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劢 一切以人为主
(1887~1969),原名嘉森,字士林,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劢,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区)人。中国哲学家、近现代学者。
吾人对于宗教之态度,在好的方面言之,谓其兼容并包,在坏的方面言之,可谓杂乱无章。
·家族主义
中国社会上之特点,可以“家族主义”名之。自周秦以降,久已确立敬宗尊祖之习,更以丧服之制定其亲疏之差,以姓以氏为社会分子团结之唯一基础。
一家中婆媳姑嫂妯娌之不和,殆为各地同一之现象:名为同堂,实则彼此相待如仇敌。各族祠堂中积有财产,以培养其同族子弟之能读书者,可不谓非互助之——法。唯既以家族为单位,而个人失其独立之价值。
·以人事为中心
吾国儒墨道法诸家,从其发端之始,即以人事为中心,即以君臣父子之关系如何归于正当为目的。此等人事问题以善恶为标准,与数学论理学可以甲非甲数量之大小表而出之者,完全不同。换词言之,数学与论理学可表现于外形,而人事问题则存之于内心。吾国人所注重者,为善而非真,为人伦问题,而非宇宙问题自然界问题。吾族思想局促于人事问题,不知有所谓自然问题者,殆亦由于无论理学有以改之。此论理学思想之缺乏,影响于吾国学术者四也。
南京附近一官员家 铜版画 托马斯·阿罗姆(英)选自《CHINA ILLUSTRATED》(《大清帝国城市印象》,1843—1847,伦敦)
图中所示为一间内厅,官员、主妇正在察看商贩带来的货物,保姆、小孩儿在一边观望,一个仆人正端茶进门。不同等级之人可谓各司其职,无有半点僭越。这正是家族稳定之基础。
归庄图卷(部分)何澄(元)纸本 墨笔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取陶渊明《归去来辞》意境,表现诗人解印归庄后若干生活片段。而归隐山林、荡舟湖上,正是中国人思想中心之“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
·天人合一
自宗教方面言之,孔孟以前已有所谓“天人合一”之思想。
吾国人习于天人合一之观念,合之于阴阳五行之说,于事物之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之两面,皆认为可以并存而不可偏废,故民族兼容并包之量最大。
吾人对于宗教之态度,在好的方面言之,谓其兼容并包,在坏的方面言之,可谓杂乱无章。此其所以然之故,由于平日言天事不离乎人事,因而缺少事天之诚敬,陷于信仰上之不专一。盖吾国人之思想之中心为“天人合一。”在宗教方面,以天道迁就人事,则天道流于浅薄。而在艺术方面,以天地纳入于山水之中,则山水自具有一种穆然意远,与天地为韦侣之意。
·缺乏伦理思想
吾国学术或可不至如今日之落后。然其所以有今日者,不外二故:一曰文字之障碍,二曰伦理思想之缺乏。
欧洲学术因有伦理学而后促成科学之进步,亦因有科学之事实,而后尤能确定伦理学中之精密方法。
吾国战国时儒墨各派有一段正名定义工作,宋儒在理学中,又有一段正名定义工作,此可谓伦理学之应用,而非伦理学自身之发展。
——选自《明日之中国文化》,中国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