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营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读

新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定会有人问。

传统营销在中国的实践形成两套路径:一是品牌驱动;二是渠道驱动。2004年,陈春花教授提出中国营销“渠道驱动优于品牌驱动”,得到大众认可。

品牌驱动,虽然用“大喇叭使劲喊”概述过于简单,但大抵符合中国实践;渠道驱动,近十多年的营销实践就是深度分销。

品牌驱动与渠道驱动,一个是线上传播,一个是线下推进;一个是市场部职能,一个是销售部职能。两者有联动,但在操作上是分离的。

基于互联网的新营销,其基本逻辑源于三个概念:

一是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

二是线下、社群、网络“三度空间”;

三是社群的三大职能,社交、传播、交易,商业化的关键在传播。

认知、交易、关系“三位一体”,意味着没有线上线下之分,传统营销线上线下分离的现象在逐步消失。

线下、社群、网络空间“三度空间”,意味着互联网营销是全网营销,而社群是全网营销的路由器。

社群三大职能,传播是关键,意味着美国专家唐·舒尔茨提出的理想营销模式“整合营销传播”(IMC,全称为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在互联网时代落地了,一切皆为传播。

简言之,新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一是线上线下一体,给老虎插上翅膀,让陆军变空军;二是互联网传播工具的使用,营销效率更高、更精准。

那么,新营销的框架与传统营销到底有何不同?

第一个变化是概念体系和内涵的变化。

新营销的分析框架是:场景、IP (知识产权,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社群、传播。

场景是产品逻辑

IP是品牌逻辑

社群是连接逻辑

传播是营销逻辑

这个框架里,虽然提出了新的概念框架,但明显有4P(指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推广promotion)的痕迹。4P皆传播,典型的就是全套照搬传统营销的分析框架。

我的观点是,4P是分析框架,不是理论框架。营销有20多个要素,营销要素不会随着时代改变而变化。对营销的要素进行归纳,最合理且被广泛接受的归纳就是4P。把4P视为传统营销是不对的。

也有人说,为什么不采用“老词新解”的办法?改变公共认知很难,传统营销已经形成了公共认知,与其“老词新解”,不如新概念带来区隔。

第二个变化当然是工具(方法)的变化。从猿到人,一个标志就是人会制造工具,不要认为工具的变化是小变化。

第三个变化就是操作系统、组织系统的变化。拿着大刀,是不会产生拿枪的操作系统的。用传统工具,是不会产生互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的。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对营销实践有兴趣的人。本书很少从本质角度谈营销,本质是跨越时代的。

本书的着力点是互联网环境下营销的操作逻辑,是互联网时代营销的方法和方法论的变化,是新营销的新框架体系。

本书的写作方式是模块化的,每个章节可以独立成篇,单独发表,综合起来也是一个体系。

这种写作方法的好处就像看电视连续剧,单独看一集也行,连续看也可以。问题是为了照顾每个章节的完整性,有些内容多次重复。

如果你只有10分钟时间,只读导读也能够大致了解新营销的基本思想和逻辑。

如果只有一个小时,只读第一章也能够了解新营销的基本框架。

如果想了解新营销的全貌和细节,就要仔细研读全书,而且要多读几遍。

如果要持续追踪新营销的进化,可以进入公众号“刘老师论坛”。最新的新营销观点、实践,将在公众号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