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应收款项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及种类

应收款项是企业拥有的将来收取货币资金或得到商品和劳务的各种权利。它由企业经营或非经营活动所形成。应收款项按内容分为以下六类:

(1)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而形成的债权。

(2)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票据所形成的债权。

(3)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包括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货款和预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价款。

(4)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或因其他投资而应收其他单位的利润。

(5)应收利息。是指企业因债权投资而应收取的利息。

(6)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等以外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包括应收各种赔款和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等。

二、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

企业采用赊销方式(临时赊销和约期赊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应收账款。记入“应收账款”的内容有货款、应向客户收取的增值税、应由客户承担的本企业代垫的运杂费等。

增值税是对商品价值中的增值额部分进行征税的一种流转税。增值额是商品价值扣除相应的外购材料等价值的差额。我国规定,增值税是价外税,即在商品价格外按一定税率(17%或13%)计税。一个工厂从其他单位购入材料、固定资产,除支付材料、固定资产价款及有关费用外,还要向供货单位支付增值税。当这个工厂生产出产品向外销售或出售已用固定资产时,它除向客户收取产品、固定资产货款及有关费用外,还要向客户收取增值税。该工厂售货中收取的增值税扣除购货中支付的增值税后的差额为当期应向国家交纳的增值税。例如,甲厂(一般纳税人,下同)本月购入材料价款1000元,增值税170元(价款1000×税率17%),共支付1170元。甲厂本月将材料制成产品全部售出,向客户收取价款1500元和增值税255元(1500×17%)。该厂本月应交增值税85元(255-170)。企业购销过程中涉及增值税的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购货时,要向供货单位索取专用发票的发票联(作会计记账依据)和抵扣联(在向国家交税时作抵扣销项税额的依据);企业销货时,要向客户提供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

例7 某企业向A公司发出商品一批,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用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400元,当即到银行办妥了委托收款手续。该企业增加了“应收账款”23800元(20000+3400+400),同时增加了“主营业务收入”20000元,增加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元,垫付运杂费减少“银行存款”400元。

(二)销售折扣的处理

销售折扣是指销售活动中卖方给买方价格上的优惠,包括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两种。

1.商业折扣

商业折扣是出售商品时从售价中扣除一定比例的数额。例如,某商品价格100元,按5%的商业折扣出售,应收账款记95元。

2.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是销货企业对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在赊销期内提前偿付款项所给的优惠。现金折扣的一种表示方式是:“2/10,1/20, n/30”。其含义是:赊销期限为30天,客户10天内付款,可少付2%的款;20天内付款,可少付1%的款;30天内付款,按全价付清。现金折扣的另一种表示方式是:“2/10, EOM”[EOM是英语“月底”(end of month)的缩写],其含义是:月底前付款;如果10天内付款,可享受2%的折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隐含着现金折扣的核算方法——总价法核算,即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按扣除现金折扣前的实际发生额入账。

例8 某企业赊销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价款20000元,增值税34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 n/30”。客户在10天内偿付了全部款项。要求确定该企业记入“应收账款”的金额、应交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额、实际收款的金额和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1)应收账款金额=20000+3400=23400(元)

(2)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000×17%=3400(元)

(3)主营业务收入额=20000(元)

(4)实际收款额=20000×98%+3400=23000(元)

(5)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商业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20000-0-0-0=20000(元)

公式中“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品种或质量不符规定而降价结算所减让的价格;“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已售出的商品因品种或质量不符规定而被购买单位退回的事项,这种退回一律冲减当月营业收入。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商品销售过程中给客户提供的现金折扣,对销售方来说,作企业的“财务费用”处理,不直接冲减“主营业务收入”。

3.折扣的处理

折扣的处理有两种方法:一是企业设置“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专门核算企业发生的各种商业折扣和销售折让。会计期末,企业将“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发生额转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冲减当期的主营业务收入。二是企业不设置“销售折扣与折让”科目,发生商业折扣,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入账;发生销售折让直接冲减当月收入。会计期末,企业将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填入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即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实际反映的是营业收入净额。

(三)应收账款净额的确认

应收账款净额是应收账款扣除坏账损失或坏账准备后的余额。坏账是指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此发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和坏账准备不是一个概念。坏账损失是一个确定性的事实。确认坏账损失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2)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其偿债义务且具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一个事先估计的数额,即指会计人员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而形成坏账准备金数额。

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转销法。它是在实际发生坏账损失时直接将该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转销应收款项的处理方法。二是备抵法。它是事先估计坏账损失计入各期损益,形成坏账准备金,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减坏账准备金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并在以下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中作出选择。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它是期末按应收账款余额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认为,坏账与未收回的应收款项有关。估计坏账损失率应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确定。企业期末计提坏账准备的公式如下:

公式中“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如为贷方余额用正数表示,如为借方金额用负数表示。

例9 甲厂20×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90万,按5‰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4000元。

(2)账龄分析法。它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准备的一种办法。该方法认为,客户欠账的时间——账龄越长,收不回款项的可能性越大,产生坏账的风险越大。这种方法的应用举例如下。

例10 乙厂某年末根据会计账簿记录整理编制的估计坏账损失表见表2-1。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385元。

表2-1 估计坏账损失表

甲厂20 ××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7015+385=7400(元)

(3)个别认定法。如果债务方已有确凿证据(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表明没有偿债能力,则债权方应对该项应收款项全额计提(计提率100%)坏账准备。这种对债务方陷入财务困境而单独进行分析确认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称为个别认定法。

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后,如果实际发生了坏账损失,则冲减“坏账准备”;如果坏账准备不足以冲减,仍挂账处理,即用全额冲减坏账准备,使“坏账准备”账户出现借方余额(负数);如果已转销的坏账又收回,则再转作坏账准备。

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即将“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扣除“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或加上“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后的净额填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

例11 甲厂20×4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0万元,按5‰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4000元)。20×5年5月,林达公司前欠甲厂货款5300元已超过三年未能收回,甲厂报经批准同意作坏账转销;20×5年10月,甲厂经过催收,又收到林达公司原欠货款5300元;20×5年度,甲厂“应收账款”账户借方共增加50万元,贷方共减少56万元(即当年收回上年和当年的应收账款共56万元)。试确定甲厂20×4年末、20×5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及其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数额。

(1)20×4年末甲厂计提的坏账准备=900000×5‰-4000=500(元)

(2)20×5年末甲厂应收账款余额=900000+500000-560000=840000(元);

(3)20×5年末甲厂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账户余额=4000+500-5300+5300=4500(元);

(4)20×5年末甲厂计提的坏账准备=840000×5‰-4500=-300(元),即应冲销账上多提的坏账准备300元;

(5)20×4年末、20×5年末甲厂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分别列示895500元(900000-4500)、835800元(840000-4200)。

三、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类型

目前,我国作为应收票据核算的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由收款人或付款人签发,由承兑人承兑并于到期日向收款人或执票人支付款项的票据。承兑是在票据上签署并写明“承兑”字样及日期,承认票据到期时见票付款的行为。承兑期由双方商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承兑人是到期兑现票款的人。如果票据到期由企业兑现票款,这种票据称为商业承兑汇票;如果票据到期由企业事先委托的其开户行兑现票款,这种票据称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时,如果付款单位无款支付,则收款单位就收不到款,仍需派人催收;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承兑银行从付款单位银行户头上扣款兑现,因而这种汇票对收款单位来讲没有风险。我国目前采用的票据是不带息票据,即票据上不标明利率,到期也不计算利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会采用西方普遍采用的带息票据。

(二)应收票据的形成与兑现

企业销售商品时如果收到商业汇票,则记入“应收票据”账户。票据到期时,如果收到票款,转为“银行存款”;如果收不到票款,转为“应收账款”。举例如下。

例12 甲厂向东升厂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0万元,增值税1.7万元,当即收到一张面值为11.7万元、承兑期为4个月的无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4个月后,甲厂如数收到了票款。

甲厂销售商品收到票据时,“应收票据”账户增加11.7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增加10万元,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1.7万元;

汇票到期甲厂收到票款时,“应收票据”账户减少11.7万元,“银行存款”增加11.7万元。

如果汇票到期,东升厂无力偿付票款,则甲厂减少“应收票据”11.7万元,增加“应收账款”11.7万元,并派人催收欠款。

例13 依例12,如果甲厂收到的是带息票据,票面利率为9%(这是年利率,用百分号表示;如果是月利率,用千分号“‰”表示;如果是日息,用万分号“‱”表示),其他情况不变。

甲厂销售收到票据时,会计记录和例12相同;

汇票到期甲厂收到票款时,“应收票据”减少11.7万元,收到利息0.351万元(11.7×9%×4/12)冲减“财务费用”,增加“银行存款”12.051万元。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1.贴现的概念

贴现是以贴付利息为代价而将未到期票据兑换成现款。当企业资金紧张迫切需要支付现款时,企业可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拿到银行办理贴现。贴现银行要向企业收取自贴现日起至汇票到期前一日止的贴现利息,企业实际得到的贴现款是汇票到期值扣除贴现利息后的余额。

2.无息应收票据的贴现

例14 依例12,面值11.7万元的无息票据开出日期是2月14日,票据到期日是6月14日。如果甲厂5月15日将该票据拿到银行贴现,银行贴现利率为8‰,则:

贴现天数=5月份17天+6月份13天=30(天)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日贴现率×贴现天数

=11.7×(8‰÷30)×30 =0.0936(万元)

实得贴现款=11.7-0.0936=11.6064(万元)

3.带息应收票据的贴现

带息应收票据的贴现和无息应收票据的贴现不同之点是计算贴现利息的票据到期值不仅包括票据面值,还包括票据到期的利息。

例15 依例12,如果面值11.7万元的票据为带息票据,票面利率9%,开出日期为2月14日,到期日为6月14日,甲厂5月15日办理贴现,银行贴现率为8‰,贴现天数为30天,则:

票据到期应收利息=117000×9%×4/12=3510(元)

票据到期值=117000+3510=120510(元)

贴现利息=120510×(8‰÷30)×30=964.08(元)

实得贴现款=120510-964.08=119545.92(元)

4.已贴现票据的或有负债

已贴现的商业汇票未到期前留在贴现银行,待到期时由贴现银行收取票款。如果已贴现的汇票是商业承兑汇票,汇票到期时付款单位无力支付,则贴现银行收不到票款,仍要向贴现企业讨回贴现款。因此,贴现企业在将未到期商业承兑汇票“卖给”贴现银行时,存在着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债务,这种债务称为或有负债。一旦票据到期不能兑现,贴现企业的或有负债就成了实际负债。

5.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1)无息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例16 依例14,甲厂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办理贴现后

(2)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例17 依例15,甲厂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银行办理贴现后

6.贴现票据的到期处理

已贴现票据到期时,付款单位兑现了票款,贴现企业不需要做任何账务处理。如果付款单位无力偿付,贴现银行从贴现企业扣回了已贴现款,则贴现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以例16为例):

如果贴现企业银行存款户头上无款可扣,则贴现银行将其转为逾期贷款时,贴现企业做如下会计分录:

(四)应收票据坏账准备的计提

期末,企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如确有证据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则应该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期末,“应收票据”账户余额扣除其“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列入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项目。

四、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应收已宣布发放的股利等。

企业应设置“其他应收款”科目,按不同债务人设置明细账。以备用金为例,职工因公出差临时预借差旅费400元,企业付给现金,增加“其他应收款”;职工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380元,记入“管理费用”,交回现金20元,同时注销(减少)“其他应收款”400元。

期末,企业“其他应收款”应比照“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计提减值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期末,“其他应收款”账户余额扣除其“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列入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项目。

五、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企业设置“应收股利”科目,核算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企业设置“应收利息”科目,核算企业购买债券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和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期末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

企业的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一般不会出现坏账损失,但因出现特殊情况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股利和利息,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企业期末应对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计提坏账准备(分录同其他应收款)。期末,将“应收股利”、“应收利息”账户余额扣除各自计提的“坏账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列入资产负债表“应收股利”、“应收利息”项目。

六、应收账款的分析

(一)应收账款构成及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应收账款的构成,主要是看正常的应收账款和不正常的应收账款各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重。应收账款正常与否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二:一是看应收账款的发生是否符合国家结算制度的规定,凡违反规定的赊销款项为不正常的应收账项;二是看应收账款是否超过了结算期限,凡超过银行转账结算凭证传递的正常期限或企业约定的赊销期限的应收账款为不正常的应收账款。对于不正常的应收账款尤其是长期应收未收的账款,应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催收,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

例18 某企业连续五年的应收账款及其构成见表2-2。

表2-2 应收账款及其构成表

由表2-2可见,该企业应收账款数额逐年上升,其中不正常的应收账款也逐年上升,其比例由20×1年的10%上升到20×5年的25%。

在分析应收账款的基础上,可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发展趋势:首先,考察应收账款本身的变动趋势。根据表2-2,该企业应收账款总额20×1年至20×5年平均每年递增31%(),不正常的应收账款平均每年递增64.7%(-1),不正常应收账款的比例平均每年上升3.75个百分点[(25-10)÷4],说明该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在不断扩大,不正常的应收账款越来越严重。其次,考察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的变动趋势。如果比重逐渐加大,则进一步验证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规模越来越大的论断。

(二)应收账款账龄和实际坏账率分析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是将应收账款按欠款时间长短(如拖欠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等)归类排队并列表反映,使人一目了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可分为总表(见前述表2-1)和附表两类。附表可以按欠款单位列示,也可以按推销人员及其欠款单位列示,以考核推销人员业绩,组织催收工作。

实际坏账率是实际坏账损失占平均应收账款的比率,它是考察账龄同实际坏账关系,决定信用规模和期限以及计提坏账准备的一个依据。企业可计算全部应收账款实际坏账率和各信用期限实际坏账率。

(三)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分析

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分析主要是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等于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之和除以2。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计算期天数”是指从年初累计到当期期末的天数。一个月选用30天,一个季选用90天,一年选用360天。公式中“计算期营业收入”,从理论上讲,是指计算期赊销收入净额,即计算期赊销收入扣除相应的商业折扣、销售折让及销货退回后的余额。但由于赊销收入是商业秘密,企业外部人无法获得,则计算该指标时,“计算期赊销收入净额”就用“计算期营业收入净额”(利润表上“营业收入”)代替。需要说明的是,在2006年以前,企业利润表中仅揭示“主营业务收入”,不反映“其他业务收入”。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利润表仅揭示“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加总得出),不再揭示“主营业务收入”。因此,不同年度应收账款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样。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应收账款平均收账期,收账期越短越好。

3.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分析举例

例19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见表2-3(其中,“规模以上”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

表2-3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表

注:①2003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18624亿元;② 187815÷[(18624+21511)÷2] =9.4次;③1127579÷119698=9.4次;④

资料来源:2005—2008年各年《中国统计摘要》,2007年应收账款为11月末数据,收入据1—11月累计数354518亿元推算而得。

从表2-3中的计算结果可知,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不断加快。就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析,200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8.5天,2007年降到33.2天,四年累计平均38.2天(不包括2003年数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2004—2007年四年简单平均约为9.1次(39.9天)(见本书表9-10)。20×0年至20×2年,我国1304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三年累计平均为7.33次(49.1天)(数据取自中国矿业大学朱学义教授上市公司数据库),2007年1521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仅当年数据)为14.9次(24.2天)(数据取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四)应收账款合理性分析

1.应收账款占用率

应收账款占用率是应收账款净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分子、分母通常是期末数。应收账款占用率反映的是每100元流动资产被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净额是多少。

例20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占用率计算见表2-4。

表2-4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占用率计算表

资料来源:2005—2008年各年《中国统计摘要》,其中,“年末流动资产”引用《中国统计摘要》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07年数据为1—11月数据。

从表2-4中的计算结果可见,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占用率2004—2007年四年累计平均为25.4%,即每100元流动资产被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净额是25.40元。20×0年至20×2年,我国1304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用率三年累计平均为19.7%(数据取自中国矿业大学朱学义教授上市公司数据库),2007年1521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用率为13.2%(数据取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2.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率

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率称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率。它反映了企业每100元营业收入常年被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净额是多少。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公式中“应收账款”由期初应收账款净额与期末应收账款净额之和除以2得出。

例21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率计算见表2-5。

表2-5 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应收账款率计算表

注:①2003年末应收账款净额为18624亿元。

资料来源:2005—2008年各年《中国统计摘要》,2007年应收账款为11月末数据,收入据1—11月累计数354518亿元推算而得。

从表2-5计算可见,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其比例由2004年的10.7%下降到2007年的9.2%,四年累计平均为10.6%(不包括2003年数据),即每100元营业收入被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净额是10.60元。20×0年至20×2年,我国1304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三年累计平均为16.2%(数据取自中国矿业大学朱学义教授上市公司数据库),2007年1521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率为6.7%(数据取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3.应收账款技术分析法

企业赊销虽然可以扩大销售,增加利润,但却被客户占用了资金。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不得不筹措资金,包括取得借款等。这就是说企业被其他单位占用资金是要花费代价的(筹资利息),而且企业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会增加收账费用,增加坏账损失。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利息、收账费用以及资金被客户占用所失去的其他获利机会,都是应收账款的成本。企业如果减少赊销款,就降低了市场占有率,减少了获利机会,同样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因此,对应收账款合理额度进行分析,首先要检查增加应收账款带来的利润是否超过应收账款的成本,是否带来预期的收益净额;其次,应计算企业应收账款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点的应收账款占用额度,这个额度是应收账款的合理额度。企业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确定赊销收益最大化、同时应收账款总成本最低的应收账款合理额度,分析应收账款实际占用水平的方法称为应收账款技术分析法。

(1)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企业为了促销而采用赊销政策,意味着企业不能随时收回货款,而相应地,要为客户垫付一笔相当数量的资金。由于这笔垫付的资金丧失了其他投资赢利的机会,便形成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称为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企业的资金被客户占用后必须另外筹集资金,如向银行取得借款等,故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一般可以用银行借款利率计算。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与应收账款的持有额度呈正比例关系。设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X,银行借款利率为I,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为Y1,则应收账款持有成本的数学模型如下:

Y1=X×I

例22 甲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见表2-6,如果银行借款年利率为10%,则不同的应收账款余额产生了不同的应收账款持有成本。

表2-6 甲企业应收账款持有成本计算表

根据表2-6所画的“应收账款持有成本图”见图2-3。

图2-3 应收账款持有成本图

(2)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是指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所花费的代价。它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收款成本。收款成本包括推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工资、簿记费用、办公费、通讯费、文具用品费、收集信用资料费等。这些费用比较固定,与应收账款的多少不呈比例关系。

②延付成本。延付成本是指客户拖欠货款时为了催讨货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电话费、电报费、出差费、诉讼费等。它一般与应收账款额度呈正比例关系。

③拒付成本。拒付成本是指欠款客户因拒付货款而给企业带来的拒付损失。它一般与应收账款额度呈正比例关系。

设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X,收款成本为F,延付成本为P1X,拒付成本为P2X,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为Y2,则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数学模型如下:

Y2=F+(P1+P2X

例23 甲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收款成本、延付成本(P1=0.008)、拒付成本(P2=0.005)分别见表2-7,则不同的应收账款余额产生了不同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见表2-7。

表2-7 甲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成本计算表

根据表2-7所画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图”见图2-4。

图2-4 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图

(3)应收账款短缺成本参见朱学义、吴欣:《企业应收账款短缺成本确定方法》,《四川会计》,2001年第2期。。应收账款的短缺成本是指企业少做或不做赊销交易而使原有客户转向竞争对手,从而使企业蒙受的销售损失。短缺成本随着应收账款的增加而减少,即它与应收账款额度呈反比例关系。

应收账款短缺成本的计量,在中外教科书上很少涉及。笔者经过研究分析,认为确定该计量模型必须考虑下列因素:

①企业赊销额、赊销收益和应收账款余额。企业缩小赊销规模,必然要失去一些客户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赊销额既反映收入实现额,又反映应收账款发生额。降低赊销额必然影响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越少,企业失去的赊销收益越大,两者成反比例关系。设X代表应收账款余额,T代表赊销额,r代表赊销收入净利率,Y3代表应收账款短缺损失,则应收账款短缺损失的数学模型如下:

Y3=(T×r)/X

该公式的含义是:每一元应收账款余额提供多少赊销收益。

②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率。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对企业某种产(商)品的需求量总是一定的,则该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净利润也总是一定的。在这种条件下,某企业降低赊销额,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必然降低,其分得的社会平均净利润也相应减少。设企业原有市场占有率为M1,降低赊销额后的市场占有率为M2,社会平均净利润R,则市场占有率降低引起的应收账款短缺损失的数学模型如下:

Y3=(M1-M2×R

综合上述两个因素,抵消其中相同的净利润因素,应收账款短缺成本的综合数学模型如下:

Y3=T/X×(M1-M2)×R

例24 甲企业目前应收账款全年发生额为120万元(T=120万元)。由于回款极度困难,致使应收账款全年账面平均余额为110万元,而同行业应收账款全年账面平均余额为1375万元。社会平均净利润率为10%。如果将该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分别缩减为90万元、7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五种情况,则应收账款的短缺成本有关计算如表2-8所示。

表2-8 甲企业应收账款短缺成本计算表

注:* 行业应收账款余额13750000×赊销净利率10%×甲企业目前市场占有率8%=110000(元)。

①120000/100000×(8%-0.727%)×1100000=96000(元)。

②120000/300000×(8%-2.182%)×1100000=25600(元)。

③120000/500000×(8%-3.636%)×1100000=11520(元)。

④120000/700000×(8%-5.091%)×1100000=5486(元)。

⑤120000/100000×(8%-6.545%)×1100000=2133(元)。

⑥120000/100000×(8%-8%)×1100000=0(元)。

根据表2-8所画的“应收账款短缺成本图”见图2-5。

图2-5 应收账款短缺成本图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总成本由应收账款持有成本Y1、应收账款管理成本Y2和应收账款短缺成本Y3三部分组成,其综合数学模型如下:

Y =(X×I)+[F+(P1+P2)×X]+[T/X×(M1-M2)×R]

例25 依例22、例23、例24,甲企业应收账款总成本的计算有以下六种方案可供选择,见表2-9。

表2-9 甲企业应收账款现状及其合理额度确定方案

根据表2-9所画的“应收账款总成本图”见图2-6。

图2-6 应收账款总成本图

据表2-9和图2-6中可知,甲企业应收账款合理额度在300000元至500000元之间,经过进一步计算为310000元,此时,应收账款总成本最低,为89498元,和300000元应收账款的成本89500元相近,则甲企业赊销收益最大、成本最低的应收账款合理额度为310000元。

企业应收账款最佳额度确定后,应根据销售客户的信誉决定相应的信用政策。对销售客户进行信誉排队的方法有多种,如直接调查法、五C[分析客户的Capital(资本)、Character(特点)、Condition(条件)、Capacity(能力)、Collateral(抵押品)]评估法、信用评分法和回款期评价法等。结合我国情况,采用回款期评价法(即根据销售客户以往回款的期限来确定信用政策)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