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民国之逆转家族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挑选学校

一大早谢辉跟老爷子吃完饭就收拾东西离开了这家简陋的旅馆。

老爷子说要带谢辉去上海的几所中学看看,第一站准备去的是南洋中学。

上海市南洋中学创建于1896年,素有“国人自办第一校“之称,享誉海内外。

摄影大师朗静山、文坛巨匠巴金早年就读南洋,有19位历届校友获中科院两院院士殊荣,60年代初列为区重点中学。

其实对于中学,谢辉倒是没有太大的什么看法,这个时候上海的很多中学都是由外国人或教会创办的。

而谢辉其实现在最缺的就是找到借口能让自己掌握的两门外语过个明路。

没错就在来上海的前几天谢辉有吸收两个光球,其功能就是让谢辉不需要再学习英语跟法语就能完全流畅的跟人交流,当然书写也是没有问题的。

当时一连两天碰到这种使用技能的光球,谢辉都快高兴疯了,因为这光球世界里的光球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一碰必定会有东西。

这光球也是存在哑球的,就是那种连鸡肋技能都没有的光球,但是这也不完全没用,因为这种光球吸收完后谢辉会觉得脑子里特别空灵舒服。

不过自从上个月开始,这个光球却不再经常性乱飘了,而是呈很规则的轨迹在上空旋转,所以谢辉几天都不能碰到一个光球。只是偶尔有一两个光球脱离轨迹飘到他面前来被他触摸吸收。

不过现在谢辉也不急了,因为虽然他还没弄到自己最想要的金融知识,但是自己脑子里这半年来储存的知识也不少了。虽然大部分都是些水货。

所以在老爷子带着谢辉来南洋中学的时候,谢辉并不上心,不过老爷子却认为这学校特别好,因为这并不是那些老外办的,老爷子的思想还是很传统的。

谢辉到不是看不上这学校,这学校可是出了很多的名人的,只是这跟自己的规划不一致,谢辉他看中了徐汇公学和后世的复兴中学这两所学校。

复兴前身是“麦瑟尼克”学校,始建于 1886 年,不久更名为“上海公学“。

1913年,美国驻沪总领事在旧址建造校舍,1915年迁入定名为“汤姆·汉壁礼男童公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校舍一度成为英美侨民集中营。1946年春,学校重建,定名为“上海市复兴中学”,取“复兮旦兮,兴我中华”之意,复兴中学才由此而生。

徐汇公学(也称圣依纳爵公学),1850年法国耶稣会创办的,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江南地区洪水泛滥,来徐家汇的难童很多,徐家汇本地居民无力食养,便将难童送至徐家汇天主教堂,请求徐家汇司铎设法收容并施教育。

教士们见他们俊秀可教,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长的晁德莅慨然允诺,即拨茅屋数间,以充教室。

1850年,生徒增至31人,且均优秀可教,故一改临时收容为有组织的教导,成立学校,取名徐汇公学。这是法国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

初时徐汇公学使用耶稣会公学章程,学校专收男生,为寄宿制男子学校。1953年6月改为市立,并开始招收女生。

只是谢辉有点犹豫不定,到底上哪所学校比较好。最后谢辉还是决定上徐汇中学,只因为这时候的复兴中学还不叫复兴,而是叫“汤姆·汉壁礼男童公学”,这名字实在是太难听了。

最后老爷子拗不过谢辉,只能带着他又转战到徐汇中学,不过这个时候可不想后世那样有地铁,想去哪很是方便,不过幸好也是在繁华地带,有电车,黄包车等交通工具,只是费时间了点。

不过等老爷子带着谢辉来到徐汇中学的时候,问清所有事项后,老爷子却又有点举棋不定了,倒不是这学校不收谢辉,就凭谢辉的成绩档案,跟面试情况,都是很容易就通过了的。

只是这种私立高中学校学费是很贵的,其实跟贵族学校没什么两样了,这一个学期的学费就要四十块。

虽然包住宿,可吃饭还得另算钱的,这一年下来差不多就得一百多块,可家里一年才二百来块的收入,家里还一大家子人呢?

谢辉看到老爷子犹豫爷知道他考虑的是什么,毕竟老爷子作为一家之主,更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所以他必须的肩负起家庭的重担。

可是谢辉也知道,其实上海这边大多数高校学费都不低的,只有小中学义务教育的学费才比较低。而且谢辉他自己有自己的打算的,他后续并不打算用家里的钱来供自己上学,况且上学并不是他现在的目的。

所以谢辉已经准备等这边生活稳定以后,自己的赚钱大计就要实施起来了。

虽然看到老爷子的为难,不过谢辉还是硬着头皮的开始了劝说行动。

老爷子看看儿子渴望学习的目光,而且这孩子又确确实实是个读书的料,所以最好老爷子还是狠了狠心答应了谢辉的请求。

只是以后家里真的得勒紧裤腰带了。

老爷子后面跟着谢辉去教务处登记了所有信息,办理好所有手续咬着牙缴清所有的学费,就带着谢辉先走了,毕竟这时候还没有正式开学。

正式开学还得等到八月底,所以差不多还有二十来天,但是如果继续住旅馆肯定是不划算的,所以谢辉就提议租个房子在外面住。

到时等开学了再搬学校去就好了,老爷子想想也对,然后两个人就开始找房子去了,在这个时代也是有专门做房子中介的人的,只是这个行业不是很专业正规。

最后经人介绍,谢辉找了个单间,这里是一片平民房舍区,房子都挺破旧的,房东是一对老年夫妇,他家这房子本来是间两开的平房,不过现在被房东把正房隔成了两小间,这小间里只放了张单人床,和一张破旧的桌椅,那桌子还缺了一条腿,被房东用木棍支撑着。

被隔出来的另一间房子住着个二十五六的一个男人,听说是在一家纺织厂上班的,另外一间偏房就是老两口自己住。

他们的子女并不跟他们住一块,所以老人家觉得房子太大不如租出去换掉生活费。

谢辉的租金不算高也不算低,一个月四块钱,那比起住旅馆肯定便宜很多的。

本来谢辉要留老爷子再住一晚的,可老爷子看这地方这么小,而且两个人留在这里开销大,最终老爷子给谢辉留了十块钱作为这一学期的生活费后,再交代了他一个人在外当心点后就连夜赶着坐火车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