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普奥战争中的技术因素
从表面上看,普鲁士之所以能在整体实力弱于奥地利的情况下取得战争胜利,似乎是由于普军统帅老毛奇运筹帷幄,但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翻阅史料就会发现,他的运筹帷幄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对新技术因素的更准确的运用。这些技术性因素决定了他的排兵布阵,并且帮助他赢得胜利。
普奥战争就其规模来说在人类的战争史上根本无足轻重,但在改变战争形态和格局方面来说却有着极为突出的地位。因为这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新的技术性因素的出现使战争的格局彻底改变,整个人类不得不跟着普鲁士人学习怎样进行全新的战争了,否则奥地利的惨败就是下场。
在普法战争中出现的彻底改变此后战争形态格局的新的技术性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铁路,其次是后膛装填的撞针枪和电报。
铁路
在铁路出现之前军队的行军速度最快不超过每天30公里,此处说的是普通的行军,而不是急行军。一个普通人正常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但这是在不负重且路面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但士兵需要进餐和休息,不可能长时间一直保持这个速度。而且我们知道,士兵在战时要背负大量的物资,除了武器还有粮食、饮用水及被褥等,一个普通士兵的负重有十多公斤。这还仅仅是单兵的负重,如果再考虑到随军的大炮、弹药、粮食等辎重,行军速度只会更慢。在公路出现之前绝大部分情况下行军路线的道路状况都很差,道路往往很窄,一旦下雨就会立刻变得极为泥泞,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如果再考虑到古代绝大部分河流上都没有桥梁,山脉都没有隧道,行军速度就更慢了。
在1805年的乌尔姆战役中,拿破仑指挥法军主力由布伦港出发,长途奔袭乌尔姆,平均每天的行军速度达到惊人的24公里,这在当时就已经是闪电战了,以至于战后法军士兵骄傲地说:“我们的皇帝创造了新的战争艺术,不用武器,而用我们的双腿来作战。”而在当时,欧洲国家军队的平均行军速度大概只有每天15公里。
这些还都是地理地形因素对行军速度的影响,如果再考虑后勤的因素,行军速度就更要受到严重制约。在火车出现之前军队的补给只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国内用畜力大车运送,另一种就是抢劫。抢劫又可细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匪式的,一种是文明式的。所谓文明式的抢劫就是向当地居民强行摊派,或者打白条。抢劫的好处多,不但可以丰富自己而且可以打击敌人的作战潜力,但坏处更大,很大的一个坏处就是会引发当地居民的反抗从而使自己承受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这种竭泽而渔的补给方式决定了军队不可能长期驻扎一地,只能长期保持流动状态,而且在决定行军路线时还必须考虑前方的物产是否丰富,是否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等因素。这固然有流动作战以避开官军主力的意图,但他们没有可靠的后勤补给系统,只能依靠抢劫补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依靠抢劫补给最大的弊端就是不稳定,在攻占某个大城市或占领一个富庶的地区后军队的补给自然不成问题,但如果在贫瘠的地区作战,军队就会立刻陷入困境,历史上仅仅因为粮食无法补给而导致军队不战而溃的例子很多。“从历史上看,军队被匮乏和混乱搞垮的例子比被敌军搞垮的例子多得多”。
依靠抢劫补给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坏处就是军队纪律无可避免地败坏,依靠抢劫补给的军队最终无一例外都会堕落成土匪强盗。而且对政府来说,军队一旦依靠抢劫而不是由政府提供补给的话,政府就会逐渐失去对军队的控制,军队的首领就会变成军阀,这是政府绝对不能接受的。一支能够自给自足的军队绝对是中央政府的噩梦。
正是依靠抢劫补给的种种弊端促使欧洲近代化的国家都想方设法地建立正规的后勤补给系统,但这就使军队的行军作战严重受限于后勤系统的补给能力。由于战局错综复杂,后勤系统往往不能满足军队所需,所以各国军队事实上采取的都是混合制的补给方式,如果后方的补给不能及时送达就开始抢劫。抢劫始终是作为正规后勤系统的一种必要的有益补充。
正是对提高行军速度和保证后勤补给的需要才使铁路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头一个显示出铁路作用的战争是法国同奥地利帝国1859年在意大利北部的战争。当时法国约有12万人,只用了11天便到达战场,而从前越过这一距离需要两个月”。
普鲁士军队的总参谋长老毛奇是最早发现铁路军事价值的人之一,早在1841年他就发现铁路运送军队的速度比30年前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的行进速度快10倍,1列火车的运输能力相当于1000辆马拉货车(当时还没有汽车)。
由于李斯特、老毛奇等人的呼吁,普鲁士对铁路的建设非常重视,并且很早就意识到铁路在军事上的价值,专门建立了普鲁士铁路基金,向一些在商业上暂时无利可图,但却具有军事价值的铁路线路的建造和运营提供资助。在19世纪50年代,1英里铁路的建造成本,比利时是1.65万英镑,英国为3万—4万英镑,而在普鲁士则不到1.1万英镑,之所以能以这么低的价格保质保量地建设铁路,完全是因为普鲁士政府对铁路的高度重视,大搞征地拆迁,使地价特别便宜。50年代,德意志较大的邻近城市间的铁路线彼此不相连接。从1860年起,主要的铁路线已连接起来,并开始形成有主干和支线的铁路网。1850—1875年,铁路长度由6044公里增至2.8万公里,机车增加了7倍,货车车厢增加了11倍,铁路货运量增加了19倍。1850年平均每100平方公里有1.1公里铁路,1870年则达3.6公里。
在铁路出现之前,陆路运输的成本之高是我们今天根本无法想象的。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秦始皇打匈奴的时候,由富庶的琅邪郡(今山东省诸城市)往河套边防前线运粮,发送一百九十二石,到目的地就只剩下一石!在铁路出现之前,陆路运输最廉价的方式就是使用牲畜拉运的大车,但是大车的载货量非常有限,欧洲的四轮大车能够装载约300公斤的物资,中国由于一直无法解决四轮大车的转向问题所以一直使用两轮大车,装载量更低。但牲畜和赶车人也要消耗饲料和食物,考虑到牲畜和赶车人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一辆大车一天消耗10多公斤乃至更多的饲料和食物也是合理的(因拉车的牲畜数量不同而异)。这里要说明的是,干重活儿的牛马等牲畜是必须吃粮食饲料的,仅仅吃草根本就不能补充体力的巨大消耗。另外,还要扣除大车回程时也要带走部分饲料和食物,所以真正能够运送到前线的物资其实是很少的,大量的饲料和食物都在运输途中消耗了。畜力大车在道路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平均每天能行进30公里,但当时大部分道路条件都非常恶劣,平坦的路面并不常见,坑坑洼洼、上坡下坡才是正常,雨雪天气和河流山脉又会严重影响行进速度,所以大车的行进速度又要大打折扣。
这一切都使战争的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各国都很难支撑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战场上的胜败暂且不论,单是为数万、数十万将士马匹提供后勤补给就能让一个国家彻底破产。
但铁路的出现使这一切都改变了。铁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行军速度,保证后勤物资迅速送抵前线,更重要的是铁路大大降低了后勤补给的成本。也就是说铁路使战争变得便宜了,这就使战争的规模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变大了。在铁路出现之前,敌对双方能够投入战场的兵力最多也就几十万人,不会超过100万,而且战争持续的时间都不会太长。但在铁路普及之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数百万人,而且竟然持续了四年之久。这在铁路出现之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为上百万的士兵持续四年提供充足的后勤补给。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铁路在普奥战争中的作用。在普奥战争之前普鲁士就建成了5条通往奥地利的铁路,这就使普军得以迅速调动集结,1866年5月7日普鲁士才开始动员,但6月22日普军即攻入奥地利境内。反观奥地利4月27日即开始动员,即使战场在自己国内也只能把23.8万军队投入作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奥地利只有一条铁路通往波西米亚(今捷克境内,当时属于奥地利)战场。而普鲁士则依靠铁路的强大机动能力,把25.5万军队和800门大炮迅速送上了前线,并依靠铁路为前线提供后勤补给物资,从而形成了一个普军虽然在整体上兵力处于劣势,但却在局部形成优势的局面,最终在萨多瓦的决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就是说速度可以弥补数量的不足,铁路所带来的高度机动性可以使分散驻扎在各地的军队迅速集结,从而在决定性的战场取得数量优势。奥地利军队总数虽然远远多于普鲁士,但这些军队由于无法及时赶往战场,所以其实没有在战争中发挥任何作用。
正是铁路对于战争格局的颠覆性的改变使各国军队在制订作战计划时都把铁路作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并以铁路网的布局和运输能力为依据制订作战计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要求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改变作战计划,小毛奇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军队调动计划都已经按照铁路的运输能力作了最为精密的调度安排,一旦改变就会引起巨大的混乱。威廉二世虽然贵为皇帝也没有办法,只得按照军方的计划开始了战争。这就是铁路引发的战争革命。
后膛装填的撞针枪
在普奥战争中具体到战场上的对决,普军士兵比奥军士兵仍然享有巨大的优势,这就是他们手中的后膛装填的撞针枪。而他们的对手,奥军士兵手中则是落后的前装枪。
为了能够充分理解这两种步枪的性能差异,我们不妨从头开始了解枪械的发展历史。既然是说枪的历史,那就要从最早的炸药——黑火药开始讲起,原因很简单,没有黑火药就没有枪。根据史料的零星记载,黑火药应该是在唐朝由炼丹的术士们无意间发明的。中国古代的道士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给皇上炼丹。所谓的炼丹就是把朱砂、钟乳石等一些矿物放在丹炉里煅烧,这样练出来的丹药当然不会让皇上长生不老,倒是要了不少皇帝老儿的性命。服用丹药而枉送了性命的就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有雍正皇帝。黑火药就是这些术士们在炼丹的时候无意中发明出来的。黑火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步枪的原始雏形——突火枪的出现。
突火枪出现在南宋时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突火枪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枪,因为它的枪管居然是用竹子制成的!竹制的枪管当然不可能承受较高的膛压,否则便会炸膛,不但不会射伤敌人反倒会把持枪的士兵炸死炸伤。突火枪里的子弹是和黑火药混装在一起的,子弹的直径也小于枪管的口径,发射时子弹随着火药气体一起喷出,这样的子弹当然没有什么杀伤力,火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都从敞开的枪口流失了而不是传递给子弹。竹制的突火枪使用寿命也极其有限,火药爆炸所产生的高温导致竹制枪管很快炭化而报废。为解决突火枪膛压低及使用寿命有限的致命缺陷,全金属结构的火铳出现了,火铳也就是欧洲人所说的火门枪。
火门枪由青铜或熟铁铸造而成。由于当时的金属加工及铸造工艺不过关,为避免出现炸膛,枪管不得不铸造得比较厚,其使用方法也异常烦琐。使用火门枪的士兵们先要把一些黑火药从枪口处倒入枪管底部,然后再把子弹从枪口塞入枪管,接着还要用一根通条把子弹和火药捣实。因为要把子弹从枪口处塞入枪管,所以子弹的直径就必须小于枪管的口径,这就导致大量的火药气体从枪口处流失从而大大影响了火门枪的射程和杀伤力。也因为要把子弹从枪口处塞入枪管,所以火门枪的子弹大多都是质地柔软的铅弹。在把子弹和火药捣实之后,士兵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少许火药倒在一个叫火门的小火药池里,这也是火门枪名字的来历。这个叫作火门的小火药池通过一个小孔与用来发射子弹的发射药相通。然后士兵们再点燃一根捻子或用一根灼热的金属丝或烧红的木炭将火门里的火药引燃,火门里的火药爆炸后所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迅速引爆发射药,从而完成一次射击。
之所以要先引燃火门里的火药而不是直接点燃发射药是因为黑火药的燃烧速度比较慢,用捻子直接引燃发射药只会使捻子周围的火药爆炸,在大部分黑火药还没有来得及爆炸的时候子弹就已经飞出枪口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只好先引燃火门中的火药,然后通过火门中火药爆炸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来同时引爆发射药。
在命悬一线的战场上,如果士兵在完成这么繁复的动作后才只能发射一发子弹,那么生存率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分钟也发射不了一颗子弹,而这颗子弹的射程也只有100多米!100多米的距离,骑兵几秒钟就到了,步兵也只需要半分钟。也就是说,使用火门枪的士兵基本上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更让士兵们绝望的是子弹的精准度还大有问题,因为士兵们不得不单手持枪,好腾出另外一只手来引燃火门里的火药,想要精确地瞄准目标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士兵的眼睛要瞄准的不是目标而是火门。士兵对火门枪的评价是:“单人操作火门枪,得有两双眼睛三只手才行!”为解决火门枪的瞄准问题,就不得不安排两个士兵共同操作一杆火门枪,一个负责瞄准一个负责点火。但即使是这样,火门枪的精准度还是远远不能让人满意。因为火门枪没有准星,也没有膛线,子弹的直径还小于枪管的口径,这样射出的子弹当然不会有什么精准度。使用火门枪来作战,士兵还要时不时地抬头看看天气,千万可别刮风下雨,一旦刮大风火门里的火药就要被吹跑了,至于下雨那就更惨了,火门枪也就只好当根棒子使了。
火门枪与现代步枪最大的区别就是火门枪是前装枪,而现代步枪是后装枪。前装枪就是发射药和子弹都是从枪口装入枪管的,而后装枪则是从枪管后部装入枪管的。二者在实战中的区别非常大,后装枪不但子弹填装速度快而且士兵在卧倒时仍然可以填装弹药。而使用前装枪的士兵们就不得不爬起身来填装弹药,从而成为敌人的靶子。
既然后装枪这么好,那火门枪为什么不采用后装方式来填装弹药呢?最大的原因还是当时的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为了做到后装填弹药就不得不在枪管后部开一个比较大的孔,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无法对开孔进行完全密闭,这就会导致火药气体大量逸出从而影响子弹的射程。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孔处的金属会在发射药爆炸时承受更大的膛压,在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的情况下,这很可能会导致炸膛。为避免这两种情况出现,一次浇铸成型的前装枪枪管成为当时技术条件下人们唯一的选择。
火门枪管剖视图,请注意火门
火门枪双人操作演示图
为彻底解决火门枪点火与瞄准的问题,欧洲人又发明了火绳枪。火绳枪其实就是用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来代替火门枪手手中的灼热金属丝和木炭。火绳枪手在扣动扳机后,一根缓慢燃烧的绳子就会迅速下落点燃火门中的火药,从而完成发射。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但却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由于扣动扳机与击发子弹几乎是同时完成,火绳枪的出现第一次使精确瞄准成为可能,相应的在枪管上也就出现了用于瞄准的准星。当年西班牙的殖民者就是靠着火绳枪征服了整个拉美地区,当印第安人看到自己的士兵在西班牙士兵的火绳枪下一个个中弹身亡时,无不魂飞魄散,以为西班牙人有神相助,于是斗志全无。火绳枪在明朝后期传入中国,使只有火门枪的中国人大为惊讶,称其为“鸟铳”,意思是说就连天上飞的鸟儿都打得中。虽然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火绳枪每两分钟也只能发射三发子弹,比起弓箭的发射频率低多了,两者的射程也差不多,但为什么火绳枪没有被弓箭取代呢?
火绳枪的结构示意图,请注意点火孔,也就是火门
这是因为如果要让弓箭达到比较远的射程就要用很大的力气拉开弓弦,而且由于欧洲没有复合弓,只有单体弓,为了达到较远的射程只能把弓做得很长。最著名的英格兰长弓一般都有1.5米,最长的竟然达到1.8米。这就使古代欧洲对于弓箭手的要求很高,不但要个子高、臂展长而且臂力要大。在古代人们普遍营养不良的条件下选拔合格的弓箭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在弓箭手入伍后还要专门对他们进行臂力训练,这一切都使培养弓箭手的成本大大增加。火绳枪的射程和发射频率虽然都不及弓箭,但培养火绳枪手的成本却大大低于弓箭手。随便一个智力正常的农民经过一天的培训就能上阵杀敌了。相较于弓箭的远程射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火绳枪在大量装备由农民组成的军队方面更有成本优势,符合战争狂人们的要求。
由于火门枪和火绳枪发射频率太低,放不了几枪手持大刀长矛的敌人就已经冲到面前了,所以还不得不专门安排手持长矛的士兵来保护这些火枪手们。为了让火枪手也能光荣地加入血肉横飞的肉搏战中,作为步枪的附属品,刺刀也被发明了出来。还是由于金属加工工艺技术不过关,刺刀无法牢固地卡在枪管上,所以早期的刺刀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套在枪管上的而是直接插在枪管里,好在当时无论是火门枪还是火绳枪都是滑膛枪,没有膛线的困扰,插在枪管里倒也方便。
火绳枪虽说解决了点火与瞄准的难题,使精确射击成为可能,但是火门枪存在的一些问题在火绳枪中仍然存在。使用火绳枪仍然要受到天气的影响,刮风下雨的时候火绳枪就无法使用。而且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困扰,那就是必须在开战前点燃火绳,要是一直让火绳燃烧着倒是能够随时作战,但是士兵们每人就得背上一大捆火绳才行,这显然不可能,所以使用火绳枪的军队一旦遇到突然袭击就会陷入被动。使用火绳枪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在黑暗中亮如星火的火绳使军队无法隐蔽,亮闪闪的火绳无疑会暴露目标从而成为敌人的靶子。
如何才能做到随时射击并且在黑暗中不会暴露目标呢?火绳枪的升级换代产品——燧发枪在战争狂人和广大反侵略反压迫的人民的共同呼唤下应运而生了。燧发枪就是用一块儿可以摩擦生火的燧石代替了火绳。使用燧发枪时士兵只需轻轻扣动扳机,一个带有弹簧的击锤就会猛击燧石,燧石摩擦起火点燃火门中的引火药,从而完成射击。燧发枪比火绳枪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能够随时击发而且不会在黑暗中暴露目标,士兵们也不用担心火绳是不是快烧完了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去杀敌。由于燧发枪不像火门枪和火绳枪那样依赖外部火源来点燃引火药,所以可以在火门的位置加一个密封用的铁片,这样一来就算是刮风下雨士兵们也可以射击了。
从火门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基本上都只在点火装置上进行了改进。在子弹做到弹头和发射药一体化以前,步枪点火装置的改进基本上就告一段落了,下面我们再说说对于精确射击及步枪射程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膛线。
如果我们从一支现代步枪的枪口往里看的话,就会看到枪管里面并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螺旋形的线,这就是膛线。膛线一词的英文为“rifle”,音译为“来复”,本意为沟槽,带有膛线的步枪则被称为“来复枪”。由于膛线对于步枪的意义实在过于重大,所以“rifle”一词在英语中就是步枪的意思。步枪的口径就是两根相对的膛线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枪管的内直径。膛线的出现非常早,大概在15世纪就有部分枪支有了膛线。膛线出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与它最重要的用途——精确射击毫无关系。人们之所以会想到在枪管内壁刻出膛线是因为黑火药在燃烧后往往会有残渣附着在枪管内壁上,这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些残渣很可能会堵塞子弹从而引发炸膛。为了给这些残渣找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人们想到了在枪管内壁刻出些沟槽来。稍微对枪械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膛线对于枪支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前装枪时代膛线的意义其实并不大,因为膛线必须紧紧夹住子弹才能够让子弹在被射出枪管前高速旋转,从而保证子弹的精确射击。但是在前装枪时代子弹的直径是小于枪管的口径的,也就是说膛线派不上什么用场。如果非要使用带有膛线的步枪的话,那对士兵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士兵们不得不用一根铁质的通条费劲地把子弹砸进枪管里,在那个还没有进入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步枪和子弹都是工匠们手工打造的,标准化生产根本就谈不到,遇到子弹直径大一点儿的,士兵们甚至不得不请铁锤帮忙来把子弹送入枪管,其射击频率之低大家不难想象,这么低的射击频率即使火枪手们个个都是神枪手也不会对战争的结局产生大的影响,往往是还没等放第二枪敌人的骑兵就冲到眼前了。
燧发枪的击发装置
为了解决来复枪子弹填装困难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将子弹的直径做得稍小一些,然后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包裹子弹的办法。子弹与枪管之间的空隙被外包的布或皮革填满,这样一来不但填装容易了,而且由于子弹与枪管之间的空隙被填满,子弹的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高了!对坦克炮比较了解的人可能会想到尾翼脱壳穿甲弹,其实二者的原理差不多。
使用布或者皮革来包裹子弹还是太麻烦,17世纪时瑞典人对子弹进一步做了革新,把子弹和发射药装在同一个由动物油脂浸润的纸筒里,装填时将纸筒咬破,然后把发射药和子弹一块儿装入枪膛中。虽说使用动物油脂纯粹是为了解决填装弹药的技术问题,但由于宗教信仰,所以在使用什么动物油脂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的。震惊大英帝国的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英国人涂抹在子弹上的润滑油使用的是猪油和牛油,信仰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印度士兵们当然很恼火了,结果不堪忍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印度人造反了,差点儿就把英国人给赶走了!
瑞典人的这项发明是弹药一体化的雏形,在此之前的发射药和子弹是完全分开的,这就导致发射药的装填量完全靠士兵的经验来掌握,装多装少的情况屡见不鲜。装少了还好说,顶多是影响射程,装多了就有可能炸膛了。
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来包裹子弹无论使用还是制造起来都很麻烦,不但严重影响杀人效率还大大提高了杀人的成本,怎么才能多快好省地杀人呢?聪明的法国人米尼为战争狂人们献上了一份大礼——米尼弹。米尼把子弹的底部做成向里凹的形状,这样一来在发射药爆炸的巨大压力下,子弹的底部就会膨胀从而紧紧咬住枪管,不但能够完全封闭火药气体从而提高子弹的射程,而且能够使子弹紧密咬合膛线,从而保证了射击的精确度。米尼发明的这种杀人利器便被称为米尼弹。由于子弹可以自行膨胀,所以子弹的直径就可以做得比枪管口径小一些,也不用动物油脂浸润的布或皮革了。子弹的形状也由早期的球形逐渐变成我们现在见到的长圆形。长圆形的子弹空气阻力小,而且与枪管内部摩擦面积大,所以其射程和精确度都远远高于球形的子弹。
直到19世纪,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步枪的点火装置才有了质的飞跃,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雷汞。雷汞在受到撞击时就会爆炸,是当时最理想的引火药,比燧石可靠得多。直到现在雷汞仍然活跃于广阔的杀人天地,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堆堆模糊的血肉。
随着金属铸造和加工工艺的发展及全金属子弹的出现,后膛装填的撞针枪终于横空出世了。后装枪往复拉动一次枪栓即可一次性完成退壳、装弹、闭锁等动作,而只需轻轻扣动扳机即可完成射击。1866年普奥战争中的普鲁士士兵手中拿的就是这种枪,具体来说就是著名的德莱赛1841型撞针枪,之所以叫撞针枪就是因为该型号的步枪装有一根撞针,扣动扳机后撞针撞击雷汞制成的底火,底火引爆发射药,从而完成射击。而奥地利士兵手中还是老式的前装枪,即1854年型洛伦茨步枪。
后膛装填的撞针枪相较于前膛装填的老式步枪最大的优势就是射速快。由于德莱赛1841型撞针枪装填子弹的速度大大快于洛伦茨步枪,这就使德莱赛步枪的射速大大超过洛伦茨步枪。据测算,德莱赛步枪的射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10—12发,而洛伦茨步枪每分钟的射速只有2发。也就是说即使普军和奥军的人数相等,普军的火力也将是奥军的5倍。在纳霍德战斗中,六个半营的普军单凭这种步枪火力,就有效地阻止了奥军21个营达两个多小时之久,而且使奥军遭受了五倍于他们的损失。正如恩格斯所说:“如果没有撞针步枪,那么两个普鲁士军团能否实现会合,就值得怀疑了;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如此优势的火力,就无法获得这一极大而迅速的胜利,因为奥地利军队习惯上比大多数欧洲军队更为坚定。”
另外,由于德莱赛步枪采用的是后膛装填方式,所以普军士兵可以始终采用隐蔽性最好的卧姿进行射击。而使用洛伦茨步枪的奥军士兵则不得不站起身来给步枪装填弹药,从而成了普军的靶子。“战后一位奥军上校说,在战斗中,他的士兵总觉得他们自己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没有武装的情况之下,而普鲁士人却总是准备着开火”。这对奥军士气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
指挥普军取得普奥战争胜利的老毛奇深刻认识到了后膛装填撞针枪对战争格局的改变,他认为后膛枪使防御成了较强的作战形式,决定性的进攻要通过包围来实现。老毛奇说:“单纯的正面进攻只能得到小小的成功,但要付出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转到敌人的侧翼位置,从侧翼向敌人发起进攻。”
现代意义上的步枪定型于德国毛瑟兄弟设计的毛瑟1871式步枪。该种步枪及其衍生型号驰骋在一战及二战的战场上,成为步兵手中最重要的装备。其中中国人最为熟悉的就是抗战时期日本人手中的三八大盖儿了。因为该枪设计定型于明治38年,即公元1905年,枪上还有一个防尘盖,所以叫作三八大盖儿。
随着希特勒在苏联闪电战的破产,东线战事陷入僵持,类似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残酷巷战不断出现。德军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像传统步枪那样远距离精确射击又能在短兵相接时快速连射的步枪,于是结合了传统步枪及冲锋枪两者优点的新型步枪出现了,那就是自动步枪。世界上第一款自动步枪就是德国人设计的StG44突击步枪,该枪的外形酷似苏联生产的AK—47(按俄语发音为“阿卡”)。看过电影《帝国陷落》的朋友如果注意的话,就能看到保卫德国总理府地下室的德军士兵手中拿的就是StG44突击步枪。
自动步枪之所以能够连续发射,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射药爆炸后的膨胀气体来做功,并在弹簧的协助下完成退壳、装弹、闭锁等动作,只要抠住扳机不放,自动步枪就可以连续打完一整匣子弹。现代军队士兵手中装备的基本都是自动步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联生产的AK—47和美国生产的M—16。
以毛瑟1871和三八大盖儿为代表的非自动步枪和以AK—47为代表的自动步枪之间还有一种半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就是不用拉动枪栓来装弹却不能连续发射的步枪,只能扣一下扳机打一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战中美军使用的M1式加兰德步枪。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德军士兵还在打一枪拉一次枪栓的时候,美军士兵就可以轻松连续扣动扳机射击了。
步枪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战争的形态,从此类似于成吉思汗这样的草莽英雄便不可能再出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不再是士兵的勇敢与指挥官的智慧,更多的是双方的工业生产能力。步枪的结构并不复杂,却需要强大的工业作为支撑。拥有强大的工业也就意味着拥有强大的国防,游牧民族的风光不再,彻底沦为拥有强大工业民族的奴役对象。随着步枪的出现,驰骋疆场数千年的骑兵开始衰落了,拥有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西欧各国开始了对全世界的殖民统治。
电报
在普奥战争中,老毛奇使用5条铁路线将20余万大军分三路攻入奥地利境内,但他是如何协调指挥这20余万大军的呢?是电报。
在电报出现之前传递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成本非常高。最为常见的就是驿站,使用马匹传递信息。在传递紧急军情的时候驿站“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兼程,风雨无阻”,最快的一天可达600里,谓之“六百里加急”,这可算是古代信息传递的极限速度了。据史书记载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市)发动叛乱,唐玄宗当时在长安(今西安市),仅仅6天后便得知消息,两地相距3000里,消息传递的速度是每天500里,这在当时已可谓是神速了。但是建设并维持一套覆盖全国的驿站系统是相当昂贵的,明末的义军领袖李自成原先就是驿站的驿卒,因为大明不堪驿递系统的沉重负担裁撤驿站而失业,这才开始起义。
除了驿站,用来传递信息的手段还包括击鼓、烽火、旗语、信鸽等。但击鼓、烽火、旗语能够传递的信息量非常有限,而且受地形、气候等外界干扰因素影响很多,并不可靠。这一类的通信手段信息传送的距离也非常有限,若要远距离传输就要专门建立一整套的系统,成本也是非常高的。烽火是得到最大范围应用的古代信息传递系统,西周和唐朝都在秦岭的山峰上建立烽火台,一旦有紧急军情则白天放烟晚上放火,远方的烽火台一站一站地采用接力的方式将军情送达长安。烽火台传递信息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其传递的信息量却非常有限,只有两种,不冒烟不放火的时候表示一切平安,冒烟放火则表示敌军大举来犯。但烽火台的信息传递不但非常简单而且是单向的,信息只能由前方传回后方指挥部,后方的指挥部却无法通过烽火命令各地的驻军驰援前线。
我曾经非常困惑,为什么不用信鸽来传递信息,准确性高且速度很快。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信鸽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信鸽有归巢的特性,这就决定了信息只能单方面传递。而且在使用信鸽之前还要把信鸽带到外地,然后等待信鸽归巢时带回外地的信息,使用起来也很麻烦。对经常处于流动状态的军队来说,信鸽的使用价值就更低了,固定不动的司令部可能会接到前线的消息,但司令部却无法通过信鸽向部队传递命令,况且司令部也是常常移动的。所以在电报出现之前,骑马的传令兵是传递信息、发布命令最可靠快捷的方式。不难想象,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骑马的传令兵显然无法满足战争的实际需要,许多稍纵即逝的战机就仅仅是因为统帅没有及时获得前线的报告而失去了,至于统帅的命令没有及时送达各级指挥官而导致失败的战例就更多了。在滑铁卢战役中就是因为格鲁希元帅没有及时得到拿破仑要求增援的命令而导致了战役的失败。
但1866年的老毛奇显然要比1815年的拿破仑有利得多,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有了电报,虽然还只是有线电报,但这已经足以让他能够每天都得到各路大军的汇报,并及时下达命令。正是因为有了电报,老毛奇才能从容指挥分布在250公里宽大正面,兵分三路的20余万大军,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真正使电报进入实用的是美国人摩尔斯。他创立了一套非常简单的编码系统,即用电流的接通和断开这两种状态代表“点”和“划”,再以“点”和“划”的不同组合代表不同的字母,然后以不同时长的停顿代表单词及句子之间的间隔,最终将一段完整的信息以电讯号的形式发送出去。例如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SOS在摩尔斯电码中的代码就是“...---...”,之所以选择以这个代码表示求救是因为这段代码最容易发送,也最容易识别。摩尔斯电码的编制原理非常简单,所以很快在其他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海军舰艇之间用的灯语,间谍特务用手电筒的明暗发送信号,甚至赌徒也用摩尔斯密码进行秘密交流以达到作弊的目的。
1844年5月24日,摩尔斯使用他所发明的电报机在美国国会大厦将人类历史上第一份电报发给了他远在64公里外巴尔的摩的助手。这份电报的原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他的助手准确地将原文翻译了出来,电报成功了。从此电报就成为传递信息最可靠便捷而且也最廉价的方式,当时的报纸为了表示自己的新闻是最新的,纷纷以电讯作为报纸的名称,最著名的就是现在还在发行的《每日电讯报》,虽然这家报纸早就不用电报传递稿件了。
老毛奇虽然可以通过有线电报从容指挥和调度20余万大军,但我们知道不可能每支部队都能把电报线架设到战场上去,所以真正到了战场上,老毛奇仍然不得不依靠骑马的传令兵来发布命令。这个问题要等到无线电报的发明才得以解决,由于不再依赖电缆,无线电报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任何人进行及时的交流,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一台无线电收发报机。在20世纪的谍战题材电影小说里,无线电收发报机也就是所谓的电台是间谍的标准配置。
无线电收发报机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利用“电生磁”的原理将电讯号转变为电波,接收方再利用“磁生电”的原理将电波的讯号转变为电讯号,从而解读出有效信息。由于短波遇到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会反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地球上任何一处发出的短波信号都可以被接收到。
最早把无线电报技术发展到实用阶段的是意大利人马可尼。1901年12月,马可尼在加拿大的圣约翰斯用风筝牵引天线,成功地接收到了来自英国波特休的无线电报,两地相距3381公里。试验成功的消息轰动全球,从此无线电报正式进入实用化阶段。而破译无线电密码从此也就成为20世纪谍战小说和电影的重头戏,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就是二战时期英国破译德国潜艇部队的“恩尼格”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