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概况
本书选择佛教对苏轼(1036~1101)书画艺术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以下先说明三个问题:第一,选题说明;第二,研究方法;第三,先行研究概况。
一 选题说明
(一)研究目的
对佛教美术的研究,并不是什么新的课题。从老庄哲学出发,研究艺术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也屡见不鲜。但是,从佛教义理促成艺术发展这一角度所做的研究,至今并不多见。那么,在以文人书法、绘画为主流的中国书画艺术中,是否也存在着佛教的影响呢?本书将从不同的文化审美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成熟、与佛教融合最深的一个时期。居士辈出是当时佛教的特点之一,一大批文人士大夫热衷于参禅研佛,佛教的影响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诗歌、书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宋代成为我们了解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程度的最好时期。本课题研究背景的确定,也正是出于上述原因。
而将本课题的研究建立在个案基础之上,并将苏轼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是出于以下四点理由:
第一,通过代表人物可以更好地把握时代脉络。
第二,苏轼是宋代文化成就最高的人物之一。他学养深厚,才能杰出,诗词文书画琴无一不精。
第三,在居士当中,苏轼亦堪称代表。
第四,佛教与书画艺术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完美结合。通过研究苏轼,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
(二)选题的概念界定
需要界定的问题有四个。第一,苏轼在诗词文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后人对此已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对苏轼诗词文方面的成就不做专门研究,只设小节以帮助阐明本选题的可行性及意义。第二,苏轼专门涉及书画理论的文章并不多见,对书画艺术的看法也大多散见于他的诗词文之中。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诗词”,但此举旨在引出蕴含于其中的书画艺术思想。第三,“佛教”包含的范围很广,但本课题只涉及那些与苏轼有关的“佛教”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与苏轼有明确交往的佛僧。(2)苏轼对佛教的理解。(3)苏轼一生中与佛教有紧密关联的几件事情。(4)佛教思想内容不限于某家某派。第四,由于宋代是一个文化成熟、思想活跃的时代,对于像苏轼这样一个全才的士大夫来说,不可能只限于接受一种思潮。换句话说,对于各种思潮,苏轼只要认为是好的,就学为己用(近年来,就有学者以“儒释道”三家融合的观点,来研究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但是,本课题只涉及苏轼对佛教思想的汲取。
(三)本课题的理论创新以及研究价值
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佛教与中国文化(书画艺术)关系认识上的创新:本课题从佛教义理的角度来探讨其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关系,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多从老庄哲学出发的局限。
(2)对佛教如何影响书画艺术认识上的创新: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佛教影响书画艺术都是泛泛而论,说理不够透彻,没有令人信服的分析。本课题通过具体人物的书画创作、书画作品、佛教信仰、与佛僧的交往以及画论书论涉及的佛教思想,深刻地分析了佛教思想,特别是佛教思维方式对书画艺术产生的影响。
(3)对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上的创新:近一百年来,中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当代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日趋淡漠。本课题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中国传统文化最成熟的宋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苏轼以及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书画艺术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对认识传统文化和建设当代文化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价值:
(1)本课题研究佛教对书画艺术的影响,可以为书画创作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目前对苏轼的研究大都限于诗词文学、书画艺术或佛教,本课题为交叉学科研究,选择佛教与苏轼书画艺术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为认识佛教、苏轼以及书画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视野。
(3)本课题把苏轼作为个案分析的对象,通过其书画思想、书画作品与佛教的关系展开实证性与科学性的研究,为准确把握佛教影响书画艺术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
(4)宋代是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最深的时期,通过研究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的关系,来探讨佛教(特别是禅宗)对宋代书画艺术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佛教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 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我们对书画的认识首先来自于对作品的欣赏品评,以及对其功用的认识,然后才有一种怎样去创作的理论以及这种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而把握苏轼与佛教的关系,又是我们了解其书画受佛教影响的重要前提。注1
基于这种思路,本课题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苏轼与佛教发生联系的一切因缘,包括家庭佛缘、与佛僧的交往、佛教言论及佛教受益等。这一部分是为阐释苏轼的书画艺术与佛教的密切联系所做的铺垫工作。之后进入第二部分,分为三章。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首先论述佛教对苏轼的书画欣赏以及书画功用认识产生的影响,然后研究佛教对苏轼书画创作理论产生的影响,最后从佛教对苏轼的书画作品产生的实际影响展开具体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分为四章论述,每章节在讨论完一个问题后,都在最后附上小结以阐明此问题被处理的程度。
(二)材料处理
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家都有。特别是在文学艺术方面,受老庄与佛教思想的影响很深。很多文学艺术研究者认为,中国艺术思想源自道家。另外,在对艺术的认识方面,佛教与道家也有接近之处。中国美学史上的很多命题、概念,都可以同时从老庄和佛家那里找出相对应的思想依据。因此,如果没有明显的材料,很难界定某艺术观点是否受到佛教或道家单方面的影响。比如,像苏轼谈的“形神”问题,老庄思想中有,佛教里也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就不能说苏轼的“形神”论就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又如,苏轼在《论画》一文里,既用“未尽捧心之妍”“得之濠上”等《庄子》里的典故行文,又把吴道子的《佛入涅槃画》作为说明问题的例子。另外,苏轼还有一些论画的言论与儒家思想也有密切的关联。例如,苏轼在《书李伯时〈山庄图〉》里谈的“道”与“艺”的问题。孔子在《论语·述而篇》里就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2“道”与“艺”是关于思想与技艺的问题。苏轼既没有明确说明此概念出于儒家,也没有用儒家其他的思想来解释,但在概念的使用上却不能说与孔子的那一段话没有关系。尽管如此,苏轼在解释“道”与“艺”的关系时,使用的还是佛教的语言、义理。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相关材料都在注中另行说明。如在谈到“形神”的问题时,《庄子》里的典故和儒家的名相概念,都由注文来负责处理。正文只取用与佛教有关的那部分解释。
苏轼涉及的佛教理论,有直接与书画艺术有关的,也有与论文学或其他艺术有关的,也有毫无关系的。本着实证性以及研究范围界定原则,本书只引用可以明确证明佛教与苏轼书画艺术之间存在联系的材料,并按材料实证性大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材料进行论述。一级材料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指苏轼直接以佛教思想论艺术或者所阐述的艺术思想直接来自佛教。比如苏轼在《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里用华严法界观论艺术(书法);第二类实证性相对较低,如苏轼在与禅僧的通信中论及的艺术见解;第三类实证性最低,如书画论里涉及的寺院、禅僧。二级材料是苏轼亲友的言论,如苏辙(1039~1112)、苏门“四学士”注3等。因为这些人与苏轼关系亲近,并且他们都有亲身的艺术体验与习佛心得,对苏轼的艺术评论也最有见证性。上述两级史料价值最高,得出的结论也最可信。三级材料是指宋以来研究苏轼的材料,如董其昌(1555~1636)、石涛(1642~约1718)、刘熙载(1813~1881)以及近代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四级材料是指苏轼本人论及的书画艺术思想,表面看来与佛教无关,但在思维方式上又与佛教有着内在的联系。在研究过程中,这一类材料占有很大比重。其可信度相对于前三者虽然有很大的不足,但是从思想挖掘的角度讲,又显得最有价值。
另外,凡与苏轼无关的佛教艺术思想,以及与佛教无关的苏轼艺术(除书画艺术以外)思想,尽可能避免大量引述。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另文加注处理。
(三)行文与制图
本书凡引用的诗词,仅只是借用它们的表现方式,目的在于引出蕴含其中的艺术与佛教思想。另外,除论证性材料之外,凡出现的辅助性或说明性的文言文材料均以最贴切的现代文解释方式行文,原文一律放在注中以待查证。因为审视角度及个人理解的不同,对文言文的取证角度也就大不一样。若以针对问题的现代文解释方式行文,问题的说明将更具科学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任何理解上的歧义;而且,就文章的阅读来说,即使是不相关领域的“外行”,翻阅时也是清晰明了。
凡首次出现的古代人物,均附以生卒年,以后不再标出。历代年号均标以西历。凡出现地名皆附以现在的名称。凡提及现代人物皆避免尊称,以免顾此失彼,落入“褒贬”圈套。
此外,由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特殊性,论证时需涉及大量的图片材料(书画作品)。为问题的讨论更深入,结论的导出更具说服力,将涉及的图片一一随文附上以待验证。另外再附苏轼与禅僧的交往年谱及苏轼的书画艺术活动历程。
三 先行研究概况
目前对苏轼的研究大都限于诗词文学,或单方面的书画艺术和佛教,而研究佛教与苏轼书画艺术的关系,至今并无专门的论著问世。但是,根据一千年来后人对苏轼的研究来看,其中也有一些零星论述与本课题有着紧密的关联。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吉井和夫对苏轼的研究成果做了专门的整理,收集成篇为《苏轼研究文献目录》。包括明治(1900)以来日本学者和1912年以来国内学者的研究目录,另外也有几篇19世纪的英文研究目录。此文最早由京都的“私家版”发行,后也见于日本《书论》第20号上。日本京都大学编著的《东洋学文献类目》收集的有关苏轼的研究目录也比较全面。注4国内的李福顺也在20世纪80年代末,编著了一本《苏轼论书画史料》,涉及苏轼本人的书画言论以及宋元明清有关文集、丛书、书画史论等著作中对苏轼书画艺术的评论。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学者对苏轼书画史料所做的最详细的整理工作。台湾的衣若芬因为其博士论文的缘故,对近五十年来(1949~1999)在台湾、香港两个地区出版的有关苏轼的研究专著、期刊论文以及硕士和博士论文的目录做了收集的工作。此文刊登在台湾的《汉学研究通讯》2001年总第78期上。四川大学中文系唐宋文学研究室编著的《苏轼研究资料汇编》,搜集了宋代以来文人学者与苏轼的交往和对其遗闻掌故的记录以及数种《东坡年谱》和诗话、词话及选本等对苏轼作品的评价。可以说,以上诸多的收录工作为研究苏轼提供了不少的方便。此外,有关苏轼学术研讨会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为止也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来自各地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苏轼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探讨,这种研讨会有益于开拓大家对苏轼的研究视野。此外,孔凡礼、王水照、曾枣庄等现代学者对苏轼原始材料的整理也功不可没。
根据收集的资料以及本课题的研究,以下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阶段来阐述与本书主题相关的研究概况。
(一)20世纪之前
根据李福顺编著的《苏轼论书画史料》收录的历代评论看,对苏轼的书画所做的评论大致有五种形式。其一,以“诗”的形式来论述苏轼的书画。此形式最早始于苏辙。但这种形式,在后人的评论里并不多见;其二,附带提及;其三,对苏轼书画作品的跋文或者在题跋其他书画家的作品时涉及苏轼;其四,因苏轼某句书画言论而专门做小文阐述;其五,详细描述苏轼书画作品的周边情况(如作品的产生原因、地点、尺寸、纸张,等等)。
在这些评论里,大部分都只是就书画论苏轼的书画,而罕有从佛教的角度来评论苏轼的书画。这罕有当中,又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直接以佛教思想论述苏轼的书画,这一类评论最少。二是评论中含有佛教典故。从义理阐发的角度来说,此类佛教典故与苏轼书画并无多大的关联。这一类材料比第一种情况稍多。三是评论中隐含着佛教思想。即在思维方式上,苏轼的书画思想与佛教存在着联系。这一类材料最多。
(二)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前,日本学者大内青巒对苏轼的禅喜做了一定的研究,并有三篇论文问世。30年代,井上秀夫以专著的形式对苏轼的佛教思想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此论著曾被国内的《海潮音》译为中文发行。另外,小野玄妙也曾对苏轼在元祐年间书写《楞伽经》一事做了考察。40年代初,国内有位叫“昌静”的学者发表了一篇名为《东坡居士与佛教》的小文。除了上述几篇零星之作以外,这四十年来对苏轼与佛教之关系的研究几乎等于空白。同样,对苏轼书画艺术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20年代初,国内的朱应鹏发表了一篇名为《苏轼的画论》的文章。30年代初,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的第5期刊登了苏轼的几幅手札,这虽然不属于研究成果,但亦说明苏轼的书法艺术在当时受到了重视。1936年,另有学者也有两篇小文描述苏轼与艺术的关系。进入40年代,对苏轼与书画艺术关系的研究论文较之以前在研究上有所深入,在数量上也有所增加。其中以矢代幸雄在《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蘇東坡の美術思想》最为引人注目,其中的一些观点即使到现在也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5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段时期对苏轼的研究在数量上较之以前明显有所增加,但是对于苏轼与书画艺术以及和佛教的研究仍然很少。据不完全统计,对苏轼与书画艺术关系的研究论文有七十多篇,与佛教有关系的研究有九篇左右。其中对苏轼书画艺术的个别作品(如《寒食帖》《西楼帖》《枯木竹石图》)的分析多于对其书论、画论以及题跋的研究。按现在的研究成果来看,即使这一时期的书论、画论研究也都是一些表面上的材料整理,并没有做深入的挖掘研究工作。相对而言,对苏轼与佛教关系所做的研究,虽然在数量上不及书画,但却比较深入,其中以竺沙雅章的《蘇軾と仏教》(日本東京,1964)与曹树铭的《苏东坡与道佛之关系》(台湾,1970)的论文为代表。需要指出的是,曹树铭也写有《苏轼之书画》类的论文,但并未见有关研究苏轼的书画与佛教之关系的论文问世。
另外,在这八十来篇的论文里,把苏轼的诗词文与佛教联系起来的研究,大约只有吉川幸次郎的《蘇東坡の文学と仏教》(日本东京,1961)一文。而直接对苏轼的书画艺术与佛教之关系的研究论著却并不见于上述几位学者所收集的目录里。联系50年代以前的研究情况,可见这八十年来关于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关系的这个课题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
(三)80年代以来
这一时期出现了苏轼研究热,研究角度也颇有新意。这些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开始注重从老庄哲学的角度探讨苏轼的书画艺术思想。如安熙珍在珠海大学的硕士论文就是从老庄的角度来探讨苏轼的文艺思想(1990),张瑞君也发表了《庄子审美思想与苏轼文艺观》(山西,1994)论文。
第二,从“儒释道”三家融合的角度来探讨苏轼及其文艺思想。如刘乃昌的《论佛老思想对苏轼文学的影响》(四川,1980)与《苏轼的文艺观》(山东,1981),但并没有涉及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之关系的研究。此外,还有王俊华的《试论佛道对苏轼的影响》(北京,1991)、王世德的《苏轼“寓意于物”论与儒道佛思想》(北京,1991)、刘石的《苏轼创作中与佛禅有关的几个问题》(贵州,1992)、陈晓芬的《佛教思想与苏轼的创作理论》(北京,1992)与《柳宗元与苏轼崇佛心理比较》(1995),以及范文瑞在台湾淡江大学的硕士论文《苏黄书画理论中道与象的辩证问题》(台湾,1992)等论文。90年代初也有学者从苏轼注《易》的角度来研究苏轼的画论。注5
第三,对佛教与苏轼诗文之关系的研究,比起以前明显有所增加。比如,90年代韩国的朴永焕在台湾成功大学硕士期间的论文就是专门关于苏轼“禅诗”的研究。注6另外也有学者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对苏轼“禅诗”做了研究,如邝文的《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论诗作的影响》(广州,1995)。有学者在探讨苏轼的文艺思想时,也附带提及了苏轼“禅诗”的特色。
第四,对苏轼书画作品的具体分析及其书论画论的研究,在数量上大幅度增加,并且很有深度。由于中国几大书法杂志报刊的大力宣传以及各大出版社的竞相出版,注7最近书法界兴起了苏轼书风热。这种推广工作对普及苏轼的书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流传于世的苏轼绘画作品因为存在真伪等问题,因此,在绘画作品方面,人们更多的只是通过介绍或史料得以了解。颜中其的《苏轼论文艺》可以说比较全面地对苏轼的书论画论做了整理与注释的工作,这为苏轼书画艺术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第五,对苏轼与道教关系的研究有所增加,但是有关苏轼与佛教关系的研究,只见论文增加,而罕有专著问世。直到2001年,由方立天主编的一套《名人与佛禅》的丛书里,始见一本名为《苏轼与佛禅》的小册子。虽然这是一本资料性阐述的历史读物,但却比较系统地描述了苏轼一生与佛僧有关的活动。
第六,有学者注意到了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并有相应的论文出现。如郭继生的《苏东坡的文人画理论与禅宗思想的初探》(台湾,1981),注8另外,有些学者在谈到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时,也涉及了禅宗对其书法美学观的影响,但只是浮光掠影,并未做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上述提及的相关材料只在正文注释或文后的参考文献中标出,此处不再注明。
由上述的六个特点可以看出,即使在改革开放、学术自由的今天,有关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关系的研究课题也仍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