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减少鱼类组胺过敏
吃鱼过敏,是先天性食物过敏的一种,无法借由饮食来改善,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则视个人的体质而异。
过敏的原因
有的宝宝吃鱼后会出现过敏现象,这是因为鱼体内含有组胺,而宝宝体内缺少可以分解组胺的酵素,一旦组胺被宝宝吸收,进入免疫系统,就会引发过敏现象。
出现的症状
有的宝宝脸部潮红、皮肤过敏、眼结膜充血,并有头痛、头晕、心悸、口渴、喉咙烧灼和嘴唇红肿等症状;还有的宝宝会四肢麻木、全身无力、烦躁不安等;更严重的还可能出现哮喘、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
主要过敏原
组胺过敏经常发生在吃了青皮红肉的鱼类,如竹荚鱼、鲐鱼、金枪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青鲮鱼、金线鱼等海鱼或淡水鱼鲤鱼后。这类鱼活动多,皮下肌肉的血管比较发达,血红蛋白含量高,故得名青皮红肉。这类鱼含有较高的组氨酸,经组氨酸脱羧酶的作用脱羧而形成组胺。此外,鱼类在放置期间有个自溶的过程:释放组氨酸—脱羧—组胺。当组胺积蓄到一定程度时,食用后便有了过敏甚至中毒的危险。再者,鱼肉中所含组胺还与鱼的新鲜度有关,所以鱼肉越不新鲜,形成的组胺越多。如果吃了不新鲜或腐败了的鱼发生过敏,这也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