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前言
献给史丹利
1963年圣诞节
永远爱你的 依列娜·法吉恩
前言
在我主要为成年人写书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比我大十岁的男性朋友。我们经常会谈起我们的童年趣事,我们俩谈论的事情很不一样,不只是因为他的记忆比我早十年,也不是因为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而是因为我们生长的环境不同。我在伦敦这样的城市,他在萨默塞特郡那样的乡村。那些存在于他记忆中的事情都来源于那些青草箐箐,清水粼粼的山坡草地,而且,生活在那儿的村民,他们的生活常识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小男孩的父亲是他们的修道院院长,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他能用优美的语言,从浅显的事例中讲出深刻的哲理,深得村民信服。小男孩就是在这充满道理的故事和诗歌一样的语言环境熏陶中长大的。
他在中年时对我讲的,不单单是他小时候的故事,更多的是那种对已经过去的儿童时代的恋念,对所经历的快乐、热情、焦虑、失望等各种情绪的纯美回忆。他的讲述生动形象,感情真挚,使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这些引人入胜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吸引我写出了这本书。
这些故事本来自成一体,但在出版前,我又想把一些我们的成人故事和它放在一起,思虑再三,还是放弃了。童年的记忆不会消失,而会像季节一样循环往复。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保留了这些童年故事。顺便说一下,我的朋友的名字不是安东尼。我们约定要给他保密的。
然而,在题词部分我其实给了一个线索,通过这个线索,好朋友们能够猜得出他是谁。这个秘密可以说了。在他三岁时的一个夏日,大家找不到“安东尼[1]”了,全家人都焦急地寻找他,最后在厨房花园的豌豆架中间找到了他,他正在把嫩豌豆从架子上捋下来和着豆荚一起吃呢。从那天起,“豆荚”就成了他的绰号,这个绰号至今都是我们这些爱他亲近他的人一想起他就首先会想到的。
注释
[1]译者注:故事中的“安东尼”就是“史丹利”,绰号“豆荚”。
依列娜·法吉恩
1963年于汉普斯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