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宋元时期,泉州凭借与印度洋地区密切的贸易联系一跃成为贸易大港。众多蕃商纷至沓来,“刺桐”之名远播四方。各地蕃商,在此建立蕃坊、蕃学,学习、接受中国文化,并与当地人通婚联姻。为弘扬法道,各地传教士、僧侣亦经印度洋涌入泉州,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皆云集于此,各门宗教在泉州建寺设坛、传道弘法,虽各有主张,但并行不悖、交光互影。
泉州俨然成为充满印度洋异域风情的东方之都,不仅呈现出贸易等器物层面之交融,而且展现出宗教等文化层面之共处,亦只有此种海纳百川、磅礴大气的情怀方可容天下之大。
一言以蔽之,泉州是了解印度洋文明的一扇窗户,印度洋文明则是认识泉州的一面镜子。两者关系即是时下风靡的“跨文化交流”的写照。历史上各文明地区之间的交往,自形成之后便呈现出日益密集之势,所发生的交往事件更是浩若烟海,不胜枚举。
当下世界各地不同种族、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以今溯古,历史上的跨文化交流在演变中处于何种程度、产生何种影响,再次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视角。
本书初衷旨在通过叙述泉州与印度洋各地的跨文化交流,展现泉州多元社会的形成,以求雅俗共赏,通俗易懂。在行文中,对已有研究成果多有借鉴、吸收,对学界普遍的观点亦有采纳,对若干颇有争议的历史问题多一并述之,以供读者研读、判断。但是,限于出版体例要求,并未对各家观点一一注明,在此特作说明,以求得当。
在拙作写作与出版过程之中,得到了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华锋林老师、泉州市博物馆范佳平先生,以及杨文春、程方毅、王晓慧、魏孝稷等友人诸多帮助,他们不仅为我提供并修改了书中的插图,并就若干行文提出了良好建议,对他们的付出深表谢意。最后,拙作之出版离不开余太山先生的帮助,在此亦表示衷心感谢。
虽然经过长时间的写作与修改,终得以成文,但因笔者孤陋寡闻,研究见识极为有限,因此,行文之中难免有疏漏错讹之处,敬请诸位方家、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