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梁静之
录取院系: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毕业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
获奖情况:200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欧洲中学生国际数学竞赛("Kaenguru der Mathematik 2009")二等奖
201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三等奖
“2010北京市中小学武术比赛”高中女子组三路长拳项目第二名
我眼中不一样的中德教育
高中阶段,我在德国柏林的赫德高级文理中学[Johann-Gottfried-Herder-Oberschule(Gymnasium)]学习生活了一年。这一年,我和德国同学一起,在同一个教室里,听同样的老师上同样的课程,参加同样的考试和课外活动。
在德国上学与在中国上学的一大不同,就是课时多、作业少。从上午8点到下午5点,一天有10节课,比我在国内一天的课时还多一节。但是,德国老师很少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我们也很少带作业回家做。
不过,在课堂纪律方面,德国老师的严厉程度丝毫不比中国老师差。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德国老师会十分严肃地维持课堂秩序。迟到与旷课的行为会如实地由任课老师记录在学校用于管理班级的“班级册”(Klassenbuch)上,甚至迟到几分钟都会记录在案。在课堂上交头接耳、随便说话的行为会受到老师的点名批评,甚至会被轰出教室。一次,我们全班同学因为上一节课考试,在接下来的一节物理课上集体迟到了两分钟。这让物理老师十分生气。他把我们全班批评了十分钟,后来又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们的班主任。过后,班主任又对我们进行了批评教育。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德式教育使我充分领教到了德国人的严谨、严格,甚至严厉。在这种近乎刻板的教学模式下,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在异国他乡亲身体验,耳闻目睹,我还了解了许多有关德国教育的“内幕”。时间一长,我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德国教育与中国的不同。中德教育的巨大差异引起了我的思考。
在德国,Gymnasium是中学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只有那些从Gymnasium毕业并顺利通过德国“高考”(Arbitur)的中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德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很大,想上个好大学,并不容易。然而,在德国上学这一年,我所听说的、看到的和自己亲身感受到的那种学习压力与国内情况相比就算不了什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德式教育——从课堂教学到各科考试,从师生关系到兴趣培养——与我们国内的教育模式确实大不一样。这可能与两国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历史传统甚至不同的校园文化存在某种联系。我发现,在中德之间,在两种不同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历史传统和校园文化之下,存在着不同的课堂、不同的考试、不同的师生关系,还有不同的兴趣导向……
不同的课堂: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多还是少?
在德国,课堂上不爱举手的学生实在是很少见。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课上举手发言的次数是学期成绩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在学期末取得理想的成绩,德国的学生们不仅要在考试和作业中做得出色,还要在课堂上积极地表现自己。德国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都不难,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填空题之类,问题环环相扣,借此推进教学进程。通过师生间一问一答,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上课时的专注程度以及对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根据我的观察,每节课中师生问答的平均时间会占到一半以上。
在去德国之前,在国内的课堂中,我并不爱举手回答问题。无论老师提的问题我懂还是不懂,我都愿意选择沉默,因为我周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们会对那些常常举手发言的同学产生爱出风头、哗众取宠的印象。当我身处于德国的课堂,看到我周围的德国同学一个个都高举着手要求回答问题时,我发现我自己也在改变。为什么别人无论对错都会举手,而我不能呢?渐渐地,我也成为一个爱举手回答问题的人了。对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只要认为我能回答,就会毫不犹豫地举手。可能我举五次手,只有一次被叫到,我也会感到满足,毕竟我抓住了一次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当我反思自己在国内不爱举手的原因时,我发现不举手的理由可以列出一大堆:在举手前顾虑太多,怕说错,怕老师再追问一个自己不懂的问题,怕同学笑话自己声音小,等等。慢慢地,不举手成了习惯,举手倒成了特例了。在德国的课堂上,哪里有那么多的顾虑呢?答错了,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忙纠正,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学习和反思的机会!而且这样学来的知识能记得更牢,不是吗?
在德国向老师问问题,也不完全局限于课堂上。德国教师短缺,一位老师一般教授两到三门课程。我们的德语老师也教法语,英语老师还教历史,数学老师也教地理,而学校里的物理老师一般也教化学。在校园里,如果我们脑子里有一个化学问题,遇见了物理老师,张口就可以问,他也能够给以很精当的解答。在我印象中,德国老师大多见多识广。通过和老师交往,耳濡目染,学生的知识面也扩大了。
国内课堂就是另一番情形了。学生的年级越高,课堂上举手发言的人越少。这似乎成了某种“规律”,以至于有些高年级老师已经习惯于“一言堂”,学生们也不爱举手问问题或提问题,等着课上“被点名”,课上的师生交流仅限于眼神中。难道这是中国课堂的“通病”?
实际上,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并体现在课堂上师生问答的效果上。在中国的课堂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是相对固定的几个人,而这些学生又往往都是同学们公认的成绩好、反应快、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课上能积极地跟进课堂进度,积极思考,他们的反应力与表达力在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相反,不爱发言的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训练就有可能存在缺失。
我认为,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上,甚至在校园里,我们应该想出更多的办法鼓励学生发言和提出问题,因为这不仅对他们学习有利,也对他们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有利。
不同的考试:平时表现、小考小测,算不算成绩?
对于学生们来说,考试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严肃话题。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和德国的学生是一样的。然而不同的是,中国的学生们大多害怕考试,尤其在考前,会紧张焦虑,而德国的学生们常常欢迎考试。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国,考试成绩总是与卷面分数画等号的,这也就导致学生拿到并不如意的成绩后,在一两分,甚至几分的失误上纠结、痛苦、自责。另一方面,中国学生的成绩单上的学年成绩,往往是由平时表现和一两次大考(如期中、期末考试)加权换算得出的。大考分数的比重会比较大,平时测验的成绩的比重比较小。这会导致学生逐渐养成在平时学习中态度松懈而在大考中过度紧张的不良习惯。
与中国不同,在德国,学生的考试成绩有1、2、3、4四个等级,由卷面分数并以考试具体情况换算而定,1等为最优。以百分制为例,如果某次考试题目出得简单,那么95分至100分之间的分数可以评为1等;如果考试题目难,那么90分至100分之间的分数可以评为1等。分等级记成绩的做法,淡化了具体分数的意义,学生在考试中只要尽量少犯错误,就能拿到1等或2等的好成绩。各科老师在每个学期末对学生出具期末成绩时,学期内的每次考试成绩都会计算在内。因为在德国的中学里没有期中或期末考试,所以对学生而言,他们参加的每一科的每一次考试都与他们的期末成绩密切相关,平时学习态度丝毫不能有所懈怠。这也许是我的德国同学们在整个学期都能自始至终保持勤勉的学习态度的原因吧。
在国内,同学们常常抱怨考试多,压力大。其实,在德国的中学里,考试的密度也是很大的。几乎每周都有考试,最多一天甚至考三次。刚开始时,我对这样频繁的考试也不适应。然而我发现德国同学们对考试似乎看得很开,甚至喜欢考试,在考试之前总是跃跃欲试。他们告诉我,因为每次考试都是提高自己学期成绩的机会,所以他们很看重考试,并以此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水平的一种方法。德国老师对每门课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安排有较高的自由度。老师会提前一周左右在课堂上通知考试时间。考试前的最后一次课上,老师会把考试范围和重点明确地向学生说明。
德国考试的难度一般不大,不会超出课内知识的难度。当然,要想取得好成绩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课上听讲的效率要高,要抓住老师讲的重点,仔细地揣摩、背诵;其次要利用好手上有限的学习资料,课本是一方面,老师额外发的讲义更是重中之重;最后,作业完成的质量要高,考试的题型会与课后习题十分相似。做到这三点,加上考试时的正常发挥,考出好成绩自然不难。
反观国内考试,出题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像是在斗智斗勇,有时有的题目会超出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范围,基本成为“废题”。在平时的考试中,老师们也喜欢为难一下学生,出几道难题。各阶段的选拔性考试就更不必说了,高考之所以被称做“独木桥”,难道没有一定道理吗?
有人说,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所举行的选拔性考试,其难度跨度大的特点是由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的。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极其有限,所以只能用近乎残酷的选拔方式来选拔出尖端的人才。与德国相比,这种“为难”学生的考试方式,也许并不能使学生们对考试检验学习成果的性质有正确的认识,也不一定能够选拔出真正的尖端人才。德国不以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不也选拔出了其国家发展所需要的一批又一批尖端高科技人才吗?
不同的师生关系:一起校园凶杀案引起的反思
谈及师生关系,我不得不谈到2009年3月11日发生在德国南部小镇威宁顿(Winnenden)的校园枪击案。枪手是一名刚刚走出校门的高中毕业生。出事当天,他返回母校,在教室里大开杀戒,先后枪杀12名师生,而且全部都是女性:女教师和女学生。在警察追捕过程中,他仓皇逃窜,在路上又先后杀死3名路人。最后,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吞枪自尽。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德国,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校园里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此血腥的枪杀案。当整个德国都在为死难者默哀,当校园内外都在讨论事件的经过与凶手的背景时,我心中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枪手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母校作案?他又为什么有选择性地枪杀自己的老师和同学呢?德国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学校的?又是怎么看待师生关系的呢?
当我把心中的疑问向德国老师和同学提出时,他们中竟无一人能够回答。他们说,这样的问题他们想都没有想过。枪手的杀人动机我们已无法知晓,但我从与德国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对德国人的师生关系以及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态度多了一些了解。
按照德国法律,每一名公民都要接受11—12年的义务教育,学校就是他们受教育的场所。许多德国学生不喜欢学校对他们封闭式的管理,觉得学校限制了他们的自由。虽然在老师面前德国学生表面上态度多少显得有些谦卑,因为老师掌握着评定学生成绩的权力,但是,当我问德国的同学:“你们尊重老师吗?”他们的回答大多是:“我们尊重每一个职业,老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他们觉得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是拿着政府的薪水的过日子的人而已,有必要给予特别的尊重吗?但是年纪大一些的老师还是十分在意学生对他们的态度的,如有不恭之处,他们会很严肃地把学生请出教室,而这又加深了一些学生对老师的不满。一位德国老师十分感慨地对我说:“现在,德国中小学老师的地位大不如从前了,老师的薪水低,常常需要找兼职工作,而学生已经不知道要尊重老师了……”师生关系的疏远,甚至关系紧张,已经成为德国校园的一种普遍现象。除此之外,德国学生对于学校似乎也没有多少好感。
与德国的校园文化相比,我更加欣赏充满人性关怀的中国校园文化。“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些训诫的话都是教育学生们应该尊重老师,对老师就要像对父母那样感恩、关心。中国人对于自己就读的学校总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体现在“母校”这种称呼上。当我把这些褒扬师生情谊的理念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介绍给我的德国老师和同学时,他们既羡慕,又很不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在我看来,尊敬师长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成功之处。可惜的是,一些同学仅仅把尊敬师长看做一种形式,对老师的态度比较功利,不够礼貌。这也说明这方面的教育是不能松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定要继续发扬并传承下去。
不同的兴趣导向:是指路明灯,还是无奈之举?
我有一位德国同学,他酷爱表演,每周都会去柏林的一家剧院学两次表演。说是学,但不用交学费,因为他的“学习”就是在剧院义务参演儿童话剧。排练就是他的学习机会。他曾经主动与我谈起他的职业理想——找一份更加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做一名兼职话剧演员。他说无论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他也不愿放弃表演。作为一名中学生,他说自己并不会因为学表演而放弃上大学的理想,更不希望这一业余爱好限制他对大学里更先进知识的追求。我的其他德国同学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认真态度不亚于他,他们的课外时间中总有一部分会留给自己喜欢的活动。
中国的中小学一直提倡开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素质教育不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其效果又将如何呢?
据我观察,在城市里,许多中小学生参加的课外活动无非是补习班、奥赛班、乐器班和体育班之类。补习班是用来提高分数的,但是如果成绩一不理想就想着上补习班,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提高呢?奥赛班更是颇受诟病,一群被认为“有天赋”的孩子被推着拽着往竞赛这条“独木桥”上走,他们中有几个人真的喜欢竞赛呢?孩子们学乐器往往是为了考级,考到最高级之后也就不再学了,像是任务已经完成了一样。学体育与学乐器一样,常常是为了培养成所谓特长生,为以后的升学多开一条门路。中国孩子的课余活动何时才能摆脱功利的阴影,回归其天性,与他们真正的兴趣爱好挂钩呢?
一些有识之士早有断言,兴趣爱好培养的缺失势必会导致青年一代严重的目标缺失和目标功利化。我看这种担心并非多余。据报道,某中学高年级学生作职业理想规划时,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并不能明确说出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但当记者问及在大学阶段想学什么专业时,答案都出乎意料的一致:经济,金融,管理,计算机。原因是,学这些专业,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赚钱的好工作。至于兴趣,答案是,等赚够钱以后再说吧!
我想,这样的兴趣观以及这样的兴趣培养模式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