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1 从东汉至元代的佛经翻译
中国从东汉桓帝末年(公元166年)至元代末年(公元1388年)的佛经翻译运动,历时一千多年,共译佛经3,000部15,000余卷,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参加佛经翻译的一部分人是从安息(今伊朗北部)、月支(今阿姆尔河以东、葱岭以西)、康居(今亚锡尔河东北)、龟兹(今新疆库车)、罽宾(今克什米尔)、印度以及南亚诸国来华的僧侣;另一部分人是西行求法习经回国的中国僧侣;第三部分人是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梵文翻译。东汉三国以前的经文多为西域僧人介绍过来的,南北朝所译佛经有梵本和胡本之分,隋唐以后所译佛经原本统属梵文。现有佛经中可确定译自印支次大4陆诸国的1,500种5,700卷中,绝大部分译自梵文,少量译自巴利文和西域古代文字。在佛经的翻译史上一开始就存在“胡音”与“意译”、“质朴”与“文丽”的争论。释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理论,涉及到译文的语序、风格和句量对等的问题。彦琮的“八备”观是有关译员的译德和专业素养的经验总结。唐代译场的11种职司包括: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是一种对于当时国家级集体翻译程序既严格又科学的设置。
佛经翻译运动对中国佛学、文化和语言诸方面均有深刻影响。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来看,它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现形式,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译论的早期建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