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迈向创新型企业
案例
全球最佳创新企业——苹果公司
在全球最佳创新企业的评选中,苹果公司始终保持领先位置。到2012年5月,苹果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达到6000亿美元,超过了微软与谷歌两个公司的市值总合。苹果公司2007—2012年的股价走势如图1-3所示。
图1-3 苹果公司五年股价走势图(单位:美元)
苹果公司的创新灵魂来源于企业家的激情,就像比尔·盖茨代表了微软,乔布斯也被看作苹果公司的品牌象征。他一成不变的牛仔裤和黑色高领衫,似乎也诠释了苹果公司独特高傲的品牌内涵。苹果所以为苹果,在于它能够在工业化的乏味和枯燥之间让人看到灵感的光芒和创新的可能。如同乔布斯年轻时踏上印度所思考的:印度的农业落后缘于工具的匮乏。苹果公司由此加大了对计算机软硬件等工具性产品的开发,以服务于全球各国的信息化需求,并成为当时计算机行业的翘首。
苹果公司创新的动力在于“始终走在消费者需求前端的产品创新”。苹果公司总是勇于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断推出更时尚、更具魅力的新产品。今天广泛使用的鼠标、图形消费者界面、USB接口、激光打印机、DVD刻录机、彩色显示器……都与苹果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了两次变革;它一次次推出的革命性的外观设计,让所有追求完美的人为之倾倒,也使得从IBM到微软,所有的电脑厂商无不跟着苹果公司的设计亦步亦趋。依赖于强大的市场分析,充分洞察未来电子产品的走向是移动富媒体智能终端,满足人类更便捷、更高效地生活和工作的需求。苹果公司陆续推出iPod、iPhone、iPad等系列产品,成功地实现了产品与服务的一体化,抢占了全球市场,不断将在位的手机、电视机、音像视听等巨头企业逼入绝境(见图1-4)。
图1-4 苹果公司主要产品地图
苹果公司创新的依托在于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激情与完美和谐统一的创新文化。当今企业的创新,不仅需要在技术上突破,更需要先进的商业模式设计。苹果公司近年来取得的卓越创新业绩,主要依托了基于iTunes的全价值链设计、基于App Store的服务与应用创新等一系列重大的商业模式创新。同时,苹果公司深刻地认识到:当今人类的最大困惑,是缺乏安全感和无时不在的焦虑,因此,企业必须提供“平静如水”的人机界面来消减人类的精神疾苦,从而真正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与服务的内心需求。由此,苹果公司的产品强化设计理念、文化内涵的嵌入,“光洁如镜”、“薄如蝉翼”,凸显了设计在当代产品创新中的重要价值,更说明了创新的驱动力量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提升为文化冲动。
资料来源:陈劲,《最佳创新企业》,科学出版社,2012。
根据美国学者Kumpe和Bohwijn的分析,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型企业,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图1-5)。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历史因素和基础较差等原因,我国企业的发展模式比国外发达国家往往滞后10—20年。
图1-5 企业发展模式的演进
资料来源:Kumpe, Bolwijn, Toward the Innovative Firm——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4,37(1), pp.38—44.
1.4.1 效率型企业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大多是采用效率型管理模式,即效率型企业。这种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追求生产效率的提高,以生产出更多、更便宜的产品。在当时的卖方市场环境下,企业不需要过多地注重产品创新,只要把现有产品生产得更多、更便宜,就不愁销路和利润。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大多数成功企业也是以价格/成本为关注焦点的效率型企业。
1.4.2 质量型企业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贸易壁垒的逐渐打破和产品的逐渐丰富,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发现单纯依靠价格已无法继续扩大市场份额,而且由于过分强调低成本往往导致产品质量低下,也会影响市场的份额。于是,企业开始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等手段加强质量管理,从而逐渐转向质量型企业。
质量型企业是20世纪7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管理模式。这种企业的管理模式与效率型企业的一个很大区别是以顾客为导向。质量型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质量的提高以及必要的提高效率。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效率型企业阶段时,张瑞敏就通过“砸冰箱”确立了海尔的质量观念。在当时,这种观念是很具有前瞻性的,那时很多国内企业不是抓质量,而是为了赢利最大化拼命扩大产能。事实证明,到1989年,很多冰箱企业因为不重视质量而被淘汰了,相反海尔冰箱却在不断快速地向前发展,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1988年,凭借一流的产品质量,海尔冰箱获得了中国冰箱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并先后通过了ISO 9001和欧美多家机构的认证,国内名牌已经基本树立起来。
效率型企业向质量型企业的转变使研究与开发部门更注重在设计时考虑产品生产上的可行性和耐用性,并且促进了与市场、销售等部门的密切联系。不过,对新产品的创新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4.3 灵活型企业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遇到了生产过剩、利润下降的情况。由于市场产品的日益丰富,顾客的眼光更为挑剔,更追求时尚和潮流,不再只注重价格和质量。能够最快地推出符合最新潮流的产品成为市场成功的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质量型企业发现生产缺乏灵活性是问题所在。一味追求标准化、大规模、全球化的产品,结果是由于产品缺少独特性和个性而失去竞争力。企业开始注重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并且努力缩短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周期以尽快占领市场。
20世纪80年代最成功的企业是灵活型企业。在灵活型企业中,最核心的要素是速度——最快地开发出新产品并最先进入市场。灵活型企业通过并行工程、项目管理、辅助制造和辅助设计、部件的标准化、平台等方法来缩短开发时间。
1.4.4 创新型企业
实践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成功的企业大多是通过同时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增强灵活性而实现的。不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些企业已不满足于对质量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精益求精。为了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抢占市场,许多企业把创新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从而成为创新型组织。灵活型企业发现,比起更具创新性的企业,它们正在失去市场份额,而且它们发现快速创新正成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武器。当然,高效、高质量、高度灵活仍然是创新型企业的基础。
创新型企业的典型特征是:企业在其所涉及的领域内持续不断地寻求新的突破,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灵活性,最终将价格、质量和性能各方面都很突出的产品提供给市场。创新型企业具有鼓励创新的文化,有促进有效沟通和加速创新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
创新型企业的共同信念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创新型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组织。当然,创新不仅仅是开发出新产品和技术,也应包括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新的生产资料的来源、原有产品的新用途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效率型、质量型的管理模式阶段,一部分先进企业已经具有灵活型企业的特征,仅有少数领先企业开始向创新型企业迈进。
综上所述,创新型企业是相对于之前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等而言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产生“2 +2 >5”的创新效益,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案例
最佳创新型企业
2010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公布了其2010年“全球最佳创新企业”排行榜(25强如表1-7所示),苹果公司凭旗下多款革命性科技产品高居榜首,谷歌及微软则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亚洲共有日韩两国6家企业进入前50名,中国企业有5家上榜。在此次评选过程中,共有来自全球1000多名企业高级主管参与此次调查。《商业周刊》指出,在当今时代,创新的含义已经远不止新产品那样简单,它还包括改造业务流程和打造新市场等诸多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化趋势的延续,能否选择和执行正确的创意,并将其及时推向市场,已经成为创新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表1-7 全球最佳创新企业25强
注:NR表示未列入排行榜。
资料来源:根据《商业周刊》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全球最佳创新企业”排名得出。
本章小结
•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技术水平低。
• 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自主创新是破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题的战略安排。
• 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依然落后,突出表现在:技术创新基础条件薄弱;技术创新投入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
• 几十年来,主流的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最初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到后来的灵活型企业,现在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变。
• 创新型企业是相对于之前的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性企业等而言的一种新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显著特征是,创新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关注的焦点,企业通过整合包括全体员工在内的国内外创新资源,在全时空范围内实现技术及战略、文化、制度、市场、组织与流程等方面的协同创新,产生“2+2>5”的创新效益,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
回顾性问题
1.创新的价值如何体现?试从国家、区域、企业层次给出分析。
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如何?试结合本章内容列举反映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例子。
3.简述效率型企业、质量型企业、灵活型企业、创新型企业的特征和差异,并分析创新型企业的优势体现在何处。
专栏:创新引领世界——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
2006年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创新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为了提高美国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保持美国的国际竞争力,美国首次提出了“美国竞争力行动计划——创新引领世界”(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 ACI)。ACI是一项经费总额高达1360多亿美元、历时10年(2007—2016年)的庞大方案,是美国政府自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最大的一项投资决策。1360亿美元中,500亿美元为联邦政府新增投入,使用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经费翻一番;860亿美元用于对企业的研发实施永久性税收减免。这笔资金主要用来支持科学研究、强化教育和培训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1. ACI提出的背景
美国是当今世界无可争议的科技超级大国。按照几乎所有的相关度量指标来衡量,在科技方面美国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总数的约5%,然而,美国却拥有全球近1/3的科学家与工程师队伍,其用于研发的经费也占到全球研发总投资的约1/3,如图1-6所示。美国的科技产出令其他世界各国难以望其项背。
图1-62004年部分国家研发状况
资料来源:汪凌勇,《美国竞争力计划》, 《科学观察》,2006,(2),第43—44页。
美国经济的强大及其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依赖于持久的技术进步。联邦政府过去资助的研究已产生了诸如个人计算机、因特网、医学成像装置、球囊导管、助听器、激光眼外科治疗仪、全球定位装置和卫星通信系统等重要技术。来自创新大脑的开创性思维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红利——改善了几代美国人的生活和生计。美国政府确信,更多的公共和私人研究投资将进一步改善美国人的生活质量,并确保美国在未来数十年继续在发展机会和创新上领先世界。
美国的科技创新使其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其他国家奋起直追所引发的对美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美国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2005年,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批准的10个顶级专利项目绝大多数是外国公司的专利产品。在2003年的国际学生评价测试中,美国15岁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29个发达国家中排名第24位。最近20年中,只有1/3的在校生攻读科学和理工科的学位;在物理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入学人数和获得学位的人数均有所下降。可见,美国在校大中小学生的数学、科学学业成绩较差,导致科技型人才后备不足,影响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2005年5月,应美国国会关于评估美国技术竞争力并提出维持和提高竞争力建议的要求,美国科学院组织了由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巨头组成的20人委员会(“繁荣21世纪全球经济委员会”)。美国工程院院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首席执行官N. Augustine出任主席。10月,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份意味深长的报告:《站在正在聚集的风暴之上》(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这个标题极好地表达了报告的基调——忧患意识。报告明确指出:“当其他许多国家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我们的经济领导地位赖以存在的基石——科学技术却在逐渐被腐蚀”,“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这里说的其他国家、挑战美国的国家,主要指的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报告提及中国128次,提及印度85次,认为如不采取相应对策,亚洲有可能危及美国的国家地位。“山雨欲来风满楼”,通过调研和对比,美国科技界的精英深切感受到竞争的风暴正在袭来。
基于《站在正在聚集的风暴之上》的判断,报告建议加大投入,改善和发展教育和科技,确保美国成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地方。
ACI正是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科技与创新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中的作用愈加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此情况下,美国朝野对创新与美国未来发展的关系的关注“盛况空前”。
2. ACI的主要目标
为保障美国头号科技强国的地位,ACI提出了一系列量化的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为中小学提供300项拨款,用于改进或开设基于研究的数学课程;
(2)为1万名科学家、学生、博士后和技术人员提供为创新型企业做贡献的机会;
(3)2015年前培养10万名高质量的数学和科学教师;
(4)帮助70万名低收入家庭的学生通过高级就业考试;
(5)帮助80万名工人获得其工作所需的技能。
3. ACI的重要举措
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计划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1)大力支持重点联邦研发机构中所做的有利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发展的并有助于创新的研究(这些机构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及商务部所属的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政府对以上机构所做研究的支持在10年内将翻一番。
(2)改进研发抵税政策,使其成为一项永久性制度,并通过国会更新有关规定,以鼓励私有部门对创新的投资。
(3)加强中小学数学与科学的教育,增强对学生们学习与应用这类知识的了解;通过培养高质量的教师、编制合适的课程材料,进而改进学生们的学习。
(4)改革劳动力培训系统,实现每年为80万员工提供培训机会的目标(这比目前每年培训人数的3倍还要多)。
(5)提高吸引并留住世界上最优秀人才的能力。这需要全面改进移民政策,使其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美国不遗余力地促进其研发、创新和教育的发展,是保持其强大国力的关键,经济上的竞争优势来自科技的竞争优势。ACI体现了美国对科技的重视,其所规定的研究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所涉及领域的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Initiative(ACI),2006;汪凌勇,《美国竞争力计划》, 《科学观察》, 2006,(2),第43—44页。
讨论性问题
1.谈谈你对美国ACI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理解。
2.请结合本案例,阐述我国着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实践性问题
1.请选择你所熟悉的我国典型行业(如家电、通信、机械、纺织)中的一家企业,分析其技术创新现状,并分析创新对其提升竞争力的作用。
2.什么是创新型企业?请选择一家你认为较典型的创新型企业,分析其创新的特色。
进一步阅读目录
1.陈劲、柳卸林,《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科学出版社,2008。
2.中国科协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课题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报告》,科学出版社,2009。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4.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编委会,《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5.李新男、梅萌,《创新型企业建设丛书:中国创新型企业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约瑟夫·熊彼特著,叶华译,《经济周期循环论》,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7.约瑟夫·熊彼特著,叶华译,《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克利斯·弗里曼、罗克·苏特著,华宏勋译,《工业创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Kumpe, Bohwijn, Toward the Innovation Firm——Challenge for R&D Management, Research Technologment Management,1994,37(1).
10. D. J. Teece, Economies of Scope and the Scope of the Enterpris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1980,1(3).
11. D. Miller, P. H. Friesen, Innovation in Conser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Firms: Two Models of Strategic Momentu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2,3(1).
12. J. B. Quinn, Managing Innovation: Controlled Chao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
13. C. Freeman,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In Physical Science,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Reviews, IEE Proceedings A,1985,132(4), pp.213—221.
14. Stephen J. Kline, Nathan Rosenberg, 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 in Ralph Landau, Nathan Rosenberg,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 Harnessing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Growth,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6.
15. F. M. Scherer, Innovation and Growth: Schumpeterian Perspectives, MIT Press Books,1986.
16. Nelson R. , Winter S. , Evolutionary Theorizing in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