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性的拷问:当代文化理论大家访谈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霍米·巴巴访谈录本访谈作于2002年6月,地点在北京友谊宾馆。因篇幅太长,故分两次分别发表于:《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题为《后殖民性、全球化和文学的表述——霍米·巴巴访谈录》;《外国文学》,2002年第6期(总第179期),题为《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今合为一篇,原标题分别为现在的两个副标题。2009年初,霍米·巴巴教授又对本访谈的英文版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并发表于国际上著名的文化研究刊物A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nglish Literature, Vol.40, No.1,2009。因此,本文也根据其最新英文版作了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编者按:当代欧美后殖民理论思潮的代表性人物、美国哈佛大学安娜·罗森伯格英美语言文学讲座教授霍米·巴巴(Homi K.Bhabha)应邀于2002年6月下旬访问了北京清华大学,除了在由清华大学外语系和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清华—哈佛后殖民理论高级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外,还于6月26日在该校作了一次公开演讲。在繁忙的学术活动之余,巴巴接受了笔者的访谈。在访谈中,巴巴教授追溯了自己所受的学术影响和学术渊源,指出了后殖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关联,阐释了自己对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剖析了身份认同问题,他极力倡导保障公民的叙述权,提出了作为一种后殖民主义策略的“少数族化”,也涉及了后殖民主义文论中语言的复杂性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