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凡例
一、本文所引《宋史·职官志》之原文,一依涵芬楼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中之《宋史》。其书为配合元至正初刊本及明成化重刊本而成。凡半叶十行、行二十二字者,元刊本也。半叶十行、行二十字者,明刊本也。《职官志》一二卷中,唯卷一一为元刊,余均明刊。
一、本文所据主要参证资料者为:
《宋会要辑稿》(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本)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爱日精庐活字本)
杨仲良《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广雅书局本)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四川仁寿萧氏刻本)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适园丛书》本)
李攸《宋朝事实》(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程俱《麟台故事》(同上)
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敬乡楼丛书》本)
潜说友《咸淳临安志》(清钱塘汪氏仿宋刊本)
叶梦得《石林燕语》(叶德辉《郋园丛书》本)
汪应辰《<石林燕语>辨》(《儒学警悟》本)
程大昌《考古编》(同上)
徐度《却扫编》(《学津讨原》本)
孙逢吉《职官分纪》(《四库珍本丛书》初集本)
章如愚《山堂先生群书考索》(明正德刘氏慎独斋刊本)
刘子实《翰苑新书》(明万历金陵周氏仁寿堂刊本)
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明嘉靖三衢夏氏刊本)
马端临《文献通考》(浙江书局刻本)
一、宋代各朝《会要》,经元迄明,多所散佚。明修《永乐大典》时,取文渊阁所藏二百零三册之残本,分门散隶于各韵之中。宣德间文渊阁火,残存之本乃亦同归于尽。清嘉庆中,大兴徐松方自《永乐大典》各韵中重为辑出,而以卷帙浩瀚,刊写两难,终清之世,唯原辑之稿本孤行,故明清两代之治宋史者无一人得见此书。今得影印本,遂亟取以与《宋史》对读,本文中所取材于《宋会要》者亦遂视各书为独多。然《宋会要》之辑录实出于匆遽之间,嗣后未曾再经细校,其部类比次,又大体依据《宋史》各《志》之门目为准,坐是而差谬讹夺,随在不免。本文于征引之际,倍极审慎,凡有他书可相比照者,亦一并引录,以资佐证。
一、南宋诸家所修“类书”,大都辗转抄引,其记载宋代官制较详而流传至今者,厥唯上举章如愚、刘子实、谢维新三家之书。章书成于宁宗时,谢书成于理宗时,刘书之成当亦与谢书相先后。三书所载事目均多雷同,而以谢书刘书之间为尤甚:所列条目,所述沿革,同者盖将什九。则似三书之间,应有源流关系存在。然细核其相同各节,章书时次居前,而其所载出典反不及刘书、谢书之完备;即刘书谢书之所载,亦多有此具彼阙、此阙彼具者,知其时必尚有为各书共同祖述之一书,而今亡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之《职官考》,其正文同于刘谢二家之书者亦什八九。然刘谢两家亦有互异之处,如刘书前集(九)《太守》条引《中兴会要》之文,于“许通差武臣一次”句下有一段云:“绍兴元年知越州陈汝锡言:‘诸路守臣并许节制管内军马,除逐州遇有缓急事宜合依前项指挥听从本州守臣节制外,所有事干一路军政,及合隶帅司差发之类,并令遵依旧法施行。’诏申明行下。”同卷通判条夹注中有“经总制钱旧法守贰通掌而隶提刑司”云云一段,为谢书《太守》条及《通判》条所不载。谢书后集卷七六《教授》条云:“国初有四书院:庐山白鹿洞、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按:四书院下原各有夹注一段,兹从略),未建州学也。乾兴元年兖州守臣孙奭私建学舍,聚生徒,乞请太学助教杨光辅充本州讲书,从之。余镇未置学也。景祐四年诏藩镇始立学,他州勿听也。宝元元年颍州守臣蔡齐请立学,时大郡始有学,而小郡犹未置也。庆历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令立学,……委运司及长吏于幕职州县官内荐教授,或本处举人举有德艺者充。当时虽置教授,或用兼官,或举士人,委于漕司而未隶朝廷也。”层次极为清晰,而刘书《教授》条所载则较此大简。其外取舍繁简之不同犹难殚数。而凡此诸处,《通考》均与谢书相同。因知其渊源所自,盖为《合璧事类》而非《翰苑新书》也。《宋史·职官志》袭用之书非一,而其径自《通考》出者为数最多。今于校读之际,于此等源流关系均加探究,故所藉赖于章、刘、谢、马诸家之书者亦至繁夥。
一、《通考》所载宋代职官,大体虽与《合璧事类》相同,而其间亦时有详略互异之处。今查凡《通考》所无而仅见于《合璧事类》之条目,《宋史·职官志》苟亦有之,则二者间之内容必多异;凡《合璧事类》所无而仅见于《通考》之条目,《宋史·职官志》苟亦有之,则二者间之内容大体上必不殊。且凡《通考》录用《合璧事类》之成文,偶因传写而有所失误者,《宋史·职官志》亦皆踵讹袭谬,未予是正。据知《宋史·职官志》之与上举二书相雷同者,必皆出自《通考》而与《合璧事类》则无直接之因缘也。故于对读考校之际,虽取章、刘、谢、马诸家之书而并用之,就中实以用马书之处为尤多。其间有《通考》改易《合璧事类》之文而有迹象可寻、或《通考》有误而《合璧事类》本不误者,即引录《合璧事类》之文以相比证。虽分疏之际不免辞费,顾亦所以明《宋史·职官志》中若干条目之来源在此而不在彼耳。
一、《宋史·职官志》中条目之不出于《通考》者,亦必出于另一成书,其书为何,今未能明。其中有行文顺序与《通考》异而记叙之谬误与《通考》同者,则二者又必同出一源。本文遇此种情形,间亦录而存之,为俟异日探求其本源也。
一、昔人校正《宋史》之著述,《四库全书总目·宋史提要》中引有沈世泊《宋史就正编》内驳正《宋史》者数条,而沈氏此书则未为《四库》所收录,故今亦未能得见,不知其书之内容果何若。余如武英殿本《宋史》各卷后所附载之《考证》,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及邵晋涵《南江札记》中之考订《宋史》部分,均以列传为多,涉及《职官志》者寥寥无几。凡诸书所已论及而又为我之所同意者,即不在文中重复论述,凡诸家之考论犹有疑文剩义者,则更摘出参决之。
一、本文为求易于征信起见,取证唯求其充,推考唯求其尽,虽一字、一词、一年月、一名氏之是正,亦往往反复辨说,期于无可置疑而后已。文字芜累,读者谅之。
一、继本书而可谋定稿付印者,为《刑法志》、《河渠志》、《兵志》及一部分列传之校稿。
一、心未周浃夫全史,功力仅及于饤饾,此固通学之所不屑为,而我则未能优为之者。考论之所不中,念虑之所不周,雠勘之所疏漏,参照之所未及者,不知凡几,愿受宏雅之指教焉。
1941年9月8日写于四川南溪县之板栗坳
(原载《读书通讯》第62期,1943年3月)
附录:
陈寅恪先生所作《<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吾国近年之学术,如考古历史文艺及思想史等,以世局激荡及外缘薰习之故,咸有显著之变迁。将来所止之境,今固未敢断论,惟可一言蔽之曰,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是已。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本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又可庇荫百十人矣。由是言之,宋代之史事,乃今日所亟应致力者。此为世人所共知,然亦谈何容易耶?盖天水一朝之史料,曾汇集于元修之《宋史》。自来所谓正史者,皆不能无所阙误,而《宋史》尤甚。若欲补其阙遗,正其讹误,必先精研本书,然后始有增订工事之可言。《宋史》一书,于诸正史中,卷帙最为繁多,数百年来,真能熟读之者,实无几人。更何论探索其根据,比较其同异,藉为改创之资乎?邓恭三先生广铭,夙治宋史,欲著《宋史校正》一书,先以《宋史职官志考正》一篇,刊布于世。其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寅恪前居旧京时,获读先生考辨辛稼轩事迹之文,深服其精博,愿得一见为幸。及南来之后,同寓昆明青园学舍,而寅恪病榻呻吟,救死不暇,固难与之论学论史,但当时亦见先生甚为尘俗琐杂所困,疑其必尠余力,可以从事著述。殊不意其拨冗偷闲,竟成此篇。是其神思之缜密,志愿之果毅,逾越等伦。他日新宋学之建立,先生当为最有功之一人,可以无疑也。噫!先生与稼轩生同乡土,遭际国难,间关南渡,尤复似之。然稼轩本功名之士,仕宦颇显达矣,仍郁郁不得志,遂有斜阳烟柳之句。先生则始终殚力竭智,以建立新宋学为务,不屑同于假手功名之士,而能自致于不朽之域。其乡土踪迹,虽不异前贤,独傭书养亲,自甘寂寞,乃迥不相同。故身历目睹,有所不乐者,辄以达观遣之。然则今日即有稼轩所感之事,岂必遽兴稼轩当日之叹哉?寅恪承先生之命,为是篇弁言,惧其覉泊西南,胸次或如稼轩之郁郁,因并论古今世变及功名学术之同异,以慰释之。庶几益得专一于校史之工事,而全书遂可早日写定欤?癸未一月二十七日陈寅恪书于桂林雁山别墅。
原载《金明馆丛稿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