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德意志帝国建立
普法战争
得知奥地利被普鲁士打败后,巴黎一片哀号。法国军事大臣郎东元帅对周围的人说:“我们,法国也在萨多瓦吃了败仗。”法国资深政治家梯也尔哀叹:“奥地利的失败意味着法国400年来遭到的最大灾难,从此失去了一张阻止德国统一的王牌!”梯也尔一语道破了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误,从此要阻止普鲁士统一德国就只能法国亲自赤膊上阵了。1867年3月,仅仅只是在普鲁士打败奥地利之后的半年,法国首相欧仁·鲁埃尔就公开表示德意志“分成三块儿”对法国有利。拿破仑三世更是露骨地说:“只有俾斯麦尊重现状,我才能保证和平。如果他把南德意志诸邦拉入北德意志联邦,我们的大炮就会自动发射。”
与始终处于分裂状态的德意志不同,法国早在13世纪初就完成了统一,并初步形成了民族国家,专制王权得以加强。统一后的法国逐渐成为欧洲大陆的强权,“三十年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法国长期称霸欧洲的基础。为维护法国的霸权,保持德意志的分裂、坚决阻止德国统一便成为法国的一项传统政策。这一政策自17世纪初的法国宰相黎塞留正式提出并坚决执行,一直延续到1990年的两德统一。从拿破仑三世到法国前总统密特朗,法国所有的统治者都不愿意看到德国统一。
俾斯麦明白,如果要实现德国统一必将与法国一战,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挑起战争,而突破口就是卢森堡。
早在普奥战争之前,俾斯麦就曾口头答应法国可以吞并卢森堡,当时拿破仑三世以为普鲁士必将在普奥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梦想届时从普鲁士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所以并没有要求普鲁士签订条约以书面的方式承诺此事。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普奥战争竟然结束得如此之快,普鲁士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变得更强大。拿破仑三世于是要求俾斯麦兑现承诺,建议法普两国结盟,支持他吞并卢森堡,并且要求普鲁士在法国决定以武力吞并卢森堡的时候出兵相助。但此时的俾斯麦已经不再需要法国了,而且还在处心积虑地要和法国决战,怎么会答应拿破仑三世的要求?在收到拿破仑三世提出结盟的草约后俾斯麦置之不理,根本就不作任何答复。此时离他三次亲赴法国拜谒拿破仑三世还不到一年,拿破仑三世显然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
卢森堡的情况比较复杂,居民虽然使用德语,但其社会习俗却与德意志人相差甚大。但德意志民族却将卢森堡视为德意志人的土地,卢森堡还曾是德意志邦联的成员,普鲁士受邦联的委托派兵驻防,但在法律上来说卢森堡却又属于荷兰。
拿破仑三世无法得到普鲁士的支持便索性以武力威胁荷兰,要求荷兰将卢森堡卖给法国。荷兰国王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但坚持要把这个消息通知柏林,希望借助普鲁士的力量抗衡法国。俾斯麦当即认定这是个在外交上孤立法国的大好机会,立即将此消息透露出去。得知法国将要强行吞并卢森堡,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怒火顿时被点燃了,民意强烈反对法国的无耻行径。俾斯麦趁机对拿破仑三世说他无法违背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感情,不能支持法荷之间的交易。
正如俾斯麦所料,拿破仑三世要强行吞并卢森堡的消息泄露出去后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英国本土的安全全凭一道并不宽阔的英吉利海峡屏障,所以英国对海峡对岸任何领土的变更都非常敏感。尤其是比利时,其著名良港安特卫普距离伦敦不过300公里,如果落在一个大国手里英国真的就要寝食难安了。“英国400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强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特别是防止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落入这个国家手中”。卢森堡是比利时的屏障,拿破仑三世强行吞并卢森堡其醉翁之意正在比利时。如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代蒂所说:“我们一旦进了卢森堡,就上了去比利时的道路;有了普鲁士的中立,我们到那里就更有把握了。”拿破仑三世的野心自然瞒不了英国,于是英国自然也介入这场纷争中来了,而这正是俾斯麦所要达到的目的。
1867年5月,关于卢森堡危机的国际会议在英国的倡议下在伦敦召开。与会的有普鲁士、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和荷兰。荷兰没有什么实力,基本只能听任大国的摆布,俄国、奥地利、意大利在卢森堡并没有什么利益,所以保持中立。普鲁士和法国都没有压倒对方的把握,所以会议最终作出了最有利于英国的安排,卢森堡成为中立国,所有的与会国共同担保其独立与安全。
荷兰自然是倒了大霉,白白丢了一块地盘,一分钱的补偿也没有拿到,但没有人在意一个小国的荣辱。拿破仑三世在这次会议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本来已经谈好的买卖被俾斯麦给破坏了,自己还被迫承认了卢森堡的中立地位,并且因此还得罪了英国,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卢森堡危机后,拿破仑三世才真正意识到普鲁士不但已经强大到了他根本无法操弄的程度,而且还已经成为法国最危险的对手。为了给未来的普法战争作准备,拿破仑三世开始了积极的外交结盟工作。
奥地利自然是拿破仑三世首选的拉拢对象,但此时的奥地利已是今非昔比。奥地利国内出现了重大变化,变化大到奥地利帝国已经不复存在了。普奥战争失败后奥地利被严重削弱,其境内的匈牙利人趁机要求独立。维也纳被迫与匈牙利人达成协议,改组奥地利帝国。1867年7月奥地利帝国正式改组为二元制的奥匈帝国,奥地利境内的匈牙利人获得了与德意志人平等的地位。奥匈帝国成为奥地利与匈牙利两个主权国家的联合体。它们各自拥有独立内阁和首相,只有战争大臣、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是两国共同拥有的。帝国以奥地利皇帝同时兼任匈牙利国王的形式确保两国的联合。
实力相对弱小的匈牙利人不愿意帝国再介入德意志内部的纷争,这对他们毫无益处。战胜了只会导致维也纳在奥匈帝国国内拥有更大的权力,战败了自己还要承受损失。对匈牙利人来说,维持住奥匈帝国,与德意志人共同统治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才符合他们的利益。因此奥匈帝国此时的重点已不再是雪洗萨多瓦的耻辱,而是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至于为什么要与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下文将会详述。况且普鲁士在俾斯麦的主导下与奥地利签订的《布拉格和约》十分宽大,奥匈帝国并不觉得承受了多少损失和侮辱,所以拿破仑三世试图与奥地利结盟的愿望落空了。
奥匈帝国的政府
在与奥匈帝国结盟失败后,拿破仑三世又试图拉拢俄国,但俄国此时的愿望却是削弱法国,俄国因为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而使俄国在黑海的利益严重受损。俄国其实希望法国受到削弱,以便恢复自己在黑海的利益,怎么可能与法国结盟?
接连在奥俄碰壁后,英国又成了拿破仑三世外交争取的目标,但英国一向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一个强大的法国并不符合英国的利益。相反,英国倒是希望普鲁士能够强大起来,以便制衡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而且拿破仑三世对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野心也让英国耿耿于怀,自然不肯和法国结盟了。
甚至连最软弱无能的意大利拿破仑三世都没有放过,但自从奥地利手中收回威尼斯地区后意大利统一唯一的缺憾就是法军驻守的罗马了。意大利正盼着法国失败好趁机收回罗马,怎么还会与它结盟?
法国被彻底孤立了。
真正导致普法开战的是西班牙王位的继承问题。1868年9月西班牙爆发革命,女王伊莎贝拉被推翻,出逃法国。为平衡国内各派的利益,西班牙新政府决定选择一个外国人来担任西班牙国王。新政府最终选定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作为西班牙王位的继承人。
这个决定引发了法国的强烈不满。霍亨索伦家族就是普鲁士的王室,而西班牙位于法国南方,当时普法关系已经非常紧张了,如果西班牙的王位由一个霍亨索伦家族的人继承,势必会使法国陷入西普两国两面夹击的不利处境。法国外交大臣安托万·格拉蒙宣称,法国决不容忍“一个外国把自己的一名亲王捧上查理五世(西班牙最强盛时代的君主)的王位,从而破坏欧洲列强目前的平衡而使我们吃亏,危害法国的利益和荣誉”,并威胁说“谁想恢复查理五世帝国,法兰西将立即与它开战”。法国舆论也一片沸腾,一致认定这是普鲁士的阴谋,强烈要求政府对普鲁士实行强硬政策。
虽然俾斯麦出于与法国开战的目的请求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接受西班牙的邀请,但当时西班牙国内局势尚不稳定,威廉一世担心普鲁士却由此陷入西班牙革命和内战,所以对西班牙的邀请并不热心。在受到法国的压力后,威廉一世随即同意放弃由霍亨索伦家族成员继承西班牙王位,紧接着利奥波德亲王的父亲也代表他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西班牙王位。
拿破仑三世没有想到普鲁士竟然如此痛快地接受了自己的条件,自信心顿时膨胀,决定乘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果。1870年7月12日,就在利奥波德亲王的父亲宣布利奥波德亲王放弃西班牙王位的当天,拿破仑三世召集御前会议,与会者极度陶醉于法国的外交胜利,居然一致决定此事不能就此罢休,一定要趁机狠狠羞辱普鲁士一番,好出卢森堡的一口恶气。陆军大臣勒伯弗狂妄地宣称:“我们的军队一切就绪,一直到最后一个士兵的鞋套上的最后一个纽扣。”
7月13日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代蒂奉命再次紧急求见时在埃姆斯温泉疗养的威廉一世,向他转达了巴黎的指示:普鲁士国王必须保证在将来永远不支持霍亨索伦家族成员登上西班牙王位。贝内代蒂还根据拿破仑三世的指示特意选择了带有侮辱性的强硬措辞。
威廉一世当然不能接受这种带有最后通牒意味的要求,况且在他看来普鲁士已经满足了法国的要求,再作出这样的保证不但毫无必要而且显然有辱霍亨索伦家族的声望。威廉一世还是用尽量委婉的外交辞令来应付贝内代蒂,但贝内代蒂却是非常执着,反反复复纠缠不休。威廉一世不胜其烦,只好说:“大使先生,我已无更多的话要讲了,请允许我告辞。”
当晚不死心的贝内代蒂又要求晋见,不胜其烦的威廉一世派侍从武官挡驾,转告威廉一世的话说这件事已经结束,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更多要说的了。贝内代蒂只得悻悻离去。威廉一世认为这件事到此已经结束,随即电告了远在柏林的俾斯麦。
俾斯麦一心指望利奥波德亲王能够继承西班牙的王位,并希望由此挑起与法国的战争,威廉一世的退缩让他大失所望。接到威廉一世的电报后俾斯麦觉得机会又来了,他问老毛奇普军是否作好了战争准备。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胆大妄为的俾斯麦擅自修改了威廉一世的电文,将威廉一世与贝内代蒂的交涉描述为一场针锋相对、互相折辱的过程,并且在最后说:“国王陛下拒绝以后再接见法国大使,并且吩咐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说,国王陛下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听俾斯麦念了修改后的电文,老毛奇说:“原来听起来是退却的信号,现在是回答挑战的号角。”俾斯麦则扬扬得意地说这封电报一经公开将起到“红布对高卢牛的作用”。
果然,这封被称为“埃姆斯急电”的电文公开后法国上下群情激奋,深感受辱的法国人狂热地叫嚣战争,法国的《马赛曲报》等报纸号召:“打到柏林去!”而普鲁士人的民族主义也被深刻激发出来,在柏林的大街上狂喊:“打到巴黎去!”
1870年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正式爆发。战争之初法国人之乐观几近癫狂,法军将领狂妄叫嚣普鲁士军队“一文不值”,要再现耶拿之战(1806年拿破仑在耶拿战役中全歼普军主力)的辉煌,还说要赶在8月15日拿破仑三世生日之前攻占柏林,让皇帝陛下在柏林过生日。
拿破仑三世虽然是意气风发、顾盼自雄,他手下的将领也雄心壮志、豪气冲天,无奈却统统都是能力低下。虽然法国陆军大臣吹嘘说:“我们的军队一切就绪,一直到最后一个士兵的鞋套上的最后一个纽扣。”但实际上法军的动员能力却极差,将军们甚至连一张普法边境的地图都找不到。紧急动员后的法军一片混乱,有的将军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开战两周后法军才动员了26万人,而普鲁士则动员了45万大军。开战后法军连战连败,1870年9月2日,拿破仑三世在色当率领8.6万残兵败将向普鲁士投降,至此普法战争的大局已定,此后战事的延续不过是法国人的挣扎而已。
普军的进攻线路直接通过普法边境而没有绕道比利时,与一战和二战的进攻路线皆不同
普鲁士能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便彻底打败法国是有着深刻原因的。第一,普鲁士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超过法国。象征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煤炭和钢铁产量、蒸汽机动力总数、铁路线长度等方面普鲁士均超过了法国。从两国的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普鲁士占13%,法国占10%。就经济实力来说,普鲁士已占有优势。
第二,普鲁士的军事动员能力远远超过法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就形成了一整套动员和保证后勤供应的军事制度。它规定每一地区的司令部分别承担动员工作和后勤事务。各个司令部都存放着最新的预备役兵员手册,并且储备着大批被服、装备和军火,一旦接到命令就能够及时地汇集装备并运送一个军团到指定的集结地区。“可是当法国宣战时,其一切的情形可以说是一团糟,而普鲁士的动员却进行得像钟表一样准确。法国人是一切都没有安排好,营地无法设立因为没有人知道帐幕在哪里;铁路运转时间表根本上没有拟定,有些单位没有火炮,有些单位没有运输工具,有些没有救护设备;仓库中是空虚的,要塞中缺乏补给。”
第三,普鲁士的铁路网优于法国。由于普法两军都装备了后膛装填的撞针枪,这就使正面的强攻很难取得成功。普军的取胜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侧翼的迂回包抄,这就需要部队拥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正如一位英国军事学家所说:“德国铁路系统优越的运输能力,是它在1870年赢得胜利的一个有利因素。”
第四,普鲁士良好的教育制度。早在1825年普鲁士就实行了强制的义务教育,到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惊人的97.5%,以洪堡大学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大学相继建立,这使德国在各个领域都人才辈出,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受过教育的人更有组织能力,更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军队,受过教育的人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就军队来说受过教育的士兵更能够领会上级的意图,能够更快地掌握技术兵器的使用,也更有组织性和纪律性,这一切都可以在战场上转化为战斗力。就在普法战争结束的1871年,法国人也不得不承认:“受过更好的教育的人民赢得了胜利。”
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0年9月4日,法军在色当惨败的消息传到巴黎后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拿破仑三世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帝国这个怪胎,成立了第三共和国。普鲁士军队继续向巴黎推进,9月19日普鲁士军队包围巴黎,并粉碎了法军所有的解围企图。1871年1月28日,新成立的法国国防政府与普鲁士签订停战协定,普法战争结束。
色当大捷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更加高涨,而法国的战败也已成定局。在相继失去奥地利和法国的保护后南德诸邦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保持独立。1870年11月前后,游离于北德意志联邦之外的南德四邦主动派出代表前往凡尔赛与普鲁士洽谈加入联邦事宜。为了应对已是鼎沸盈天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狂潮,避免再出现“兄弟阋墙”式的悲剧,俾斯麦作出了重大让步,同意巴伐利亚和符腾堡这两个较大的邦国在军事、邮政和税收等方面享有独立的权利,并且不惜重金对独立倾向最强的巴伐利亚国王及其近臣进行贿赂收买。到了11月25日,普鲁士先后与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及黑森-达姆斯特塔四个邦签订了联合条约,至此除奥地利外,所有的德意志邦国全都加入了“德意志联邦”,这个联邦的名称叫作“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各邦国王公大臣的簇拥下于凡尔赛宫的镜厅举行加冕仪式,威廉一世登基为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则出任帝国宰相,德国统一!这个德意志帝国因在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因此被称为“第二帝国”,这就是纳粹德国自称“第三帝国”的原因。
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包括4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6个大公国:巴登、黑森、麦克伦堡-施威森、麦克伦堡-施特雷利茨、萨克森-魏玛和奥尔登堡;5个公爵领地:不伦瑞克、萨克森-迈宁根、萨克森-阿尔腾堡、萨克森-可堡(图林根城名)-哥达、安哈尔特;7个侯爵领地:施瓦茨堡-鲁多斯塔特、施瓦茨堡-宗得斯豪申、瓦尔德克、罗伊斯(老系)、罗伊斯(新系)、绍姆堡-利珀、利珀;3个自由市:吕贝克、不莱梅、汉堡;另有一个直辖地:阿尔萨斯-洛林。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国是联邦性质的,是由德意志各邦国联合组成的,只是由于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实力才使各邦国承认普鲁士国王的德意志皇帝地位,各邦仍然保留了不同程度的独立性。这与中国历代统一是有质的不同的。中国历代的统一战争基本都是在内部进行,由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以武力消灭割据的地方势力,最终实现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也就是说中国的历代统一都可以视为某一方本身的膨胀,最后其势力膨胀到全国。我们可以把普鲁士统一德国与秦始皇统一中国进行比较:
统一后的德意志联邦,普鲁士一强独大
首先,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动的战争都是在中国内部,针对的都是要统一的对象,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从而统一了中国;而普鲁士发动的统一战争都是对外的,都不是要统一的对象,第一次是对丹麦,第二次是对奥地利,第三次是对法国,这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由于六国被完全消灭,其统治阶层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完全可以看作秦国本身的扩大,统一中国是秦国自身扩大到全中国的结果;但普鲁士统一德国却不是这样,普鲁士在德意志内部的领土扩张并不多,德国统一是德意志各邦国在普鲁士武力威胁下的联合,而绝非普鲁士本身的扩大。相反,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倒是非常担心普鲁士本身会因德国的统一而被稀释。事实上威廉一世并不愿意担任什么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因为他不愿“同老普鲁士分离”。威廉一世还认为接受德意志皇帝称号等于“把老的普鲁士称号撂下”,因而起初不肯接受“普鲁士国王”以外的新称号。
再次,由于统一后的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而非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中央集权制,所以各邦国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独立性,并且还在帝国联邦议会中有投票权。
最后,所谓的德意志帝国皇帝其权力远远不能与中国古代的皇帝相比。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的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但是也要注意到,普鲁士国王在其国内实行的却是独裁专制的统治,当其权力扩展到德意志帝国时,虽然由于国体联邦性质的限制并不能做到如臂使指,但其权力仍然非常大。德意志帝国就其权力结构来说是独裁君主制与民主代议制的混合;在统一后的德国中普鲁士一国就占据了德国土地面积的2/3,人口则占全德国的3/5,军队占了德军总数的2/3,这就导致了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局面。而正由于普鲁士一强独大的地位,所以统一后的德国国体又是中央集权制与联邦制的混合。德国的这一混乱的政治架构给其内政外交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只有明白了德国统一的性质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德国在统一后的一切内政外交政策,尤其是它对奥匈帝国的外交政策。
德国统一是欧洲近代史最具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欧洲地缘政治的格局被彻底改变。长期保持欧洲大陆霸权的法国被严重削弱,不再具备左右欧洲局势的能力,相反其自身安全还受到德国的严重威胁。法国从此不得不更深地依赖与英俄两国的外交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并实现自己复仇的心愿。由于统一后的德国国力远远超过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德国因素成为各国政治、经济,尤其是外交政策制定的首要考虑条件。相对于法国较为温和的霸权,军国主义盛行的德国更富侵略性,一个当时流传甚广的比喻是“从此欧洲少了一个女管家,来了一个男主人”。
《法兰克福和约》
德国统一后继续对法国施压。其实在色当战役后法国就已经不再具备阻碍德国统一的能力,德国继续向法国腹地进军并包围巴黎其目的就不仅仅是要统一德国而是要彻底削弱法国了。普法战争的性质也就由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战争演变为德国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演变为法德两国对欧洲霸权的争夺。1871年3月8日巴黎爆发革命,起义工人成立“巴黎公社”,梯也尔领导的临时政府被迫逃往凡尔赛,俾斯麦趁法国后院起火的大好机会迫使法国在和谈中作出更多的让步。出于对革命群众的共同仇恨,反动的俾斯麦和更反动的梯也尔达成协议,德国释放了10余万法军战俘充当梯也尔政府镇压革命群众的打手和鹰犬。为了镇压巴黎公社的革命群众,俾斯麦甚至允许法军通过德军的防线去进攻巴黎。可见这些反动头子们虽然为了争抢一根骨头就可以打得你死我活,但在镇压各国革命群众方面却是出奇得一致。在政府军的疯狂进攻下,巴黎公社终于在5月28日失败了。
5月10日,梯也尔领导的临时政府与德国签下了极其丧权辱国的《法兰克福和约》。和约规定:1.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连同战略重地麦茨要塞并入德国;2.法国赔款50亿法郎;3.在赔款付清前普军继续驻守法国领土,一切供养费用由法国负责。
我们对比普奥战争后俾斯麦对奥地利的《布拉格和约》就可以发现《法兰克福和约》是极其苛刻的。首先,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虽然居民都说德语,但已归属法国数百年,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法国民众都认为这两地是法国领土,如今被德国强行割去无疑是极大地伤害了法国人民的感情。虽然这两地居民的母语是德语但却更加热爱自由民主的法国,对独裁专制的德国没有什么好印象。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一文就非常深刻地反映了当地人民对于法兰西的不舍,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成年人也要来上法语课?就是因为他们的母语是德语。
其次,赔款的数目极其巨大。50亿法郎大概相当于当时大清的7.2亿两白银。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甲午战败后大清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1.割让台湾(注:原有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后在列强干涉下由大清出价3000万两白银赎回);2.赔款2亿两白银。
《马关条约》签订后全国上下无不认为是奇耻大辱。台湾的土地面积约有3.6万平方公里,但台湾当时尚未开发,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蛮荒,而且与大陆的联系并不密切,即便如此割让台湾仍然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土地面积约有1.3万平方公里,阿尔萨斯是法国棉纺织业中心,其产量占全国的1/3;而洛林则是法国第一大棉花和煤炭产地,煤炭产量占到法国的1/4,同时还是法国最大的铁矿所在地。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煤和铁作为工业发展基础的,失去了这两块地区对法国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普法战争后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竖立起斯特拉斯堡市(阿尔萨斯省省会)的雕塑,它的上面悬挂着黑纱。
在整个普法战争期间,由于战场在法国境内,法国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包括赔款在内法国共计损失高达200亿法郎。普鲁士士兵在法国的土地上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也让法国普通民众对新生的德国充满了憎恨。自从《法兰克福和约》签订的那一天起,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向德国复仇就成了法国上下共同的愿望,从此法德成为世仇,再无和解的可能,一直到二战结束这两地重归法国才算是了断了两国间70余年的恩怨。
其实按照当时的军事形势,普鲁士彻底占领法国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但俾斯麦明白迫使法国接受《法兰克福和约》已是列强们所能容忍的极限,列强们绝不愿意看到德国的进一步强大,如果德国再不见好就收,那英国、俄国,甚至奥地利和意大利都会卷进来,德国不但要吐出已经吃进嘴里的胜利果实反而很有可能在列强的干涉下重新陷入分裂。
相较于对于奥地利的宽大,俾斯麦对法国的苛刻实在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情。他是清楚地知道的,如此苛刻的条件必然会引起法国对德国的极端仇恨,但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首先,俾斯麦认为即使德国向法国提出了宽大的条件也无法保证法德之间的和平。与腐朽的奥地利不同,长期保持欧洲大陆霸权的法国是无法容忍一个比自己更为强大的德国的,因此两国之间的根本矛盾不在于和约宽大与否,而是对欧洲大陆霸权的争夺。《法兰克福和约》签订后三个月,俾斯麦曾公开对法国大使说:“我完全确信,这次战争不过是德法之间将要发生的许多次战争中的第一次,在它之后还要爆发一系列其他的战争。”所以俾斯麦就趁此机会尽最大努力削弱法国,为下一次的战争争取有利条件。
其次,俾斯麦之所以在普鲁士总参谋长老毛奇的坚持下强迫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除了出于民族主义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外,主要还是从军事角度着眼于这两块儿地盘的。恩格斯就曾严正指出:“占领了麦茨和斯特拉斯堡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坚固的防御线。只要比利时和瑞士保持中立,法国人就只能在麦茨和佛日山脉之间的狭长地带采取大规模的行动。”如果阿尔萨斯和洛林留在法国人的手里,那么法国就将保有一块儿从西南部进攻德国的前哨阵地。德国人占有它,则可掌握孚日山脉(南)和阿登山脉(北)之间的大平原——“孚日空隙”,在最好的作战方向上进击巴黎。俾斯麦是在为将来的法德战争争取有利地形。
普法战争后,由于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德边境发生变更
再次,由于南德诸邦长期受法国的影响,其分裂的倾向也让俾斯麦非常忧虑。与普遍信仰新教的德国不同,南德居民主要信仰天主教,与法国人的宗教信仰相同。南德诸邦不过是在普鲁士武力威胁下才不情愿地加入德意志帝国的,反普的情绪非常强烈。拿到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将其列为帝国的直属地就从地理上把南德和法国隔开了,有利于保证德国的统一。
最后,强迫法国赔款50亿法郎则是从经济上削弱法国、增强德国的措施。俾斯麦知道法德矛盾无法调和,于是就要从经济上削弱法国,使法国无力与德国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