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横沔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该地区旧属南汇,处长江三角洲东端,是泥沙冲击出的土地,成陆至今已逾千年。横沔最初是傍海的滩涂,以盐场聚集了盐民来此定居。历经数百年积淀与沧海桑田的变幻,明清时期,凭借水路交通必经之路的优势,这里发展为方圆数公里的商贸中心。但随着生产方式、交通方式的变革,以及横沔新镇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老镇日渐萧条。2016年,浦东新区康桥镇党委有意挖掘横沔老镇文化记忆,对这座行将消逝的古镇进行抢救性记录。我所带领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团队作为受托方,有幸走入这个历史空间,深入调研。
此时的横沔老镇,日常出入已多是古稀老人与外来租户,看不见几张年轻的本地面孔,街道与建筑也难免呈颓败之气。但近三十年的蛰伏,好似时光停滞,使老镇旧时物理空间的肌理依旧,河西街、中大街、花园街、庙场街,依旧蜿蜒在横沔港畔。加上仍有部分原住民在此生活,较之沪上一些建筑簇新的古镇而言,这里的老味道要正宗许多,也是难得。
首次造访时,老镇将要动迁的传闻已在坊间传开,但正式文件未发,时间尚不明确,街面上气氛依旧宁静,甚至颇显清冷。2017年底,征集动迁意见的告示贴出,街道上顿时多了走动的人。人们相见寒暄,话题自然都是签字、土地性质、宅基地、房产证、户口本云云,街巷中开始有收购旧家具的小贩出入。大半年过去,各家动迁手续基本都已尘埃落定。今年九月初,尚能在傍晚时分的河西街看到排排坐、乘风凉的人们。深秋时节再去,居民都已四散,采访过的老人,几乎都难再寻觅。街道地面刷上了黄色警示线,划分出建筑保护区域范围。夏天在虹桥港边拍摄的一排建造年代较晚的民宅,由于位于黄线以外,已率先被夷为平地。世代生活于此的数百户原住民悉数迁离,屋宅街巷中再无俚语跫音,横沔港流水默默,我们可谓见证了这座古老集镇千年以来最剧烈的转折时刻。能为她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