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因素及疼痛的意义

一、影响疼痛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环境因素

一般疼痛(如受伤、溃烂病灶、内脏疼痛等),总是白天减轻,甚至暂时缓解,而黄昏时加剧,夜深人静时疼痛最为剧烈难忍。在嘈杂的环境下或在灯光明亮的房间疼痛加剧(如牙痛),这些都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致。

2.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斯特恩巴赫(W.Sternbach)在研究四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殊人群对疼痛的耐受力水平时发现,意大利人、犹太人、爱尔兰人和旧美国人(即最早的欧洲移民),他们的最低痛阈是一样的。但当增加了刺激量以后,他们的耐受力却各不相同。如用电刺激时,意大利人、犹太人不能忍受的电刺激水平,爱尔兰人和旧美国人却能忍爱。沃德罗(K. Woudrow)等人的研究也发现白人对疼痛的忍受力比黑人强些,而黑人又比亚洲人强些。

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分娩的情境中。其实,在正常情况下,人类分娩和哺乳动物产仔类似,一般不会伴随疼痛。但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期或地区,有时分娩会发生困难,造成痛苦和危险,一些可怕的印象给正常分娩带上了痛苦和危险的错觉,如“女人分娩与阎罗王只隔着一张纸”等,这样在社会上就流传着分娩必伴随疼痛的错误观念。一旦临产、子宫收缩就自然而然地和预期的疼痛相联系,从而产生“阵痛”的痛觉和反应。相反,世界上也有这样的民族,妇女分娩毫无疼痛和痛苦,分娩完毕即下地劳动。而在分娩时。她们的丈夫却感到极大的痛苦,甚至难以忍受而倒在床上呻吟不止,直到妻子分娩完毕为止。

3.性别和年龄的因素

一般女性比男性对疼痛更敏感。同样的疼痛,男性能忍受,女性则不能忍受。有人研究,对疼痛的耐受性在成年人身上会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减低的倾向,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疼痛的耐受力反而降低。

(二)心理因素

1.注意力和疼痛

一般情况是,有疼痛的人,注意集中在痛处时疼痛感更强烈。如果有一种能吸引其注意力的因素,使其注意力转移,疼痛马上就能减轻,甚至缓解。

在战场上由于高度兴奋、紧张,重伤员还可继续冲锋;足球运动员把脚踢伤甚至骨折,还可继续比赛,但一经终止比赛或一旦发现自己受伤严重,马上就会感到疼痛难忍。

2.情绪和疼痛

一般在消极的不愉快情绪状态下对疼痛的感受性增加,痛阈降低,如在焦虑、忧郁、烦躁、不安等情绪状态下,都能加剧疼痛。抑郁状态的患者常常主诉躯体或内脏的不适与疼痛,这是疼痛受到情绪影响的明显例证。患有神经症、特别是神经衰弱的人,对疼痛特别敏感,就是因为神经症患者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

而在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疼痛的感受性则会降低(痛阈提高)。前面所提到的,毕彻尔对某陆军医院的伤兵和手术平民的疼痛感受差异的观察研究证明,伤兵之所以在伤势严重的情况下很少主诉疼痛,也很少要求镇痛药,而手术平民则明显相反是因为:伤兵感到能活着从战场回来很幸运,因此有一种宽慰和愉快的感受,而伤口等于是一张回家的许可证。这和外科手术居民截然不同,手术对他们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令人恐惧的和沮丧的事情。

3.人格和疼痛

性格差异可以影响疼痛感受性,邦德(M.R.Bond)以52名子宫颈癌妇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性格特点或疾病态度与疼痛感觉和反应(言语诉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情感起伏少,比其他人更善于交际的人,其疼痛感受性较小;富于情感但不善于交际的人,痛感受性较大,但痛反应较小;富于情感同时又善于交际的人,疼痛感受性大,痛反应也大。

人格的差异对疼痛的耐受性也有关系。对大学生疼痛耐受性的测定(用热刺激)发现,对疼痛的耐受性随人格外向性的增强而相应增加。而内向的学生对于疼痛刺激比较敏感。因此认为人格差异对疼痛感受在质和量上都有很大影响。

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EPQ测试中,疼痛感受与神经质(N)分量表分数的高低成正比。即N量表分数高的人其疼痛感受性也高。

英国心理学家比特丽(A.Petrie)对个人差异进行了观察,她根据动觉刺激效果和动觉后效,把人分成两种类型:“增大型”,对感觉输入有夸大表达的倾向;“减少型”,对感觉输入有缩小表达的倾向。研究发现,减少型的人外向性的特点越高,其对疼痛的忍受性越大;而增大型的人内向性特点高,对疼痛的忍受性差。

4.催眠暗示和疼痛

催眠状态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18世纪下半叶,从麦斯麦(F.A.Mesmer)开始,催眠术就被作为治病和消除疼痛的重要方法。在这之后的约100年间,在乙醚等麻醉药发明并广泛应用之前,催眠术成为一些外科医生用作手术时减轻疼痛的重要方法。1848年前后,英国爱丁堡的一位医生艾斯戴尔(H.Esdir)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利用催眠术成功地为261例病人作阴囊肿瘤切除术。法国布莱德(J. Braed)医生也同样利用催眠术作为外科治疗的镇痛方法。他认为催眠的机制主要是心理暗示。由创伤或烧伤而产生的疼痛都可以通过催眠暗示加以消除。

催眠暗示还可以通过他人或自我进行。一些宗教僧侣,通过自我催眠和暗示进入冥想状态时,对于可引起严重痛楚的行为或平时几乎无法忍受的疼痛刺激,可以若无其事,毫无痛苦。人们还可以看到印第安人的一种宗教仪式,在长时间有节律地歌唱和舞蹈准备之后进入销魂状态,献身者登台,赤着脚在燃烧着的煤道上行走而丝毫没有表露出疼痛的表情。新中国成立初期,浙江沿海地区某些农村曾流行所谓“扎肉灯”的迷信娱乐活动。在喜庆的节日里,一些青壮年男子用两盏点着火的灯笼通过一根长弯钉,扎挂在自己臂上的皮肉里,平展双臂,在大街上游行而毫无痛苦的感受。

心理学家麦捷克及其同事曾进行过用强的听觉刺激抑制疼痛效应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暗示作用在提高痛觉耐受性方面的效果。他们使用了人工致痛法,通过寒冷升压诱发疼痛,即让被试者把手浸泡在冰水中,诱发深度的缓慢的疼痛,并逐步升级。将被试者分为三组:第一组被试以强有力的听刺激作为减轻疼痛的手段;第二组与第一组相同,但同时为了提高听刺激的效果而增加了有力的暗示;第三组事先向被试者说明,超声波具有减轻疼痛的效果,但在实验中仅让被试者听很低的声音。结果,三组被试者对痛刺激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异。第三组被试者能主动而长久地把手坚持泡在冰水中,第二组次之,第一组最差。这说明,只有把听刺激和有力的暗示作用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所谓用音乐治疗来减轻或避免疼痛,如牙科医生使用音乐进行无痛拔牙,其中就有暗示的作用。

5.精神异常和疼痛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常常是某种精神异常的表现形式。凡是疼痛历时半年以上,每周不少于5次,每次发作数小时,就称为慢性疼病,常见有头痛、胸痛、腹痛、颈项痛、腰背痛、生殖器部位疼痛以及类风湿性疼痛等。而这些疼痛所掩盖的往往是神经症和抑郁症。如转换性疼痛,可能就是癔病患者的一种癔病性反应。

这里最突出的是抑郁症和疼痛问题。临床实践表明,主诉为慢性疼痛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抑郁症患者。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常(60%以上)诉说有某种形式的疼痛。林塞(G.Linezey)等人发现,到疼痛中心看病的患者中,最后确诊患有抑郁症的占87%(其中头痛94%,腰背痛62.5%,四肢关节痛56%,胃痛6.3%,胸痛6.3%),而且用抗抑郁剂以后疼痛缓解。因此,不要把疼痛看成是一种简单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病人,由于幻觉、妄想,思维逻辑的混乱,人格的缺损和怪异,也会出现疼痛症状。与此同时,有些病人对损伤可以不感到疼痛,例如男病人切掉自己的生殖器,切割股动脉、桡动脉、颈动脉进行自杀或自我惩罚。

二、疼痛的意义

(一)疼痛的生物学意义

1.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通过疼痛的反馈作用,才能使机体回避可能损害机体的危险刺激或动作。如果没有痛觉,刺伤、烧伤、烫伤、骨折等都会经常发生,并由于没有痛知觉而造成不良的后果。近年国内有数例先天性无痛症病例的研究报告。由于没有疼痛感觉,大多数人最后导致躯体残废。

2.疼痛是身体异常状态的一种警报

身体不适感常常是由于疼痛引起的。这同时还会有相应的情绪反应。这样能促使人们及时地去寻求相应的措施进行诊断和治疗,使机体避免由于病变而至崩溃。否则,会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而给人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疼痛是机体逃避或战胜外界有害敌对因素的动员信号

机体在遇到可能构成伤害的敌对情境时,为了逃避这种情境或去战胜它,都需要动员身体的潜在物质能量。由于严重的疼痛会造成应激状态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反应,血中儿茶酚胺含量会急剧增加,血液循环的各种功能也会进行新的调整,以便应付这种情境,如搏斗的场合或危险情境等。

(二)疼痛的心理学意义

1.疼痛可以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

疼痛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可称为转换性疼痛反应,即通过疼痛反应来表达一种隐蔽的、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心理矛盾冲突或在无意识中不能实现的欲望。这种状况特别容易在具有癔病性格的人身上发生。有一个持续背痛的45岁男性病人,4年前在一次工伤以后就不能工作了。主诉疼痛严重且时间很长,但无阳性体征及任何器质性障碍的证据。性格上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爱幻想,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倾向,适应能力较差。这次工作中的意外为他提供了一个无意识的机会,以逃避他感到厌恶的职业,因此他把不愿上班的愿望转化为顽固的疼痛的躯体主诉。还有一个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病人,因为在“文革”中说过一些被认为是“反动透顶”的话,而遭到灾难性的揪斗,最后出现了严重的周身疼痛症。他在北京所有的大医院都做了检查和治疗,甚至长期住院,但毫无效果,也检查不出任何有意义的阳性体征。严重的周身疼痛使其逃避了无法接受的没完没了的揪斗,但他本人并未意识到。

2.疼痛的情绪反应可以成为一种恶性刺激

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与情绪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疼痛和情绪活动的脑机制有很多共同点。由于疼痛而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造成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所以当一个病人疼痛情绪反应强烈时,容易造成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出汗、肌张力增高、体温升高、血液系统变化、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混乱等,这是一种身体动员状态。但疼痛的情绪反应持续出现,时间过长,就会造成身体的损害。如冠心病人的突发性心绞痛可伴随恐怖情绪,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造成猝死。晚期癌症病人的疼痛可能引起严重的孤独、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导致自杀。由于疼痛所伴随的总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会给病人造成很大的心理上的负担,作为一个恶性刺激而加重了疾病的病情发展,这样如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就会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