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正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调伏心识的基本功:九住心

在进入四禅八定前,先要进行一系列的基本功练习,九住心就是其中之一。

九住心是什么

九住心又名“九次第定”,因为是以欲界为基础,也称作预流禅,因在欲界无禅定可言,故称预流。九住心包括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住一趣、等持。九住心也可说是欲界禅修“止心于一处”的九种次第。超越九住心后,修行者才能进入色界初禅天修四禅八定。

为何要修行九住心

我们平时的心思很散乱,是因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一直向外追求,因与外境接触,内心立刻生起“合心意”或“不合心意”的感受。如果“合心意”,马上又会生起“再多给我一些吧”的贪欲,若得不到就会嗔恨,因此内心生出妄念。要降伏这种妄念,就需要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观”,但在空性智能还未成就前,只能先用种种方法来收摄六根,因此必须修持九住心。

九住心的内涵

内住:修定之前,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所缘境。所谓所缘境,就是用来帮助自己定心的物体。可以选择佛像、灯光、圆球等物体。在选择时注意要选能净惑障和能减弱执著的东西,要顺向于真理。选定以后开始修行,摄心守意,定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修定的第一步,称为“内住”。

等住:在选定了所缘境后,心会反复从所缘境上走开,去想其他的杂念——比如思念心爱的人、想起吃过的美餐,以及其他任何杂乱的念头,这时就要把它再拉回到正念上,继续停留在所缘境。这种反复地使心安住的过程,就称为等住。

安住:经历了内住、等住等过程后,逐渐看破了心念的虚幻不真,能够降伏五欲以及障碍禅定的五盖(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心能安住在所缘境上,即称为“安住”。

近住:心思一方面在所缘境上,另一方面还在想别的事,但离所缘境并不远,称为“近住”。修行禅定时,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四个步骤就是让我们从“摄心守意”开始,一直到整个心意时刻都能系住于所缘境上的四个阶段。

修行九住心的过程就像搬家

修行九住心的过程和搬家的过程很相似,在前四个阶段尤其相像。

内住

找到所缘境后,就像从心思散乱的“旧家”搬到了新家,这称为“内住”。

等住

刚搬家后,对新家还不习惯,时不时就会回到旧家去看看,这称为“等住”。

安住

经过一段修行后,对所缘境已经熟悉,可以安心住在里面了,这称为“安住”。

近住

心思已经基本上都在新家上,偶尔会在新家周围徘徊,但都离开不远,这称为“近住”。

⑤调顺:到了第四住、第五住的阶段,心理已经有一些变化,感觉很安详、很宁静。生理方面也有一些改善,觉得安住在所缘境时身心很放松。这时已能体会修定时安详、寂静的快乐。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再因色、声、香、味、触、贪、嗔、痴、男、女等十相诱惑而散乱。所以外境的强烈诱惑力一旦现起,就可以用对禅定快乐的向往来克服。能够“调”御自己的身心,使它随“顺”所缘境,称为调顺。这个阶段的心念比起以前来,还要敏锐、清晰、明显,这就是“明心见性”的“明心”。“明心”就是心意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念头究竟是清净还是杂染,马上能作出分辨。

⑥寂静:十相是外境的诱惑,调顺是内心能够调伏外境的诱惑力,顺入所缘境。安定功德而克制,免受扰乱。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静的阶段,这时已经开始有定力,完全可以扣住所缘境。所以不相应的杂念、妄念一现起,就能明白地分别、斩断它。

但是要注意分辨,这个“寂静”只是内心如中夜一般的寂静,与“涅”的寂静不同。

⑦最极寂静:寂静,还是用静来制伏烦恼,而不是没有现起,到了最极寂静,就能做到烦恼一生起就立刻除灭。从①到④的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而从⑤到⑦,则是降伏烦恼的过程。修定,主要是为了离欲恶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强,心静而净,这才趋向正定。

⑧专住一趣:“趣”是指“定点”,意即心念完全专注在一个定点(所缘境)上。这时心已安住,不再因身内身外的不良因素而变动,马上就能到平等正直持心的境界。

⑨等持:一般没有修禅定的人心情会起伏波动。遇到自己喜欢的、高兴的事就一直情绪高亢;遇到讨厌的、沮丧的事就情绪低落,这就是内心“不平等”。而修行禅定到等持阶段时,心念就能保持平静、平等的状态,既没有微细的上扬、掉举,也没有微细的昏沉、暗昧,能够持续地保持一种平等的状态,就是“等持”。

这九个阶段,是初学者用来勘验禅定修学进度的最具体、最实际的准则,也是修四禅八定的必备前行功课。

九住心图

《九住心图》又名《十象图》,是西藏寺院常见的壁画,是九住心的经典阐释。图中的大象表示心,由黑变白的过程就是心被驯服的过程。图中的猴子和兔子及其他饰物则分别代表掉举、散乱、诱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