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惟诚文集(第9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祖国的明天办好少儿报刊

少年儿童报刊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为祖国的下一个世纪服务的,因为我们的读者对象都要在21世纪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保卫者,他们将来还要创造比我们现在更幸福的生活。他们的创造有的是现在能想象到的,有的是现在想象不到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他们碰到的困难,碰到的问题有一些是我们能预见的,也有一些是难以完全想象的,也应当在今天帮助他们做好准备。中国现在有两个问题同时存在:一个问题是我们还有7000万人没有摆脱贫困,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一部分地区先富裕了,他们的下一代、下两代能不能继续富?前几天在南方看了几个村子,“两个文明”搞得都很好,一个村的村民大概在400至800人之间。有几十个企业,在企业里劳动的人有1.5万人以上。许多企业厂长是外地来的打工仔、打工妹。但是本村农民孩子许多只知道上卡拉OK,一掷千金。过去说富了之后很难保持三代或者五代。民间传说保持三代也很困难,但现在有一些村子碰到第二代能不能办事业的问题。应该说有钱是好事,富总比穷好,应该更有利于培养下一代。但是,如果不会利用金钱,就有一个下一代能不能继承父辈事业的问题。

到21世纪,现在的这批娃娃面临的是一种什么世界呢?他们会把国家越建设越好,越建设越富裕,文化程度也会提高,但他们绝对不可能走上一条铺满鲜花的大道。他们会有许多有利条件,但绝不可能不面临任何险恶。

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将要发生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几亿农民变成工人。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像美国,农民大概占总人口的2%多一点。一般发达国家,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超过10%。我国农民占总人口80%,这个状况是一定要改变的。土地面积不可能无限扩大,要富裕,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人只管一亩来地,同管150亩地相比,劳动生产率是不一样的。

现在城市老百姓意见最大的是物价上涨。猪肉价格涨得快,根本原因是吃肉的人多了,愿意养猪的人少了。有一次我到一个比较富裕的山区,那里吃的猪肉是从城里买来的。他们也执行养猪政策,每养一头猪,另外还奖励100元。农民还是不养猪。每家一幢两层楼的小洋房,一个小花园,连鸡都不养,怕叼了花。这样的农民绝对不会弄一个猪圈放到家里的,他还怕臭哩!当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命里注定将来会没有肉吃。因为全世界富裕的国家也都有肉吃。办法是办大养猪场,机械化养猪,农民变成养猪工人,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收入也提高了,一定会经过一个长过程,使几亿农民转变成工人。这只能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了生产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几亿人从一个阶级变成另一个阶级,说这个过程只有欢笑,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会有许多矛盾和苦恼。这种矛盾可以是很细小的问题,也可能是比较大的问题。农民在农村的社区生活时,有一套思维习惯,有一套行为习惯,有一个社区的信仰、崇拜的中心,这个中心也可能是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也可能是宗教领袖,也可能是当地年纪最大的人,因此,农村生活显示出一种稳定状态。但是当一个人离开这个社区,社区的约束对他就不存在了,就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其中有些人就会走上反社会的道路。

今天的孩子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需要有准备。我们需要帮助下一代准备好他们的素质,使他们能够应付各种各样的情况,有能够创造最幸福、最好前途的能力。其中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办报办刊物,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而且要使这种教育有效,使他们喜欢。办少儿报刊的同志们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要从小养成孩子们读书读报的习惯,他们长大了就习惯看书看报了。如果这一代只会看电视,只会打游戏机,不看书报,将来就麻烦了。

这种对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却被一部分社会上的人瞧不起,他们认为,小孩的事,最简单了,把大人的话通俗化就行了。实际上,很不好做,有许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觉得一代不如一代。我说,一代不如一代是没有理由的,站不住脚的。人类的发展总是后来比前面进步,没有理由说后代不如前代。个别人,个别家可能有这种情况,整体的人类一定是一代胜过一代。现在儿童胜过我们的地方多得很。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很多难处,我们教育的东西,他们听不明白,他们接受不了,他们不乐意接受,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毛泽东讲过:不要以为我们自己明白的事情,老百姓都明白;不要以为我们不明白的事情,老百姓都不明白。我们对今天的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就要先了解今天的孩子,了解他们已经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怎样才能明白。在给我们的对象各种信息、知识、原理、道理、情感的时候,要看在他的实践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什么?否则,即使是演《白毛女》,孩子们也可能会认为你欠了债就应该还,这样教育就无效。原因在于,戏是过去写的,写给当时的观众看的。他们了解当时的人际关系,讲多了就变成啰唆。演给现在的孩子看,他们缺少对那时社会状况的了解,就看不懂了。说教育难,说明时代进步太快了,我们自己的思想没跟上去,没有适应变化探索出对新的对象可以采用的新的方法。所以办少年儿童报刊的同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探索过程当中,要不断把已经明白了的东西积累起来,才能少走弯路。

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什么条件下去做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这个体制还不完全,还要下一代人去把它完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下一代人所需要具备的素质,首先就是要成为劳动者。人之所以成为人,一个是合群,就是互相支撑;第二个就是劳动。整个社会如果没有劳动,一个星期都生存不下去。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有的孩子没有劳动的习惯,眼睛里就没有活,也就看不到劳动机会。看不见劳动的机会,将来也看不见做生意的机会。做生意就是劳动成果的互相交换。没有劳动习惯的人在市场经济中要站住脚是很难的。无论是当工人、农民,或者做生意,都需要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这应当是青少年报刊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次,当代社会的劳动不仅是个人的劳动,而且是协作的劳动。因此,需要培养少年儿童互相支持、互相协作的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这一点比其他经济条件下更为迫切。现代社会分工比以前更细,个人对他人的依赖更多更广泛。但是往往只看见人与物的关系,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人产生孤独感。现代社会要创造新的生产力,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有130万人参加。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企业。现代生产和过去的生产不同,不是一家一户的生产,而是组织在企业里的生产,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是在企业当中结合起来的。这需要企业中的每个人养成这样的意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想到自己是集体中一员。这样竞争力就强。我们要下功夫帮助孩子从小就有朋友,从小心中有他人,感觉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可以做得到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事情与己无损,与人有益,提倡这样的事情并不太困难。但可以使人从中感到助人的快乐,从而有利于新的风气的形成。

孩子们同他人的关系,最基础的是同父母的关系。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初接触的人是他的父母,如果对父母都不尊敬不关心,那就很难去关心他人。现在的家长,没有一个不记得自己儿女的生日,但许多小孩子不知道妈妈的生日。当然,孩子的生日也是值得纪念的。首先应当感谢母亲。母亲为生孩子,照顾孩子长大吃了多少苦!第一块生日蛋糕应该献给谁?这些道理很普通,任何人都能接受。但也可能听过就忘记了。需要把这种观念形成行为。例如用征文形式,让孩子们记住母亲的生日。要求孩子在自己过生日时,把一件最好的东西,把一个最美好的祝愿献给妈妈。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事塑造下一代的灵魂。中央电视台招了一批大学生到无锡基地,忽然几个大学生不见了。负责人急得不得了,怕他们掉到水里淹死,担心社会治安问题。过了几天,这些大学生回来了,说是去海宁观潮了。“你们怎么不说一声呀?”他们说:“我们也没要求报销路费。”可以想象,这些大学生小时候没有养成一个习惯,出门一定跟父母说一声,回来跟父母见个面,打个招呼。叫作“出必告,返必面”。这个要求很简单,儿童时期要形成这个习惯很容易,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很自然,到了工作岗位,自然容易遵守纪律。尊重父母也大有文章。现在社会进步很快,年轻一代往往感到长辈不如自己。他能上大学,他的父母不一定上过大学。不是父母不如孩子,而是那时没有机会。其实每代人在他们的生活当中,都有他辉煌的一面。帮助孩子发现父母、祖父母,或姥姥姥爷的辉煌一面,对于他们继承优良传统就很有好处。

还有一条,儿童少年主要任务是学习,少儿报刊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并不是加重儿童的学习负担,不是要给他们做多少习题,而是首先帮助下一代形成学习的兴趣。这比学到多少东西重要得多。人一生在学校里的时间总是短的,毕业的时候20来岁,以后工作时间还有40年。40年在当今社会,科学发展不知进步多少。如果在学校里样样第一名,但以后就不想学了,这人在将来竞争中一定是失败者。只有对学习很有兴趣,40年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在竞争当中才能胜利。教育中最大毛病就是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个负担,是很苦恼的事情。只要有一天离开学校,以后再也不看书了,这才是最危险的。养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想许多办法,其中很重要的是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男孩子爱踢足球,就可以同他研究香蕉球的角度怎么算,着力点应该在足球上哪一点。女孩子愿意打毛衣,花样能不能用计算机设计?第二,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如“司马光打破缸”是创造性思维,学后可能学到创造性,也可能被司马光捆住了,以为只有打破缸一条好办法。我们报刊在这方面还得下点功夫。

少年报刊要面向少年儿童,就要了解少年儿童的特点,他们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方式?办少年报刊需要有若干好的专栏,有好的专栏主持人。孩子们不怕反复。儿童不愿意只做被动的受教育对象,愿意在自己的参与当中受到教育。因此就要有少年儿童参加的各种讨论,开展小记者的活动。少年儿童读者是最好的读者,是最认真的读者,是最能把学到的知识付诸行动的读者,为这样的读者服务是最幸福的。少年儿童永远是追求新生事物的。因为在他们眼中,世界上每天都有许多的新东西,哪怕是老的东西,他过去没看见过,也觉得是新的。少年儿童还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塑性强,不稳定。对孩子的错误不要看得太严重,要有信心去改变他,但又要有爱心去对待他们,防止他们接受不良影响。要有好的方法去引导,而不是指责和限制他们。

办少年报刊很不容易,需要提高我们的素质。最重要的是两条:一条是爱,真正爱孩子,希望他们过好日子,希望他们坚强,希望他们成为伟大民族的有生力量,希望他们创造伟大的业绩。第二是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熟悉他们,能体会他们的愿望、要求、感情、苦恼。许多办得成功的报刊都是这么做的。至于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情操,这都是不在话下的。你只要是爱孩子的。你和孩子交上了朋友,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就着急了,就要提高自己了。我希望我们的少年报刊会越办越好。中国有3亿少年儿童,我们为他们工作,而且是在中华民族腾飞的这么一个关键的时期工作,我们的工作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人生能做这样一件事情,应该说是很幸福的了,很值得的了。这个事业是可以作为终身的事业的。祝愿同志们在这样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协会会刊》199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