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格局,决定结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用淡定成就内心强大的自己

只要我们立志做一个成功者,做一个最伟大的人,最好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所以说,我们要想自己杰出,我们必须把自己变成最好的人。

泰然自若,营造你的环境

“今天你看见我还在这家公司,那是因为我曾经遇见一位智者,他在我最彷徨的时候,告诉我一个职场真理——在职场中,要把自己变成水,可以被装进任何的容器。”说这番话的是晓峰,他在一家名气较大的公司工作,论学历他有硕士文凭,论才干他的设计能力突出,可是却总得不到公司领导的提拔和重用。因为他只专注于技术,不肯花时间搞人际关系。最后,在无法忍受主管的反复无常,看不惯主管的假公济私时,他决定辞职。

递交辞职信时,在楼梯间遇见一位相邻部门的经理,因为与他仅有数面之缘,两人互相微微一笑,点头招呼。经理看见晓峰手上的辞职信,一脸的惊讶,对他说:“如果你另有高就,那恭喜你。如果是为了你们部门的主管而辞职,那你可要考虑一下,你一定要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不然你永远都会遇见这种人,然后手足无措。”

这位经理的一席话,一下子说到了点子上,晓峰被震动了。之后,他撕掉了那封辞职信,重新回到岗位上,学习着如何与看不惯的主管相处,虽然他仍然不认同一些违反他的做人原则的事情,但他开始不去较真,尽量去看事情好的一面,和主管之间也从对立变得平和。

一年后,晓峰因为业务突出,被总公司调去组建分公司,并担任负责人。

虽然晓峰从没有开口向那位点拨他的经理说声谢谢,但他永远记得那一天,曾在楼梯间遇见的这位智者,几句话就开解了一颗原本冷冻又充满棱角的石头般的心。

晓峰的经历可以让我们明白:在职场中,当你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时候,只有尝试改变自己,尽管很难,但一定要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打造得像水一样随方就圆,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你都要有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要磨炼自己去适应各种环境,比如人人都说不好,但它依然蓬勃发展的公司;再比如领导不断调来换去的部门;以及人人都觉得很难配合的领导。

如果你能适应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团队、这样的上司,其实无形中,你就比别人多一份历练、多一份成功的砝码。在职场,归根结底,你要去适应一个团队,并且要在这个团队中找到属于你与团队合拍的节奏。这就要求你必须以冷静的、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职场中的人、事、物,看待你的工作和周边的关系,并分析出这样的格局对你的影响及处理方式,从而使你不被不好的因素所影响。

细化来看,在职场中,你需要搞清楚,自己在一个团队中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所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你需要一个清楚的预设并且坚定地去执行,冷静、理智地对待身边的一切,那么你也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团队,而不会被这个团队的负面言论影响。这样你也就拥有了最基本的平常心,能使你更好地在这个团队中去学习、服务和提升了。

一位哲人说过:“做人要像‘制钱’那样‘内方外圆’,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真正懂得方圆之道的人是大智慧与大包容的结合体,无论是前进,还是退止,都能泰然自若,不为世人的眼光和评论所左右。掌握方圆之道,赢得良好人脉,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职场环境,从而享受惬意快乐的职场生涯,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

张楠是一名推销员。这天,他到一个客户家推销公司的新产品,谁知客户是个刁蛮的人,当场数落张楠一番,还把他赶出了家门。张楠很气愤,就打烂了这个客户家的窗户,刚好被保安发现,把他送到了警察局。他很后悔,如果当时能够忍住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弄到这步田地了。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遇到不如意之事,有时是因为众多烦琐事务缠身,有时是他人的不合理举动让你震怒,有时也许是与同事或领导之间一时的误解。这种情绪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万万不可陷入其中,误了更为重要的本职工作。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必定能控制住自己所有的情绪与行为,不会为一点小事抓狂。情绪其实是可以调适的,只要你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就能让自己常常有好情绪,保持阳光状态。那么,当坏情绪突然来临时,如何调适,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呢?下面的方法可以供你参考:

1.制怒

在你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先忍耐一下,想想你的情绪爆发后会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你是不是有利,是不是对周围的人有帮助。俗话说“三思而后行”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工作时遇到挫折、能力不被重视、和同事间钩心斗角、恶性竞争,或是公司制度和环境不够健全、开放,失业率高涨等,都是引发职场愤怒的原因。另外,太过委曲求全、认为自己在为别人牺牲的心态,或喜欢控制、指使别人,也容易造成职场愤怒。

愤怒是一种情绪,来自于外在的刺激与自我的认知之间的矛盾,不会凭空消失。愤怒的情绪若处理不好,会有许多负面影响,除了自己不开心,也容易得罪别人,使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工作不顺利,甚至职位不保丢掉饭碗。此外,愤怒也会带来身体上的负面效应,如失眠、胃痛等。

对于愤怒情绪,平时应培养正面的管理方式。学会用同情心对待别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懂得尊重别人,学会谦虚,并且不吝于道歉,可以避免破坏人际关系。

另外,选择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也很重要。建议通过肌肉放松法和深呼吸来调整,也可以通过冥想方式帮助舒缓情绪。幽默也有消除愤怒的功能,可以帮助自己从负面的想法中得到新观念,更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此外,多出去走走与经常运动,都是调适坏情绪的好方法,让愤怒随着汗水从身体上流走,重新出发。

2.宣泄

情绪不能在心里憋得太久,否则对身体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宣泄。但要注意一点,就是自己在宣泄情绪的时候,不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比如,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做做运动、听听音乐,或者是看看电影、和朋友聊聊天,只要有助于自己的情绪好转,又不影响他人的,都可以考虑。

3.代偿转移

一种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可以尝试用满足另一个欲望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说不定在满足了另一个欲望之后,你就会忘了当初你想要的是什么了。

4.放松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不仅是身体放松,心灵更要放松,最好能使自己进入一种安静状态,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消除不良情绪。

5.升华

把对生活的不满情绪转变成一种工作的动力,用这种动力来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

6.镇静

人生最不能缺少的技能之一就是要学会镇静,当我们在受到惊吓或者是受到意外打击之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镇静,只有等自己镇静下来以后,才能思考对策。

浮躁心理要不得

肖莉做前台接待工作三年了,这三年里她认真勤恳地工作,端茶倒水、打字复印,手脚麻利,态度谦和,深得同事和领导的喜欢。可是在工作第三年就要结束的时候,她向领导递交了辞职信,决定去另外一家公司做前台,因为薪水比自己的企业高。然而,在此之前领导已经做出了新年过后就提升她为行政主管的决定。她知道了这个决定后很后悔,但是已经迟了。

小刘大学毕业6年了,这6年里他换了5份工作,平均下来几乎要到一年更换一个工作的地步。他说,其中最短的一份工作,自己做了不到三个月。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逐渐步入了公司的管理层,小刘既着急又无奈。“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找的工作并不比别人差,同学们都羡慕我,可现在却只有我羡慕他们的份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小刘说。

一直以来,小刘更换工作的理由是工作内容不适合自己,专业特长没有施展的空间。然而,小刘虽然换了5份工作,但是所做的工作大都差不多,总体上来说就是一个打杂的。因为每一份工作都做得不长久,每一份工作都缺少耐心、浅尝辄止,小刘根本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是典型的职场“资深新人”。

所谓的“资深新人”是指那些频繁更换工作,游走于不同企业,缺少必要积累的人。人们常常将这种陷入跳槽怪圈的人称为“汉堡族”。这些人大多具备很好的行业经验和高学历,还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但却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发挥用处的工作。

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在职场中切勿心浮气躁,只要俯下身子坚持下来,必定有所收获。的确如此,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会舍得浪费真正的人才,让他们去端茶倒水,而不将他们放在应有的位置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职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遗憾的事情,那些所谓的“汉堡族”、“资深新人”都应该以此为戒,将目光放长远,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职场积累很重要,职场需要的是专而深的经验,而非蜻蜓点水式的广而散。频繁更换工作,也就意味着之前的经历对日后职场的发展并不能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平稳地度过浮躁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呢?

1.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

只有从大局的角度去了解公司,你才能够对公司充满信心,才会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样个人目标和公司目标就会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自己与公司共同成长。所以,在参加工作时,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公司的现状,眼前的利益,要多和领导沟通,深刻认识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2.融入公司,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对于新员工来说,在短期内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公司工作得不快乐。所以,一个快乐的人际交流环境的重要性就开始凸显出来。那么这种和谐的交际环境应该如何创造呢?我们要主动地和同事沟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公司的一员,体会到和大家相处的快乐,为自己搭建一个良好的人际平台,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3.做好职业规划

今天的处境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一些人发现自己其实不喜欢当前工作,或当前工作不适合自己,这说明很多人的职业选择是盲目的,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当你再次做出选择时,这意味着你前期的工作对你今后的工作没有什么太大帮助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过于频繁的选择,你选择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做好职业规划。

通过自我真实深入的分析,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自己适合干什么。选择自己的工作时,把职业目标和职业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两者的统一。这样,对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一种双赢。

欲速则不达

刘涛进入公司时,当时共有19个人一起入职,大家的教育背景都差不多。新人分工时,其他18个人都分配到了销售部门,而他却分到了行政部门。虽然大家基本工资都是3300元,但是同事有销售提成,业绩好的月薪可以达到上万元,而刘涛就只有基本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且,由于人手充裕,总监对刘涛这样的新人还有点不放心,就给他放了更多的假,每周只用上3天班。这让刘涛的朋友羡慕不已,而刘涛却感到很郁闷,觉得自己没有出头之日。

酝酿良久,刘涛找到当初招他进来的主管,要求调动。几天后,主管找他谈话,“佛山分公司缺人,你想不想过去做销售?”刘涛正愁有力气无处使,没有考虑分公司业务的难易程度,一口就答应了。

可做了不到2个月,刘涛的业绩差得可怜,而分公司业务最强的同事也只是稍微超额完成了任务。自此,刘涛不再想要什么业绩了,只想先保住饭碗。于是,刘涛再次找主管要求调动工作。主管惊讶地说:“像你这么频繁调动工作的,在我们公司是绝无仅有的。男孩子就要闯一闯,你不要让我失望。”

2011年,刘涛开始反思,自己生怕走了半步弯路,结果却绕了最远的路。但反思归反思,刘涛对自己还是信心不足,于是开始关注公司的职位空缺。后来,他了解到东莞分公司有职位空缺。

结果,刘涛在领导身上用尽了自己几个月来与客户交涉的所有技巧,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有闯劲的,花了2个月的时间,才得到了东莞分公司老总的录用。

而刘涛到了新部门才知道,这里也不是十全十美:工作强度大,周末要加班,基本没有多少闲暇。偶尔,他会想起在行政部门没有压力的日子,也会对现有的工作发点牢骚,但他总算明白了:不存在让自己完全满意的工作,每做一次选择,就要对自己负责。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入职者干劲十足,想迅速做出成绩,得到组织和领导的认可和赏识。但上岗后分配到不同部门之后,同时入职的同事分化是如此之大。大家是以同样的条件招录进入单位的,可是有的人经常出入大场面,有的人却只能在幕后默默无闻;有的人收入很高,有的人却是拿中低等的固定工资;有的人在总部和领导旁边做事,有的人却被分配到了分支网点和外地。校园时代竞争的平等和职场中起点的不平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不少初入职者陷入了迷茫:我的职场起跑比别人晚,事业发展是不是会一直慢下去?我是不是应该向领导反映换一个“更好”的部门?

现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新入职者的岗位还是主管和分管领导敲定的。这些主管一般在面试时就对求职者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基本在面试时就确定了入职者的具体岗位。主管对于新入职者岗位的安排,一般既结合了求职者的特长,又结合了组织发展的战略意图。新入职者对于岗位的理解,往往只是同侪之间的简单对比。他们不仅仅对自己的长处和潜力缺乏认识,对组织发展的战略规划更是缺乏认识。因此,建议新入职者如果实在想内部调动,第一步就是要思考领导对自己的岗位安排是不是准确的。

理解“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对于被安排在非主营业务部门、边远分支机构、未开拓领域的新入职者很有好处。你的职业发展经受着比别人更大的挑战,你羡慕其他同事运气好,但是他们顺遂的工作环境可能并没有完全开发他们的潜力,而他们被视为理所当然应有的业绩也不可能给他们带来跨越式发展。被破格提拔的往往是最艰苦、最难创造业绩部门的人。如果你放弃了在艰苦部门的锻炼,换到条件好的部门,你可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只能扮演一个替补的角色,这就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永不绝望,才会有希望

在北京的中关村腹地有一座新东方大厦,里面写着新东方教育集团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而这句话的最好诠释者就是国内知名的外语教育机构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一个被称为“留学教父”的人,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教师。

去听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报告前,我不断地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然而见过之后,他的容貌首先给我很大的震撼:他并没有一点大企业家大老板的样子,甚至都称不上什么帅气。但如果他走在哈佛,走在斯坦福,走在牛津、剑桥这些国际顶级学府的校园里,准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老远就跟他打招呼:您好,俞老师。

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孩子从1978到1980年高考考了三年。后来他考上北大西语系,而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荣耀,因为他的外地口音常常遭到别人的讥笑。在多数人眼里,俞敏洪属于沉默寡言被别人冷落的后进生,别人津津乐道的爱情对他来说却是那么遥不可及。毕业后,同学们纷纷出国,他却被大使馆数次拒签。

后来,他开始在外面做培训,却因此被北大处分。他觉得待下去没有意思,只好选择了离开。此后,他开始自己办学,1993年,在漏风的违章建筑里,新东方开始了充满艰难的发展历程。那个冬天,俞敏洪自己拎着糨糊桶在零下十几度的冬夜去贴广告,广告还没贴上去,糨糊就冻成了冰。

1995年,凭着逐渐积累的口碑,新东方终于发展起来,开始急速膨胀,在托福、GRE培训之外,先后开辟了出国咨询、口语培训、大学英语培训等业务,并逐渐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向现代公司转变的过程。

“如果我当年落榜、留学失败、被北大处罚后接受大家的劝说安静地过日子,现在我可能是个农民,可能是个外语系副教授,我可能和很多人一样过着单位、社会为你设计的被动生活。”对此,俞敏洪认为,绝境成就了他,成就了现在的新东方。

在谈及新东方精神时,俞敏洪说:“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是我生命中一连串刻骨铭心的故事:是在被北大处分后无泪的痛苦,是在被美国大学拒收后无尽的绝望,是在被其他培训机构恐吓后浑身的颤抖,是在被医生抢救过来后撕心裂肺的哭喊;新东方精神对我而言,更是在痛苦之后决不回头的努力,在绝望之后坚韧不拔的追求,在颤抖之后不屈不挠的勇气,在哭喊之后重新积聚的力量。”

还有一位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人——表演英语创始人、《都是英语惹的火》的作者刘克亚。他放弃财富50强企业的北美市场总监,创建表演英语,开拓个人发展培训事业,成为“国际自由族”的倡导者。曾经,他从安徽阜阳农村的不毛之地走出来时经历了许多挫折,他在美国时经历了令人绝望和屈辱的“牛粪事件”,绝望曾令他一度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从纽约大学退学后,刘克亚的合法居留身份只能保持六个月,当时他的银行账户只有450美元,他不仅要靠这400美元吃住行,还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弄到8万美元。他给汤姆克·鲁斯写信,给芭芭拉·史翠姗写信,给汤姆·汉克斯写信向他们借钱,那段时间,他每天吃着令人恶心的廉价鸡腿,眼看时间和账户上的钱越来越少,如果超过了合法居留期限,他将成为黑户随时被警察遣返……克亚在黑暗中彻底绝望,感觉到死神的逼近。就在他最绝望无助之夜,他接到了一位熟识的美国朋友的电话,朋友告诉他愿做他的担保人向银行贷款给他。“你所做的一切努力让人敬佩。绝望中的荒唐是伟大的荒唐。”美国朋友说。

从绝望的地狱越上幸福天堂的克亚感慨万千:“正因为没有希望,希望才降临到我身上。”

14世纪的时候,有一次,蒙古皇帝莫卧儿的军队被强大的敌军杀的大败,溃不成军。敌军正在大搜捕,莫卧儿躺在一个废弃马房的食槽里,垂头丧气。突然,他看到一只蚂蚁努力扛着一粒玉米,试图爬上一堵垂直的墙。这粒玉米比蚂蚁的身体大许多,蚂蚁尝试了69次,每次都掉了下来,但最后,在第70次的努力中,蚂蚁终于把那粒玉米一直推过了墙头。莫卧儿大叫了一声,跳了起来!他也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后来他重建军队,终于把敌军打得四散逃窜,他的帝国也从黑海之滨伸展到了恒河。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却只有极少数人成功地步入自己的理想领域。由此说来,多数人缺少的便是这种永不绝望的信念。我们必须承认,生活中的挫折有时的确可怕。但被重大的挫折压倒的,只是人的躯壳,而它万万压不倒的是人们“永不绝望”的信念!

永不绝望,才能有希望。

认定你的价值观

每个人都有追求价值观的权力,但有的时候我们会为自己的价值观付出代价,这是因为我们让不同的价值观影响了。改变这种状况的最好办法就是真正地认同自己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它不但引导我们追寻自己的理想,还决定一个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任何行为,都是自身价值观的流露。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要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但不同头脑中的价值观却可能大相径庭。而人们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生命感悟乃至生活际遇,无不受到各自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追求的价值观呢?

简单地说,就是那些你比较喜欢、珍惜和认为重要的事情。

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我们的年龄以及生存环境变化而不断调整,我们接受一些价值观,同时也拒绝一些价值观;我们受到周围人的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用自己的价值观影响着其他的人。

大部分的价值观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但一个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期望权力没什么不好,因为权力是中性的,重要的是你运用权力的方式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

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价值观的权力,但有时,我们也会为自己的价值观付出代价,特别是当价值观与我们的事业发生冲突的时候。但只要我们真正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就不应再受其他的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南针,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并非一成不变,他会随着我们的年龄、环境以及其他因素而不断地改变。但是,在我们的人生中,绝对不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观。

被人誉为全球第一CEO的前通用电器总裁杰克·韦尔奇就特别注重对员工价值观的考核。他在评价员工时,除了看他的绩效有没有达到指标外,还要看他的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是否吻合。当绩效达标、价值观与公司相吻合时,公司将毫不犹豫地为他提供奖赏或者晋升的机会;当绩效没有达标,价值观也与公司不吻合时,公司会毫不犹豫地请他离开;当绩效没有达标,但与公司价值观相吻合时,公司会再给他一次机会;而当绩效达标,但价值观与公司不相吻合时,公司也会毫不留情地请他走人。而且杰克·韦尔奇认为这种人是最为危险的,因为他们通常可以毁灭一家公司。事实证明,很多公司就是因为接受了这些能达到绩效指标但品格很差的员工才走向最终毁灭的。

所以,不要小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它具有的力量是强大的。两种不同价值观相碰撞所产生的力量足以毁灭世界。

一个人不能同时骑两匹马,同样一个人也不能持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否则就会使我们迷失方向。所以,一旦选定了自己的价值观,就不要让别人的价值观来影响你。

认清自己的天赋

认识自我,是悬在每个追求成功人生之士面前的巨大问号,它关系到你具体的行动方案设计。你无法漠视或者逾越它,你必须做出相应的回答,而作为你回答质量的评价,就是你的发展成就。

遗传家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正常、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五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有降低智力或提高智力的作用。

一般来说,人的这五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可能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而这就是我们成功的资本。你要找出自己具有的天赋,将其充分挖掘。

所以,首先,学会认识你自己!

我们聪明的祖先为了看清自己,首先是在平静的水面上发现了自己的倒影,从而使大自然的第一面镜子就此诞生。以后,我们的祖先继续不懈努力,发明了青铜镜、玻璃镜。

可是,我们再怎么努力,这些种类多多的镜子,也只能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形体,而如果人类只停留在形体上的话,那和其他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

亚当·斯密说:“一个人类的生物,如果他与其同类没有任何交往,他也可能在某个孤独的地方长大成人,但他不会想到自己的性情,不会想到自己的情操和行为的合宜或过失;他不会想到自己行为的美或丑,如同他不会想到自己容貌的美与丑一样。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他不能轻易看到的对象,因为他没有将他们显现在他面前的镜子里。一旦他到社会里,他便找到了他所需要的镜子。”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的镜子,认清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你只有清楚地认清这些,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很多优点和才能,这些优点便是你成功的关键。等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特长,确信能在什么方面取得贡献,你便开始迈向成功。相反,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才能,那你便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功的大门便向你关闭着。

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却有超人的毅力和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必需的。于是,她便决定到非洲森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为了避免我们的努力徒劳无功,在我们确立自己的目标之前,先让我们来认清自己,让我们多找几面“镜子”来照照自己。只有认清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扬长避短,走向成功!

聪明的人总会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许多人却由于没有弄清自己的特长而选择了错误的职业,不但走了许多的弯路,也给自己的身心带来不利。著名精神病专家威廉·孟宁吉博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了美军陆军精神病治疗部门,他说:“我们在军队中发现了挑选和安排工作的重要性,就是说要让适当的人去做适当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使人相信他的工作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没有兴趣时,他会觉得他被安排在一个错误的职位上,他便觉得他不受欣赏和重视,他会相信他的才能被埋没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发现,他若没有患上精神病,也会埋下患精神病的种子。”

著名诗人歌德一度没能了解自己的长处,害得自己浪费了10多年的光阴,为此他感到非常后悔。我们若不能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本能,不但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还会浪费上天赐给我们的天赋。

鸟的天赋是飞翔,鱼的天赋是游泳,你的天赋呢?大诗人李白曾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在你身上肯定也会有上天赋予你的才能,只要你能发现它,开发它,你必将迎来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

天赋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为珍贵的财富,我们应将其充分利用,而不是带进坟墓,做到这一点,你将会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人生。

失败者像浮萍,他们到处游移,漫无目的,最终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