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策略
·按比例放大之法带来的问题
·不同的方法,共同的主线
·一个自出生开始至高中毕业为止的完整的故事
在开始之前,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我在本书中将努力遵循的一些策略。首先,我得承认,像我这一类书写社会问题的新闻工作者在写作中常常采用这样一种手法,即我们会描述一种特定的干预方式——某个学校、某种教学法、某种课外活动或者某个社区组织,然后或隐或显地想要将其树为别人模仿的榜样。以改善穷人的生活状况为己任的慈善家们和各种基金会通常也会采取类似的做法:他们寻找那些行之有效的项目并且努力将其复制、按比例放大以便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这种复制策略背后有其充分的理由。先尝试一大堆新事物,从中发现最成功的那一个,然后对其进行巩固与提升,这确实也是科技世界的基本发展范式。聚焦于成功的范例对于记者来说也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叙述方法,因为人们通常更喜欢阅读那些个人为值得追求的目标而求索的故事,对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愿意埋头吃力地啃一大堆枯燥乏味的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
但是这种报道方法有其局限性,这种慈善行为也同样如此。按比例放大之法在社会服务与教育领域中不像在科技世界里那样行得通。社会科学文献中充斥着这样一些案例,即一些高质量的小型活动被放大和复制之后,收效似乎变得小多了。聚焦于个人的故事,从叙事方面来说固然令人满意,却也会令我们忽略一个可以说更为重大的问题,即如果这所学校(或幼儿园、导师项目等)有成效,那么它为什么会成功?导致其成功的原则与做法有哪些?
因此本书的目的不是审视各种干预方式以将其树为可供复制的模范项目,而是将其视为某些根本的观念和策略的表现。我的前提是,没有一种活动、一所学校是完美无瑕的,但是每种成功的干预方式中都包含着一些线索,提示我们它为何能成功,又是如何成功的,能让人受到一些启发。我的目标是对自己所写的每一个项目进行提炼并将其核心原则进行说明,然后寻找贯穿于所有项目中的那些共同主线。
那些努力寻求处理弱势儿童问题的策略的人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至少,在我们这个国家,我们习惯于将童年时期划分为一系列分离的阶段,就像划分服装型号或者公共图书馆通道一样:婴幼儿在这儿,小学生在那儿,青少年全在别的某个地方。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倡导者,抑或慈善家、政府官僚机构,总体而言全都如此。以公共政策为例,在联邦的层面上,儿童最早期的教育属于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职权范围,该部儿童和家庭管理处管理着学龄前儿童启蒙项目和其他幼儿教育项目。但是,一个儿童自迈入学前班的第一天起,其教育责任就魔法般地转移到了监督初级和中级教育的教育部头上。州县一级的官僚机构同样也是这样进行划分的,罕有例外,机构中幼儿教育管理者和学校系统的管理者之间很少合作,甚至连相互交流都很少。
这种分工当然是可以理解的。无论对一个政府机构还是一个基金会而言,要想承担整个儿童期的教育,任务都可能看起来过于庞杂,对教师、指导者或社工而言,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这种零碎分割的做法可能会让我们发现不了贯穿一个孩子人生不同阶段的那些共同旋律与模式。因此我在本书中打算采用另一种策略:将儿童,尤其是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儿童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连续统一体——一个自出生开始至高中毕业为止的单一而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