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脉:图解北京坛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坛

北京的圜丘坛和祈谷坛

北京正阳门外圜丘坛,是明清两朝祭祀昊天上帝的祭坛,正阳门外祈谷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祈谷大礼的祭坛。由于北京的圜丘坛和祈谷坛是在明朝大祀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明世宗曾下旨:圜丘坛今后专称“天坛”,但是,人们还是习惯于把圜丘坛和祈谷坛统称为天坛。北京天坛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我国祭天活动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二十六世纪的五帝时期。自古以来中国是个农耕社会,水旱频繁,耕耘稼穑大半要靠天吃饭,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先民们的共同愿望,于是兴起了对天地百神的祭祀,并且发展成为祭祀文化。敬天法祖、天人合一成为炎黄子孙敬畏自然、追求和谐的哲学思想与美好夙愿。历代帝王都把祭天当成头等大事,他们率领黎民百姓设坛祭拜上苍,祈求天下太平、万民安乐。这种祭祀活动终止于清朝末期。2002年春节期间,北京天坛公园复原了仿清祭天表演,2004年又恢复了仿清祭天乐舞的表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把北京天坛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对天坛作了极高评价,认为修建天坛的设计师和建筑工匠,发挥了他们极大的智慧,运用了数字、形状、颜色、名称、布局等多种手法,表现出天的崇高、神圣,以及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古人的宇宙观和在天文科学上所取得的成果,融入天坛的建设当中,朴素而鲜明地体现出了对世界伟大文明之一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宇宙观。

周制“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西汉一朝,祀上帝于甘泉,已是不合于常规;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昊天上帝的称谓极其混乱,或称之为“上帝”,或称之为“太乙”,或称之为“天一”,或称之为“皇天”,或称之为“五帝”,或称之为“九天太一”,或称之为“皇天之神”。唐朝初期在都城长安明德门外道东二里建圜丘坛,每年冬至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坛,圜丘坛共为四层。北宋初年在都城东京汴梁城南熏门外建圜丘坛,祀昊天上帝,亦为四层。

所谓郊祀是古代吉礼之一的祭祀礼,是在郊外祭天神或祭地祇的礼仪。古人把天神称为“天神”,把地神称为“地祇”,“祇”是古人对地神的尊称。《诗·周颂·天有成命序》:“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清人陈奂《传疏》云:“序言天地,即所谓祀天圜丘、祀地方丘也。”

金中都的南郊坛

金中都的南郊坛,又称为南郊圜丘坛或圆坛。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亦称完颜旻)在收国元年(1115年)建立金朝,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和开封等地。金朝在建国后就开始举行郊祀礼,金朝的郊祀礼起源于女真族古老的民俗——拜天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亦称完颜晟)即位时就举行了告祀天地的祭祀礼——拜天礼。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金中都(今北京)以后,才开始在中都城举行比较规范的南郊祭祀和北郊祭祀,到了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年间(1161—1189年)和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年间(1190—1196年)郊祀礼已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从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迁都金中都到金宣宗贞佑二年(1214年)迁都汴京的六十一年中,在金中都建立的坛有南郊坛、北郊坛、朝日坛、夕月坛、社稷坛、风雨雷师坛。这些坛都是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祭坛。

金中都诸坛分布示意图

金中都南郊坛是金海陵王迁都金中都以后修建的。金朝的南郊坛在金中都城正南门丰宜门外东侧,地处金朝宫城的东南方位(古书称为巳地)。南郊坛为圆形,共三层,每层之间建有十二级台阶,围绕祭坛四周的壝墙有三圈,每圈壝墙东南西北各建一座门,所以三圈壝墙东南西北各建三座门。斋宫在南郊坛的东北方位,神厨神库在南郊坛的正南方位。南郊坛的四周的壝墙用赤色的土涂饰和粉刷。至于金中都南郊坛的具体位置,确切面积和详细规制则记载不详。

金中都南郊坛是在冬至这一天合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的祭坛。金朝的南郊祭祀活动,由皇帝亲自参加,叫做“亲祀”;由皇子或高官代替皇帝参加的,叫做“摄祀”;无论亲祀或摄祀,合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的祭礼均为最隆重的祀礼——大祀。祭祀时供品并用牛羊猪,古时候称作太牢。

金南郊坛祭祀的是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昊天上帝的神座安置在南郊坛上的正北方位,南向,皇地祇神的神座安置在昊天上帝神座的稍东一侧。按《礼记》所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以祖配上帝也。”金太祖的配位安置在南郊坛的正东方,西向。此外,在南郊坛配祀的天神地祇还有五方帝、日、月、神州地祇、天皇大地、北极神座等。呈献给昊天上帝的玉币为苍璧和苍币,因为昊天的颜色是蓝色或青色的;呈献给皇地祇的玉币为黄琮和黄币,因为大地的颜色是黄色的。

金世宗和金章宗每逢重大事情都要去南郊坛举行祭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的活动,例如泰和二年(1202年)九月,因为皇子降生,所以金章宗去南郊坛举行祭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的活动,表示感谢上苍。

元大都的南郊坛

元大都的南郊坛,又称为南郊祭台,或圜丘。元朝建国于公元1206年,公元1215年攻下金中都城,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为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下诏在元中都城东北郊修筑元中都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下诏改中都为大都,迁旧城居民到新城去,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式迁都到新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下大都城,元顺帝逃走。在这一百多年里,元朝在元中都和元大都建了一些坛,主要有南郊坛、社稷坛、先农坛、先蚕坛、风雨雷师坛。

元朝兴起于大漠,自古就有遇到重大事件举行祭祀上天礼仪的风俗,例如元宪宗即位的第二年(1252年),元宪宗蒙哥就在日月山举行过祭拜上天的礼仪。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元中都和元大都后,共建过两处南郊坛,一处是旧城南郊坛,另一处是新城南郊坛。

元大都旧城南郊坛。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未迁都新城以前,元世祖忽必烈因群臣给他上尊号,于是在元大都城东南七里建祭坛(相当现在永定门外),设昊天上帝和皇地祇位,行一献礼。这个坛可能就是金中都的南郊坛——圜丘坛。据《析津志辑佚•古迹》记载:“郊天坛,在京城之南五里。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拜郊所建。”元朝的太常寺记载:金世宗在金中都城南五里建筑的南郊坛,元朝初年依然沿用。

元大都新城诸坛庙分布示意图

元大都新城南郊坛。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迁都到新城后,在新城城里和新城郊外修建了新的坛庙,旧城的坛庙废弃不用。元大都新城南郊坛在元大都新城南城墙正门丽正门外丙位。丙位是按天干定方位的南方,大都新城南郊坛占地三百八十亩出头。元大都南郊坛三层,以合阴阳之数,每层高八尺一寸,以合《易经》所说的乾为九九八十一之数,第一层直径五丈,第二层直径十丈,第三层直径十五丈。圜坛周围都砌砖。每层的正北正南正东正西方向有台阶,每层之间为十二级台阶。在坛外有两道墙——内墙和外墙,每道墙都开四座门。外垣南墙有三座棂星门,东西只有一座棂星门。内外墙各高五尺,俱涂以赤色。

燎坛在外墙内正南偏东的位置,方形,高一丈二尺,每边各一丈,砌砖;香殿在外墙南门之外偏西的位置,共三间。此外的附属建筑有神厨、祠祭局、酒库、献官斋房、斋班厅、献官厨、涤养牺牲所、内牺牲房、中神门、执事斋房、仪鸾局、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演乐堂等,都在外墙之外,外垣墙之内。

昊天上帝的神位在南郊坛第一层正中偏北,皇地祇神位在昊天上帝偏东位置。在南郊坛从祀的第一等有九位天神:青帝在东北偏东,赤帝在东南偏南,黄帝在西南偏南,白帝在西南偏西,黑帝在西北偏北,(朝日)大明神在正东,(夕月)夜明神在正西,北极在东北偏北,天皇大帝在西北偏西。在南郊坛从祀的第二等有五十四位天神,在南郊圜坛从祀的第三等有五十九位天神。此外从祀的还有内墙内外的一百零六位官员,内墙外的三百六十位星官。

在元大都新城南郊坛祭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属于大祀,或是皇帝“亲祀”,或是由诸王“摄祀”。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以东闪电河北岸),派司徒率百官在大都新城南七里的南郊坛,“摄祀”昊天上帝,为刚刚驾崩的元世祖忽必烈请尊谥,这是元大都建成后告天请谥的开始。元成宗铁穆耳大德六年(1302年)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祇、五方帝于元大都新城南郊坛,遣左丞相摄祀,这是元朝合祭天地的开始。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元武宗在元大都新城南郊坛举行祭祀活动,给刚刚死去的元成宗请谥号。至顺元年(1330年)十月元文宗亲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于元大都新城南郊坛。元顺帝曾两次亲祀昊天上帝和皇地祇于南郊坛。

元人李孝光《郊祀庆成诗》:

圜丘亲祀自吾皇,夙驾銮舆建太常。冕服并行周典礼,乐歌不数汉文章。

清台夜奏灵光紫,温室朝迎瑞日黄。金代诗臣多马郑,明时应许议明堂。

按照《周礼》,冬至这一天要在南郊圜丘坛祭祀昊天上帝,夏至这一天要在北郊方丘坛祭祀皇地祇,时间不一样,礼乐规格也有差别。但元朝自定都大都以后,只修建了南郊圜丘坛,没修建北郊方丘坛,只举行过南郊祭祀典礼,因此在南郊圜丘坛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祇、朝日大明、夕月夜明、天皇大帝、北极以及青赤黄白黑五帝。到了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大臣奏请在北郊设方丘坛祭祀皇地祇,以及神州地祇,五岳四渎,山林川泽和朝日、夕月诸神。至大三年(1310年)春拟定北郊方丘坛从祀,朝日坛、夕月坛礼仪事项。至大四年(1311年)元武宗死去,继位的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延祐元年(1314年)没有采纳太常寺臣请立北郊方丘坛的建议,于是修建元大都北郊方丘坛、元大都朝日大明坛和元大都夕月夜明坛之事也就停止了。所以元大都没有方丘坛、朝日大明坛和夕月夜明坛。

明清北京的天坛

明初定都南京应天府,在南京应天府正阳门外建圜丘坛。洪武四年(1371年)改筑圜丘坛。洪武十年(1378年)建立了昊天上帝、皇地祇、朝日大明神、夕月夜明神合祀的制度,在圜丘坛上建大祀殿。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以后,遵循南京应天府合祀天地的制度,在北京城南郊外建筑了合祀昊天上帝、皇地祇的天地坛——大祀殿。同时还修建了太社太稷坛和山川坛。

明永乐年间北京坛庙分布示意图

明嘉靖九年(1530年),年仅二十三岁的明世宗遵循《周礼》古制,对南郊天地坛大祀殿进行了彻底的改造,采取了分别祭祀天、地、日、月的方法。在天地坛——大祀殿内保留了大祀殿,在大祀殿以南新建了南郊圜丘坛——天坛和泰神殿,这样南郊圜丘坛才成为专门祭祀昊天上帝的祭坛。在北京城北郊新建了方泽坛——地坛,以祭祀皇地祇;在北京城东郊新建了朝日坛——日坛,以祭祀大明神;在北京城西郊新建了夕月坛——月坛,以祭祀夜明神,于是明朝的坛庙制度才得以完善。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世宗下旨:“圜丘、方泽今后称天坛、地坛。”明人张爵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写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写道:“天坛即南郊,内有圜丘、神乐观、天师府、牺牲所,在正阳门外永定门内东。”大享殿明显不在天坛之列。

明嘉靖年间北京坛庙分布示意图

清世祖福临定都北京,在明朝南郊圜丘坛和大享殿的基础上,重修并改建了圜丘坛和祈谷坛。天坛是由圜丘坛与祈谷坛组成的,主要建筑为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祈年殿、斋宫和神乐署。圜丘坛和祈谷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祭坛。天坛外坛墙呈北圆南方的形状,象征天圆地方,周长十里。天坛外坛墙西坛墙原来只有一座坛门,乾隆十六年(1753年)又在明朝旧坛门以南一里外增建了一座新坛门,西坛墙北侧的旧坛门称为祈谷坛门,西坛墙南侧的新坛门称为圜丘坛门。天坛内坛墙有四座天门,分别称作东天门、南天门、西天门和北天门。祈谷坛在内坛的北半部,圜丘坛——天坛,在内坛的南半部。

天地坛大祀殿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城南郊建“坛而屋之”的天地坛大祀殿,其规制即洪武十年(1378年)南京城南大祀殿的旧规制。天地坛外坛墙(又称作外垣墙)为九里三十步,东坛墙、西坛墙、南坛墙为直垣墙,北坛墙为弧形外垣墙,以象征中国人对天地的理解——天圆地方。

大祀殿是天地坛的最主要的建筑,在天地坛南北中轴线的北部。大祀殿坐北朝南,是有十二根柱子,东西十一开间的大殿;东西两侧是各有三十二根柱子,南北三十一开间的配殿;大祀殿的南面是大祀门,六柱五开间。在大祀门的南面建有一座砖石结构的三洞石门,三洞石门东西接内墙,内墙把大祀殿、东西配殿和大祀门围起来,内墙的东西南北各建一座内墙门,内墙统称内坛。大祀殿后、内坛北墙外建有一座天库,也是六柱五开间的建筑。大祀殿、东西配殿、大祀门和天库皆覆以黄琉璃瓦。大祀殿的东北角还有厨库、宰牲亭和井。

明永乐年间北京天地坛大祀殿示意图

从石门三洞往南有三条甬道直通内坛墙(又称作内垣墙)的南天门,三条甬道中间的是神道,东边的是御道,西边的是王道,道两边稍低的是从官行走的道路。在内墙之外是内坛墙,天地坛内坛墙四周建四座门,即南天门、东天门、西天门和北天门。天地坛后种松柏树。

在天地坛内坛墙内的西南位置建有斋宫,斋宫青琉璃瓦,坐西朝东。在天地坛内坛墙内的东南开凿二十个小池子,冬季藏冰以供夏季祭祀用。在内坛墙西天门以西,建有神乐观和牺牲所。

大祀殿内设三坛,正中石台上边设昊天上帝之位、皇地祇之位,均南向;正东石台设明太祖之位,西向。在大祀殿外的台阶上列有四座石台,分别为从祀的大明神坛、夜明神坛、左右两座星辰之神的神坛。内墙外从祀的诸神共有二十坛,东十坛分别为北岳、北镇、东岳、东镇、东海、太岁、历代帝王、山川、天下神祇、四渎;西十坛分别为北海、西岳、西镇、西海、中岳、中镇、风云雷雨、南岳、南镇、南海。

明蔡羽《郊坛诗》云:

辇道风清碧野平,紫烟常自锁南城。行宫岁幸乘龙近,仙侣朝来学凤鸣。

小殿沉香金气郁,圜丘芳草玉华清。祠官记得天行处,万烛光中侯珮声。

祈谷坛大享殿——祈年殿

祈谷坛是向昊天上帝祈求五谷丰收的祭坛。《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周制:“因以祈谷,其坛曰太坛,在国南五十里。”唐初定制,孟春辛日祈谷于南郊。宋朝孟春祈谷于圜丘,祀昊天上帝,或为正月上辛日,或为立春后上辛日,悉如圜丘之仪。金元两朝不设祈谷坛。

明世宗嘉靖皇帝分别修建了圜丘坛和大享殿,在冬至日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坛,在正月上辛日祀昊天上帝于大享殿,把祈谷和礼天彻底分离开来。

明祈谷坛大享殿就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的合祀天地的大祀殿。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对天地合祀的天地坛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先是修建了圜丘坛以祀昊天上帝、修建了方泽坛以祀皇地祇,接着再对大祀殿作了重大的改变。明朝的祈谷坛大享殿独立出来,自成一坛,祈谷殿大享殿不在南郊天坛之列。明世宗对大祀殿作重大的改变表现为:第一,嘉靖九年(1530年)以后,每年孟春月上旬的辛日,在大祀殿行祈谷礼;第二,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大祀殿改名为大享殿,大祀门改名为大享门,大享殿后为皇乾殿,以藏昊天上帝、皇地祇的神牌,每年孟春上辛日祀昊天上帝于大享殿,行祈谷礼;第三,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拆毁了面阔十一间的大享殿(即原大祀殿),在大享殿之旧址建新了大享殿,新大享殿为鎏金宝顶三层攒尖顶圆形建筑:上檐蓝琉璃瓦,中檐黄琉璃瓦,下檐绿琉璃瓦。

明清北京圜丘坛祈谷坛平面示意图

祈谷坛建在内坛的北半部、圜丘坛的正北方,丹陛桥把祈谷坛与圜丘坛连接起来。祈谷坛是由大享殿——祈年殿、大享门——祈年门、皇乾殿、神库、神厨、宰牲亭等组成的建筑群。大享殿——祈年殿是祈谷坛主要建筑。“年”字,古文写成“秊”,《说文》解释说:年,“谷熟也。”《谷梁传》解释说:“五谷皆熟为有年”,所以“祈年”二字就是祈祷五谷丰收的意思。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新建了攒尖顶大享殿,乾隆皇帝以“大享”之名与“祈谷”之义不符,所以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把大享殿改名为祈年殿。乾隆十七年(1752年)把祈年殿的蓝黄绿三层殿檐改为同一颜色的蓝色琉璃,这使得祈年殿的蓝色琉璃殿顶,红色门窗柱壁,白色汉白玉坛面,颜色分明而协调、雄伟壮丽而庄重。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祈年殿原为楠木殿柱,重建时楠木木料难寻,遂以洋楠木代替。祈谷坛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

祈谷坛全景鸟瞰图

祈年殿的规制是中国古代所有攒尖顶建筑物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供奉着蓝地金字的“皇天上帝”的神牌。(《明史·礼一》:“凡神位,天地、祖宗曰‘神版’,余曰‘神牌。'”)祈年殿南向,建在圆形的坛面上,坛分三层,坛面铺以金砖。每层都围以汉白玉石栏,石栏共一百四十二根。坛的南北方向三出陛,坛的东西方向一出陛。上层和中层均为九级台阶,下层为十级台阶。祈年殿为圆形建筑物,三层重檐攒尖顶,高十一丈四尺,上有金顶,三层均为蓝色琉璃瓦。祈年殿内有龙井柱四根代表一年四季,外圈有内柱(金柱)和外柱(檐柱)各十二根,分别代表了天干地支,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二十四节气,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木火土水金五行,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祈年殿结构严谨、构思巧妙,为中国古代攒尖顶建筑物中的珍品。

祈年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各九间,为单檐歇山顶,覆以蓝琉璃瓦。东西配殿在明朝时存放从祀诸神——日月星辰、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神牌,明嘉靖时把所有从祀诸神神牌移至先农坛。

祈谷坛全景鸟瞰图(自北向南)

祈年门在祈年殿的正南方,祈年门明朝时称为大享门,现存的祈年门是明朝建筑,为单檐庑殿顶,五开间,三明两暗,前后三出陛,汉白玉的台阶,覆以蓝琉璃瓦。祈年门的规制是中国古代所有庑殿顶大门建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之一,仅次于紫禁城的午门、太和门,太庙的太庙门的规制。祈年门外东南处有一座燔柴炉,一处瘗坎,五座燎炉。祈年殿、东西配殿和祈年门被内墙围起来,内墙共建有东南西北四座墙门。南墙门为砖石结构,单檐庑殿顶,覆以绿琉璃瓦,辟三孔券门;东西墙门为砖石结构,单檐歇山顶,覆以绿琉璃瓦,辟三孔券门;北墙门为砖石结构歇山顶三座琉璃门,覆以蓝色琉璃瓦,是为皇乾殿的殿门。内南墙门往南即为丹陛桥。

祈年殿的方位示意图

祈年殿内的藻井

祈年殿

祈年门

祈谷坛燔柴炉

祈年殿西配殿

祈谷坛内墙南门

祈谷坛内墙东门

丹陛桥是一座连接祈谷坛和圜丘坛的大道。丹陛桥南北全长360米、桥宽30米、高出地面4米,呈南低北高之势。自南往北行走,祈谷坛、祈年殿庄严肃穆,丹陛桥两侧松柏苍苍,给人以步步登高、如临天庭的感觉。丹陛桥中间石板大道为神路,供昊天上帝行走;东侧砖砌路面为御路,供皇帝行走;西侧的路面为王路,供陪祀的王公大臣行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

皇乾殿是专门用来供奉昊天上帝(后来嘉靖帝又改称为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建在祈谷坛内壝墙北门外的一座独立的院落里,它是祈谷坛内少有的明朝建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皇乾殿的规制也是中国古代所有坛庙大殿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之一,这是因为皇乾殿不仅南向五开间,而且是庑殿顶,上覆青琉璃瓦。清朝时皇乾殿内供奉皇天上帝神版和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的神位。

丹陛桥

祈年殿以北的皇乾殿

墙东门接七十二间长廊。七十二间长廊长350米、宽5米,前窗后廊,连檐通脊。内墙东门二十七间至神库,又四十五间至宰牲亭。神库院坐北朝南,正殿为神库,面阔五开间,悬山顶;东西配殿为神厨,悬山顶,神库、神厨独立成院。宰牲亭,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宰牲亭前为盝井亭,宰牲亭、井亭独立成院。长廊、神库、神厨、宰牲亭皆覆绿琉璃瓦。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石上镂刻山形云纹图案,是明嘉靖时放置的镇石。

明嘉靖十年(1531年)以每年孟春月上旬的辛日在大祀殿行祈谷礼,为大祀。清朝也以每年孟春月上旬的辛日在祈年殿行为民祈谷礼,为皇帝亲祀的大祀。王公大臣为从祀。皇天上帝神牌位于祈年殿,南向,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的神位为配享,东西向。皇帝至祈年殿内拜位、行礼。礼分迎神、初献、亚献、终献等;乐奏祈年、宝平、穰平、瑞平等。

清徐乾学《孟春扈从祈谷坛诗》云:

銮舆晓出凤城边,圣主劝民为祝年。苍辂初阳方布令,瑶台瑞气早占天。

风和宛宛闻仙乐,日丽遥遥敞御筵。执简小臣随豹尾,欣逢盛事赋甘泉。

《乾隆二十年御制祈谷礼成恭纪》:

祈年宝殿集诸祥,祭崇初辛典制详。恰庆元正符岁德,喜临人日祝金穰。

时和农稔陈恒愿,天与人归沐宠光。更冀鸿禧奠西极,王臣率土乐安康。

圜丘坛

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对天地坛大祀殿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大祀殿专门用于行祈谷礼;在大祀殿之南新建圜丘坛以祀昊天上帝;另建方泽坛以祀皇地祇。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世宗下旨,圜丘坛今后专称“天坛”。

泰神殿建在天坛(圜丘坛)外墙北棂星门外正北,坐北朝南,为重檐攒尖顶建筑,嘉靖十七年(1538年)泰神殿改名为皇穹宇,泰神殿内供奉着昊天上帝及明太祖的神主牌位(神牌),泰神殿两侧的配殿供奉着从祀之诸神的神主牌位。泰神殿和配殿围以圆墙,圆墙东西北三面无门,只有南墙建有三座砖石结构的券门。

圜丘坛。圜丘坛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明朝嘉靖年间的天坛(圜丘坛)圆形,南向,三层,坛面及栏杆俱用青琉璃瓦,边角用白玉石。每层坛的四面有九级白玉石制的台阶。在圜丘坛外建有圆形的内墙和方形的外墙。天坛(圜丘坛)的规制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如第一层直径五丈九尺,暗含着“九五至尊”的意思;每层均高八尺一寸,暗含着“九九八十一”的意思。

圜丘祭坛鸟瞰图(自南向北)

明朝,冬至这一天在天坛(圜丘坛)举行祭祀,是为大祀,皇帝往往要亲祀。明圜丘坛祭祀之神正位是昊天上帝,南向,配位是明太祖,西向,分祀之神东有大明,西有夜明,次东有二十八宿、五星、周天星辰,次西有风云雷雨,共四坛。

圜丘坛外墙东棂星门

圜丘坛外墙棂星门

明朝也在南郊天坛(圜丘坛)向昊天上帝祈雨。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四月十七日,因京师久旱无雨,明神宗自宫中步行至南郊天坛(圜丘坛),祷于郊坛祈雨,礼毕又步行回宫,以示虔诚。

明人冯琦《恭陪圣驾步祷南郊纪事诗》云:

鸣虎新军罢,勾陈御路开。红尘都不扫,留待雨师来。

明无名氏《黎民表雨后经天坛沙河诗》:

平沙雨湿草茸茸,白玉高坛紫翠重。马上行人看不厌,石廊流水绕疏钟。

清初天坛的规制即明嘉靖年间制定的规制。乾隆八年(1743年)修斋宫,乾隆十二年(1747年)修内外垣墙,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筑圜丘坛。改筑后的圜丘坛仍为圆形——以象征天圆,南向,三层。上层直径九丈,二层直径十五丈,三层直径二十一丈。天坛三层坛面直径相加共为四十五丈,四十五丈符合九五至尊之义。把明朝蓝色琉璃砖砌成的天坛(圜丘坛)坛面改建为艾叶青石的坛面。圜丘坛——天坛第一层中心为一块圆形的天心石,第一圈由九块石头组成,包围着天心石;第二圈由十八块石头组成,包围着第一圈;第三圈由二十七块石头组成,依次类推,第九圈由八十一块石头组成,每一圈石头的块数都是九的倍数;第二层的圈数是从第十圈到第十八圈,每一圈石头的块数都是九的倍数;第三层的圈数是从第十九圈到第二十一圈,每一圈石头的块数也都是九的倍数;真是奇妙无穷。每层东西南北都建有九级汉白玉的台阶,“九”又是个位数的最大的数。站在圜丘坛天心石上就是小声讲话,听起来也觉得非常洪亮,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音向四面八方传递后又被石栏反射回来,音量得到集中,皇帝在此祭祀昊天上帝时,读祝文时声音洪亮,产生神秘高远的效果,更增加了祭祀庄严神秘之感。

圜丘祭坛三层石面排列图

乾隆十六年(1751年)把明朝蓝色琉璃砖砌成的天坛(圜丘坛)护栏,改建为汉白玉为材料的护栏望板和望柱。第一层建有七十二根石栏,第二层建有一百零八根石栏,第三层建有一百八十根石栏,三层石栏之数加在一起为三百六十,合周天三百六十度之意。

天坛内墙为圆形,以象征天圆,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三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

天坛外墙为方形,以象征地方,外墙东南西北各有三座六柱三门的棂星门。棂星门是立于古代祭坛墙专用的门,形似牌坊,门楣、门阈、门柱是汉白玉制成的;门扉为红色。内墙与外墙之间,东南丙地有一座燔柴炉和一处瘗坎,西南有三根望灯杆。

圜丘坛东南内外墙之间的燔柴炉

圜丘坛西南内外墙之间的三根望灯杆

燔柴炉是建于古代祭坛专用于祭祀时烧松柏木“燔柴迎帝神”,祭祀完成后送燎时焚烧供品、祝版(祭文)、祝帛(蓝色绸缎)的巨大圆形琉璃砖炉。瘗坎是古代祭坛专门用于埋葬祭品的洞穴。灯杆是高悬灯笼的望灯杆,因为圜丘祭天要在天亮前开始,所以必须掌灯。

清朝以每年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祭祀活动从日出前七刻开始。玉用苍璧,牲用犊,皇帝行三跪九拜礼。乐奏始平之章、景平之章、咸平之章、寿平之章,舞干戚之舞。以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是因为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冬至过后白天一天天变长、夜晚一天天变短,白天一天天变长是为冬至一阳生,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天属阳,所以冬至这一天祭祀昊天上帝,表示阳气上升,春季快来了。

《乾隆四十年(1775年)御制冬至南郊礼成述事诗》:

欣逢月朔复初阳,恰值天开甲运昌。卌载承禋幸躬藐,三成学礼絜儿行。

于昭侑座配列祖,默启绵基吁上苍。鸿捷更希报早晚,速闻耆定武维扬。

清人施闰章《陪祀郊坛诗》云:

圜丘清晓露氤氲,拜舞衣冠鹓鹭分。碧殿朱旗列宿绕,黄钟清磬九霄闻。

雪澄泰畤光连海,柴望天门气作云。肃穆祠官能备物,馨香还赖圣明君。

在天坛外墙东棂星门外建有神库、神厨、宰牲亭等附属建筑。神库,坐北朝南,神厨,坐东朝西,皆面阔五开间,悬山顶,覆绿琉璃瓦,独立成院。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各三开间,皆坐东朝西,硬山顶,覆绿琉璃瓦,独立成院。宰牲亭坐北朝南,面阔三开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宰牲亭前为盝井亭,皆覆绿琉璃瓦,独立成院。

皇穹宇

皇穹宇位于天坛外北棂星门之北,南向,是由皇穹宇正殿、东西配殿、大门、围墙组成的一组建筑,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皇穹宇正殿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版的神殿,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皇穹宇。皇穹宇正殿在明代为重檐攒尖顶建筑,圆形以象征天,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为单檐攒尖顶,鎏金宝顶,环转八柱,门窗柱壁施以红色,覆以蓝琉璃瓦。基高九尺,直径五丈九尺九寸,有石制栏杆四十九根。东南西三面设有十四级的台阶。皇穹宇正殿明朝时供奉着黄质金字的“昊天上帝”的神版,清朝时改为供奉着蓝地金字的“皇天上帝”的神版。

皇穹宇鸟瞰图

明许毂《谒皇穹宇诗》云:

分祀崇郊典,严居肃帝宫。高明一祖配,陟降八神同。

紫气团华盖,元阴接上穹。万年瞻秉璧,灵贶自无穷。

皇穹宇正殿

皇穹宇正殿内景

在皇穹宇东西两侧,各有五间配殿,歇山顶,覆以天青琉璃瓦。配殿是存放圜丘坛配祀诸神神牌的神殿。皇穹宇东配殿平时供奉着金地朱书的“大明之神”的神牌;蓝地金字的“北斗七星之神”的神牌、“木火土金水之神”的神牌、“二十八宿之神”和“周天星辰之神”的神牌。

皇穹宇东配殿内的神牌

皇穹宇西配殿平时供奉着黄地墨书的“夜明之神”的神牌;丹漆金字的“云师之神”的神牌、“雨师之神”的神牌、“风伯之神”和“雷师之神”的神牌。

皇穹宇正殿和东西配殿,共围在一个圆形的围墙之内,由于围墙内壁平整光滑,声音可以沿内弧传递,故俗称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南台阶前还有三块奇妙的回音石。

皇穹宇西配殿内的神牌

皇穹宇配殿

皇穹宇南门

皇穹宇的南面设有三座并立的砖石结构歇山顶券门,覆以蓝琉璃瓦。由内坛墙的南半部分组成的圜丘坛方墙把圜丘坛、皇穹宇以及神厨、神库、宰牲亭、祭器库、乐器库等附属建筑围起来。

天坛(圜丘坛)和皇穹宇被方墙环抱,圜丘坛方墙共四座大门,均为砖石结构、歇山顶覆绿琉璃、三孔券门、红色的门扉,黄金的门钉,门钉为纵横九九八十一颗。东门叫泰元门,南门叫昭亨门,西门叫广利门,北门叫成贞门,东南西北四门名称的第二个字安顺序为“元、亨、利、贞”。这四字出自《周易·卷之一》:“乾。元亨利贞。”

圜丘坛是每年冬至这一天祭祀昊天上帝(皇天上帝)的祭坛,清代皇帝需要亲祀,王公大臣为陪祀,是为大祀。每年冬至日,清朝皇帝都要在圜丘坛祭祀皇天上帝。皇天上帝神位在圜丘坛第一层,南向,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清世宗(胤禛)、清高宗(弘历)配祀,在圜丘坛第一层东西向排列;从祀之神:大明之神(太阳)、夜明之神(月亮)、星辰诸神(北斗七星、木火土金水、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云雨风雷之神,在圜丘坛第二层东西向排列。

圜丘坛北坛门成贞门

斋宫

斋宫是明朝皇帝去天地坛大祀殿祭祀昊天上帝、皇地衹,以及明清两朝皇帝去圜丘坛或祈谷坛行礼前散斋四日、致斋三日的宫殿。斋宫在圜丘坛成贞门外西北,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斋宫坐西朝东,前有正殿,后有寝殿,旁有浴室。斋宫有宫墙两重、御沟两道环护,布局严谨、环境典雅、庄严凝重。

斋宫鸟瞰图

斋宫的正殿是无梁殿。无梁殿是砖石结构的大殿,庑殿顶,覆以绿琉璃,门窗墙壁皆为朱红色,东向,南北五开间,崇基石栏,北东南三面有汉白玉的台阶。斋宫正殿月台东北处有一座斋戒铜人石亭,月台东南处有一座时辰牌亭。斋宫正殿西面有寝殿,南北五开间,硬山顶,覆绿琉璃瓦,寝殿南北各有三间配殿。斋宫内宫墙呈方形,内宫墙正宫门坐西朝东,为砖石结构歇山顶的宫门,覆以绿琉璃,辟三孔券门;内宫墙南北各建一座宫门,砖石结构歇山顶,覆以绿琉璃,辟一孔券门。内宫墙外北东南挖有内御沟环池,环池正东有三座汉白玉的石桥,南北环池各有一座汉白玉的石桥;内宫墙外东北处有一座钟楼,内悬太和钟。内宫墙外是外宫墙,也呈方形,环以回廊一百六十三间。外宫墙正宫门坐西朝东,为砖石结构歇山顶的宫门,覆以绿琉璃,辟三孔券门;南北内宫墙各建一座宫门,砖石结构歇山顶,覆以绿琉璃,辟一孔券门。外宫墙外四面绕以御沟深池,在北南御沟深池各有一座汉白玉的石桥,在东面御沟深池有三座汉白玉的石桥。

斋宫正殿无梁殿

斋宫正殿无梁殿内景

斋宫铜人亭

斋宫铜人亭内铜人

斋宫时辰亭

明清皇帝亲祀天地坛或圜丘坛,须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

《乾隆十八年正月御制诣斋宫作》:

其一:引仗青旗出禁城,祥凝楼雪晓风轻。祈辛预日斋宫宿,又得新诗纪上庚。

其二:谒坛眂濯典依前,欣睹翚飞重焕然。申命秩宗稽古义,新题宝额号祈年。

其三:温暾曦影一窗红,数纪流阴默忖中。即事拈毫前后异,寸心虔敬始终同。

斋宫正门

斋宫钟楼

神乐署

神乐署在天坛内坛墙西天门外,是一组建筑群,坐西朝东,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称神乐观,是管理为天子祭天祈谷时演奏雅乐的教习机构,是天坛的五大主要建筑之一,乾隆二十年(1755年)改名为神乐署。

神乐署大门

神乐署正殿凝禧殿

神乐观大殿原名太和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改名为凝禧殿。凝禧殿南北五开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覆绿琉璃瓦,前后三出陛,各六级。凝禧殿前立有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御制重建神乐观之碑》。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后,明初称为玄武殿,后改称显佑殿,内供真武大帝。显佑殿南北七开间,单檐悬山顶,覆绿琉璃瓦。显佑殿前立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神乐署真武殿碑记》。

显佑殿后有袍服殿二十三间。其他建筑还有奉祀堂、左门东的通赞房等,典礼署、右门东的掌乐房等,前后均连檐通脊。神乐署正门面阔三开间,悬山顶,覆绿琉璃瓦。前后三出陛,各四级。

神乐署显佑殿

凝禧殿内的中和韶乐演出

明太祖和明成祖虔诚地信奉道教的真武大帝,认为真武大帝帮助他们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因此他们称帝后,凡是重要的祭祀均用道教音乐,并设提点知观、司律郎等职。当时神乐观的乐舞官、乐舞生都由道士担任,明朝人也以为祭祀昊天上帝用道士及道教音乐非礼,不妥。清朝,尤其是乾隆朝悉加厘定,凡礼仪之事由赞礼郎主持;祭祀时的乐舞之事由太常寺大臣慎加遴选,佛教的和尚、道教的羽士不宜用于朝廷。

清人冯廷櫆《春杪集神乐观送同年之官诗》云;

尺五天边春昼晴,同游南陌麴尘生。客来弥勒龛中坐,诗向桃花潭上成。

文苑千秋应作传,酒徒四海旧知名。于今却被闲人笑,好事罗郎又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