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几年前,一位朋友看我谈孙犁,说你到底是批评家,言下之意是算不得文学史研究。对此我倒颇有自知之明,平时多为报刊杂志写应景文章,没有许多同行那样专业的文学史研究意识;美其名曰“批评”,既乏坚实的考据,也谈不上什么体系建构。
最近有了空闲,检点旧作,发现某些文章,无论针对“现代”还是“当代”,要说全无文学史意识也不准确,只是不常从学科建设角度考虑,而喜欢着眼于作家作品精神细节的先后联系。操作起来,也不是那种先设立一个题目然后从现代直贯当代的拉网式考察,多半从局部入手,上下伸展,略示其历史语境,触到为止。这种点穴式研究仍然是批评性的,顶多为批评文章增加一点历史感而已,不足以跻身文学史研究之林,但贡献出来,在专家势大力沉的研究之侧照隅拾遗,大概也不会完全见弃于贤者吧?
这样一想,就决定裒集上述文章关于现代的部分,又因为上面所谈的理由,副题标明“札记”,希望不致莽撞,免于僭越之嫌。
“遗珠”者,并非得着一向被埋没的新材料,乃是利用旧材料旧题目,刮垢磨光,寻坠发潜,偶有所得,在人或为弃物,在己仍同拱璧也。
2009年10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