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剩余劳动力与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5.2.1 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按照刘易斯最初的定义,剩余劳动力指的是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如果把这些劳动力移走,农业产量不会下降。刘易斯没有说明一个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劳动力。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农场是不会雇佣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的;即使是按照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多余的人口也会被饥荒、战争等因素消灭掉。但是,人口的再生产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特别是在一个传统社会里,人们的生育决策不仅仅考虑经济因素,而是要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因此,人口“过剩”是可能的。问题是如何定义“过剩”。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是对人口过剩的一个定义,下面我们就利用图5.1给出这个定义的详细解释。
图5.1 剩余劳动力
图5.1的上半部分反映的是农业生产函数Q=F(L),横轴代表农业劳动力人数,纵轴代表农业产量;下半部分反映的是劳动力边际产出,横轴和上半部分一样,代表劳动力人数,纵轴则代表劳动力边际产出。上半部分的农业生产函数直到L1点之前都和通常的生产函数无异,劳动力增加,产量增加;但自L1之后,劳动力增加不带来产量的增加。反映在下半部分,则边际产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下降,到L1处降为零。这样,超过L1以外的劳动力就是剩余劳动力。
如果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最终降为零,而且农业劳动力市场是完备的,那么,农业劳动力的工资应当是零,也就是说,剩余劳动力得不到任何报酬,按照马尔萨斯原理,他们将被消灭掉。这样,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概念就陷入了一个逻辑圈套,无法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个逻辑上的缺陷,刘易斯提出了制度工资的概念。所谓制度工资,就是让一个劳动力得以存活的工资,因此也称为生存工资。在图5.1中,我们用ws表示这个工资。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等于ws时对应的劳动力数量为L2。从图5.1中可以看到,超过L2之后的所有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都小于ws,即他们的贡献小于他们得到的回报,但在L2和L1之间的劳动力和超过L1之后的剩余劳动力不同,他们的边际产出为正,我们称他们为“隐蔽性失业”劳动力。
制度工资可以解释为什么剩余劳动力可以存活下来,但是,它没有解决为什么农场愿意雇佣隐蔽性失业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这就是刘易斯和舒尔茨的争论所在。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即使是在传统社会里,劳动力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如果工资高于劳动边际产出,工资就会降低,直至等于劳动边际产出为止,这样就不可能出现剩余劳动力。刘易斯则认为,制度工资是由传统社会的生存伦理决定的,如果工资低至生存工资之下,传统社会是不会容忍的。在这里,隐含在舒尔茨观点背后的一个假设是,工资的降低最终会让马尔萨斯原理发生作用,或最终压制生育,从而不可能出现人口过剩;而隐含在刘易斯观点背后的假设是,传统社会的生育决策不完全受经济因素的左右,人口过剩是可能的。中国自清初以来的历史表明,人口过度增长是实实在在存在过的(见第1章表1.3),因此,至少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刘易斯的假设更符合现实。
然而,刘易斯没有说明,制度工资到底是如何确定的。如果仅仅是维持生存所需的收入,则由于隐蔽性失业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都低于制度工资,维持制度工资必须要求社会进行收入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工资就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挂钩,我们将看到,这会瓦解刘易斯的工业劳动力无限供给的观点。
撇开制度工资定义的难题不谈,我们还要追问,真的存在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吗?难道传统社会就无法找到让劳动力创造价值的机会吗?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劳动时间和劳动力人数。一个人既然投入了劳动时间,就应该有所产出,因为否则他可以歇着,这样产出没有降低,而他自己避免了劳动带来的负效用。也就是说,劳动时间的边际产出不可能为零。但是,增加一个劳动力不会创造任何产出,或移走一个劳动力不会减少产出是有可能的。产出不会减少是因为存在劳动时间的分摊,比如说,原先三个人干一份工作,如果把其中一个人移走,剩下的两个人各增加一半工作量,总产出就不会减少。这就是5.3节将介绍的森对剩余劳动力概念的改进。
5.2.2 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刘易斯创立剩余劳动力这个概念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想说明,发展中国家早期存在巨大的未加利用的人力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他的思想的核心是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我们利用图5.2来说明他的这个思想。图中横轴代表工业和农业的全部劳动力数量,Ou是工业劳动力的原点,Or是农业劳动力的原点,横轴上的任意一点代表劳动力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分配。比如,对于L1而言,Ou L1代表在工业里工作的劳动力人数,而Or L1代表在农业里工作的劳动力人数。图5.2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代表工业部门,下半部代表农业部门。
图5.2 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
农业部门的图实际上是图5.1上半部倒转过来。假设起始时刻经济完全是农业社会,则Or L2可以称为有效劳动力,L2L1是隐蔽性失业劳动力,而L1Ou就是剩余劳动力。根据刘易斯的假设,社会存在制度工资ws,在图5.2中,它等于L2点处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高于L2Ou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
在此基础上我们考察工业的情况。在图5.2的上半部图中,工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和常规的需求曲线没有差别,但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段水平线和向上倾斜的曲线的结合。下面就讨论这条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如果工业吸纳的劳动力低于Ou L1,那么只要工业支付比ws多一点儿的工资,这些劳动力就会全部愿意转移到工业中,因为他们在农业中的边际产出是零。因此,Ou L1线段上的工业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完全弹性的水平线。当这部分劳动力都转移到工业后,工业部门如果再从农业部门中汲取劳动力,农业总产出会下降,劳动力边际产出会上升。因此,我们把L1称为“短缺点”。但是,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在这点之后还是一条水平线,直到L2这一点,因为这部分劳动力在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出小于ws。如果工业要继续吸收L2Or中的劳动力,工资就必须上升,因为劳动力在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出大于ws,而工业工资水平至少要达到农业中的边际产出才能继续吸引劳动力。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图中所显示的工业劳动力供给曲线。
我们可以把L2称为“转折点”。在达到转折点之前,农业除了劳动力减少外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达到转折点之后,农业的收入不再是制度工资,农业收入和工业收入同步增加,整个国家经济起飞,所以转折点也被称作“起飞点”。
5.2.3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改进
兰尼斯和费景汉拓展了刘易斯模型,明确提出了二元结构理论,并区分了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剩余劳动力阶段,对应于图5.2中Ou L1部分,此时劳动力的转移不影响产出。第二阶段是粮食短缺阶段,对应于图中的L1L2部分,此时每移走一个劳动力,粮食产出都会下降一点儿。前两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二元结构,即农业和工业脱节,各自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农业收入不随工业的扩张而增加。第三阶段是资本主义阶段,对应于刘易斯模型中起飞点之后的阶段,农业和工业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业收入增长和工业扩张同步。
兰尼斯和费景汉还关注了第二阶段,即粮食短缺阶段的情况。如果发生粮食短缺,则粮食价格会上升,从而导致制度工资的增加,不利于工业的扩张。由此,他们提出了平衡增长模型,即在工业扩张的同时,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改进,农业产量提高,从而保障工业增长不发生停滞。我们可以用图5.3来说明这个模型。
图5.3中包括四个象限。第I象限表示的是工农业的贸易条件。如果工业工资为wn,则按照图中实线所表示的贸易条件,这个工资转化为可以购得的农业产量,就是wa(即wn除以农产品价格得到的量)。第II象限表示的是工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边际产出曲线),第III象限表示的是工农业就业之间的转换,第IV象限表示的是农业生产函数。假设初始状态工业工资为wn,转化为农业产量是wa,总人口为P。工业劳动力需求是实线表示的曲线,此时,工业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Ln,通过第III象限的三角转换,我们可以推断农业雇佣的劳动力数量为La。假设由于资本积累或技术进步,工业的劳动边际产出曲线外移至虚线表示的位置上。工业劳动力增加至Ln<',农业劳动力减少至La<'。如果农业技术水平不变,农业总产出将下降,从而导致农产品价格提高,wa下降。为了维持工人的生活水平,工业工资就必须提高,但这将不利于工业的进一步扩张。平衡增长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使得产出在劳动力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不变。在图5.3中,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函数从Q变成Q',这样可以保持工农业的贸易条件不发生变化。
图5.3 平衡增长模型
兰尼斯和费景汉的平衡增长模型是对第3章农业作用的一个很好的解释,说明了粮食供给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但是,他们的分析仍然是建立在刘易斯制度工资的假定之上的,鉴于前面所指出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剩余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无限供给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