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之心撑起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天空
严仁英在纽约工作的学生段得琬女士在得知恩师喜获“蔡元培奖”后给我们发来了回忆当年师生之情的电子邮件:“1984年,我考取了严大夫的研究生,专业叫做‘优生学’。我在英汉词典里找到了优生学的英文是‘Eugenics',便拿去问严大夫……”
“老师,‘优生学’这个词的英文是这么翻译吗?”接过词典,严仁英一向和蔼的脸上顿时严肃起来,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是!”
原来,英文“Eugenics”并没有字典里讲的那么简单,这个词与德国纳粹的优良种族生存、低劣种族灭绝的邪恶论调相关联,在国际上是一个声名狼藉的词,充满了血腥、恐怖与杀戮!“我们要搞的优生学实际上应该叫‘Perinatal Medicine',正确的译法是‘围产医学’。”严仁英平静地讲道。段得琬写道:“那还是我第一次听到‘围产医学’的提法……”
严仁英用自己的一双大手推开了一扇门——我国围产医学的大门。这“一推”就推出了“三大愿望”:一是挂牌子,二是搞培训,三是写本书。如今这三件事都已完成: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在北大医院挂牌成立,举办了全国围产保健高危管理培训班,撰写并主编了《妇女卫生保健学》、《实用优生学》等专著。和“三大愿望”同时可被提及的还有四个名词:“早孕门诊”、“孕妇学校”、“高危管理”和“叶酸”。
以往的产前检查初诊要等到妊娠7个月才开始,严仁英则认为,产前检查应从妊娠初期开始,并应坚持定期检查,确保母子安全。于是,她率先在妇产科增设了“早孕门诊”,而配合门诊工作开办的“孕妇学校”每天为近千名孕妇提供着优质的服务,来听课的常常都是一大家子人。
在严仁英的率领下,妇儿保健中心以经济欠发达、死亡率高的农村为重点,在北京郊区顺义县7个乡进行为期3年的围产保健高危管理试点研究,使围产儿的死亡率由27‰下降到17.6‰,由此证明在农村使用高危管理方法是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她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助下举办全国高危管理学习班,将高危管理孕产妇、降低围产儿死亡的技术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将高危管理的方法应用于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工作中,同样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初,严仁英对1981—1982年间出生的两千多名婴儿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后发现,神经管畸形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第一原因。1983年5月,严仁英在“欧洲中国围产保健检测研讨会”上报告了这一研究的初步成果,提出了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研究建议,震惊了卫生部领导和中外专家。1987年,她与美国纽约母婴保健协会出生缺陷分会神经管畸形研究室开展双边合作,在中国进行妊娠14~22周孕妇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研究并确定了发现甲胎蛋白与妊娠期多个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围产医学逐渐成为国家计划生育国策的主要基础学科,开始为各界人士所认同和接受。
1988年,在严仁英的努力下成立了中华围产医学会,严仁英担任主任委员,后任名誉主任委员。此后,她曾赴日本、意大利参加国际性围产医学学术活动,力争使中华围产医学会在国际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
1989—1992年期间,严仁英开始了针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面的研究。她通过对孕产妇死亡水平不同的两个省(江苏、河南)进行调查,发现孕产妇死亡与家庭经济状况、孕妇保健知识、生育的计划性、保健服务的提供及利用等社会因素有关,率先提出了将社会因素纳入孕产妇死亡高危因素的观点,并据此从改善孕产妇周围的社会环境着手,在河南省建立健全了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对孕妇进行分级管理和高危转诊制度,将提高乡、村二级妇幼保健人员医疗、保健水平作为培训重点,同时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的实行,河南省三个县的孕产妇死亡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一半,此项研究因而荣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这种采用综合方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观点一直沿用至今,严仁英的“新事业”初见成效。
1990—1993年,严仁英带头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合作,在河北、山西、浙江、江苏省的30个县建立了胎婴儿神经管畸形防治研究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双边科研合作“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得以实现。她走在江南水乡的田埂上,与基层医务工作者交谈:访问青年夫妇的新婚之家,指导育龄妇女按时服用药物,通过大量的人群研究证实了新婚和准备生育的妇女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可以减少70%神经管畸形儿的发生,通过三年普及、两年提高的步骤使中国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下降了50%,为中国的优生工作立了一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严仁英把生殖保健从生物医学的概念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的范畴,她组织对两个孕产妇死亡水平不同的省调查与孕产妇死亡有关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年人均收入低、文盲、保健知识缺乏、在家由未经培训人员接产、大家庭、未婚先孕和有人流史等都是孕产妇死亡的高危因素,通过对群众进行健康教育,教会孕产妇及其家属如何利用保健服务及改进服务质量等,成功地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生殖健康不仅限于医学,而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心理不健康也是病。”这种采用综合方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观点一直沿用至今。
1997年8月,严仁英被卫生部指定为妇女保健组组长,亲自主持修订妇幼卫生专业“妇女保健学”和“儿童保健学”教学大纲。时间紧,条件差,任务重,严仁英身先士卒指挥工作。通过修订,解决了妇女保健学的学科性质和任务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妇女保健学”是一门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妇女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生物、环境、社会及心理等因素对妇女生殖健康的影响与保健对策,其任务是保障和增进妇女群体的健康水平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为中国妇女保健学的学科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孕产妇保健呕心沥血,为围产儿健康牵肠挂肚。由于在妇幼保健工作的突出贡献,严仁英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她一手创办的妇儿保健中心于1989年被WHO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妇儿保健研究培训合作中心”,严仁英亲任主任。“我是革了临床医学的命!”老人笑谈道。她迈出诊室的一小步,却撑起了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一片天!
她主编了《实用优生学》、《实用优生手册》、《妇女卫生保健学》、《优生优育优教百科全书》、《围产医学基础》及The Risk Approach in Perinatal Health Shunyi County,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审译了《卫生保健中的高危分析和管理》,编译了《妇女身心学》:1988年获中国福利会妇幼保健樟树奖,1993年获首届中国人口奖,1998年获中国内滕国际育儿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