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行为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目的型哭泣

乐乐本来是一个可爱乖巧的小女孩。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乐乐特别爱哭,比如:妈妈不让她看动画片,她会号啕大哭;出去玩的时候,妈妈没给她买玩具,她会“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有时候乐乐想吃零食,妈妈已经答应第二天给她买,但是她依旧哭着,不依不饶。

 

为什么乐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当孩子第一次无意地试图通过哭泣来达到自己的某个目的时,比如得到某个东西、逃避某个错误或让父母带自己去公园玩耍等,如果父母因为他的哭泣而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等于间接地传达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只要哭泣就一定能达到目的。时间长了,在父母无意识行为的强化下,哭泣便成了孩子最好用的“武器”,只要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便随时上演一场哭泣大戏。

那么,父母该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此类哭泣呢?

1.延迟满足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要求他们每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盘子里放着他们爱吃的食品——棉花糖。研究人员给了他们三种选择:一是可以马上吃掉;二是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再吃,那样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三是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颇为煎熬。孩子们为了不动那些诱人的棉花糖,想了很多招数:有的捂住眼睛,有的转过身体背对着棉花糖,有的踢桌子,有的拉扯自己的小辫子,还有的甚至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他们中的一些孩子没有按铃就直接把棉花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保持了半分钟后按响了桌子上的铃。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十几年之后,米歇尔联系了当年那些参加实验的孩子,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提问。结果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在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考试分数也较低。他们往往难以承受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很难维持与他人的友谊。而那些可以等待的孩子在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的分数上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而且有着比较强大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稳定的社交。

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不同的延迟满足应对方式。

(1)对3岁以下的孩子,可适当考虑延迟满足。

3岁以下,是孩子建立规则和秩序的关键阶段。此时,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父母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随便答应他。比如,如果孩子哭闹,就让他哭一会儿,等他情绪平静下来之后,再向他解释他的要求不能被满足的原因。经过几次之后,孩子便不会再用哭泣作为武器了。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还不能理解父母的言语解释,可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让他忘记哭闹。比如,带着哭泣的孩子去户外玩一玩,或者给孩子读一读他爱看的故事书,等等。

(2)对3岁以上的孩子,要看他的要求是否合理。

延迟满足的方法比较适用于3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可采用心理学上的“操作性消退”方法。具体来说,当孩子哭闹时,坚决不满足其要求,甚至不予理会,这样孩子的哭闹行为便会自行消退。比如,当孩子喜欢某个玩具时,父母可以明确告诉他现在不会买或者只有他做到每天晚上9点按时睡觉并且坚持两周后才能给他买,以此延缓孩子的需求满足时间,减少他的哭闹行为。

2.向孩子提条件

对习惯哭闹的孩子,妈妈不能从凡事有求必应的状态立即转为置之不理,而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了解他的承受力,以免加剧他的哭闹行为。父母可以先答应孩子的要求,同时也要向孩子提一个条件,让他慢慢懂得,自己的需求只有努力或者等待才能被满足。同时,孩子也会逐渐习惯用语言和父母交流,而不是用哭声来提要求。

3.孩子不哭闹时,要多表扬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并且对孩子多加鼓励和表扬,这样他才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对于那些已经养成了哭闹习惯的孩子来说,改掉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父母必须要有耐心,帮助孩子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