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历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童年时家道衰落,给了他接触下层民众、尤其是农民的机会。他在家乡接受启蒙教学,1898年进南京水师学堂,不久又改投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南京求学期间,他接触到了现代科学知识,并读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的影响。1902年,他赴日本学医,开始系统地接触西方新思潮,形成了早期以进化论和个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进化论应用于社会领域,形成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鲁迅基于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主要从进化论中吸收了进化和反抗的思想,着眼于民族的自强和振兴。他受尼采的影响,坚持个性主义,主张“掊物质以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体现了他早期重视个性发展的思想立场。
仙台医科专科学校经常在课间为学生放映幻灯片。有一天课后,放映的是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因充当俄国间谍而被日本人抓住砍头,然而观看他砍头的竟是他的中国同胞,这使鲁迅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他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908年,鲁迅回国,先后在绍兴和杭州教书。辛亥革命爆发,他十分兴奋,但很快就对辛亥革命的结果感到失望。1912年,受人推荐,他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又随教育部迁居北京。教育部的工作十分平淡,中国的社会又看不到希望,鲁迅的思想陷于消沉。他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作为麻痹自己的一种方法,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读古书、抄古碑上,而这也在不经意中增加了他的学术积累,提升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洞察力。
1918年初,钱玄同请他为《新青年》作点文章。鲁迅应约创作了《狂人日记》,从此一发不可收,接连发表了《孔乙己》、《药》、《明天》等小说和为数不少的杂文。这些作品后来分别结集为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坟》、《热风》等。1926年他又出版了小说集《彷徨》。
1926年9月,鲁迅由林语堂介绍,到厦门大学担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一学期后辞职转任中山大学国文系主任。“四·一二”政变,鲁迅奔走营救学生无效,愤而辞去一切职务。他原来的“青年必胜于老年”的进化论思想轰毁,开始接受共产党人的阶级斗争学说。
1927年10月,鲁迅偕许广平从广州到上海,开始了最后十年在上海的生活。他参与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接编《语丝》,和郁达夫合办《奔流》,1929年又与柔石等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和《朝花旬刊》,印行《艺苑朝华》,介绍和倡导版画。1930年初,他与创造社、太阳社联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了新时代的思想文化斗争。
鲁迅后期的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两地书》和《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等。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毛泽东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