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中的常用中草药
中药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武器。中药分为植物、动物、矿物等几种类型。《温疫论》自古就被称为用药的典范,其中大多数是植物性药材。《温疫论》中的方剂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等十几种类型,它们的基本组成元素就是这些中药。
槟榔 味苦辛,性温,能下气、消食、除瘴、祛痰等。
厚朴 主治食积气滞,发热燥扰,咳逆喘满,气滞不调等。
半夏 辛散有毒,能行水湿,降逆气,止呕吐,祛脾胃湿痰。
藿香 味辛,性微温。用于脘痞呕吐,暑湿倦怠,寒湿闭暑,腹痛吐泻等。
柴胡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胸胁胀痛等。
芍药 是有名的花卉,入药有散瘀、活血、泻肝火之效。
赤小豆 利水消种,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等。
葱白根 就是用于调味的葱,归肺胃经。能发表通阳,解毒杀虫。
大黄 主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等。
大枣 味甘、性平,入脾、胃经。能补益脾胃,滋养阴血。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
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养阴。用于热风伤阴,阴虚内热等。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腰脊酸疼,肢体痿弱等。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心神不安等。
附子 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等。
甘草 性平,味甘,有解毒、祛痰等功效,应用范围极广。
甘遂 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二更不利等。
枸杞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等。
何首乌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等。
莲子 味甘、涩,性平。用于心烦失眠,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等。
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等。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胸闷呕恶,肺热咳嗽等。
粳米 就是平时吃的主食大米,性平和,能养胃气。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用于咳嗽痰多,痢疾腹痛等。
麻黄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用于风水浮肿,风寒感冒等。
麦门冬 性微寒,味甘,微苦。用于肺燥干咳,虚劳烦热等。
秦皮 味苦涩,性寒。用于热痢,赤白带下,目赤肿痛等。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能治疗多种疾病。
葶苈子 味辛,性大寒。用于喘咳痰多、胸胁胀满等。
通草 味甘、淡,性微寒。主治湿温尿赤、淋病涩痛等。
萎蕤 主治眼红涩痛,眼见黑花,红痛昏暗,发热口干等。
细辛 味辛,性温。能温经散寒,主治风寒头痛、痰饮咳喘等。
山药 是有名的食物。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等功效。
商陆 味苦,性寒。可通二便,泻水,主治水肿,胀满等。
百合 味甘、微苦,性微寒。主治心阴亏虚,虚烦口渴,潮热盗汗等。
生姜 一种辛辣的调味品,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等功效。
杏仁 主治外感咳嗽,伤燥咳嗽,食滞脘痛,湿热,疥疮等。
旋覆花 味甘。具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之功效,主治咳喘等。
芫花 味苦,性寒。能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等。
泽泻 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有利小便,清湿热等功效。
蜀椒 用于水气肿满,眼生黑花,元气伤损,腹内虚冷等。
蜀漆 味辛,性平,有毒。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
桃仁 味苦、甘,性平。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
天门冬 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之效。
栀子 味苦,性寒。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枳实 酸橙的幼果,具有破气消积之功效,用于积滞内停等。
知母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高热烦渴,肺热燥咳等。
竹叶 淡竹的叶子,具有观赏价值。可清心利尿,清热除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