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冥想:从空寂中观照世界
哲人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传统文化:重感情、轻理性,重冥想、轻现实。中国古代诗歌禅趣禅意的表现,也主要是营造空寂的冥想的氛围。
什么是空寂
空寂本意是表佛的清净无垢的世界,它也是禅的心灵世界。禅能帮助人安定和集中心思,其精神强调空与无,与冥想所能达到的至境同一,这时思想往往达到玄之又玄的深度,如水之极透明,彻悟了然,这里的“空”就是“空寂”。
空寂包括寂静和空性两个方面:寂静有时指空间上的静,有时又指心灵上的静;空性是除去一切概念后所剩下的东西。当人从空寂观察万物,就看不到事物的概念,而是走出对客观世界习惯性地作诠释的执著,真正看到事物的本来面貌。在空性中看这些被“概念化”的事物的方式便是冥想。因此,冥想是觉察自己“本来面目”的最好方法。
冥想达到的空寂绝不是思想的产物,因为思想无论如何都有界限,然而冥想的心却没有界限。在冥想的觉照中,“个人”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空寂、超脱以及非凡的爱。这既是宗教性感悟,又是中国古诗、日本俳句等所追求的东方意境之美。纯粹的平静也只能在空寂中获得,这是因为空寂的本质深意就是从彻底的寂静中出现纯然的观照。
空寂体现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和思维方式
在古典哲学中,空寂是一种深刻的宗教情怀,如中国禅宗偏爱空寂的气象,禅诗和禅画也普遍追求空、静、幽、寂、深的禅境,使人忘却尘世繁华,远离世俗,流连此澄明幽深之境,万念皆寂,在宁静、闲适和恬淡的平常心中,沉浸于超然物外、清新自然的生命状态。中国传统美学就强调这种重感悟、重体验的思维方式:它主要通过感性形态的直觉体悟,经由冥想与自然及自然之道合而为一,再通过类比、起兴等,将主体心灵浸润在客观世界所感发的情绪表达出来,就会产生一个有审美意蕴、渗透着感性情思的,人的内在心灵完全外化的艺术品。
万物静观皆自得
中国古人常借山川草木之形,陶洗心中的尘俗、杂思,涵咏自然,既吸取老庄虚无哲学和对道的冥思的文化精髓,又灌注佛家的空寂禅意之意趣,从而显出空寂的冥想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