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带一路”的战略资源分析
2015年2月,张高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加强组织指导,统筹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地方、部门和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充分发挥沿线国家政府和人民的积极性,形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合力。很明显,当“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大战略之后,就不再是最初仅仅作为对外政策所能容纳的了,它涵盖了外交、国防、发展、改革、社会、文化、环境、能源等各个领域,要求社会各界和各条战线都要与之对接,将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服从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同时,不仅国内资源需要整合,而且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也要互联互通,共同汇聚成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力量。
“一带一路”是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一切发展资源都应该是“一带一路”所着力调集的资源。中国政府专门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指导和协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除了组长张高丽之外,领导小组还有四位副组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沪宁,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杨晶以及国务委员、中央外办主任杨洁篪。显然,这是一个高规格的豪华团队,能够统筹调动发展、改革、政策、商务、金融、外事等众多领域的资源。在这一领导小组之下,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要求各部委、各省市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抓住机遇,搞好规划,扎实推进。从中央部委来看,都要求科学确定本地在全局中的“角色”和“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立峰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高峰论坛(福建泉州,2015)时介绍,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将重点加强与沿线各国八大方面的合作,不断丰富“一带一路”内涵,将其打造成为沿线国家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稳定畅通的安全之路、情感相依的友谊之路、互利共赢的合作之路、持续繁荣的发展之路。何立峰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把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优先的领域,要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加强各国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区域以及亚非欧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内容,具体体现在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拓展产业投资合作、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拓宽金融合作领域、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合作以及积极推进海上合作等八个方面。何立峰的这一介绍与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欧晓理的介绍完全一致,只不过欧晓理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2015年4月10日举行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讨论会上的发言更为详细。可以看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突破了单独考虑国内发展规划的传统模式,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为制订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一带一路”已成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部更强调围绕“一带一路”配置外交外事资源,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不断扩大彼此利益契合点。2014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外交部部长王毅共同主持召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座谈会,王毅指出,推进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些问题,推动早期收获,形成示范效应,实现滚动发展。在2013年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王毅更是明确指出2015年中国外交的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把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外交的重点,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认为“‘一带一路’绝非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合作共赢才是“一带一路”想要达到的目标。2015年5月,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求是》杂志发表《共建“一带一路”,谋求合作共赢》一文,强调“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通过推动互联互通,包括中国与沿线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对接,包括项目和企业的对接,也包括合作机制的对接,将会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从王毅的表态和张业遂的文章来看,中国的外交外事资源已经确定对接“一带一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
商务部在对接“一带一路”上也形成了明确的认识,认为“一带一路”是新一轮对外开放之路,有利于我国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认为,“一带一路”的规划基点是我国西部继续开发开放、东部转型走出去的现实需要,是我国沿边、内陆持续开放的新战略。高虎城认为,纵观历史,强国盛世必走变革开放之路。近代以来,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崛起,一个共同原因是善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实现自身发展。在新时期,发达国家竞相推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场竞争的关键是规则之争、话语权之争,更是发展主动权之争。因此,高虎城认为,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和先导,通过消除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大贸易投资规模,提高贸易投资水平,使沿线国家在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潜力充分释放。在三部委发布的文件中,“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也被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支撑。
除了三部委外,包括外宣、文化、旅游、民族、宗教等部门也都应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通过整合各领域的资源,塑造竞争优势。同时,各省市区也要立足比较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把中央战略规划与各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好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决不能一哄而起低水平竞争。此外,各省区市也积极制定对接方案,发挥本地区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比如广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广东打造成“一带一路”战略枢纽,在全国率先发布《实施方案》,成为全国首个上报实施方案、完成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衔接并印发实施方案的省份。上海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科技创新先行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重庆强调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加快重庆发展。甘肃提出努力把甘肃省建设成丝绸之路的黄金通道、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经贸物流的区域中心、产业合作的示范基地、人文交流的桥梁纽带。宁夏、陕西、云南等省区强调通过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积极合作,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成为西部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最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在统筹协调各部委、各省区市以及各种合作机制和平台调集各方面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切实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发挥好政府的示范、引导、服务作用,确保真正将好钢用在刀刃上,积极稳妥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