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读古书
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清帝国的大门,西方的文化、思想、学术、科技等涌入了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又处于夕阳残照下的封建大帝国,与传统文化发生空前激烈的交汇。到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继续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和各具特色的学术成果,胡怀琛就是这些大师中的一位,出版于1931年的《古书今读法》则是这些成果中的一部。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古籍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无论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是要分析扬弃其糟粕,都必须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这就需要阅读古书。《古书今读法》的出现,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古书”是一种通俗的称谓,这里说的“古书”应当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即古代文献。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献的数量非常之大。据2009年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籍总目》的统计,流传至今的古籍至少有20万种,前人多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等成语来形容我国古籍之多,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些文献,若从学科上分类,可以分为文学文献、历史学文献、语言学文献、医学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等,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一部介绍今人如何阅读古书的著作,当然不能面面俱到地讲述各学科古籍的内容和阅读方法,而需要经过对前人阅读实践的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应现代人对一般古籍阅读的经验和方法,这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而《古书今读法》就是这样做的,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古书今读法》全书十章。
第一章给古书下了一个颇有特点的定义:“中国旧有的人情、风俗、哲学思潮、文学思潮等,完全没有受过西洋影响的,我们认为是中国古代的人情、风俗等等;凡记载或说明这种种的书籍,我们认为是古书。”可见作者界定古书,并不只看书籍产生的年代,而是更注重内容。
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介绍阅读古书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从“考古”和“致用”两个方面讲述读古书的目的。在考古方面,“皓首穷经的书生,绝不能做成考古学者;而发掘古城古墓的工人,也不能做成考古学者”,所以考古应当实物和书本并重。在致用方面,“一社会,一民族,今日的情形,决不是和今日以前的事没有因果关系”,读古书固然是了解过去,但这种了解也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作者还主张考古和致用二者要相互结合,忽视了致用,考古就成了把玩古董,而忽视了考古,则要么会觉得古书无用,要么会受古书的欺骗。
第三、四两章介绍古书内容与现代社会的种种联系,以此说明阅读古书的现实意义,也进一步说明读古书时要把考古和致用结合起来。例如“三民主义”一节,作者认为,孙中山先生所创的三民主义,其中也主张恢复忠孝节义等中国的旧有道德。这就是从古书里看出中国独有的道德,要保存发扬。再例如“出棺材的文化”一节,从殡仪抬棺材的过程中,分析儒家丧仪、佛教文化、道教文化、西洋文化等的因素,说明中国的人情、风俗极其复杂,既吸收外来的东西,又不肯放弃原有的东西,使新旧混合。“最好的固然也能把新旧融化了而另辟出一个新境界,然也有时候弄得自相矛盾而不顾。”
第五、六两章介绍读古书的方法和读古书应当追求的境界。
关于读书的方法,古人有形形色色的体会。而作者认为今人读古书,在方法上不应强求一律,应当“各书各读法,各人各读法”。有时百读不厌,有时看一遍即可;有时可略观大意,“不求甚解”,有时则要细细琢磨,仔细体会;有时要信古,有时又要疑古。
各书各读法,是说不同的书要以不同的方法对待。对文学艺术作品,不应当像对其他书那样死抠字眼。如果因为“夜半不是打钟的时候”而指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那就可笑了。而其他书,如历史著作、论述性著作则要求真实可靠,符合逻辑。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韩非子作《说难》《孤愤》的时间的说法就自相矛盾,如果忽视了这个矛盾,就是把史书当纯文学作品来读了。
各人各读法,是说对同样的书,不同的人应以不同的方法去读。同一部书,例如《诗经》,做文学欣赏的人可以鉴赏其文学艺术的优美,研究语言的人可以注意其虚词等的用法、文字的通假、词义的演变,研究社会学、政治学的人可以注意作品中的男女恋爱与古代的婚姻制度以及当时当地的礼教风俗,等等。“一部《诗经》是如此,一切的书都是如此。”
关于读古书应追求的境界,作者提出了“精”“博”“通”三个字的口号。精,就是能提高;博,就是能广大。至于通,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贯通,不为见闻、门户所局限;二是能通达,读了死书而能活用。精而不通则容易固执仄狭,博而不精则容易琐碎,通而不精则流于浮泛,通而不博则病于空疏。所以精、博、通三者要并重,不可偏废。
第七、八两章讲读古书要“明学术源流”“明古书源流”。
中国古代的学术源流自成系统,与西洋不同。拿西洋的学科分类来套中国传统学术,“不是支离破碎,就是牵强附会”。作者还开列了部分书籍,为了解传统学术源流提供方便,以求在读古书时事半功倍。
古书源流与学术源流相联系,但学术源流是指学派而言,古书源流是指书本身而言。明古书源流就要熟悉目录版本。书目可以分为备查和备读两种,各有较重要的书籍。至于版本,若当作古董,宋版、元版固然价值较高,但若当作读物,则是清人精刻的较好。作者还简要介绍了木刻、石印、铅印的各种版本的特点。
第九章讲的是读古书的材料与工具。今人为考古和致用而读古书,古书是我们的材料,而不是我们的圣经或约法。但也有一些古书可以作为工具,这类书除了普通的字典、辞书等以外,还有如《经籍纂诂》《读书杂志》《助辞辨略》《历代纪元编》等等。
第十章的题目是“读了若干部古书所得到的概念”。作者通过阅读古书和对中国旧有国情、文化等的思考,提出了自己对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十条见解。这些看法基本上是把中国旧有的国情、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得出的,其中有的很有见地,值得今天阅读古书的读者认真思考。比如“学问零碎而无系统”一条,我国古人虽然也讲究“格物致知”,传统典籍中也有大量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思想,但这些成果往往散见于历代经史子集等形形色色的文献当中。再比如“中国的学术都以政治为中心”一条,长期以来,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术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确实与政治密切相关。就像《老子》这样崇尚自然充满哲学意味的著作,也被《汉书·艺文志》看作“人君南面术”,可见古人很重视该书在政治上的作用。在今天看来,不管是《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宋代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的确实都是这样的思想。
二
纵观《古书今读法》一书可见,作者一方面把文献学的知识融入书中,引导读者寻求阅读古书的门径,另一方面又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特点,把古书阅读和现实结合起来。
我国典籍浩繁,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献学。文献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文献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文献的整理、鉴别,文献的分类、编目和检索,各种文献的特点、用途,等等。学习研究文献学对阅读古书当然大有裨益,但是,作者要写的并不是一部文献学著作,写作的目的也不是培养读者成为文献学专家,而是为各专业领域的一般读者阅读古书提供方便,因此作者并没有系统地介绍文献学,而是运用文献学知识为读者提供古书阅读门径:“明学术源流”和“明古书源流”。
关于学术源流,读者应当对我国传统的学术体系有所了解。先秦诸子形成的九流十家,西汉兴起的经学,后来的老佛思潮,宋明时代的理学,清代的训诂考据,等等,都是中国独有的学术,如果对这些不甚明了,则难免迷失在古书的海洋中。而生搬硬套西方学术的框架来理解中国的古籍,则势必支离破碎,不得要领。作者介绍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等,还包括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等近现代人的著作,无疑对了解中国学术源流有重要作用,可以给现今的读者在阅读古书时提供极大的方便,使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古书源流,主要涉及的是目录版本之学。
目录学的创始人是西汉刘向,他奉成帝之命管理国家的图书,对这些书籍进行校勘整理和系统分类,并撰写目录。刘向及其子刘歆编写的书目《七略》分图书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七略》原书已失传,保存至今最早的书目是《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是现存较早的按四部分类的书目,分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类,又附道经和佛经。这种四分法到《四库全书总目》已趋于完善。现今读古书还经常用到的一部书目是《中国丛书综录》,因为编纂出版得晚,《古书今读法》中没有提到。《中国丛书综录》也用四部分类,但于四部之后另立“别录”。目录学知识也是阅读古书非常需要的。熟悉了目录,既可以使查找图书更方便,又可以通过目录居高临下地总结学术源流,所以目录学常被前人认为是读古书的入门之学。
版本学也是文献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图书版本的类型、版本的鉴定、“善本”的定义等,其内容很丰富。《古书今读法》面对的是一般读者,所以只大致介绍了刻本(主要是木刻本)中的官刻、家刻、坊刻三种,对版本的鉴定没有涉及。至于善本,有人注重其文物价值,也有人注重精校精刻、错误少,不残缺。现今非专业人员阅读古书,一般较少接触写本或木刻、石刻本,容易找到的大多是现今出版社出版印刷的本子。除了少数影印本之外,这些本子一般经过现代人的整理校勘和标点,有的还有详略不等的注释甚至现代译文,阅读起来很方便。不过现代人的标点注释和翻译可能存在失当之处,阅读时需要注意。
三
《古书今读法》内容充实深刻,为我们阅读古书提供了一条门径,虽然历经了岁月的变迁,但在今天仍能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对于帮助今人了解古代经典,仍然富有实用价值。总结起来,《古书今读法》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学术发展的需要。从时代背景来看,该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凭空创造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作为炎黄子孙,在社会变革时期,肩负着了解自己的历史、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就不能不读古书。而对于古书,处于不同时代、怀有不同目的的人当然应该有不同的读法。处在民国时代的作者,不希望人们像古人那样皓首穷经,博取功名,也不希望他们为读古书而读古书,一味地钻“故纸堆”。作者不仅以“古书今读”题名,而且内容上也处处体现了这样的意图。当今的中国,与民国时期相比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古书今读法》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二是言简意赅,篇幅不大,方便阅读。古书阅读方法本来是一门庞杂的学问,可以从许多方面入手写成很大部头的著作,然而该书却只用了三万多字就把有关古书今读的方方面面说得清楚透彻。篇幅虽小,内容却极为丰富,这一方面与作者惜墨如金、字斟句酌有关,另一方面更得益于他学养的深厚和对传统文化高屋建瓴的把握。
三是阐述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该书内容的学术性很强,但却没有丝毫教条习气,语言也不艰深枯燥。例如讲到读古书“考古”和“致用”的关系时,作者说:
就考古说:即使中国旧书等于牛屎,但是化学家对于牛屎也有研究的必要,何况他或者还不是牛屎。就致用说:牛屎也有牛屎的用处,他的用处不但是和香水相等,竟远过于香水,只要我们用的人会拿他去用。然化学家把牛屎研究明白了,倘不拿去用,便是空费力。从对面说,牛屎的用处,不经过化学家的研究,也不能就知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把考古和致用连成一气。
由于作者学识广博,在阐述具体问题时,常能列举丰富的例证,似乎是信手拈来,读来饶有趣味。
将这本书收入“语文教师小丛书”可以说是眼光独到,非常及时。2014年3月,教育部向全国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引起了各中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对广大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样的要求,当然离不开古籍的阅读;要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首先需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在这种背景下,像《古书今读法》这样出自学养深厚的大家的手笔,又能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古书读法的著作,对广大语文教师的帮助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2016年10月写于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