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城市集体行动事件的数量与时间分布

在明代后期至清代前中叶,在城市发生了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城市集体行动事件。在此搜集了城市中所发生的集体行动事件共有458件,以阐明这些事件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形。其中明代的有158件,清代的有300件。以下将这些事件以十年为一单位列为表3,并绘为图1:

表3 明清城市集体行动事件数量时间分布

图1 明清城市集体行动事件数量时间分布

由表3及图1中,可以看到明清城市集体行动数量变化的趋势,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1)明朝万历年间(1590、1600年代),(2)明清之际的崇祯到顺治年间(1640年代),(3)清朝的雍正朝至乾隆初年(1720到1750年代)。

这样趋势的背后,是否有一个共通的原因带动城市集体行动?在导论中曾提到查尔斯·蒂利研究欧洲近代集体行动事件发生的频率,尝试探讨这类事件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和国家机器形成等因素的关联性。明清史学者看待朝代循环的问题时,较倾向从国家财政经济与人口压力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动乱的问题。当然,明清时期并未发生资本主义工业化,但是上述的其他要素,都可能与集体行动事件发生有所联系。明清的城市集体行动事件之所以频繁,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或是人口变动的影响?经济景气的波动情况是否也会带动集体行动?与国家的财政是否相关?这都是值得探讨的几个因素。

若与城市化的趋势相比较的话,前一章已提到明清城市化的发展,明代是在嘉靖以后,清代则是在雍正乾隆年间,与上面看到明清城市集体行动数量变化的趋势也颇为吻合。但是明清之际,因为天灾人祸而使城市经济萧条,而城市集体行动并未减少,反而增多,显见这时期的城市集体行动并不是简单地用城市化所能解释的。

明清以来人口的压力颇大,这是否也会影响到城市社会,因而助长了城市集体行动之风气?关于明清人口成长的趋势,何炳棣与Perkins的估计可见表4。表中显示明清人口的成长与城市化的趋势相合,在时间上同样是在万历年间与乾隆以后,人口达到高峰,在明清之际则是人口下降。明清时期的城市化与人口成长两者的确是有间接的关系,因为城市内的手工业部门解决了明清以来人口过剩的压力,许多农村过剩的人口迁移到城市来就业。(1)与前述之城市化也有同样的现象,即在明清之际人口减少时,仍见到城市集体行动增加的现象。所以这时期的城市集体行动频繁的原因,也不是单一的人口因素所造成的。

表4 明清人口估计

资料来源:Dwight H. Perkin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368-1968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Co., 1969), p.216.

至于经济的景气波动,是否会带动城市集体行动呢?假若以物价的波动作为经济景气的指标来看,根据学者的研究也显示,米价与其他粮食价格之波动颇为相近。(2)若以米价来代表粮食价格,将米价波动趋势与城市集体行动事件之数量趋势相比较,(3)则可见明后期至清中叶米价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1640年代与1760年代,前者与明清之际城市集体行动的高峰一致,但后者在时间上与清代城市集体行动的几个高峰并不完全吻合。由此可知,经济之萧条与否,虽与城市集体行动的发生有关联,但并非完全吻合。即使如城市内所发生的粮食暴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恐怕也不能完全以粮价波动来解释粮食暴动的发生。(更详细之讨论见第六章)

政府的能力也可能是制约城市集体行动的原因之一。如果以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作为衡量政府能力的指标的话,明清政府的财政能力是否也影响到城市集体行动的发生呢?先以明代政府的财政情况为例,就明代中叶后户部太仓银库历年岁出入的盈亏数字看来,在正德十三年(1518)以后,除了万历五年(1577)、二十一年(1593)、三十年(1602)、天启五年(1625)、崇祯四年(1631)及七年(1634)等七个年度尚有盈余外,其余都不能完全支付当年的岁出而产生财政赤字。赤字的出现表示财政上入不敷出。虽然自明中叶以后,户部太仓岁入银数长期递增,但仍赶不上岁出上升的速度。(4)明代后期所以会出现大量的城市集体行动,尤其是明末常出现许多反对政府财税政令的城市民变,或许与政府财政失衡,又造成财经政策的错误,导致民怨有直接的关联性(参见第九章)。

但是清代的情形则又不同。就清代政府的财政收支方面来看,“地丁”是清政府最主要的税收,但在清初因为军饷浩繁,国用处于不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康熙早期。在地丁已不敷国用的情形下,清朝政府遂借由增加盐课、关税、富商捐献,以及规定地方存留尽解中央的方法来增加收入。康熙二十二年(1683)时三藩之乱已平定,台湾也归入清朝版图,兵饷已不再成为财政的重大负担后,国用也渐渐富裕。从户部的库帑观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户部库帑有四千五百万两;康熙四十八年(1709)有五千余万两;至雍正年间有六千万两;乾隆四十五年(1780)更高达七千余万两。(5)可是对照清代城市集体行动发生的时间来看,城市集体行动的高峰集中在顺治年间,以及雍正至乾隆年初年,前者是清朝财政吃紧的时期,而后者却是清代财政宽裕的时期。由此可知,清代政府的财政能力与城市集体行动不见得完全相关。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明清城市集体行动并不能由单一因素或动机来解释。因此在本书下篇的各章中,将分别处理各种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城市集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