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逻辑学
墨学跟逻辑学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墨学的构成、认知和宣传方式,是逻辑学。中国古代逻辑学,从墨子开始萌芽,到后期墨家著作《墨经》形成体系。西晋鲁胜写《墨辩注序》,把《墨经》叫“墨辩”和“辩经”。于是,“墨辩”在中国逐渐成为固定词组,它一是指《墨经》元典,二是指墨家辩学。《墨经》和墨家辩学,是中国传统逻辑学(古典逻辑学、经典逻辑学)的典型代表,是当代中国亟须深入攻关钻研的重要课题。
清代以前,“名”和“辩”是分开说的两个单独术语,分别代表儒家和墨家两种逻辑学说。“名”的代表作是《荀子·正名》。鲁胜《墨辩注序》推崇《墨经》,把《墨经》称为《墨辩》和《辩经》,但是他受儒家影响,把先秦逻辑思想一概归在“名家”的“名”范畴内。鲁胜《墨辩注序》开宗明义地给“名”(意指名学)的功能,定义为“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接着历数先秦名学的谱系、范畴和作用,末尾归结为“名之至也”,意即名学的极致。
“辩”的代表作是广义《墨经》4。广义《墨经》的《小取》开宗明义地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这是给“辩学”制定功能定义。接着分说思维形式各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相当于逻辑学的概念论、判断论、推理论。又列举判断推理形式“或假效譬侔援推”七种。并制定思维规律“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相当于同一律、矛盾律。下面再说“譬侔援推”,特别是“侔”式推论(比词类推)的各种谬误。《小取》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简明教学大纲。
“名”和“辩”两种学说源流,本质一致,但又各有特点。其特点,分别是以“名”统“辩”,或以“辩”统“名”。“名”相当于语词概念,把它加以扩张,用其广义,统率一切思维形式,于是把逻辑学叫名学。“辩”,即辩论,相当于证明反驳,用“辩”统率一切思维形式,囊括名辞说(概念判断推论),于是把逻辑学叫辩学。古代,辩、辨二字通假,辩学和辨学是一个意思。
“名”和“辩”,是近代中国学者引进西方逻辑学时,把逻辑学叫名学、辩学(辨学)的历史渊源,必然被借用的民族传统和特色。英国穆勒(J. S. Mill)1843年出版的A System of Logic, Ratiocinative and Inductive(书名直译为《逻辑体系:演绎与归纳》),严复译为《穆勒名学》,1905年由金陵金粟斋木刻出版。
英国耶方斯(W. S. Jevons)1876年在伦敦出版Primer of Logic(书名直译为《逻辑初级读本》或《逻辑入门》)。1896年出版英国艾约瑟(Joseph Edkins)中译本《辨学启蒙》。严复1909年重译为《名学浅说》,190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耶方斯1870年出版Elemenfary Lessons in Logic Deductive and Inductive(书名直译为《逻辑基础教程:演绎和归纳》)。王国维译为《辨学》,1908年由北平文化书社出版。内容包括名辞(概念)、命题、推理式、虚妄论、方法论(分析、综合)、归纳法(观察、实验、假说、分类、抽象)。
现代中国学者摆脱儒墨的宗派性和狭隘性,根据名学和辩学本质的一致性,把二者综合起来,叫名辩逻辑。其中名辩是中华民族历史固有的术语,逻辑是跟西方接轨,增加现代色彩,标示学说的学科性质。这体现一种逻辑观,即把名辩看作逻辑的一个特殊品种,把西方逻辑学看作全人类共同的知识学科。西方逻辑学由于发展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典型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逻辑学,全世界同一的逻辑学。
所谓中国古代逻辑学(古典逻辑学、经典逻辑学、传统逻辑学)、“名学”、“辩学”和“名辩学”等,应该用西方现代逻辑学的理论方法,衡量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改造转型,不然就没有出路,也没有意义。顺乎历史潮流,合乎世界大势的必然现象。近代以来,处理中西逻辑学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铺路搭桥,融会贯通,而不是挖沟筑墙,割裂分离,不相往来。
“名”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重要术语,在《四库全书》中出现1071146次,涉及典籍79592卷,在《墨子》中出现93次。“名”这一逻辑术语,最初直接的来源,是孔子率先提出的“正名”。
“正名”就是把“名”,即语词和概念搞清楚。孔子提出“正名”,对中国古代哲学和逻辑学有巨大的影响。孔子以后的诸子百家,都喜欢谈论“正名”。“正名”成为古代哲学和逻辑领域争论非常激烈的议题,各学派学者都争相发表意见,提出论点。
战国后期,即秦始皇统一中国前,诸子百家都进入总结概括的学术发展阶段。墨家著作《墨经》、儒学大师荀子《正名》和名家领袖公孙龙《名实论》,不约而同地把这种争论上升为纯逻辑知识。荀子《正名》,有以“名”统“辩”的倾向,对名作了系统阐述。荀子详论“制名之枢要”,略论辞说辩。辞说辩是荀子名学的具体内容和下位概念。
《墨经》有以“辩”统“名”的倾向,对辩名辞说,有系统学说。《小取》用“夫辩者”云云作墨辩的开头语,而名辞说是墨辩的具体内容和下位概念。公孙龙《名实论》讲物实位正名等逻辑哲学概念,跟墨子、荀子一致。公孙龙《名实论》讲正名的逻辑规律,用词造句跟《墨经》一样。墨子、荀子、公孙龙三家的逻辑总结,几乎同时,本质一致,又各有特点。
在墨家看来,“辩”是比“名”更重要的概念。“辩”的第一个意义是辩论。辩论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逻辑学发展的动力,是逻辑学服务的对象。逻辑学从辩论中来,在辩论中发展,回到辩论中去。“辩”的第二个意义是辩学,即逻辑学。《小取》说:“夫辩者”云云,从整篇的语境看,是指关于辩的学问,即逻辑学。它是用中国古汉语表达,有墨家特色的传统逻辑学。
研究中国古代逻辑学,难点有二。第一,对中国古代逻辑学元典怎么理解。第二,怎么用现代科学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现代式的元研究。不攻克这两个难点,研究工作将寸步难行,也没有意义。
元研究,相对于对象研究,是对于对象研究的超越和总体研究,比对象研究高一层次。西方逻辑学跟数学一样,高度形式化。中国古代逻辑学虽没有高度的形式化,但它有低度的形式化。即是用古汉语虚词(而不是用拉丁字母,在当时也不能有这种要求),表达元逻辑规律。如用“无之必不然”、“非彼必不有”(相当于“无P必然没有Q”)表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它是不是逻辑呢?我们从广义说,它是逻辑。广义到什么程度呢?它是研究思维形式的规律。什么叫思维形式?就是古代所称的名辞说辩,相当于概念命题推理论证。
《墨经》、《荀子》等,虽然没有使用我们现在所说的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名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没有概念、判断、推理。古代的名辞说辩,首先是语言的形式和单位。名是包含概念的语词,辞是包含命题、判断的语句,说是包含推论的说词,辩是包含证明、反驳的辩词。逻辑是思维形式的规律。思维是大脑的活动,听不到、看不见。交流交际是用语言,听得到、看得见。通过语言形式,可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思维形式规律,这就是逻辑学。
历史上,中国逻辑元研究有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是战国名辩学,如墨家逻辑。墨家逻辑相对于我们的逻辑研究而言,是对象研究。但墨家逻辑自身,也是一种元研究,因为墨家逻辑是对古代应用逻辑的总结。古代应用逻辑是墨家逻辑的对象逻辑,墨家逻辑是古代应用逻辑的元逻辑。
元研究的第二次高潮,是在近代,代表是梁启超、胡适和沈有鼎等学者。梁启超的研究始于1903年,这不是古代式的研究,而是近代式的研究。梁启超研究的特点,是以西方方法为工具,以墨家逻辑为对象。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到日本,学了英文和日文,接受了西方的研究方法。通过日本人的介绍,运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墨家逻辑。梁启超的研究,是近代中国逻辑元研究的开端序曲。
梁启超说:“凡天下事,必比较然后见其真。无比较则非惟不能知己之所短,并不能知己之所长。”5治墨辩逻辑学,可“与泰西治此学者相印证”,“引申触类,借材于域外之学以相发”,即与西方逻辑互相比较印证,相互启发。6
以《先秦名学史》为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胡适说:“只有那些在比较研究中(例如在比较语言学中)有类似经验的人,才能真正领会西方哲学在帮助我解释中国古代思想体系时的价值。”7 没有比较研究,就没有胡适对《先秦名学史》的开拓性研究。
毕生致力于中外哲学比较研究的贺麟说:“不但可以以中释西,以西释中,互相比较而增了解,而且于使西方哲学中国化以收融会贯通之效,亦不无小补。”8致力于中外古今逻辑学比较研究,互相解释,融会贯通,是现代中国逻辑学研究者的使命。
中国逻辑学研究的主题,是确定研究的对象、目的、宗旨、方向、困难和方法。理论焦点,是中国逻辑学研究争论的交汇点、热点、理论突破点和前沿课题,可分为起源论、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涉及中国逻辑学的体系、内容、本质、规律、价值和方法。
中国逻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可归结为:
1.有什么?回答是否存在着特有的体系。
2.是什么?回答名辞说辩的内容本质为何,与世界其他逻辑学体系相比,有何异同。
3.为什么?分析中国逻辑学兴盛、衰落和再兴盛的因果联系规律。
4.有什么用?回答中国逻辑学的功能、作用、价值和意义,如何弘扬精华,服务今人。
5.怎么做?回答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不同意见争论,合理选项应该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批判综合,创新发展。
中国逻辑学研究的第一个困难是对象和材料的困难。借用黑格尔的说法,他说他研究逻辑学,“完全意识到对象本身及其阐述的困难”,“一本属于现代世界的著作,所要研究的是更深的原理、更难的对象和范围更广的材料”。9孙诒让在《墨子间诂序》和《墨子间诂总目》说,先秦诸子之讹舛不可读,未有甚于《墨子》书者。《墨子》书最难读者,莫如《经》、《经说》四篇。
中国逻辑学研究第二个困难是方法困难。方法是做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包括主题、方向、目的、宗旨。怎么做,包括途径、手段、工具、程序。
古今元研究有不同特质。古代元研究的特质:研究主体是诸子百家,对象是古代应用逻辑,元语言工具是古汉语,成果是古名辩,形态是用古汉语表达,性质是第一次元研究,作用是为古人提供思维方法,评价是不加工,不便于今人认知和运用。
现代元研究的特质:研究主体是现代学者,对象是古代名辩,元语言工具是现代语,成果是古代名辩的现代观,形态是用现代语表达,性质是第二次元研究,作用是为今人提供思维方法的借鉴,评价是经过加工改制,便于今人认知和运用。古代与现代元研究的不同特质,见表1。
表1 古代与现代元研究的不同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