部分首领先后被中央王朝授予世袭封建土司官职,如明代的丽江木氏土知府等,其管辖的地方基本上都已进入封建领主制发展阶段。明末尤其是清初改土归流后,大部分地区向封建地主制发展。纳西族先民较早地创制使用本民族文字,并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
现在存世的纳西东巴文古籍文献,仅国内云南社会科学院和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收藏的就有10000册以上,国外仅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单位就收藏有3500多册。这些文献典籍不仅保存了原始宗教史的丰富资料,还保存了社会发展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珍贵文史资料。
珍贵的纳西东巴文典籍文献,不仅对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研究人类认识发展史和文字发展史也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价值。鉴于纳西东巴文及其古籍文献的实际价值,它已被列入人类记忆文化遗产名录,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世界的关注。可以说,纳西东巴文典籍文献是纳西族古代社会及古老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包括:社会、宗教、民俗、哲学、天文、医药、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无疑是我们研究纳西族语言文字和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依据。现将其重要典籍介绍如下。
《鲁般鲁饶》,在叙述朱普雨勒排与开美久命金爱情悲剧的过程中,对口弦的起源做了形象的说明;《舞蹈的出处与来历》讲述了舞蹈起源的经典;《跳仁忍的来历》叙述了阿忍命始创“仁忍磋”“喂玛达”“呀号哩”“唔史磋”“唔生生”唱腔之过程。
《东巴画谱》,其中既有总谱,又有分谱。如《东巴画谱》是总谱,《祭风木牌画谱》及《祭署神画谱》是分谱。分谱的数量众多,几乎每种需要大量使用木牌画的仪式都有专门性的画谱。
《东巴舞谱》,在纳西语中叫“磋模”,记录了73种舞蹈的规范,其动作、场位、动律、道具、路线等都十分准确的表现。如果将谱中所记述舞蹈做一分类,即成动物舞、神舞、战争舞、法杖舞、灯花舞5种。
四、白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白族自称“白子”“白伙”“白尼”,他称有“那马”“勒墨”“民家”等。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贵州毕节、四川凉山等地也有分布。白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形成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与唐代今大理洱海地区的白蛮有亲缘关系,历史上与汉族关系密切。唐时白蛮首领参加南诏地方政权;历经白蛮所建大长和国、大天兴国、大义宁国三个短暂的地方政权。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历史上白族使用汉语比较普遍,并曾用汉字的音和义再加上一些新造字来记录白语,被称为“白文”。方块白文在南诏中后期形成,此后一直在白族民间使用,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方块白文古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特别是明代以前的方块白文古籍,流传至今的只是极少数。现在将白文的主要古籍文献列举如下。
《西南列国志》,清人陈鼎在其所著《蛇谱》一书中说:“杨升庵先生流寓滇中数十年,通彝语,识番文。……乃译黑新逵西南列国志八百余卷,载蛇状甚详。予在大理浪穹何氏见其抄本,惜匆匆北还,不能尽录其书入中原以为恨。”据此可知其著者为黑新逵,其书内容除讲述南诏大理国的历史以外,也包括有关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风俗、特产等。
《白国因由》,宗教类作品,讲述了密教梵僧(观音)到大理传教的传说故事,主要是他降服当地巫教首领罗刺,后又帮助蒙氏和段氏建国,以法律开化当地人民,传播密教等。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嘱果品第八》,有汉文1800多字,白文旁注约1700字,白文疏记多达4300字。
《段政兴资发愿文》,段政兴资为大理国第十七王,1147~1172年在位。在多数碑铭中是年代较早的一种。
《邓川石窦香泉段信苴宝碑》,又称《舍田碑》,系大理第11代总管段信苴宝于1379~1381年间舍给释觉真和尚常住地的记事碑。碑文共409个字。该碑为古白文记叙体的代表作。
《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明代白族诗人杨黼撰,全碑用白族民歌体“七七七五”写成,共20段,502字。前半部分主要描述苍洱的秀丽景色;后半部分追忆先世,感叹怀才不遇、人世无常。据碑阴之《圣元西山记》,碑立于景泰元年(1450)。
《大本曲》(本子曲),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大理地区。唱腔悠扬婉转,语言优美。它的唱腔由白族调发展而来,有一整套的说唱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大本曲数量极其丰富,流传较为广泛的有60本,如《柳荫记》《血汗衫》《磨房记》《摇钱树》(《张四姐大闹东京》)、《琵琶记》(《赵五娘寻夫》)、《秦香莲》《招魂祭江》《丁郎刻木》《王素珍观灯》《金钗记》《辽东记》《黄氏女对金刚经》等。
本子曲是用方块白文书写的,主要流传于江川县。目前已收集到的曲本有《青姑娘》《鸿雁带书》《放鹞曲》《秧鸡曲》《出门调》《李四维告御状》《兵灾匪祸血泪仇》《月里桂花》《串枝连》等。
五、傣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傣族自称“傣”,按分布地区又有“傣仂”“傣哪”“傣雅”“傣端”等自称,旧称“摆夷”“摆彝”。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耿马、孟连的河谷平坝地区,其他分布在新平、元江、景东、景谷、普洱等三十多个县市。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傣文。傣文古籍的形成大约始于唐代,即7至10世纪之间。当时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西双版纳等地也传来了印度的文字系统。最初的傣文只是用于传播佛教,其主要用途是转写佛教经典。从13世纪后半叶开始,到17世纪初,有人引傣文著作《多拉维梯》一书所说傣文创制于傣历639年,也就是指这次傣文的改进。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又增加了两个声调符号,于是,傣文就不仅能转写佛教经典,而且能准确记录傣语。此后,傣文可以用于交际,不仅可以书写文经,也可以意译佛教经典和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还可以用于撰写傣文著作。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是傣族古籍最丰富的时期,如今保留下来的大量傣文古籍,多半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到19世纪中期,小乘三藏经典基本完备,长篇叙事诗与文学作品被大量记录成文,而且有了大量历史、法律、农田水利和天文历法著作。1748年即清乾隆十三年官府设会同四译馆编撰《华夷译语》,其中的《车里译语》是有关西双版纳傣文的有确切年代的材料。现将其重要古籍文献列举如下。
《西双版纳历代编年史》即《泐史》(傣语为《囊丝本勐》),自1180年,即傣历542年,傣族首领叭真入主西双版纳建立景龙金殿国起,写至1950年西双版纳解放为止。此书有详简不同的几种写本,其中1180~1846年部分有李拂一的译本,译名即是《泐史》,1947年由云南大学刊印。后有张公瑾于1958年补译1844~1950年的部分,名《续泐史——西双版纳近百年大事记》,刊于1985年《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九)》上。另外,还有傅懋勣、刀忠强等五六个同志的译本。
《勐仂王族世系》,全书记传本,不分章节,原书见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1987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书叙述了从6~7世纪西双版纳修建寺塔开始,经历十数个王朝,至11世纪帕雅阿腊我逝为止,包括从召哈先窝到召蜡贡满大约400年的历史故事。
《麓川思氏谱牒》,直译作《勐卯者阑思家官谱》,叙述麓川首领自芳罕当政(1256)经思可法袭职(1340)达鼎盛时期,直至思可法败溃(1449)近200年的历史,从中可知明三征麓川时期麓川内部王位更替详情。
《文书和传令官常用文牍》,本书是西双版纳傣族最高政治机构“议事庭”经常使用的命令、委任状、宣誓文及地方来往文书之样式总集。本书抄写者为冈景(他名)帕召结印翁歇(人名),抄写时间为傣历1301年(1939)2月。
《芒莱法典》,为13世纪至14世纪的作品,是傣族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有多种抄本。本书以芒莱王命名,当是芒莱当政时颁发的法律,也可能是当时实行的习惯法经后人条文化后以芒莱之命名。内容分断案的基本原则、刑法条文及案例分析3部分,体现出初期封建领主制之等级关系、原始农村公社制下之财产关系及当时的伦理道德原则,在西双版纳一带长期具有法律效力。对研究傣族法制史和当时傣族地区的社会性质和社会风貌有重要的价值。
《召片领大判事条例》,残本,没有抄写人和抄写时间,内容包括凶杀、偷盗、奸淫、抢婚、逃婚、借贷、遗产处理、奴隶逃匿、水利分配、牲口管理、庄稼保护、失火、招领养子、夫妇纠纷等。绝大部分案件都以罚款作为处理方法。
《事务准则》,全书40张,80页,开头部分讲述官员判断案件要坚持的若干原则,并列了许多案例,其中包括各种民事刑事的处理办法,而且有很多难案的判决方法。
《帕蔑代雅训世箴言》,内容借佛祖之名对事物来源做种种宗教解释,并教导世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以及人与宗教的关系。原存于景洪曼西姆佛寺。书后抄写者署名为都丙立西达。
《萨普善提》,意译《音韵诠释》,是西双版纳老傣文文献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语文学文献。主要解释西双版纳老傣文的字母、发音和拼音、拼写方法。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傣族人民很早以前在分析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对研究傣语语音史和文字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巴塔麻嘎捧尚罗》,内容叙述从开天辟地起,到万物起源,人类形成、兴旺和迁徙定居的过程。内容丰富,规模庞大,是一部傣族古代的神话集成。有多种抄本,以勐欣抄本最完整。
《召树屯》,讲述了勐板加王子召树屯与孔雀王国的七公主囊玛诺腊的爱情故事。各地有多种抄本,北京图书馆存有一种手抄本。
《甘特莱的由来》,傣语原名为《蒙腊甘特莱》,是西双版纳老傣文断案故事集,记述了甘特莱如何机智准确地判断种种疑难问题和案件。此类文献还有《谆腊菩提》《苏帕息》《玛贺苏》等。“阿銮故事”,内含多种“阿銮”命名的故事集,如《牧羊阿銮》《四脚蛇阿銮》《三眼阿銮》《金皇冠阿銮》等。
《挡拉雅》,意为《药典》。傣族的医药是一种珍贵的医学遗产,在民间流传的此类医学书籍很多,书名一般叫《挡拉雅》。但书中的内容繁简不同,各有特点。
《宣慰田、头人田及收租清册》《耿马九勐十三圈的头田登记册》,以及各勐土司私庄田的各种收租清册、各村社占有土地的登记册等,属于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傣族地区土地占有和农田管理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西双版纳大勐笼傣文碑》,立于今景洪市大勐笼,碑边部分已残,碑首有四幅九曜位置图,为18世纪末击退缅甸木梳王朝入侵者之后重建佛寺所立之纪念碑,碑首天文图拓片已收录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中国古代天文文物图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六、古壮字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口众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地区,其余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广东、湖南等省。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越人的后裔。商代初年,商汤取得天下,便命令壮族先民瓯、桂国、捐子、百濮等部贡献奇珍异宝。春秋战国时代,壮族先民被称为西瓯、骆越;汉代相继出现乌浒、俚等名称;三国称僚;宋呼撞;明称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僮,因有歧义,后统一称为壮族。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族有自己的文字——方块壮字。方块壮字因没有统一规范,故局限于民间流行而未曾大面积推广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人民的意愿使用拉丁字母创造了新壮文。现在将重要壮文古籍文献列举如下。
《布洛陀经诗》,第一部保存原文并完整译注的古壮字古籍,主编张声震,1991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史诗产生于父系氏族公社末期,经长期加工而成,后成为巫教的重要经典。内容为:《序歌》(1)(2);第一篇《造天地》(1)(2)(3);第二篇《造人》;第三篇《造万物》;第四篇《造土官皇帝》;第五篇《造文字历书》;第六篇《伦理道德》;第七篇《祈祷还愿》。全诗5741行,是从22本布洛陀经诗异文中节选出来的,各部分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所选章节保持原貌。
《廖士宽墓碑》,为宜山清代著名壮族歌师廖士宽的墓碑。墓主廖士宽生前才华横溢,壮歌出口成章,远近叹服。但他生平坎坷,家道凋零,生活艰辛。
《欢传扬》,为将做人道理传播人间的歌。比较有名的有明代《传扬歌》,清初蒙廷守《传扬歌》。明代《传扬歌》是这类文献的代表,被称为壮人的“道德经”。全诗2100行。
《摩兵布洛陀》,是红水河中游壮族巫教摩兵派的经诗,是由创世史诗加工而成的。全诗482行,五言排歌体。体现了壮族先民的宇宙观,表达了人类力图掌握自己命运的进取精神。
《布伯》,是又一部师公经书,异文甚多。这里介绍的是流传于红水河中下游的一个古壮文手抄本,全诗83首,由三个部分组成,332行,七言四句,上下句式,压脚韵,不分章节。
《嘹歌·贼歌》,以明代朝廷镇压八寨起义为背景,通过一对男女青年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壮族人民对这场不义战争的批判,从而肯定了人民起义的正义性。长诗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拉兵丁开始;第二部分描写出征和打仗;第三部分描写退兵和忏悔。是一部难得的文献。
《莫一大王》,师公戏剧本,据英雄史诗改编而成。内容说的是南丹莫一自幼失恃,以为人家放牛为生,备受欺凌。这出戏是民族反抗精神的颂歌。莫一被桂西壮人尊为祖先,立有神庙。
从上述壮字古文献中可以看到若干特点:一是按壮人习惯,文献多以韵文形式出现。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广泛地反映了壮族不同时期的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因而有历史学、民族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三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不少古籍题材取自汉族古典小说、戏剧、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
七、布依字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布依族自称“布越”,旧称“仲家”“夷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南部和西南部,镇宁、紫云、关岭、平坝、清镇等地均有分布。与壮、侗、傣等族同属于古越人中的“西瓯和骆越”。魏晋南北朝至唐代,统称为“蛮僚、八番”;元明清称“仲家”;1953年起统称布依族。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历史上仿照汉字创制了古布依字,留下不少古籍文献。此外,民间流传的诗歌非常丰富。例如:
《造万物歌》,又称《造万物》,流传于黔西南安龙、册亨等地。长诗叙述了布依族祖先翁杰、神农、阿举等不怕艰难、创造和发明了宇宙万物的宏伟业绩。
《十二部问答歌》,古歌,流传于贵州望漠、罗甸等地。由黄仁书收集整理,载于1984年由贵州黔西南州民委编印的《布依族苗族古歌情歌集》。全诗分两大部分,前四部尊溯天地万物形成及人类起源;后八部叙述青年男女班哥与卢妹相爱以及反抗掠夺婚姻的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追求。
《王玉连》,布依族叙事长诗。由廖家国演唱,杨路塔记译,收入《民间文学资料》第四十一集,全诗共900余行。
《六月六》,由布哥收集,董寿昌、李子和、王清士、张亚新、陈训明等整理。收入1982年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依族古歌叙事歌选》。全诗共400余行。“六月六”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通过“六月六”节日的由来及一些自然现象的描述,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冲突以及最终战胜大自然的决心和顽强的斗志。
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诗歌,对研究布依族的历史和民俗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水书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水族自称“虽”,史称“僚”“夷”“水苗”“水家”等。主要分布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部分居住在都匀、荔波及广西环江、南丹、河池等县境。与古代“骆越”族有历史渊源。传说原从岭南北上,沿红水河、龙江入贵州。隋唐统称“溪峒蛮”,宋置抚水州,被通称“抚水蛮”。操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兼通布依、苗、汉语。
水族虽然有古代文献——《水书》,但很少有关于本民族社会历史的记载,它记载的主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内容,是巫觋用于择日、占卜、召神、驱鬼等活动的工具。因此,水族古籍文献的形成与发展与水族宗教信仰紧密相连。
“水书”是水族古老的宗教文化典籍,它不仅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古代水族的语言文字资料,也保存了珍贵的水族天文、历法和气象资料以及原始宗教资料,对于研究水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文史资料价值。水族文献按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水书,水语称为le1pa∶k1,意为白色的书,为日常生活中占卜、测吉凶使用;一类是黑书,水语称为le1nam1,意为黑色的书,用于放鬼、收鬼、拒鬼,但数量很少。现将水书古籍文献列举如下。
《水书》,水族古老的宗教文化典籍,为水族先民卜筮用书。特点是:1.是用古老的文字书写的,这种文字不取书体,而是取近似篆书体或图形体或仿汉字古体方块字的方法创制的水族文字。2.水字只代表水族语言的部分符号,文中需要口语补充才能表达句子完整的意义。3.《水书》各藏本多数系从右到左直行竖写。4.各家的藏本都没有标题,多以书的开头两个音节为书名。故有同书不同名的现象。例如《甲己》本,首句为“甲己巳巳”,故叫甲己本;《春寅》本,首句为“春寅午戌日”,故叫春寅本;《亥子》本,首句为“亥子丑年酉方”,故叫亥子本。三者都是朗读本,可能在传抄时因不同页起头之故而名异,其内容大致相同。
《甲己》手抄本质地为白色棉纸。长29厘米,宽21厘米,整本共25页,最后两页为干支或时间配十二生肖或二十八宿的象形字。在右边用棉线装订,纸质变黄,有残破,无封面。记录丧葬宜忌条目160条,此系光绪年间抄本,现由三都县三洞乡吉留村潘全(80多岁)老先生收藏。
《亥子》本是用毛笔写在白棉纸上的抄本。长28厘米,宽20厘米,整本共20页。本书用于丧葬,封面书有“此光绪壬戌十六年仲秋月中完荣轩潘德昌”字样。现由三都县三洞乡达便村潘永智老人收藏。
《春寅》本系用毛笔抄写在棉纸上,长27厘米,宽20厘米,整本共25页。书末附有二十八宿和七元历的甲字和形象字,右边用线装订,完好。现由三都县三洞乡板闷村潘永秀(80多岁)老先生收藏。
《营造》本系用毛笔书写或绘制在白纸上的抄本,长20厘米,宽25厘米,整本共23页。内容主要记录与营造有关的宜忌事项。现存于三都县九阡区水各乡水兑寨吴老先生家。
《婚嫁》本系用毛笔书写在棉纸上的抄本。长14厘米,宽20厘米,共26页。内容主要记录与婚嫁有关的事项。现存于三都县九阡区水各乡水兑寨吴老先生家。
九、苗文古籍文献历史与现状
苗族自称“果雄”“模”或“蒙”,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地。苗族的先民可能是古代三苗的一部分。一说渊源于殷商时代的“髳”人。秦汉时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武凌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基本上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并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有些地区内部发展较缓慢。近代以来出现的苗文中只有湘西苗文与宗教没有关系。传教士在苗族不同地区传教,分别为不同的苗语方言设计了几种拼音文字,除了翻译基督教经书之外,人们还使用这些文字记录了传统的口传文学。苗族文献中涉及苗族历史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使用苗文记录苗族口传历史;一类是石板塘根据自己的阅读和理解编写的涉及历史的诗歌,以及对当时湘西地区苗族的一些人物的记述。
《大花苗语词汇》,抗战时期从上海搬迁贵阳的大夏大学社会学部主持研究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个项目。主持人是李振麟,“大花苗语”即今天的苗语滇东北次方言,由杨汉先(苗族)负责,《词汇》按意义分为39类。
《苗法法苗词典》,法国传教士JosPh Εsquirol编著,1931年在香港出版。
《川苗苗语词汇》,美国传教士葛维汉(D.C.Graham)编写,1938年出版。他的著作还有《关于川苗札记》(1926~1929)、《川苗的习俗》(1937)、《川苗的礼仪》(1937)、《中国西部川苗札记》(1939)、《川苗的宗教习俗》(1940)和《川苗的诗歌与故事》(1954)等。
《花苗一书》《花苗二书》,柏格理、李司提反、张约翰著,1905年,华英书局。
《约翰福音》,不列颠与海外圣经协会,1908年;柏格理翻译,照相版。
《从摩西到丹尼尔的旧约历史》(Ndeud Αt Laol Gangb Gid Μot Χit Dalt Dad Nib Lib),1917年,木版印刷。
《新约全书》(HiK TaiK Ndeud Chieb),1917年,由传教士WH Hudspeth和苗族杨雅格带到日本印刷。HiK TaiK苗语的原义是“根据”,人们把它引为“圣经”。1919年在上海首次印刷。1929年第三次印刷。1936年第三版,增加了汉语书名《花苗新约全书》。
《马太福音》(MaxTeet Fuf Yinb),1928年,不列颠与海外圣经协会印制。这个译本得到一个姓杨的苗族教师的帮助。《马太福音》1928年译本再版,开始使用有声调的符号;1932年和1935年,上海,不列颠与海外圣经协会。(苗语与汉语标题不符。)
《测量天地歌》,诗歌描写“烈地昂彩劭”和“高杜占地奥”两位能写书的人为测量天地,走遍了天涯海角。他们叫家乡人建立“卯施鲁城”以便观察天文。歌谣叙述了古代苗族人进行天文观测和编订历法的科学活动的情况。
《格乌爷老和格娜爷老歌》(一),杨芝记译,叙述了格乌爷和格娜爷两位军事首领在“纵走半个月走不尽,横走十三天走不完”“美丽而宽广”的直米立和当里木平原上保卫家乡的战斗。
《怀念失去的地方》,杨芝记译,叙述了苗族南迁之后,因为生存环境恶劣而怀念古代曾经居住的盛产稻谷、糯米、红稗、高粱、棉花的平原田地,于是格炎爷老、格池爷老和嘎炎卯丙三位老人让姑娘们把旧居地的江流、城池、房屋、水田、水渠等绣在衣服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