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徕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留有悬念的徕卡相机——R9

图1

自从相机制造进入电子时代以来,徕卡相机的研制给人一种感觉,好像总是比当时的世界相机制造潮流慢半拍。徕卡相机每一款老型号的停产和每一款新相机的诞生,总给世人留下很多遗憾,也可能正是这种遗憾,让人们对徕卡寄予更多的关注。

在2002年德国科隆国际摄影器材展上,徕卡公司悄然推出了新机型R9(图1),众多的猜疑、企盼、失望接踵而至。人们总对徕卡相机的新品寄予更高的期望,希望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作品,然而R9却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遗憾。

当年R8相机上市时,人们对它未实现自动调焦功能就有众多的揣测,很多专家认为R8的机顶内部留有很大空间,机身与镜头衔接的电接点还有空余,这些是为今后徕卡相机实现自动调焦功能留下的伏笔。R9的问世使种种预测成为泡影,R9还是R8的老面孔,除了有微小的改动,其他依然如故。R9为什么未实现自动调焦功能?R9为什么外形未有改动?R9为何未在机身内部装输片倒片自动装置?

笔者与众人也有同感。细想起来,徕卡相机的保守也未尝不是一种优点。自动相机给摄影者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它开拓了摄影的新领域。但在摄影传统领域,手动的传统相机依然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像R9这类传统相机是为创作高质量画质的摄影者设计的,虽然形式保守,但实际操作已经很先进了,无论是测光系统、曝光模式,还是快门时间、人机工程,都达到了当今世界的顶级水平。

近期,我有幸获得了两台R9相机,编号分别为2881277、2881226。为了解析R9的悬念,我用编号2881277的机身进行尝试。新的R9一改以往机身的银、黑两色,代之以铁灰色饰之,给人一种坚固沉稳的印象。凡是使用过R8的人都感觉机身稍大,甚至有人怀疑R8是专给身高马大的欧美人设计的。R9虽然大小与R8一样,但是重量轻了100克,感觉单手握持很舒服。R9机身可配用自1965年以来出品的所有R系列镜头。其实R9悬念的焦点是,它为什么没有实现自动调焦系统?我认为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当今相机自动调焦方式,不外乎像佳能EF那样镜头中带马达的,还有像尼康AF那样通过机身马达转动镜头调焦的,还有像康泰时AX的机背调焦方式等。前两者要对镜头接口或镜头重新设计,后者要对机身进行重大的变革。

众所周知,徕卡是以它优秀的光学品质著称于世,是以它产品的经久耐用而折服摄影者的。现在的自动调焦镜头,大都通过某组镜头的位移,改变镜头的焦距实现调焦,由于要实现自动快速调整,自动镜头的可动调焦片(组)的外筒,就要采用轻质材料,并且螺距要大,使用时间长了,不免有松动现象,严格地讲对镜头的成像精度也会产生影响。徕卡镜头大都是整组调焦,无论是拍近景或是拍远景,都是通过设焦环改变镜头整组结构焦平面的距离来实现调焦。

另外,徕卡镜头调焦用的外筒多为铜质,公差很小,螺经纬度相应较密,又由于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徕卡镜头使用几十年都很少有松动现象。这些众多的优势,徕卡一时是难以舍弃的。实现机背调焦也并非上策,是不是非要实现相机自动调焦才称得上是现代相机,我看未必。对拍摄风光、静物的摄影者来说,手动调焦可能更为实用稳妥。依我之见,还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

我在试用过程中感觉徕卡R9相机的测光系统非常实用准确。在拍剧照时,我用了局部测光。我先将测光中心对准拍摄主体,按动快门释放钮致第二行程实现测光值锁定,而后进行构图拍摄,拍出的照片曝光很准确(图2)。在拍外景时,我多采用分区评估测光方式。

我在使用时还感觉到R9相机特别方便的一点,就是R9机背上的LCD面板有照明功能,这在拍剧照或夜景时非常有用。凡使用过R8的人都知道它的功能选择转盘很容易移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而R9在此增加了锁定功能。R9相机在分区评估测光模式下,可以1/10EV值挡精调曝光补偿,而R8是通过ISO值以1/3EV值挡或通过自动曝光补偿键以1/2EV值挡精调曝光补偿。R9相机的自动闪光补光可选择全开光圈或较长快门时间完成,而R8只有在1/250秒和小于F5.6光圈值时可以完成。R9在使用程序快门(P)时,以TTL控制曝光,可实现±3 EV值挡手动调焦闪光补偿,而R8只有±3 EV值自动补偿,没有手动调焦闪光补偿。R9相机在局部测光和侧重中央式测光时可实现测光锁定,R8只有在局部测光时才能做到测光锁定。

图2 徕卡R9机身,F4.2/105-280mm镜头,依尔福黑白胶片,ISO 100,F4.2 ,1/125秒

虽然R9相机比R8相机在某些功能上先进了一些,但仍属传统相机,由于定位和观念不同,徕卡是否实现全面自动化也未可知,我们把这个悬念留到最后吧!(本文写于2003年——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