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斗拱
斗拱是我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做法,最早可见于汉代石阙、陶楼等,斗拱在大木结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位于柱头和梁枋之间,承上启下,传递屋面梁架荷载;“斗”与“拱”之间以榫卯连接,结合紧密,层层叠叠,遇到地震时榫卯可以伸缩,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斗拱向外挑,使屋檐加长,保证主体结构免受雨水的侵袭,同时也使建筑造型更加优美、壮观。
斗拱从大到小,从简单到复杂,从承重功能到装饰功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斗拱在汉代以前便已出现,但缺乏实物,因此很难判定其形式,对于早期斗拱的形式最早只能从汉代留存的少数崖墓、画像石(图4-2-1)、石阙、明器上进行了解,汉代斗拱构件较大且结构比后来简单。从汉代陶制明器中看,汉代斗拱形式多为墙壁出华拱,或斜撑,或挑梁,承托栌斗,其上施拱,再托平座和屋檐。后期以“一斗三升”颇为常见。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汉斗拱的不足,但仍没有标准化。多为一斗三升的基本形式,与汉崖墓石阙(图4-2-2)见到的相比,拱心小块已经演进为齐心斗。龙门古阳洞北壁佛殿形小龛(图4-2-3),其斗拱在柱头用泥道单拱承素枋,单抄华拱出跳;转角出斜45°华拱,后来称“转角铺作”,此为最古的一例。补间铺作出现的人字形斗拱,是汉代所没有的。人字形斗拱的人字斜边,魏时是直线,齐时为曲线(图4-2-4)。
图4-2-1 两城山画像石
图4-2-2 冯焕、沈府君、高颐石阙斗拱
图4-2-3 龙门古阳洞北壁佛殿形小龛
图4-2-4 补间铺作、云冈石窟柱头铺作
到唐代已有建筑实物留存,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和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即为典型代表。唐代到元代,斗拱已发展成熟,形成标准化,形式也趋于复杂。这一时期,斗拱体积硕大,以材、契、分为模数,用材较大,常用三、四、五等材的材料,高度接近柱高一半,形式由最初的一跳到两跳,乃至七跳;补间斗拱数量较少,一般一、二朵;斗拱的作用得到延伸,除了挑檐外,柱头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结构中,荷载由斗拱传递到柱子,斗拱成为各交叉点处的加强节点;屋顶出檐深远,达三四米,色彩简洁明快,风格庄重朴实(图4-2-5、6、7、8)。
图4-2-5 唐佛光寺
图4-2-6 宋圣母殿
图4-2-7 辽善化寺普贤阁
图4-2-8 辽佛宫寺释迦塔
明清时期,由于木材逐渐短缺,很多建筑都以各种额枋作为承重连接构件,斗拱的作用逐渐下降,只有柱高几分之一,以斗口为模数,脱离了宋材、契、分的模数,常用六、七、八等材的材料;补间斗拱数量增多,多达4—8朵,不承载,阑额因斗拱增多而逐渐加大;翘、昂等构件做法也随着其功能的消失而改变;屋顶出檐较短,大约1米。色彩繁复华丽,富丽堂皇,作用由承重向装饰转变(图4-2-9、10)。
图4-2-9 明武当山碑亭
图4-2-10 故宫先农坛(明始建清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