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也不乏同情民众疾苦、蔑视权贵之作。其诗文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诗风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有《李太白集》存世。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注释
戴天山:一名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市北。
吠:狗叫。
带雨浓:也作“带露浓”,诗中指挂满露珠的桃花浓烈灼艳。
青霭:青黑色的云气,形容气氛朦胧。
飞泉:瀑布。
倚:靠。
简析
本诗为一首写景抒怀的出访诗,诗人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访问道士不遇图,通篇写景浓重,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道士云游四方的娴雅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境界。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灼灼其华。诗人缘溪而行,所闻所见有如世外桃源,超尘拔俗。“带雨浓”三字,既描刻了桃花的晶莹剔透,又点明了作者入山的时间,日出而行,与后文的“溪午”相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诗人在林间游走,不时见到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阳当空之刻,道院钟声杳杳。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鹿性喜静,常在丛林深处活动,所以诗人以“时见鹿”衬托了山谷丛林的僻静。又以“不闻钟”暗示道人乘空而去,唯涓涓长流的溪水在这无人之境叮咚作响。既是写景的神来之笔,又为后文的“无人知所去”遥相呼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诗人抵达道观,唯见融入青竹环抱,云气迷蒙,碧峰苍翠,飞流直下。一个“分”字将“野竹”“青霭”两片青葱的色调汇成一体;一个“挂”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瀑布湍急与“碧峰”高耸之态,二者相映成趣。此句对景状的细致描写,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方净土的淡泊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乃至怅然若失的情怀。“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借问旁人,打听道士云游何处,却无从知晓,随性停靠在门前青松之下,一边细品道观的景致,一边等待着道人归来。诗人用笔略带迂回,侧面描写了“不遇”的事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一“愁”道尽诗人凭松空望,惆怅落寞的情状。
背景
据清黄锡珪《李太白年谱》,李白早年曾隐居大匡山(戴天山)大明寺中读书,本诗约作于这一时期。
名家点评
〔明〕钟惺:全首幽适。(《唐诗归》)
〔清〕爱新觉罗·弘历:自然深秀,似王维集中高作,视孟浩然《寻梅道士》诗,华实俱胜。(《唐宋诗醇》)
〔清〕吴大受: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字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诗筏》)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慈姥竹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
注释
慈姥(mǔ)竹:又称“子母竹”,是做箫笛较好的竹种。因产于安徽当涂县慈姥山而得名,枝干森束如母子相依,常比喻母亲的抚爱。
攒:通“钻”。
虚声:空谷传响的回声,在诗中指秋风过境,竹声簌簌。
龙吟:慈姥竹的笛声,似龙鸣之声。
凤曲:指笙箫等细乐,美妙动听的乐曲。
蒲柳:又名水杨,望秋先零。比喻人体弱多病或低贱。
简析
本篇为一首咏竹抒情的赞颂之诗,诗人借竹永葆本色的品性言明了自我宁折不弯,不入污流的抉择与对高尚人格的向往追求。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慈姥竹从石缝中钻出,翠叶叠织,青烟缭绕,江水映带左右,相辉生趣。诗人平铺直叙,写尽一时一地风貌景致,以“攒石生”尽显慈姥竹坚韧不拔的神韵与顽强不屈的生命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一片青翠的竹色倒映镜湖之上,凉风掠过,碧波粼粼,竹声瑟瑟。“翠色”写色,“虚声”写声,诗人通过视听的真切体验,描摹了翠竹丛生、寒风凛凛的秋日晨景。“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慈姥竹制成的笛子音色上佳,笛声婉转久绝,恰似龙鸣,比笙箫奏出的“凤曲”更胜三分。诗人表面写笛声的美妙绝伦,实则传达了对慈姥竹的欣赏与颂赞。“不学蒲柳凋,贞心尝自保。”秋风扫落叶,蒲柳顺势零落,唯慈姥竹不屈不挠,无惧寒凉。此句诗人将“蒲柳凋”与“贞心”作比,侧面烘托慈姥竹的坚忍顽强,不惧寒霜,亦以竹喻己,托物言志,表明了自我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气节。
本诗写慈姥竹另辟新意,不言子母之爱,而言“竹”之“贞心”,简练明快,执着有力的语言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慈姥竹向险而生却又自由潇洒、坚定乐观的形象,“龙吟”和“凤曲”,“蒲柳”和“贞心”的双重对比凸显了慈姥竹高洁的气质,同时彰显了诗人对凌云高志的追求。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姑孰十咏》之一,约创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登慈姥山所作。
名家点评
〔唐〕魏颢: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李翰林集序》)
〔元〕傅若金: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诗自为一体。(《清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