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今儿个忙里偷闲
朱植又去煮盐的灶房看了一圈,上次临走时交待的蒸馏挥发抽离水份的技术大多还没用上,只有几个灶台锅上放着有陶瓮,但排水管是用铁的,已锈得不成样子,看来只有派人去山东定做陶瓷管。
再到盐仓一看,里面一口口大缸全是盐,他揭开一口缸的盖子看了看,成色比海盐要白得多,离后世雪白的盐还差一点点,但比四川的井盐、山西的白盐成色都要好,手指头拈点一尝,口感很纯,没苦涩异味,如此难得意味着可以卖个好价钱啊!
自己偷偷的卖是行不通的,这迟早会被人发现,但可以先销往草原上,能赚多少是多少。朱植想到定价不由问道:“陕西的青盐是什么价?”
“这要按盐引的话,大引四百斤,小引二百斤,可各地都是缴粮换引,有了盐引就可以去盐场批盐转卖,可官盐没啥赚头。但据末将所知,沧州长芦盐场每引钞三百贯,河南、山东每引钞一百五六十贯,陕西就不清楚了,这都是指小引。”文廷震回道。
“钞啊!卧槽!”朱植有些无语皱起了眉头,大明宝钞就是个坑爹货,币值时贬时升涨跌很厉害,这么说都有些不准确,实际上大明整个财税系统都是坑,南方江浙南京一带,一贯宝钞只能换铜钱两百五六十文,可按说一贯宝钞是一千铜钱的。一两银子约等于一贯铜钱,能买四石米,可用宝钞支付则要八到九贯。
这么算来,长芦盐场的盐可能较好,但也只卖单价每斤666宝钞,若换算成铜钱就缩水十倍,只有66个铜板了,这他娘真是欲哭无泪啊!
用宝钞交易太亏,而且不保值,看来只有换粮食、布帛等战略物资,这在辽东可是稀求极大的硬通货,否则可是要给别人打工了。定价的话好办,就卖个八九百文铜钱一斤,按这个价折算实物吧!
毕竟此时物价不算很高,通货紧缩或者膨胀都还没有,主要是有少量银子在市面上流通,宝钞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主要是老朱大量加印宝钞,这就玩坏了,对于朱植来说,正是爹坑的宝钞啊!
“那这些盐可怎么卖?煮盐的军户总要给个工钱吧?”文廷震明白其中的问题,有些发愁地问了。
朱植也是郁闷,苦笑道:“先按铜钱的价格给盐他们,便宜一点算按七百铜钱一斤给,卖的话得定九百,孤给这盐起个新名称,就叫雪花盐吧,你要给他们说清楚。不过这个工钱得压两个月,也就是说五月的工钱,七月底才能给,明白了吧?这些库存的雪花盐,本王会通知左护卫孙晋的人过来运走,总能换成铜钱或者银子的。”
出了盐坊,朱植带着郭钏去河堤工地,这一段正是徐元炳在负责,不过人却不在这儿,遍地都是军户用手推车在推土,或者搬运石料,大伙儿说说笑笑,热闹非凡。
堤坝是沿河边烂泥半里远修建,堤下也有人在挖泥做砖坯,在堤后附近烧制成青砖就可用,毕竟开采石料太费人力,有了水泥一样牢固,大不了堤坝加厚。
四十五里的长堤要修建起来,人力还是不足,还有南岸的堤坝没有动工,码头也没建,钱粮也没个着落。朱植有些发愁,只希望郭英能快点来把钱粮的事替自己摆平。
四下看了一会儿,朱植想着得派人送盐去左护卫孙晋那儿,把两千头牛和五万张生皮处理掉,牛比较好卖,就算以官价卖给朝庭太仆寺价钱也不低,可生皮一般是制造铠甲的啊,这个……等等,要不要办个皮具厂,做皮靴、腰带等精致小物件来卖呢?
想到这儿朱植有一种大笑的冲动,打算带郭钏一起回去,可左右一看,郭钏不知什么时候没跟上来还是怎么的,竟然不见人了,朱植不由看向后面跟着的几名小宦官问:“怎么回事?孤的王妃走丢了吗?”
“呵呵……看殿下说的,在那儿呢!王爷稍等,小的叫邓勉,这就请王妃过来!”这小宦官倒也机灵,眼见乔玄俭、田易都外出未归,侯二又被打发回右屯卫了,顿时就讨好起来,以前朱植身边可没他们听侯的份。
朱植顺着邓勉手指的方向望去,里许地之外的一处工棚边,郭钏正在与一名红裙女子相谈甚欢的样子,顿时有些惊讶,她是怎么发现黛文了,或许是之前已经听说了吧。
按大明礼制,就算是王爷纳取嫔妃,没有王妃的同意也是万万不行的。不过礼制又要求,妇人不能善妒,这可是七出之一啊,所以朱植真要这么做,郭钏即算是贵为王妃,若不想遭人非议也只能默默接受。
邓勉过去请,郭钏也就过来了,边走还一边言笑晏晏地与黛文挥手,这让朱植感觉有些不妙。果然,她一走近虽然唇角还噙着淡笑,但显得勉强,眼神已有几分冷意,只是掩饰得极好。
此时解释显得有点多余,朱植正想迎上前说些什么,郭钏却轻“哼”一声,带着两名宫婢先走了。朱植摸了摸鼻子面露苦笑,自到工场外牵了战马带着随从回城。
靠城西有一座小宅院就是临时居所,里面本就已经打扫干净,布置妥当,但郭钏进了院子似乎并不是很满意,喊了宫婢小宦官进来重新收拾,将带来的箱笼家用摆放进去。
朱植没有理会这些,随后进了后院书房,取过笔墨记下近期的日程安排,井盐、水泥等新兴事物得想办法卖出去换取钱粮物资,将双台子河沿海一带开发出来,建成港口后,只要有了水师,未来广阔的海上大有可为。
不过细算起来最大的问题还不是钱粮,人口分布的稀薄才是限制发展的关键,那么首先得将现有的人力利用起来,等有了相当的家底积蓄再走通朝中的关系,设法向辽东移民,只要有了充足的人口则大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