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建设奔向百年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全面的小康社会生活。
第一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党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只有在党的全部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与根本立场,我们党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
人民群众是决定我们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1]。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只有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才能克服任何困难,才能完成每一个历史任务。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群众才会始终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会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是个大问题,“大量事实证明,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3]。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努力解决“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4]所以,我们必须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全体共产党人的思想中,真正落实到每个党员行动上,下最大气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真正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5]。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全心全意做好每个时期的群众工作。我们共产党人要时时刻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做好。“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6]。要在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二、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的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根本的要求是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理论的新发展,认真坚持与彻底贯彻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时代新要求。以人为本,包括谋求群众利益、保护群众权益、提高群众综合素质、解决群众社会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五个基本问题。在当代,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第一是围绕群众利益做文章。这是对党的宗旨观的历史传承。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从解决群众的具体利益问题入手。要在党的一切群众工作中,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建立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渠道。要在人民群众的各种具体利益问题上,如城镇化居民住房拆迁、公路与工程建设用地征地补偿、集体资产改革和新一轮农村改革与发展等具体利益问题上,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协商机制、收入提高机制、利益保护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有一些党员与干部“怕”面对群众,对人民群众的呼声置若罔闻;有的官架子很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与群众形同陌路;有的贪图安逸,追求享受,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还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急于树政绩、求升迁,虚报浮夸,瞒上欺下,置群众利益于不顾。具体体现为官僚主义,作风漂浮,不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盲目决策,劳民伤财,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加重了群众负担;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与民争利,侵害了群众利益等。因此,也必须围绕群众利益问题,狠抓执政党的党风政风建设。
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第二是围绕尊重人权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权益做好文章。尊重和保障人权,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和财产权、生存权等各方面权益,就是在党的一切群众工作中,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选举权、监督权和管理权等各方面基本权利。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党员干部的心灵深处要有人权意识,有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品格。在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方面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坚持党员干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权益上满足群众。
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第三是围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与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好文章。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健康素质三大方面。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事业,把幼儿、小学、中学和大学四级教育事业办好,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国民教育素质;二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五大社会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发展科学技术事业和科技教育,通过培训,使人民群众不断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提高依靠科技创新创业与致富的能力。发展社会教育,发展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中国的文明进步水平和中国人的综合素质;三要在党的群众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开拓新局面,不断谱写新的篇章,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以逐步推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四要以党员与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带动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全心全意贯彻以人为本,第四是围绕不断建立和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做好文章。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要越来越重要。惠及全国13亿多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党的宗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大问题。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认真解决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创造人民群众全面的小康社会新生活
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群众全面的小康社会新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百年要完成三件大事,第一件是领导中国人民经过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打下个新中国。第二件是领导人民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建立社会主义新制度。第三件是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与艰苦创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人民群众全面的小康社会新生活。前两件大事已经完成,第三件大事还有最后的五年奋斗时间。我们党必须发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战略大决战,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完成新中国、新制度、新生活三大历史任务。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虽然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必须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确保到建党百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为此,我们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大决战中,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当代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力的舆论支持、良好的文化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最后五年,任务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埋头苦干、顽强拼搏。要突出问题导向,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大力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同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践行党的宗旨的基本途径。坚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捍卫党的宗旨的必要手段。
一、彻底地践行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践行党的宗旨,需要全心全意的彻底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7]党的一切工作与一切事业,都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因此,如果我们党的工作中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8]从革命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从事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解决群众具体利益问题的工作。
在中国,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的工作,都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始终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1840年后的中国,逐渐沦为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勾结于各个层面,社会如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1921年肩负起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后,面对“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翻身”的艰巨任务,根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可言,有的只是贡献生命、贡献一腔热血、贡献自己无怨无悔的青春。建党前后,中国当时有300个政党政团,面对4亿多衣衫破烂、贫病愚弱、一盘散沙的群众,绝大多数政党都没有办法整合群众。最后,只有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艰苦卓绝、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革命才一天天取得了胜利,党的群众工作、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才得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的是“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的文明富裕”的艰巨任务,以及国家贫穷至极、破败凋零的现实。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有62亿元人民币,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70亿美元[9]。当时,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4,而中国经济总量却排在世界第100位之后。5亿多中国人民,汪洋大海般的落后的农业经济,低文化、低技术含量的劳动生产力,落后的经济社会基础,连最简单的火柴、钉子、自行车(当时称“洋火”“洋钉子”“洋车子”)等工业品都生产不出来。毛泽东同志当时有一段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描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0]党和群众在这一穷二白的国土上,硬是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艰苦奋斗30年,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制度和一套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30年里也熠熠生辉。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泥沼”,走上改革开放的新道路,还是靠党群的共同努力,靠彻底地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走过20世纪,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为新时期践行党的宗旨注入了新的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与不断丰富与创新手段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协调推进中彻底地践行。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践行党的宗旨的一个基本原则。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源于党早年艰苦卓绝的群众工作。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短短的十几年间,有300多个政党和政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中国的政坛,呈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面对国家内忧外患、战乱不息、山河破碎、社会风雨飘摇和民众饱尝剥削压迫奴役、贫苦交加、孤苦无依的国情和民情,就看谁能解决国家的独立,谁能救民族于水火,谁能解决当时四亿贫苦大众的翻身解放问题。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政团之处,就在于从党创立时就开始以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切入点,深入工人中间,代表工人提出:“提高工资,缩短工时、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劳动保护条件”三大要求,积极创办工人夜校,启发工人觉悟,创建工人俱乐部,努力团结和组织工人群众,发动起工人大罢工;深入农民群众,提出:“减租减息与反抗剥削”口号,创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启发农民觉悟与组织团结农民,兴起与发展农民运动。在之后长期而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共产党和群众“生死与共、共赴国难”,几度失败与挫折,几度在血泊中奋起,革命事业在这里日益发展壮大,党群的血肉联系在这里日益巩固,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在这里逐渐形成。历史证明,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动中,最直接、最基本的目的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只要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坚定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么,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是党的艰苦深入的群众工作,使人民群众历史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11]。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的实践,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造,把党在长时期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坚定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始终和人民打成一片,最终克服了困难,战胜了敌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创造性地运用到贯彻这一路线的实践中。为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认识和实践相统一,民主和集中相统一,“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2]。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3]。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宗派主义、官僚主义、骄傲自大的工作态度等项弊病,“就是因为它们脱离群众”[14]。要“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在群众出于内心自愿的原则之下,帮助群众逐步地组织起来”[15],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工作。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同样,“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16]。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党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7]
党的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作风的理论成熟和对理论的长期创造性运用,是形成党的密切联系群众政治优势的根本原因。
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既是我们党长期执政要努力解决的一个永恒课题,也是今天我们做好群众工作面临的重大现时课题。
具体分析“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一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7年之后,党的政治路线出现了偏航,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政治错误,带给人民群众的历史影响。二是改革开放之后,在长期执政、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前,党内腐败现象高发多发,执政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具体工作中的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一时难于有效治理。这些问题,一方面,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深深不满;另一方面,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败坏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瓦解着党的群众基础。三是今天社会收入差距矛盾一时难于解决、利益博弈日益复杂、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黄赌毒黑贿邪”等腐朽思想文化日益侵蚀社会、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日益发挥作用、环境污染问题一时难于治理的影响。这些具体社会问题,一方面,引起了一些群众对我们党执政绩效的怀疑和不满;另一方面,一些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四是在今天的群众工作中,存在着很多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粗暴行为等不良作风,既损害了群众利益权益,也影响了践行党的宗旨的成效。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了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三、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时代在变,世情国情党情在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彻底地践行党的宗旨,必须不断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创造性贯彻群众路线的理念有了新飞跃。具体表现为:一是对群众路线有了新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决定我们党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我们的工作。长期执政中,要“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18]。二是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作用有了新认识。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要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来实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面临的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19]是解决根本问题和时代课题的重要手段。解决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反对“四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更要靠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好群众的利益权益问题,改善和提高民生,也必须靠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贯彻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手段有了观念创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20],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必须靠创造性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动员和组织群众加强监督和管理,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1]。在长期执政的道路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2]。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23],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通过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巩固,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传承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方式,也创造出了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新方式,即“教育、实践、四查、整建”四位一体的新方式。对此,必须在坚持和运用中给予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
第一,常态化、制度化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实践活动结束后,要转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四查、整建”四位一体的贯彻方式,首先是“教育”,核心是问题导向和切入。要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中的群众每年、每月反映的突出问题、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结合信访突出问题,结合群体突发冲突问题,结合每年重要会议期间群众会集中集聚反映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教育”。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复杂的矛盾过程,和群众民主协商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样的基础上,对干部进行群众观教育,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民主法制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进行勤政廉政教育,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在解决群众问题的同时,对人民群众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目的是双赢,双方都提高基本素质。
第二,常态化、制度化地开展群众路线“新实践”。一是坚持每年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权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不断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实效。二是始终坚持各级领导带头,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始终坚持抓住问题不放、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标本兼治。始终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新高度。三是咬定理想信念和勤政廉政建设不放松。干部理想信念和勤政廉政建设,是执政中的基本工作。理想信念涉及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对群众没感情、态度不好,很容易引起冲突和积怨。勤政能够及时勤快地解决群众利益权益问题。廉政能够赢得民心。所以抓“实践”就是抓具体群众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理想信念、勤政、廉政三个基点而展开,常抓不懈。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抓“新实践”,重点是要抓好基层一线的新实践,市县区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广大群众感情。为此,一要坚持每一年都从着力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入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二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紧紧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让广大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新成效。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不等不靠,立行立改;三要每年对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侵占群众利益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属实的立即加以解决。
通过每年开展群众路线“新实践”,推动全党干部的思想认识每年都有新提高,作风每年都有新转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每年都有新亮点,党的执政基础每年都有新巩固。
第三,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地抓“四查”。一是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地抓检查、督查。要努力构建科学的检查、监督与督查体系。上级对下级,要有科学的检查与督查网络,每年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检查整改。下级对上级、党员对干部、群众对公职人员,要有科学的监督网络体系,每年积极发挥群众和下级的监督作用。二是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地抓查处、查办。历史上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贯彻过程就是一个百炼成钢、大浪淘沙的过程,有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有经不起革命与生死考验的叛徒逃兵,也有跟不上时代与跟不上队伍的掉队者。今天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样如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权力腐蚀和金钱腐蚀面前,有的党员干部经不起权力和金钱的腐蚀,有滥用手中权力的,有乱花“三公”经费的,有吃拿卡要的,有权钱交易的,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有行贿受贿的,有腐化堕落的,有纸醉金迷的,有灯红酒绿的。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本身也是纯洁党的队伍,接受大浪淘沙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每年对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进行坚决查处,对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进行坚决查办,不断纯洁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四,常态化、法制化地抓整改、建章、立制、立法。必须在每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处问题、查办违法乱纪行为的同时,一要及时根据问题抓整改,该改章的改章,该改革的改革,该立法的积极推动立法,用民主、制度和法制保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二要与时俱进地建新章、立新制,并不断给予丰富和完善。任何规章制度都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都有特定的生命周期。规章制度既是“做成的”,同时也是“长成的”,只有根据新实践以不断地吐故纳新,自我完善,才有生命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需要针对党风政风问题的新情况,不断补充、修正、完善,使规章制度更具有时代性和可执行性。再者,任何规章制度都应是系统的而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中存在的,需要与其他规章制度相互匹配、相互配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还需要对群众路线的规章制度进行顶层设计,使这些规章制度与党、国家其他规章制度相适应、相协调,发挥系统作用。规章制度只有内化为心,外化为行为主体的习惯、作风,才能长久地发挥作用。群众路线教育与实践需要常态化推进,让党员干部做到对密切联系群众的规章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为行,制度化常态化地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政风问题。
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百年要完成三件大事是什么?
2.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检测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
3.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党在任何时候都把________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A.群众 B.党中央 C.国家
2.________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力量。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英雄人物
3.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A.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B.艰苦奋斗的作风C.清正廉洁的作风
注释
[1]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年版,第131、132页。
[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6]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
[7]《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1095页。
[8]《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
[9]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第539页。
[1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2页。
[11]1929年9月28日,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1929年12月古田会议,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党我军宗旨的初步概念。1943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系统地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1944年毛泽东同志论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系统地论述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12]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13]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14]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15]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页。
[16]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5、1096页。
[17]见《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18]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
[19]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6月18日),《党建研究》2013年第7期。
[2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
[21]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
[2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党建研究》2014年第2期。
[23]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9日),《人民日报》20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