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从“宽广之路”到“大道之行”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同年10月3日,他出访东盟时在印度尼西亚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自此,“一带一路”走进世人视野。四年来,“一带一路”深刻影响世界,在笔者看来,“一带一路”不仅是“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
“一带一路”四周年:务实推进行稳致远
2017年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会议期间,29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共同出席论坛,与会代表总人数超过1500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由我国首倡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
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到了很多历史上与丝绸之路相关的重要城市,“酒泉、敦煌、吐鲁番、喀什、撒马尔罕、巴格达、君士坦丁堡等古城,宁波、泉州、广州、北海、科伦坡、吉达、亚历山大等地的古港,就是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可见,从古至今,一个个城市是丝路项链上的颗颗宝石。丝路城市的成功与否不单纯看经济体量、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其开放程度,看国际化人才的聚合程度,看文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含金量,看是否能够从功能定位走到人文定位。经济与文化的联姻,是全球化时代的突出特征,也是“一带一路”丝路城市魅力的应有之义。
就“一带一路”的企业定位来说,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民营企业是生力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应更为积极地“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中国企业要切实推进关键项目落地,实施好一批示范性项目,多搞一点早期收获,让国内民众与世界人民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此书是《“一带一路”年度报告》的第三本,我们始终坚持聚焦中国城市案例、企业案例,希望通过鲜活的案例,增强国人参与“一带一路”的信心,增强国际社会欣赏、认同“一带一路”的程度。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报告共6000多字,习近平深刻阐述了丝路精神的准确内涵,全面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近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并站在当今世界发展新的关键节点上,顺乎时代潮流,以解决世界现实问题的智慧与担当,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一带一路”以及怎样建设好“一带一路”等重大问题。
高度强调丝路精神,以丝路精神消除现实“赤字”。在世界经济缺乏新增长动力、各国发展不均衡、区域动荡加深、恐怖主义蔓延肆虐的现实世界中,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难题,也是“一带一路”需要破解的问题。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五路”并举,开拓“一带一路”新前景。“一带一路”的目标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成果扎实,“世纪工程”更需要务实推动。从此次高峰论坛形成的成果清单来看,涵盖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类,共76大项、270多项具体成果。“伟业非一日之功”,“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在行动对接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在题为《开辟合作新起点 谋求发展新动力》的讲话中,习近平以雁为喻提到,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一带一路”不是服务于中国一国的战略,而是服务于国际社会的全球公共产品,为此需要每一个成员以真诚合作应对挑战、实现更加普惠的全球化,最终使民众成为“一带一路”的主力军与受益者。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给人的感觉是“顶天立地”。“顶天”是此次会议以联合声明的形式完成了国际版本的顶层设计;“立地”是不尚空谈,要以具体的项目清单以及后续机制安排实现共同推动、合作推进。五大洲1500多名代表的与会规模盛况空前,最终形成的共5大类、76大项、270多项的成果清单亦相当震撼。近四年时光,一路走来,“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扎实支点,成为中国赢得国际尊重的有效载体。
产业园区等标志性项目确保“一带一路”有现实获得感
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而产业园区建设是产能合作的优先领域,产业园区精准落地更能够充分体现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原则。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7年3月,我国企业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建有56个经贸合作产业园区,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建设要有现实获得感,必须要有标志性项目支撑,如中欧班列、产业园区等。
目前,“一带一路”产业园区的代表性项目有中白工业园、泰中罗勇工业园、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等。
中白工业园是由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合资建设,是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工业园(总面积91.5平方千米),是中国目前对外合作层次最高、占地面积最大、政策条件最为优越的综合性境外产业园区。中白工业园是典型的“一带一路”大项目合作,全面带动两国贸易、投资、金融、地方合作的深入发展。该园区重点明确,确立“5+1”主导产业,即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精细化工、仓储物流类。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未来工业园将吸引超过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内就业人口将超过12万人,最终形成结构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科技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综合性开发区,同时促进产城融合,打造一座20万人口的国际化空港新城。
创立于1970年的华立集团,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了以医药为核心主业,智能电网、新材料为两翼的产业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工业唐人街”。在2000年初,华立启动了“技术领先、资本经营、全球配置”三大战略,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和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走进去”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工业园”战略已实现了从简单的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投资“走出去”、文化“走出去”、健康“走出去”。2005年,华立集团在泰国东部建设了“泰中罗勇工业园区”,目前已吸引93家中资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25亿美元。2015年,华立北美华富山工业园项目开发正式签约启动,聚焦汽车、家电制造等高端制造业,标志着华立海外工业园建设迈上新台阶。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容纳100多家企业进驻,为中国企业开拓美洲市场提供新的“全方位服务”国际平台。
在华立看来,境外工业园开发有三个模式:1.0版本是工业地产开发模式,2.0版本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境外制造业集聚平台,3.0版本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区域总部服务平台。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地处“一带一路”和“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交会点上,从2008年开始,跨越国别、文化等重重困难,在红海岸边的一片戈壁上建设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园区。如今已有68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为埃及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成为中资企业走进埃及乃至非洲道路上颇具代表性的“旗舰项目”。
由民营企业红豆集团主导,在柬埔寨建立的西哈努克港工业园,现在已成为柬埔寨重要的纺织产品的生产基地,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超过了50%。
2016年6月,笔者赴柬埔寨调研西港特区,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月娥等举行座谈。戴月娥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西港特区的发展情况。作为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西港特区目前已经拥有入园企业102家,为柬埔寨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已经开工生产的企业达到了74家。她认为,西港特区的经验在于把中国优势企业迫切“走出去”的意愿,与柬埔寨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有效对接。未来,特区的发展愿景是:一城——中柬友谊城,300家企业入驻,10万产业工人,形成20万人的生态化宜居新城;两港——依托西港海港和空港,发展临港产业,形成特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带动柬埔寨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三中心——打造柬埔寨新经济中心、东南亚新物流中心、大湄公河次区域培训交流中心。
未来中国企业不仅要建设工业园区,更要建设智慧园区。其中,中国企业经营和管理园区,不仅是土地开发商,更应成为系统服务商,要将中国企业的标准、资质带进去,要将中国企业的文化、理念带上去。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沿线国家对工业园区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模式有兴趣、有需求。1994年,中国和新加坡合办的苏州工业园开始运作,效果非常显著。今天,沿线国家也希望在境内借鉴园区模式,因为他们也要增强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招商引资力度,聚集人才、打造品牌,也要培育国际合作示范区、创新综合“试验田”。在此背景下,相关国家希望积极借鉴中国经验,邀请中国企业在其国家建设工业园,以吸引更多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优秀企业的资金和技术。
境外工业园往往位于丝路物流大通道上,其货运路线可实现与区域市场的无缝对接,可以流畅地在丝路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可实现产品快速销售至靶向国家。因此,产业园区与中欧班列等“基础设施+产业水平+贸易能力”“点线面结合”的模式值得推广。
产业园区要因地制宜,不是越多越好。有些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没有产业工人甚至没有工业聚集的动能,国民经济以农业、畜牧业为主,对此可适时地推动农业合作园区或文化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创业产业等园区的建设。同时,园区建设不应过分强调“块头”“体量”,要避免“虚胖”“臃肿”“体弱”的粗放型发展趋向。
“一带一路”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动能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所做的十九大报告气势磅礴、内涵深刻,30000多字的报告分十三部分,纵观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具有划时代意义,浓缩了五年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与启示,描绘了从现在到2020年乃至21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一带一路”第一次进入党的最高文件,而且一亮相就成为高频词,在三部分共出现了五次。
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一部分,即“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强调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指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理念,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融合在一起,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明显提升。当欧美等西方国家“退、缩、反、逆”情绪蔓延的时候,如美国退出TPP、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英国进行“退欧公投”,“黑天鹅”“灰犀牛”等现象频发,中国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多层次的物质性、理念性公共产品,“路、带、廊、桥”等“一带一路”实践为缺失信心的国际社会带来了新鲜空气,掀起了进步潮流,中东欧16+1机制、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有力注脚。
麦肯锡2017年8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的跨境资本流动缩水了65%。在一个“去全球化”的时代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到世界各地进行投资,而纷纷提出“本国优先”的口号,内向性、排斥性增强。据统计,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规模由1.8万亿美元下降至近1万亿美元,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却与日俱增。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坚持以投资带动贸易,加大区域价值链投资,中方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预计将达到1500亿美元。
在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有两条脉络:一条是商脉,即展现经济热度;一条是文脉,即洋溢文化温度。经济热度就中国自身而言,要解决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相关问题,通过“一带一路”等新务实路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全球经济而言,要通过“一带一路”等新合作动能让世界经济走上正轨、走出危机的阴霾,保持一个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一带一路”的魅力不仅是一条经贸合作通道,更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后者就是“一带一路”文脉的具体体现。“一带一路”不能够急功近利,不能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一哄而散,需要构建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要为国际社会的良性互动创造积极的文化条件。
“一带一路”不仅强调“走出去”,更重视“引进来”。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也为世界各国开展贸易、推动全球贸易增长搭建国际化平台。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坚持的原则是共商、共建、共享,追求的是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在十九大报告的第十二部分,即“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一带一路”是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5月14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今天的世界正位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十分独特的机遇,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巨大的潜力,它的重点在亚欧非,但是能够惠及整个世界,不管是在地理上,还是在远景上,都是非常宏大的。对于那些尚未融入全球经济的国家,‘一带一路’能够给它们带来更多融入市场的机会”。古特雷斯最后表示,“一带一路”根植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联合国非常愿意与中国一道,建好新的丝绸之路。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两大支柱,即新型国际关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是发展层面的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文明层面对同舟共济理念的由衷认同。合作共赢与“一带一路”的商脉属性紧密契合,价值或文化共振与“一带一路”的文脉属性高度匹配。因此,“一带一路”不仅要以利服人、以例服人,更要以理服人、以立服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今天的主要问题不是“站起来”“富起来”的问题,而是“强起来”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中国不仅要有体量,更要有声量。过去,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今天,失语就要挨骂。为此我们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更是一个能够赢得尊重的国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实践中,“一带一路”不仅给国人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给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了务实路径。中国人的信心更足,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的欣赏倍增。
“一带一路”: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新引擎,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总纲领,也是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的总抓手。十九大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提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这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坚定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未来,“一带一路”将日益成为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有效路径。“五通”建设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其中,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策沟通就是完备“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在实践中,有顺畅的政策沟通才会有便利的规划对接与项目对接。
政策沟通的亮点是国家领导人久久为功、带头推动。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7次出访,足迹遍布18个国家。2015年,习近平主席共出访8次,行程遍布14个国家。2016年,习近平主席完成了5次出访,足迹遍布12个国家。所到之处,大多是“一带一路”关键国家。而且,“点穴式出访”成为亮点,即到一个地区不是之前的顺访几个国家,而是精准地单独访问一个国家,并把“一带一路”作为访问重心。例如,2016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飞抵布拉格,这不仅是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到访中东欧国家。在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捷克《权利报》发表题为“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加强战略对接,释放合作潜力。中捷双方应该以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为重要契机,加强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的对接,进一步梳理和筹备重大合作项目,争取早期收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被称为“一带一路”的“最强推销员”。2014年10月,李克强向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推销了中国的“高寒高铁”。在那次出访当中,两国总理见证了中俄签署高铁合作备忘录,推进构建北京至莫斯科的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优先实施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铁项目。此外,李克强总理在出国访问中也频频推销“一带一路”的其他优势产能,如核电、航空航天、产业园区等。
政策沟通的基础是重视制度设计、多边推动。2014年12月及2015年3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规划》《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两个文件先后印发,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行动指南,是国内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2015年2月,中央成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此后,各地区各部门也纷纷确立落实“一带一路”决策的工作机制。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对接工作全面完成。港澳台地区以及全球6000万华人华侨发挥比较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在国际层面,“一带一路”具有制度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属性,不仅重视双边的项目推动,更重视多边层面的制度建设。联合国希望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序开展。同时,“一带一路”还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经社会、世界卫生组织等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共有70多个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和代表出席会议,足以显示“一带一路”的多边属性与制度魅力。此次峰会联合公报的发布彰显“一带一路”的国际顶层设计的框架进一步成型。
政策沟通的关键是与现有的战略规划进行有效对接。“一带一路”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现有的规划倡议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在国际组织层面,需要精准对接的战略规划有:联合国“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欧盟“容克投资计划”、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在国家层面,需要精准对接的倡议规划有: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俄罗斯“欧亚联盟”、蒙古国“发展之路”、印度“季风计划”、越南“两廊一圈”、印度尼西亚“海洋强国”、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琥珀之路”、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韩国“欧亚倡议”等。总之,“一带一路”倡议与上述规划有相通与契合之处,合作基础扎实。
政策沟通是“五通”之首,在系统发力的基础上,“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在设施联通方面,中国和相关国家一道共同加速推进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亚吉铁路、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等港口,规划实施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目前,以中巴、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经济走廊为引领,以陆海空通道和信息高速路为骨架,以铁路、港口、管网等重大工程为依托,一个复合型的基础设施网络正在形成。在贸易畅通方面,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未来,“一带一路”将继续扎实推进,带给国际社会的不仅是“宽广之路”,更是“大道之行”。“一带一路”在最初阶段进入人们视野的往往是有形的道路、桥梁、港口等,但这一倡议日益在标准、理念、文化、价值、话语等无形层面彰显时代潮流、文化温度、发展规律,也由此在有效打造人文格局、助益“通心工程”。以5月份高峰论坛为契机,“一带一路”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有自身的历史独特性以及文化识别效应。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价值共振。“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聚化。2016年11月17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A/71/9号决议。决议欢迎“一带一路”等经济合作倡议,敦促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阿富汗及地区经济发展,呼吁国际社会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这是联合国大会决议首次写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93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的第2344号决议,首次载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见,中国日益将治国理政思想与全球治理实践结合起来,赢得了国际的广泛认可与尊重。“一带一路”是迄今为止中国为世界提供的最重要公共产品,它是中国首倡,但强调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既为中国自身发展提供动力,又为世界共同发展创造机遇。
其次,“一带一路”高度强调“先有文脉,而后有商脉”。如果中国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只讲经济利益,“一带一路”是很难持久的,必须打通文脉才能持续地激活商脉。习近平主席出国访问之时,常常以文化始、文化终,深度挖掘并有效传播“一带一路”故事。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时就娓娓道来中英的文化纽带。他说,“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2016年1月21日,在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丹葩结秀,华实并丽。石榴早已从伊朗到中国落户,又因果实累累在中国被赋予新的寓意,象征兴旺繁荣。它见证了中伊两国人民沿着丝绸之路开展友好交往的历史,预示着两国合作还将收获更多硕果”。石榴不仅是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更象征了今天的丝路精神,即包容团结。
再次,重视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更需夯实智慧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五通”之外加设“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是“一带一路”的突破性进展,只有实现智慧对接才能增进沟通,凝聚共识,精准发力。未来,“一带一路”将推动全球信息、知识、人才、智慧的顺畅流动与对接。“一带一路”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但首先应该是“智力丝绸之路”。为此,一方面要加强中外丝路智库建设与合作,另一方面要争取青年人,不断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在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笔者参加了此次的“智库交流”平行主题会议,参会人数共200多人,大家普遍认为“一带一路”不仅要重视战略对接、规划对接、项目对接,更需夯实智慧对接。
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还是一个看似比较“缥缈”的中国倡议,但自2017年5月为节点,“一带一路”将日益成为“扎实”的国际共识,而且要凝聚全球智慧,在“黑天鹅”频发的世界中注入更多“光明”的确定性,切实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作者简介】赵磊,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国家统一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