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例和说明
本编(上)辑录正史、别史、文集、汉简及金石中有关匈奴之资料,其断限上起战国,下迄三国。魏晋以后,另见下编。
本编辑录范围,凡汉文典籍中有“匈奴”字样,及虽无“匈奴”字样而其内容为记载匈奴事迹者,概予收录。“胡”字之意指匈奴者,亦同。但下列记载,如于史实无所增益者,虽有“匈奴”或“胡”等字样,亦不予收录:
(一)以天文、五行、灾异、咎征之变比附匈奴活动;
(二)表彰封建道德(如烈女、贞妇之类);
(三)史臣论、赞,则酌情选录。
本编编排方法:以正史为主,以本纪为纲;重出者舍弃,溢出者保留;讹误者校正,歧异者注明。舍弃部分注明“参见某书某卷某页”字样,用备考查。
本编计分三部分:
(一)《匈奴及匈奴人物传记》;
(二)《散见资料系年录》;
(三)《杂录》。
《散见资料系年录》以公元为主,辅以各朝帝王年号及匈奴年代,以资对照。同年资料,按月编排,但事类相同者酌予集中。年代不能确定者,酌系于相当年代之末。其不能或不宜系年者,则编入《杂录》。
所标年月,如正史无可考者,则据《资治通鉴》。
所收资料,酌分段落,并加标点符号。
文内括号中之字句,均为编者所加,方括号用以补充正文,圆括号用以注释。例如:其明年(汉高帝七年),[周勃]以将军从高帝(刘邦)击韩王信于代。
本编所收资料,以各史之正文为主;后人注释,除《史记》三家注、《汉书》颜注、《后汉书》李贤注及《三国志》裴注照录外,如王先谦《汉书补注》、《后汉书集解》,卢弼《三国志集解》及其他各书中之注释和考订,则酌情选录。选录之注释,以其对于史实有所增益,或纠举讹误、辨明歧异,则阐发文义之微隐者为原则。选录之注释,非必全文照录,间有删节,或有编者撮要复述之。选录之注释及编者之自注,俱冠以“林按”二字,以资识别。
所录前四史史料,对照中华书局新出的标点本,对个别错字做了改正;改动之处,不另一一注明。
本编初稿,原于一九五七—一九六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期间,在翁独健先生的指导下,业已完成。“文化大革命”中,原稿遗失。后来我收集资料,重新编纂,并增添了注释和考订,遂成此编。
本编在两次编纂过程中,承前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前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内蒙古大学、中华书局及翁独健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协助,在此谨表谢意。
本编一九八八年由中华书局分上下两册繁体竖排印行。此次纳入商务印书馆“欧亚备要”丛书,为符合丛书体例,改为简体横排。同时也订正了部分字句,特此说明。
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