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大(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姓名:刘倩

录取院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毕业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

获奖情况:北京市三好学生

北京四中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员

“走进科普场馆”征文活动一等奖

教育的真谛

犹记得高中最后一节地理课,我的地理老师兼导师用坚定而积极的语气告诉大家说,不管高考成绩如何,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亦是成功之母。的确,谁也无法通过一次高考——无数次考试中的一次——来给一个人定性。而即使是这样一次看上去“生死攸关”的考试,也不可能从此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冯友兰先生曾说“人是能觉解的动物”,在我看来,这种“觉解”应当是人在不断完善自己认知能力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思想精神、人生境界的一种升华,是一种始终学习、进行自我调整的生活状态。于是,就探求知识的层面来说,人生的任何一站也不算是终点。

我一直坚信人要终身学习。当然,此处所说的“学习”并不是狭义上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伏案读书——我想这种学习应当是发自内心地对新知识、新方法,甚至是新道德的渴求,让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更新。

我所就读的初中和高中奉行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而这两种教育理念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结果,让我更加坚定地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初中老师禁止我们进行除去学习书本知识以应付考试以外的一切活动,不管是身处校内还是校外。让我尤其不解的一条是“禁止阅读课外书籍”。我至今仍记得教学主任没收一个同学课间偷偷在位子下面阅读的《青年文摘》。我当时心里很难过,尽管我承认通过初中三年的“闭门读书”,我们整个年级的同学都在中考中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绩,以绝对压倒性优势稳居全区首位,但完全封闭的应试学习生活,让我们失去了多么宝贵的阅读、体验与丰富自己的机会。还记得初入高中时,我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胆怯——不敢也没有勇气去尝试那么多的社团、学生会工作;我对高中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没有人天天催着赶着我学习、没有成山的老师精心筛选过的习题让我做,我竟一时无所适从;我对自己竟然能成为“人文班”的一员感到深深怀疑——那里的每一个同学都饱读诗书,对事物有着自己独到而又颇深刻的见解,从身边同学脸上自信的表情,我知道他们在过去的三年里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不断地充实过自己。我也知道自己和身边优秀的同龄人们相比还差得很远。

我想我永远不可能忘记升入高中的第一天,入学教育上每位老师对我们2011届新生的教导:要做杰出的中国人。而我就读的高中也正是时刻践行着这一教育理念——从不把她的学生拘束在应付高考这一小圈子里,那样太过狭隘,太过短见——她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扬自己的个性,并提供各种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丰富自己,身在校园,心系家国,她的教育目的是通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让每一个毕业生从一个学生、一个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现在来讲,我们不能断下结论上述两种教育方法一定能分出孰对孰错,但二者的差异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当下,甚至一直以来中国基础教育的思考:基础教育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应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句话现在已经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了。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同任务是通过自身的示范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单纯教会他们某一点知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是老子在谈到学习时的观点,他所说的“道”正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真理,和在其过程中探索出的方法。“日损”的意思正是不断删减、去除,以得到问题的精髓和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又不禁使我想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位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学生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时光里填鸭似的教会他们无数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但一旦孩子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他们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将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可能会摈弃“学习”这一良好的习惯。而那些暂时不功利性地谈论考试成绩,而是一点一滴培养起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予学生善于发现美和问题的眼睛,炼出一颗颗能明辨是非的心灵的教师们,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称职的教育者——他们为学生们构建了最基础的世界观,让学生们明白学习的真正目的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批能够不断学习同时胸怀天下的志者,这些有志之士会在日益的进取中记得去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事情,这也可以称得上是现阶段教育的一个基本的目标。

许多人可能会质疑,被说得沸沸扬扬的“素质教育”真的能有其成效吗?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不瞄准中考、高考、考研、考级等等各种各样的考试来学习,学生又如何有机会获得进一步教育的资格,如何有享受更优质教育资源的条件?打一个比方,一个孩子从小学起不是像其他孩子一样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兼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他或许没有足够的机会考上一所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上好高中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好大学就更不要说。相反,如果孩子一门心思为了应试而学习,就有机会在各重点学校中“驰骋”,最终拿到一纸相当“好看”的文凭。我们不能否认这样学习出来的孩子会有一些人有真才实学,但他们终究缺少某种在现代社会竞争中所应具备的素质,换句话说,他们可能会能力不足。正因为这种“恶性循环”的存在,使中国很难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人天性聪明,能干,按理说具备了相当好的冲击诺贝尔奖的素质——但获得诺贝尔奖不是赢得体育比赛,不是说你光凭刻苦训练就能收获成效的,在科研领域里,人们还需要创新的意识、自由的学术环境与对进一步真理的渴求,而这些也恰恰是中国基础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们所缺乏的。由于不得不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课本,学生们或许无暇,或许不敢质疑课本的权威;即使有人敢于质疑,考试时候答上自己的观点也不能被判作是正确的,所以中国人普遍缺乏独立思考问题或者是创新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出现存在多方面的因素,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原因便是国家的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即使在北京,也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普通高中上,还有许多孩子只能上职业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告别学校生活。与西方一些国家大学入学率都相当高这一现象相比,我们的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的资源不能说是让人满意的。正是因为人多、资源少,高考成了许多在中学时代无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却相当有能力的孩子为数不多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渠道,“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有问题就应该致力于改变,而不是面对问题表现出无奈进而安于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为教育事业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教育教学条件都有了相当大的改善,那么进一步应该转变的就应该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究竟为什么学习?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以逐渐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向着真理不断求索。这样的意识,是需要在小学、中学时期,教师们一步步加以引导而形成的。

上高中以后,我发现身边很少有老师会不厌其烦地督促我们学习,甚至许多文科老师连课本讲得都很少,他们总是抛出一些问题让我们思考,进而培养了我们思考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高中的前两年里,我们很少为了“高考”刻意去做些什么,相反,作为文科生的我们会在学习地理时瞪大了眼睛听老师讲深奥的天文学知识;会在每年春天校园花开时节分小组认真记录下各种植物的长芽、开花时间;会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一趟趟往化学实验室跑,为了更好地弄清楚明矾的添加量对油条口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会去听关于金融危机的讲座;去听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对现代技术的演讲”;去玩一次“鸡蛋撞地球”;去搭建一个承重模型……这些看起来都是理科生喜欢的东西在我们文科生这里也同样受到欢迎,我想,这和高中老师的引导绝对是分不开的。

文科学习也同样如是。拿语文学科举例,不论是课上课下,我们从不局限于课本上那一点仅有的知识,而是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学习资源充实着自己的语文学习。高一的时候我们通读并背诵了部分《论语》和《孟子》篇章;高二的时候阅读了《庄子》和《唐诗三百首》;即便是在课业繁重的高三,我们也用一篇篇《古文观止》里的文章滋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课上,我们会从一首《钗头凤》发散开来,畅谈陆游唐婉的故事,甚至在假期还赴绍兴参观了陆游的故居;我们会从一篇《前赤壁赋》说开去,追寻东坡“黄州惠州儋州”的足迹,在成都三苏祠前久久伫立;我们召开诗歌朗诵会、话剧节,我们会在中秋组织祭月赏月,在端午祭屈原……这一项项内容充实而又有意义的活动不但为课内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它们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主动求索的能力。

高中的老师们“授人以渔”地传授给我们许多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方法,悉心地指给我们方向,让我们用一颗慧眼看清世事,同时也依旧保持着自己洁净的心灵。我们的地理老师从来不会把现成的知识结构拿来让我们背,而是要让我们着眼于世界、着眼于现实对各种地理问题进行思考。也正是高一高二两年来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让我们在高三答题时即便是不用背书,也能将问题考虑得面面俱到。历史老师总是强调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而这样的教育也让我们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不盲从,不向权威屈服。美术老师用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例子为我们呈现各个时期各个画派的画风特点,带我们走近米开朗琪罗、达利和梵高,让我们在日后欣赏美术作品时不由自主地多了一分自己思考与辨别的能力。数学老师总是一遍一遍地在黑板上推导各个公式的得出过程,而从来不让我们盲目地背公式。我相信这些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巩固会对我们的学习终身受益。

单就我个人而言,我通过自主学习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高二的时候有幸参与历史老师负责的课题,其内容是对本校已退休语文特级教师李老师做口述历史研究。也正是在这时,我开始翻阅各种书籍,了解作口述历史研究的背景、步骤、方法,也阅读了一些学者撰写的口述历史作品。与此同时,我对李老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是个感情丰沛的人,遇到激起内心波澜之事总是热泪盈眶,声音也颤抖着,让我们这些记录者的心也随他一起跳动;每当说到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他从没有一味地指责抱怨,而是要用历史上的错误引起我们对现实的思考,我看到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深沉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一个人在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能有这样的痛心和焦虑。也正是那时我更加懂得为何从入学教育起母校就让她的学生成为杰出的中国人。在赴日本修学考察之前,我确定了研究的课题《日本人职业精神的负面影响》,并为此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和数据。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如实记录了日本人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等信息。回国后就此写下了考察报告。从此,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有了一些思考。我们的发展当从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找到借鉴,学习他国的经验是为了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在创办学校英语话剧社和排演莎士比亚经典喜剧《第十二夜》的过程中,我和社团其他成员反复阅读佶屈难懂的古英语原著,以便改编出一部适合中学生的英语话剧。在阅读与改编的过程中,我们曾不只一次被莎翁那准确的用词和充满智慧的话语所吸引,起初觉得难懂的文字也逐渐让我们难以割舍。演出获得成功后,我又阅读了莎士比亚的其他经典剧目,从此话剧的大门冲我敞开。我惊喜于高中自己的改变——不再是以前那个只会学习的孩子,而是逐渐成了一个有自己的思想、乐于学习新知识、敢于对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人。与此同时我也欣然发现,并没有被我倾注全部精力的课内学习会随着自己对许多事物理解的加深而变得轻松了许多。

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会有一天向着非应试的方向发展,但这终究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这个改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学生、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中学阶段是学生初步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也是绝佳的了解世界、丰富思想、启迪智慧的时期。帕斯卡尔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何不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由的空气下自主地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而不是被既定的形式所束缚。我想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

何不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由的空气下自主地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而不是被既定的形式所束缚。我想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杰出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