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行为学基础理论
行为学或称人为学,是研究人的哲学、人的本质与行为规律的学问。其学说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思想家就开始研究,但未正式形成一门学科。其理论散诸于古今中外各书。并和近代西方的行为科学理论一脉相承。这门学科的研究对学习管理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
2.4.1 人的本质
探讨人的本质,是我们学习研究管理心理学的出发点。对于什么是人,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在马克思创立以前,许多科学家,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就阐明了: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猿又是由更低级的动物经过更长的时间进化而来的。人和动物一样都有非条件反射的属性,有生存本能、饮食本能和繁衍本能等等。这些本能是动物也包括人得以生存繁衍的基本条件。因此,承认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自然属性,不是马克思的创见。
把意识作为区别人和动物的标志,首先也不是马克思。历史上许多进步的思想家、革命家都是这样看的。莎士比亚就曾说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这里莎士比亚很明确地把理性、智慧作为人的标志。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指出:“依余所见,古人固已有言:人为万物之灵,然则万物之灵者即为人的定义。”
在人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比历史上任何哲学家、科学家都高明独创之处在哪里呢?就在于他们从社会关系的总和方面去考察人的本性。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时对人的问题最科学、最深刻的说明。马克思这个论断的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劳动、语言、思维,是人特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据,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各方面需要的物质活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以意识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界。以生产劳动为手段,人类一方面获取自然界已有的财富,如捕捉行兽,开采石油;另一方面还创造自然界没有的财富,作为自己的生存资料。而动物只能采用自然界已有的现成的东西,却不能创造自然界没有的财富。正因为这样,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是深刻的、积极的,而动物对自然界的影响是表面的、消极的。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人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一定的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经济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基础。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民族关系等,都是由经济关系决定,为经济关系服务的。总之,生产劳动,不论就它的形式(经济关系),还是就它的内容(社会生产力)来说,都是社会特有的。这种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
2.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大家知道,生产劳动,不论在原始社会,还是在现代,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所能进行的。它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在从古猿到人的过程中,古猿的活动渐渐地过渡到人的生产劳动。在使用手和石器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之间的直接协作成了改造自然获得最低限度生活资料的必然;大家同心协力地狩猎、捕鱼、伐木、取火、甚至采摘也要同心协力,以便防御野兽的袭击。为了做到同心协力地生产劳动,原始人需要有协调彼此行动的指挥,好像现在的劳动号子一样;而这种指挥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否则达不到协调行动的目的。这种由口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有节奏的信号就是语言。语言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包含有一定意义的社会现象。而动物是没有语言的。
3.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是思维存在、传播的具体形式。它是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最重要方面。思维具有社会性,因为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过程,它在生产劳动中产生,它借助于语言这一社会现象传播。大家知道,思维是对事物内在属性的认识,正确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要形成思维,就要获得客观事物的大量现象,对这些在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获得的现象进行抽象、概括。抽象概括能力是人样在生产劳动中锻炼出来的,而这种抽象概括的实现非借助于语言不可。
生产劳动、语言、思维相结合,形成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人在劳动中,借助语言的思维形式反映事物的内在一般属性,尤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性。人类正是在思维指导下,通过语言协调人们的行动,以改造自然和社会。
如上所述,人有动物属性或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类的这两种属性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即不是同等重要的,不是平行存在、平行发展的。人的自然属性受人的社会属性的限制。比如,人和动物一样需要睡眠是为了劳动、工作、学习,也是在劳动、工作、学习之后才睡眠;由于劳动、工作、学习的需要,人们可以缩短、延长睡眠时间,还可以对睡眠作不同的安排,上夜班的白天睡,习惯于午睡的人取消午睡等等。又如,人和动物一样,有繁衍后代的本能,但是,人繁衍后代要通过结婚等社会形式,而且还受到社会计划的调节,如中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政策调节着中国的人口等。总之,在人身上,像疾病、睡眠、种族繁衍等自然属性已经不是纯粹自然而然的了,它受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如生产劳动的影响,甚至控制。它们已经是带上社会性的自然属性了。人身上没有纯粹的自然属性这一情况表明,人的本质确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当然,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属性的内容是十分复杂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生产劳动、语言、思维之外,还有民族国家关系、家庭婚姻关系、亲朋师生关系、同事同乡关系、宗教信仰关系等等。
2.4.2 人的行为
学习管理心理学就要弄清什么是人的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概念
什么叫行为?简言之,行为是人类日常生产所表现的一切动作。
关于人类行为的定义,心理学家克特·勒温曾写成如下公式
B=F(P·E)
式中:B——行为;
P——个人——内在心理因素;
E——环境——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社会)。
上式表示行为(B)是个人(P)与环境(E)交互作用所发生的函数或结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行为起源于脑神经的交合作用,总合形成精神状态,亦即所谓意识;由意识表现之于动作时,便形成了行为,而意识本身则成为一种内在行为。
人类行为是有共同特征的。也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属于何种社会阶层,以及任何时代、任何种族的人类,有其不同于其他动物的行为的共同点。综合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人类行为特征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自发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而不是被动的。外力可能影响他的行为,但无法引发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一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2.有原因的行为——指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是有其起因的。遗传与环境可能是影响行为的因素,同时外在条件亦可能影响内在的动机。
3.有目的的行为——指人类的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是有目标的。有时候在第三者看来毫不合理的行为,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
4.持久性的行为——指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达成之前,行为是不会终止的。也许他会改变行为的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为潜在行为,但还是继续不断地往目标进行的。
5.可改变的行为——指人类为了谋求目标的达成,不但常变换其手段,而且其行为是可以经过学习或训练而改变的。这与其他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不同,它是具有可塑性的。
研究人的行为的共同特征,对探索动机的规律,管理心理活动的规律,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动作。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一连串的动作所组成的。人生在世界上,总是在做某些事情的,如走路、谈话、吃饭、睡觉、开汽车、造房子、织布等。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同时做一个以上的动作,如两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谈话或一边吃东西。在任何一个时刻,我们还可以决定从一个动作改变成另一个动作。为什么某人做这个动作,而不做其他动作?他为什么要改变动作,他有什么想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了解、预测与控制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可能从事什么动作(动作的发生);同时要了解是什么动机或需要能在某一特定时间唤起某个动作。
(二)行为的种类
行为的种类极多,可以从不同方面对其分类。
比如按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个人行为,包括:个人的生长、发育、学习、意见等行为;团体行为,包括:团结、互助、合作、友好、谅解、默契、暗约、分歧、对抗、破坏等行为。
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又有如下界定。
(1)管理行为,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决策、预测等行为;
(2)政治行为,包括:选举、公务、行政、民族团结、国际关系等行为;
(3)社会行为,包括:社会控制、社会变迁、社会要求、社会保险、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等行为;
(4)文化行为,包括: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活动、体育活动、学术研究等行为;
(5)战争行为,包括:思想战、心理战、谋略战、团体战、情报战、宣传战、军事战等。
(三)研究人的行为的目的
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实际上是用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科学原理,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群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行为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提供激励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技巧。
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有如下几方面:
(1)研究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目的在于激发动机,推动行为;
(2)研究人类行为的控制与改造,目的在于保持正确的行为;
(3)研究人与物的配合,如人机工程,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4)研究人与人的协调,如人际关系,目的在于创造一种良好的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在激发状态下工作,保持饱满的情绪、高涨的兴致、十足的干劲、舒畅的心情,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总之,研究行为学的目的是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
2.4.3 近代行为科学的发展
1.近代行为科学的历史背景
近代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管理工作实践。它正式被命名为行为科学,是在1949年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科学会议上。
本世纪30年代以前,很多管理学派对管理方法的研究都是以“事”为中心,忽视了对人的研究。对行为科学研究起源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行为科学的英文原名有单复数之分,以复数表示的行为科学为广义的行为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以单数表示的行为科学为狭义的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在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语言学等的边缘领域协作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对象涉及思考过程、交往、消费者行为、经营行为、社会的和文化的变革、国际关系政策的拟定等广泛的课题。
按照美国管理百科全书的定义:“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以及低级动物行为的科学,已经确认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和其他学科类似的观点和方法。”按照这一定义,行为科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如组织行为学、医疗行为学、犯罪行为学、政治行为学、行政行为学等等。现在管理学中所讲的行为科学专指狭义的行为科学。即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狭义的行为科学,指的是在人群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学科,又称组织行为学。它着眼于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重视人际关系、人的需要、人的作用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学科的出现对管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其由以“事”与“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靠监督与纪律的管理发展到动机激发,行为引导的管理;由独裁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管理。它的应用成果得到了普遍的重视。虽然行为科学问世以来的历史并不长,关于它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作为当今世界的“热门”科学之一,由于狭义行为科学的研究通过研究生产和工作环境中人的行为,旨在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支柱之一。它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并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缓和劳资矛盾。很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这些人被统称为行为科学家。例如,马斯洛等。行为科学不同于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派别,行为主义拒绝意识或把意识等同于行为,行为科学虽然标榜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但它结合人的主观世界来研究行为规律,广泛接受传统心理学上用来描述人们主观世界的观念,如需要动机、性格、爱好、心理机制等。
2.近代行为科学的产生原因
(1)人是社会的主体,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并实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是行为科学产生的条件之一。
(2)大生产的企业环境:工人力量增强,活动范围和规模增大,需要的劳动环境不仅不满足生存,更迫切的是需要合乎人情。
近代行为科学研究管理问题,它提出要关心人,尊重人的管理原则,它的基本论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就应首先满足他的合理需要,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要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人的需要十分重要。诸如需求层次理论,成就激励理论,人性四分法论,双因素理论及期望理论等。
西方有人将行为科学的研究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种。微观行为科学研究个人或小集体的行为;宏观行为科学则研究较大的社会集团或某一社会阶层的具有共同趋向性的行为。因此行为科学还被用于社会、医学教育、市场预测等领域。
心理学在行为科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首先,人的行为既指意识与行为相互统一的、有意识的行为,也指心理、意识本身。人的心理、意识在活动、行动或行为中形成,又调节人的活动、行动或行为。这正是现代心理学所研究的重要领域。其次,在基础理论方面,心理学从认知、学习、思维、动机、需要、心理发展及个性等方面为行为科学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启发。最后,心理学还在应用方面如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其他许多联系实际的心理学分支,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行为科学。实际上它们已是行为科学门类中的重要成员。其中管理心理学由于发展较快,有人甚至将管理心理学定义为狭义的行为科学。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B.B.伍尔曼主编的《行为科学词典》,正是从上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两大方面结合有关学科编纂而成的。它是行为科学整个领域的综合性辞书。
3.近代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
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1)个体行为研究
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单元。在个体行为这个层次中,行为科学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另一类是关于个性的人性假说。
(2)动机与激励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3)群体行为研究
群体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主要探讨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内聚力等。
(4)组织行为
行为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组织环境中度过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即称为组织行为,它建立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及在生产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人类在生产中行为的规律。
知识掌握
2.1 什么是人性观?主要包括哪些观点?
2.2 谈谈你对人性观的认识?
2.3 什么是管理?为什么说管理是一门艺术?
2.4 管理理论包括哪几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2.5 什么是心理学?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
2.6 什么是行为科学?它与心理学、管理学有何关系?
2.7 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案例分析
微软的人格化管理
微软公司无疑是世界上聪明人云集的地方,比尔·盖茨靠什么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答案是:实行人格化管理。
建立电子邮件系统
方便员工之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是微软公司民主化和人性化管理的一大特色。微软公司有四通八达的电子邮件系统,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相互间都知道对方的代码,上至公司领导,下到每个员工都无一例外。员工相互间可以传递消息,讲悄悄话,甚至聊天。只要你高兴,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都用不着秘书的安排,就可以和在任何地方的员工,包括比尔,进行联系并交谈。
无等级的安排
等级隔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融洽的一大原因,它妨碍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不利于企业员工间形成一个坚强的整体,为共同的事业齐心努力。微软公司在公司内部人员关系的处理上正是这么做的。
——平等的办公室。只要是微软公司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或房间,每个办公室都是相互隔开的,有自己的门和可以眺望外面的窗户,每个办公室的面积大小都差不多。员工对办公室的布置和位置都有自主权,任何人都无权干涉。
——无等级划分的停车场。在微软公司,停车场是没什么等级划分的,只有先来后到,没有什么职位高低。
宽松的工作氛围
让员工尽可能放松,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是微软公司处心积虑地为员工设想的又一个方面。
——没有时钟的办公大楼。据员工们自己分析,公司不设钟表是针对软件开发行业的特点。开发人员进入工作状态后,中途停顿下来往往会打断和破坏开发设计思路。有时钟,人们按时间上下班,这样不利于产品研究开发的连续性。
——到处可见的高脚凳。微软公司向员工免费提供各种饮料,除此之外,在公司内部,可用于办公的高脚凳到处可见,其目的在于方便公司员工可不拘形式地在任何地点进行办公。当然,这种考虑也离不开软件开发行业的生产特点。
——快乐的周末。每周五晚上举行狂欢舞会是微软公司的传统。比尔一直想把这个舞会办得更正式一点,以缓解经过繁重拼搏或矛盾形成的压力和紧张,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和友谊的目的。
微软公司就是靠别出心裁的人格化管理,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到微软公司工作,并且微软公司独特的文化氛围使这些人才留在了微软。
问题:
1.试分析微软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2.微软的人格化管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提示)虽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征,但以人为本、实行人格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必须具备的共同理论。
实践训练
就所在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管理人性化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心理小测验
心理健康测查表
注:此表是广州中山三院心理咨询室集多年对中国人心理状态的研究经验首创的心理健康测查表,现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请认真回答本表问题。如回答“是”,便加入题后分数,将每题分数累加计出您各项指标的总分填入测查报告单。
《心理健康测查表》测查报告单
心理医生忠告:
如果H分超过30分,其他分低于15分。
则心理健康或基本健康
如果H分低于25分,其他分有一项超过健康分,超过20分,则可能有某种神经症倾向,需要找心理医生咨询。除健康分外,哪种疾病的分最高,判断有哪种疾病倾向。
1.我感到我的身体好,精力旺盛。………………………………………………… 05
2.我很少有头痛、头晕、心跳、心慌等现象。…………………………………… 03
3.我的食欲正常。…………………………………………………………………… 02
4.我很容易入睡,也不会早醒。…………………………………………………… 03
5.有时我有小病,但很快就能治好。……………………………………………… 02
6.我精神较愉快,很少有什么忧郁。……………………………………………… 03
7.我的家庭是和睦的家庭。………………………………………………………… 02
8.我能胜任学习或工作,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03
9.我对人诚恳,有不少好朋友或好同学经常往来。……………………………… 02
10.我与周围大多数人的关系都不错。……………………………………………… 03
11.我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02
12.我认为我是一个较为乐观的人。………………………………………………… 03
13.如果有机会去风景优美的地方玩,我一定玩得好开心。……………………… 02
14.我有时也有不愉快或伤心事,但不久我就能想开或忘掉它。………………… 02
15.我的心情总是抑郁和悲伤。……………………………………………………… 04
16.我感到处处不如意,对过去喜欢做的事情也引不起兴趣。…………………… 03
17.我感到生活得很凄凉很痛苦。…………………………………………………… 05
18.即使在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我亦毫无欣赏的心情。…………………………… 04
19.遇到亲友同事我不想打招呼。…………………………………………………… 03
20.我经常觉得什么都不如人。……………………………………………………… 02
21.我有时曾失去生活的勇气,甚至想到过死。…………………………………… 05
22.我经常失眠、易早睡。…………………………………………………………… 04
23.我常头痛、头晕、全身不适。…………………………………………………… 02
24.我的命运不好,生活道路上有许多挫折和困难。……………………………… 05
25.我总感到全身乏力,难于胜任日常学习或工作。……………………………… 02
26.我性欲减退或月经不调。………………………………………………………… 02
27.我是一个内向、孤僻、多愁善感的人。………………………………………… 03
28.我作过检查,医生说没有大毛病。……………………………………………… 01
我不知为什么,在下列情况下发生强烈的恐惧和紧张不安的心跳,极大影响我的学习,工作或生活。我明知没有必要害怕,但无法控制。(29~42题)
29.在与人谈话时,特别我的目光与人对峙时,即心跳、心慌、紧张、有时脸马上发红。…………………………………………………………………… 05
30.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特别紧张和恐惧。…………………………………………… 05
31.在登高处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2.在过桥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3.在见到刀、剪、针等尖物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5
34.当自己被人注视或自己注视别人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5.在接触或想到某些疾病,如麻风病、癌症等会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5
36.在见到血液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7.在见到不干净的东西时会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8.在想到可怕或可能发生的不祥之事时出现异常恐惧症状。…………………… 04
39.我到空旷的地方时,如无树木无房子的地方,恐惧到要绕道。……………… 05
40.我遇到害怕的对象时,我尽量避免接触它,因而妨碍学习和工作。………… 05
41.我由于恐惧症状无法克服,有时抑郁,甚至绝望。…………………………… 03
42.我的性格倾向内向害羞,胆小怕事。…………………………………………… 05
43.我出门后常想想门或抽屉是否锁好,总要反复检查才放心。………………… 04
44.我把信寄出后,总怀疑地址有无写错而惶惶不安。…………………………… 04
45.我经常反复思考一些无实际意义问题,明知无必要,但无法控制。………… 04
46.我老担心在某一场合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会做出荒唐或不道德的事来。…… 04
47.我在某些场合总会发生与自己内心相反的意向。……………………………… 04
48.我总要反复洗手或换衣,不洗或不换不舒服。………………………………… 03
49.我总是强迫自己计算一些无意义的数字。……………………………………… 05
50.为了自己内心的安宁我总是刻板地重复一些动作。…………………………… 04
51.我老强迫自己回忆一些事,自己无法控制。…………………………………… 04
52.当我见到、听到某些事时,总会联想到别的事情。…………………………… 03
53.对一些无关紧要或一些现象,我总是要追问到底,反复询问。……………… 03
54.我常失眠,一上床就想三想四,难入睡。……………………………………… 03
55.我怕得精神病,怕治不好病,因此,常悲观失望。…………………………… 02
56.我的性格倾向于好思虑、喜幻想、做事总是过分认真,较固执刻板。……… 05
57.我有时会感到莫明其妙的紧张。………………………………………………… 05
58.我有时突然发生惊恐,常感到“气不够用了”或“马上要死去了”,但过后一切如常。………………………………………………………………… 05
59.我常处于紧张、焦虑的心境之中,甚至惶惶不安。…………………………… 05
60.我常发生阵发性的心跳、胸痛,但心电图检查又大致正常。………………… 05
61.我经常失眠,大多是入睡困难或浅睡多梦。…………………………………… 05
62.我常感到疲乏无力,即使休息了也无明显好转。……………………………… 05
63.我神经过敏,常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但事后又后悔。………………………… 05
64.我怕声音、怕光线、怕拥挤,故怕上街串门。………………………………… 05
65.我经常头昏脑涨,口周或指趾发麻。…………………………………………… 02
66.我经常想哭。……………………………………………………………………… 02
67.我担心我的病治不好,因此渐渐失去信心,心情抑郁。……………………… 05
68.我的性格倾向于胆小、怕事(怕得罪人)、敏感多疑、小气。……………… 05
69.我与周围人的关系尚好,生活道路也较顺利。…………………………………… 04
70.为自己的病,我或亲人曾去求神问鬼,但也不能解决问题。………………… 02
71.我坚信我有严重疾病,但不知为什么许多医院都无法确诊。………………… 03
72.我常感到喉部有东西阻塞,很不舒服。………………………………………… 03
73.我觉得我的肠子被扭曲了。……………………………………………………… 05
74.我感到我的血液在皮下流动,有时直冲脑部。………………………………… 03
75.我感到身体某些部位总不舒服或疼痛。………………………………………… 02
76.我的下腹部经常痛,怀疑有内脏器官的病。…………………………………… 02
77.我感觉有病的部位症状明显,甚至可用图描绘出来。………………………… 05
78.当我听医生说我有什么病后,我的症状越来越明显。………………………… 05
79.我对我的病非常烦恼,四处求医,花了不少钱。……………………………… 03
80.我的病历一大堆,每次我均详细给医生介绍病情,但每次检查又没有病。………… 04
81.个别医生说我有病,个别医生说我没大病,我认为个别医生的意见较正确。……… 04
82.我常为自己的病而紧张、焦虑、忧郁,但别人不理解。……………………… 04
83.尽管医生一再向我保证我的身体没有大问题,但我总怕有。………………… 02
84.我承认我是个较敏感多疑的人,人家说我较主观、固执。…………………… 04
85.我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降低。…………………………………………… 04
86.我经常一看书就头痛、头晕,头痛位置不固定,与情绪好坏有关。………… 04
87.我有时易兴奋,兴奋时回忆及联想增多,控制不住。………………………… 02
88.我易烦恼,为精力不足而焦急。………………………………………………… 02
89.我早上起床就感到疲劳,但晚上症状反而减轻。……………………………… 03
90.我常感到紧张。…………………………………………………………………… 02
91.我常失眠,主要是入睡困难和浅睡多梦。……………………………………… 03
92.我对一些声音和强光很敏感,有一点声音就不能入睡。……………………… 02
93.我常怀疑我得了严重的疾病,并为此担心,恐惧。…………………………… 02
94.我有时遗精或月经不调。………………………………………………………… 02
95.我有时觉得全身肌肉酸痛,肢体有麻木感。…………………………………… 02
96.我的病时轻时重,用脑工作后加重,但休息后减轻。………………………… 02
97.我的工作和学习过度紧张,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02
98.我的性格大致是较敏感、多疑、急躁的人。…………………………………… 03
99.我有几个月来经常失眠,有时整晚都睡不着。…………………………………… 05
100.我一出门就很恐惧,觉得许多人都在注视着我。…………………………… 04
101.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工作无法完成,故我索性不上学或不上班。……… 04
102.我最近心很烦,动不动发脾气,骂人甚至打人、砸东西。………………… 03
103.有时我一人想好笑的事就笑,自己无法控制。……………………………… 04
104.当我心烦时,喜欢一个人出外散心,无目的到处走。………………………… 04
105.我现在什么也懒得干,如洗澡、洗衣、理发等。…………………………… 03
106.有时只有我一个人在时,耳边却能听到有人讲话的声音。…………………… 05
107.我有时白天曾见过死去的人或其他图像。…………………………………… 05
108.我感到周围的人对我不怀好意,怕有人跟踪或放毒害我,故很不放心。…… 05
109.我怀疑有人用窃听器、无线电或其他仪器控制我。…………………………… 05
110.我脑子里想的事似乎别人都知道。……………………………………………… 03
111.我的性格倾向于内向、孤僻、离群、较小气一类的人。……………………… 05
112.家里人怀疑我有病,但我认为我没病,故不想找医生看病。…………………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