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微机硬件系统及其扩展
2.4.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现代计算机进行分类。一种常见的分类是根据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计算机分成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工作站和微机,其中微机为面向普通用户使用的个人计算机,目前已经非常普及。这里我们以微机为例,来简要说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要了解微机的硬件组成,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打开微机的主机箱盖进行观察。人们一般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微机内部结构非常复杂,但实际上由于制作工艺的进步,微机的硬件结构其实显得非常简单、清晰。图2-12展示了典型的微机内部结构。初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杂乱无章,但实际上整个机箱内部呈积木式结构,模块性很强,主要部件包括印刷电路板、电源、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软盘驱动器(简称软驱)、硬盘驱动器和带状缆线等。
图2-12 典型的微机内部结构
(1)主机板。
在机箱内部,核心通常为一块较大的印刷电路板,一般被称做主机板,有时也称做母板。微机中最核心的部件(如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卡等)都安插在主机板上的插座和插槽内。微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其他部件最终也都要连接在主机板上。图2-13展示了一块典型的主机板。
图2-13 典型的主机板
在主机板或扩展卡上,有许多有多个引脚的黑色方块,即为通常所说的芯片。由于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可以把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电容、电阻、导线等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线路集成在一小片晶体硅上,用陶瓷载体封装后,就形成了集成电路芯片。正是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把大量复杂的电子线路封装在芯片中,才使微机体积变得很小,机箱内部的结构显得简单、清晰。
(2)微处理器。
在主机板上,有一块较大的芯片比较引人注目,即微机的CPU,在微机中称做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最为核心的部件,计算机的控制器和运算器都封装在微处理器中。计算机一经加电,微处理器就会处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由于长时间运转的芯片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温度升高而损毁芯片,因此在微处理器芯片上通常都会安装一个风扇协助微处理器散热,保证微处理器芯片长时间正常运转。图2-14(a)是一块由英特尔公司生产的奔腾Ⅲ型微处理器芯片;图2-14(b)是安插在主机板上的微处理器芯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芯片上方装有一个散热用的风扇。
图2-14 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
除了微处理器芯片外,存储器也安插在主机板上。在计算机中,通常会装配两种类型的存储器:一种是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存储器,称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ROM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在厂家制造时就已经写入,其中的内容在计算机电源关闭后也不会消失。另一类存储器是既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的存储器,称为随机读写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RAM在加电的情况下可以随时进行读出和写入,但其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掉电后则会消失。微机中,通常把若干块RAM芯片安插在一块条状的印刷电路板上组成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存条);然后安插在主机板的存储器插槽中,如图2-15所示。微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来更换或增加内存条,以达到扩充内存容量的目的。
图2-15 内存条及其插槽
ROM和RAM在逻辑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计算机不加电时其中存储的内容是否可以永久保持。由于ROM中的内容在出厂时被写入,其内容不会受到是否加电的影响。因此ROM中常用来存放一些很基本的维持系统加电后可以运转的程序,主要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BIOS),用来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驱动键盘、显示器等设备正常工作及引导操作系统的功能。计算机开机后,微处理器首先从ROM中读取程序并执行指令,检查微机硬件设备是否可以正常运转。在确认没有设备故障的前提下,从硬盘等外部设备中将操作系统读入RAM中;随后微处理器执行已经装入RAM中的操作系统,并进一步根据用户需要将其选择的程序装入RAM中并运行。可见,微机开机后首先会到ROM中读取要执行的指令。因此如果ROM发生故障,微机将不能正常启动和工作。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系统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微处理器需要频繁地从存储器中读取将要执行的指令和数据,如果存储器的速度很慢,与微处理器的速度不匹配,则微处理器需要等待存储器。此时尽管微处理器的速度很快,但微机总体性能仍然会很低。存储器的容量也很关键,如果存储器的容量较小,则较大的程序或数据不能全部载入,微机就不能运行这些大程序或处理这些数据,而需要用复杂的管理办法来运行这些程序或处理这些数据,导致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但是,容量大且速度快的存储器价格非常昂贵,大量使用会导致微机系统价格的提升。
权衡系统性能和价格,目前计算机中常采用多级存储体系解决这一问题。在这样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通常按照其性能、容量以及价格分成不同的级别,不同性能、容量和价格的存储器共同组成计算机的存储器体系。最简单的办法是把计算机存储器分成两个级别,其中一级存储器速度很快,但容量较小,价格昂贵;二级存储器速度较慢,但容量很大,价格便宜。在逻辑上,一级存储器位于微处理器和二级存储器之间。在微机运行时,一级存储器中的内容是二级存储器中部分内容的副本。微处理器读写程序和数据时先访问一级存储器,若其中没有相应内容,再访问二级存储器,同时再把相应内容复制到一级存储器。这样就减少了对速度较低的二级存储器的访问次数,提高了微处理器访问存储器的性能。在这种结构中,一级存储器通常被称做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二级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内存储器。目前的微机系统中,还可以把高速缓冲存储器继续分成多级,例如分为片内高速缓冲存储器和片外高速缓冲存储器:片内高速缓冲存储器直接集成在微处理器芯片中,速度最快,但容量一般最小;片外高速缓冲存储器则安插在主机板上,速度比片内高速缓冲存储器慢,但容量要大些。随着技术的进步,微机所配备的存储器不断扩大容量,一般都有几百兆到上千兆个字节。但无论如何,存储器的容量仍然是有限的,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目前的微机系统大多还支持“虚拟存储器”的概念。虚拟存储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储器,而是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上的一个区域。由于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容量巨大,计算机系统通常通过软、硬件手段把硬盘上的部分区域划分出来用做存储器,以弥补存储器容量不足的问题。虚拟存储器的容量通常可以很大,但其存取速度远远小于内存储器。
图2-16描述了目前微机系统中的多级存储体系。其中,层次越高,存储器的容量越小,但读写速度越快;层次越低,容量越大,但读写速度越慢。片内高速缓冲存储器拥有最快的读写速度,但容量最小;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可以非常大,但存取速度则最低。
图2-16 多级存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