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6章

很多东西,远远观望它,你很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智慧生物的干扰会无限放大那已收敛的误差。

NGC5253,一个充满着巨型星团的星系。

来这里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科学界的争论,有些事情,不妨确定下来。

最为巨大的星团外部包裹着致密的尘埃,尘埃质量在几十亿年间快速增长,这个过程在三百万年前停止。那几十亿年间,附近的大型星团的质量在缓慢增长后断崖般下跌。

一群挺有意思的文明,一个类似于信标的巨型建筑,莫非真有崇尚艺术的文明。有一说一,那个“信标”蛮好看的。

第五代常数探测扫描近花费了数小时确认整个星系中无虚者文明造物。

隐匿状态下,战舰的损耗会成倍增长,所以,大部分指挥官习惯于打开半隐匿模式前进,尽管被发现的概率大了些,却不用在三百万标准行程后进行数星期的维护。

这些年,我与生物的关系向着共生转变,在某些方面,各做各的。他们用着自己的人工智能,量产智能的效果差了些,胜在能互补舰长的思维模式,延迟还低,算是利大于弊。

半隐匿模式下,探测者只能大概确定目标的位置,普通常数攻击起不到什么作用,命中率太低,大范围的纤维武器,能级太低,没有突破护盾的可能。

那群无所畏惧的家伙,或者说没怎么经历实战的新生代冲了进去,企图通过广播与当地土著取得联系。

广播中的信息,无非是割地云云。我感觉战舰上的生活也不能算憋屈,万亿人口分散到十万计的殖民舰上,分明是地广人稀。

天知道土著有多气愤,如果进去的是我,最多向他们租个地,反正也不会呆太久,虽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呆了很久。

--

那群新生代即便冒失,也没有违反操作手册。十八万艘殖民舰在星系外保持隐匿模式,以亚光速前进。

战略上的轻视使得侦察分队的作用被无限削弱,一半的大型战舰,约五十万艘标准尧级战舰,三千艘垓级战舰冲进了星系内。

正如我之前做的那样,极速巡航,向着那尘埃前进。

这个星系遍布着尘埃,星际空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空旷,只是不能称作星云罢了。

高速下的场推进终于如科幻电影所愿。脱离场的粒子因能级跌落释放出高频光子,那些释放的能量没那么多的,占比不到10%,激发出黯淡的蓝色光弧。高速行驶下,包裹舰体的光弧向后方无限延伸。当舰队群从恒星系中穿过,他们如奔向太阳的小行星,舰体上脱离的粒子点亮了行星的夜空。

--

半隐匿模式没撑到最后,舰队前进了三分之一的距离就被土著文明锁定大致的位置。

想象中无力的反击并没有出现,反倒是超出预计的攻击突破了应急结构。

半径三十光年的空间如温压弹爆炸般急速升温。

大质量粒子在瞬间加速至亚光速,洞穿路径上的一切。

粒子对舰体的伤害微乎其微,可怕的是加在结构体上的极端的高温。

他们的维度攻击无视教科书所规定的最高能级,将蜷缩世界中的能量尽数释放。

这违反了某一定律,不过,忘了那个定律吧。

毕竟守墓人还说我没一个科技方向能看得过去,他不至于骗我,也没这个必要。

应急结构被能量无情侵蚀,速度远超再生技术的极限。

常数加固的材料勉强撑住了首次攻击。

我的技术最多能大范围释放蜷缩世界中29%的能量,再之后,激发蜷缩世界的载体就会被摧毁,导致能量释放过程结束。

换个视角,对舰长而言,操作手册上写着攻击模式和攻击能级若不匹配,即将对方威胁等级提升两级,这是个挺老的经验,可以让当事人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战舰开始全功率再生结构体,进入隐匿模式,全速分散。

这片世界的四维体已经耗尽,好在三维体供能还在维持运转,直到一切耗尽,系统才会打开伪零点供能,打开这套系统就说明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所有资源都被端上了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