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研究入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考古学概说

导论

一、什么是考古学

在中国,考古学与许多自然科学一样,是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一门学科。经过80余年的发展,与欧美的考古学有了相当大的差异,这既是由于中西国情的不同,也有长期以来缺乏持续学术交流的原因。本书想从学科整体发展的角度对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做一个简介,作为对了解这门学科的入门指南,也希望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的考古学水准有所助益。

“考古学”一词对应英语的archaeology,其词根arche源自希腊文ρχα,意思是“开始、来源、起源”,它与古希腊哲学家对万物本源的探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如亚里士多德所言:“追求的最佳途径就是从开始追随事物,观察它们如何产生以及它们如何发展。”但是在欧洲中世纪,archaeology用得很少,而其探索的领域是在其他方面而非专指人类的历史,这是因为《圣经》为人类和世界的来历提供了经典和权威的描述和结论,所以无需人们加以深究。J.Malina and Z.Vasˇícˇk: Archaeology Yesterday and Toda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然而,中文“考古学”的词意却有着传统国学考证的意味。这是因为19世纪末,日本早在中国之前引入了考古学,为了替archaeology找到合适的对译,日本学者从中国宋代吕大临《考古图》的书名得到启发,将其译为“考古学”。20世纪初,当考古学引入中国时,也采纳了这一译法。所以,对于科学术语的对译往往很难找到完全贴切的词汇,而各国的学术传统也会对这门学科的导向和科学价值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今天,考古学被认为是一门立足于物质文化,诸如器物、纪念建筑和其他遗存来研究过去的学科。从一开始,考古学的方法论就有选择地借鉴其他学科,如地质学、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方法和经验,并在学术概念和理论构架上深受其他姐妹学科的影响。从考古学的整体发展来看,她的步伐与科学发展的一般趋势同步,受到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进步的促进,因此在她发展的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理论和方法论上的重构与变革。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中西学者对考古学定义的描述,以及对学科定位的认识。

对于考古学的定义,新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夏鼐(1910—1985)是这样描述的:“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他还定义了考古学这一术语的三种含义,一是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二是借以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技术;三是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论证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夏鼐、王仲殊:“考古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2页。

美国考古学家迪克逊(D.B.Dickson)将考古学定义为“一套用于系统发现、描述和研究过去人类活动的方法。传统考古学方法包括:田野调查、发掘技术、精确记录、断代过程以及详细的实验室分析。考古学是这样一种方法,她可以使我们用史前及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物质遗存的具体形式来检验有关过去的理论与模式”。D.B.Dickson: Ancient Preludes, New York, 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3, p.4.这一定义反映了美国考古学强调理论和问题导向在考古学探索中的重要性,与传统考古学单纯凭借发现来了解过去有所不同。

英国考古学家伦福儒(C.Renfrew,1937—)和巴恩(P.Bahn)给考古学所下的定义是:“考古学部分是搜寻古代的珍宝,部分是科学工作者缜密的探究,部分是从事创造性的想象。她既是在伊拉克沙漠里烈日下的辛苦发掘,在阿拉斯加冰天雪地里对爱斯基摩人的观察,对佛罗里达海域西班牙沉船的潜水考察,在约克市罗马时代阴沟里的勘探,她也是进行解释的艰巨工作。以便了解这些工作和发现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因此,考古学既是野外的一种体力劳动,又是在书房和实验室里智慧的创造。这正是考古学所具有的巨大魅力之所在。”C.Renfrew and P.Bahn: Archaeology, 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 London, Thames&Hudson, Ltd,2000, p.9.这段定义形象地概括了考古学家的工作与研究,突出了现代考古学研究所涉及的范围。

为了消除一般公众认为考古是挖掘古代珍宝和寻找失落文明的误解,英国考古学家皮戈特(S.Piggott,1910—1996)将考古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垃圾的科学”。见B.M.Fagan:Archaeology:A Brief Introduction, Boston,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1988, p.2.现代的科学考古学早已走过了早年挖宝的初级阶段,虽然考古学家也渴望类似秦始皇兵马俑和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陵墓那样的轰动发现,但是从平淡无奇的遗物和垃圾中了解和复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演变才是这门学科的力量所在。因此,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克拉克(D.Clarke,1937—1976)给考古学下了一个十分经典的定义:“考古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和实践是要从残缺不全的材料中,用间接的方法去发现无法观察到的人类行为。”D.Clarke:“Archaeology: the Loss of Innocence”, Antiquity,1973,47:17.

由于考古学涉及人类整个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以专攻其中的不同方面便构成了这门学科的不同分支,她可以从地理和国家的范畴进行划分,比如东亚、近东、欧洲和美洲考古;也可以从时间段进行划分,比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也可以从研究对象上进行划分,比如器物、环境、动物、食谱等等;也可以从探究的课题进行划分,比如人类起源、狩猎采集社会演变、农业起源和国家和文明起源等。这种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手段的改善而呈现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考古学家已不可能再是一个通才,而且在分析中往往需要其他研究领域的帮助,这种研究领域和分析方法交叉的现象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总体而言,考古学可以分为史前考古学与历史考古学两段。

史前考古学 史前史一般是指人类文字出现之前的漫长历史,它占据了人类整个历史99%以上的时间,在中国大致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部分青铜时代。这段时间如果以人类开始制造石器工具为起点,大约已有250—300万年的历史,而如果以直立行走为起点,至少已有大约400万年之久,而在中国大概有100多万年的历史。像现在的类人猿一样,人类的早期先祖如南方古猿是由不同种类组成的人科大家庭,人类的演化过程更像是兄弟之间的竞赛,最后到晚期智人阶段由现代人类胜出,最后被淘汰出局的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史前史的结束时间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它一般以各地文字记载的出现为标准。在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楔形文字约出现在公元前3100年,埃及的象形文字约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晚商的甲骨文约出现在公元前1400年,但因信息量不足,先秦时期基本上仍被列为史学考古的范畴。玛雅的象形文字约出现在公元前250年,西欧史前期要到被罗马帝国于公元前1000年晚期征服才结束,而美洲的史前期一般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1492年为结束,而比较偏僻的北美地区一直要到19世纪才进入历史时期。虽然玛雅有文字,但其文字长期以来未被解读,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有突破。所以学界并不将玛雅考古视为历史考古。美洲的历史时期是以欧洲人到达美洲开始的。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资料可供参考,史前考古学家必须独立发明各种理论方法从古代人类遗留的物质遗存中提炼和解读文化行为与社会信息。因此考古研究更像是自然科学的探索,而不像是历史研究的考证。

历史考古学 是指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阶段的考古研究,其特点表现在依靠文献线索来研究考古发现,或者用考古发现来增补文献所缺佚的历史记载。我国的历史考古学始于秦汉。而整个青铜时代属于“原史阶段”,由于文字记载不多,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信息必须通过考古学的独立研究来探索,而文字和其他物证一样,能够为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且因为透露的信息比物证更为直接,文字特别为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所青睐。值得指出的是,历史时期的考古并不因为有文献的存在而降低了重要性,成为为历史学提供材料的附庸。历史文献大多记载的是皇朝更替和重大政治事件,而考古更能发现平民与贵族日常生活的物质遗存,能获得与文献记载不一样的信息。这些物质文化是当时生态环境、社会制度、技术经济、生活习俗及思想意识的产物,可以为我们了解和复原古代社会生活的具体细节提供丰富的知识,这些方面是以典籍为基础的历史研究所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