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给自己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
01 选择好第一份工作
今天发生的所有危机,多年前在你选择安逸还是拼搏的那一刻,其实早已注定了。
2017年,《凤凰网周刊》的一篇文章《东北青年们的入职选择:有编制扫大街也行》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文中提到:
哈尔滨市招聘457个清洁工引来1万余人报名,其中近三千人拥有本科学历,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事业编制”是他们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不是说编制一无是处,但是编制作为一个历史产物,必然会存在很多限制,比如更可能看重背景关系大于能力。
从职业生涯角度考虑,为了编制去扫大街,对很多家境一般的年轻人而言,也就意味着今后的漫长岁月里,你的工作内容就是扫大街;当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你看着曾经不如你的同学一个个风生水起,再惆怅地望着多年不变的工资条,到那个时候,或许比多年来的挣扎和痛苦更让你备感无力和绝望的,是你赫然发现,自己早已丧失了再次选择的勇气和胆量。
作为一名职业生涯咨询师,我做过不下五百例职业咨询案例,我想告诉你的是,很多故事的开头,主人公都抱持着盲目的乐观与自信,无视或者不知道选择的重要性,结果一步错步步错,等他们想要从头再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改变的力气和勇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时间的长河里继续沉沦下去。
一
英子在咨询之前一度感觉自己很失败。她毕业10年,一开始在企业里跌跌撞撞,要么感到压抑痛苦,要么感觉学不到东西。3年后,经家人托关系,总算进了一家事业单位,但属于编制外工作人员。她曾经尝试过考事业编制或者公务员,但因为写作是自己的弱项,所以屡试屡败。
英子对职业选择和未来走向一片迷茫,实在不知道要从哪里突破,感觉再这么混下去就要荒废了。从网上买了我的书看完之后,毫不犹豫地和我取得了联系,预约了一次职业咨询。
英子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随着类似案例的累积,我渐渐认识到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如果你试图绕过20岁的迷茫和焦虑,不去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你未来的岁月里卷土重来,并且一次比一次凶猛,而你,却一次比一次无力。
2003年的那个夏天,我正式开始了职业生涯里的第一份工作,迎接我的不是宽敞明亮、开着空调的办公室,而是挥汗如雨、轰鸣声不断的高温车间。
在这份工作之前,我身边有两个人力劝我考公务员,一位是我的父亲,另一位是我实习单位的财务主管。
二
大四上学期,我有机会去一家垄断性质的军工企业实习,在实习前我就被人事告知,如果表现优异就可以被留用。虽然普通员工的工资不高,但那家公司非常正规,完全遵循劳动法规定,加班给付高额报酬,伙食也属于员工福利,无需花钱,菜品丰富,并且不限量,敞开供应。
我激动不已,感觉OL的生活就在我的眼前,于是在拿到实习期第一个月的工资后,我立即对自己进行了一次从头到脚的打造与升级:我染了头发,买了一身时髦的衣裳,生平第一次蹬着高跟鞋,昂首挺胸地穿梭在办公室里,却浑然不觉一场危机正悄悄向我袭来。
那段时间里,我开错了25张发票、作废了18张现金支票,我的内心十分恐慌与焦虑。当时我那么强烈地渴望留下,于是我给我们主管和办公室里的主办会计买了两枚镶满水钻闪闪发亮的发卡,然而她们并没有收下。
实习期结束后,财务主管把我叫到会议室,和我进行了一番谈话。
主管:“小赵,我觉得你更适合考公务员,你看,公务员这两年刚刚开始招考,你完全可以试试。”
我:“你的意思是我不适合在企业发展吗?”
主管:“怎么说呢?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我们看重的是你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而从你实习期的表现来看,似乎你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
我:“那你能具体说说吗?你为何认为我适合考公务员呢?”
主管:“因为体制对你这样的人有一个好处,它能给你提供一份绝佳保障。只要你的工作不犯原则性的错误,都是被允许和原谅的,你可以每个月按时领工资,过得安稳无忧。另外呢,你虽然工作不怎样,但小小年纪似乎很懂得人情世故,这一点就非常适合进体制啊!”
我多想和主管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深谙人情世故的人,我只是太想留在这里了,察觉到她们的不满后,才会想到通过买礼物改善她们对我的印象,显然,我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可是领导,我不是你说的那种人,你能听我解释一下吗?”我试图最后再争取一下。
“不必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忙,另外我们也招到了一位更合适的人选。”主管说完,就离开了会议室。
三
我怀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力感,回到家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思了几天,总结出三条经验及教训。
(1)对于职场新人而言,重要的不是平台有多优越,而是你能为它做些什么。
我发现,优越的环境特别容易让人丧失斗志,并且会引发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让人忘乎所以,反而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种“优越”其实和我没有什么关联。
这家单位效益好,首先是因为它属于垄断行业,受国家政策的保护和扶持;其次它所生产的产品性质特殊,不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最后从工资待遇来看,普通员工的待遇其实和其他企业并没有太大差异。
也就意味着,再好的平台都不是保险箱,如果你没有能力或者无法胜任,同样免不了残酷出局的命运和结局!
(2)寻找第一份工作,其实很重要。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那家实习单位的HR对我说的这样一番话——
“其实一个人未来能做什么,能有怎样的发展,第一份职业选择至关重要。虽然眼下你遭遇了一次挫折,但总有一天你会庆幸,这样的挫折是发生在实习期,而不是发生在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要知道,没有单位会去计较一个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当然如果有单位要来查证你的实习表现,我会尽可能为你美言几句。谁的职场都不容易。但我希望你能真正从这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好好思考未来的职业道路,尤其是行业及公司的选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生涯及发展前景,一定要高度重视。”
这位HR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按照主管及父亲的建议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业历练呢?
为了更客观地进行判断,我特地跑到税务局等单位,观察那些工作人员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这种工作内容及状态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
当时我带着零食,在他们忙的时候我就静静坐在大厅观察;他们不忙的时候,我就用零食做突破口,和一位看起来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渐渐熟识了起来,向她打听具体的工作内容,听她谈论真实的体会与感受。随着信息掌握得越来越多,我渐渐打消了考公务员的念头。
我头一次明确地认识到,这份稳定的职业无法满足我真正的需求。
我想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我想拿高工资,同时我也从这位姐姐的口中得知,在这种以关系为基础构建的人际圈中,有很多东西是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的(技术性极强的可以区别对待)。即便你进去了,也依然被视为圈外人。
我真的可以为了稳定,去忍受不公的竞争机制吗?难道多年如一日的乏味与重复,就是我想要的工作吗?难道我曾经的抱负与理想,可以被他人眼中的“好职业”所替代吗?
我又托男友了解企业里的情况,其中一位他当年同寝室的同学在一家企业经过三年打拼,做到了公司的技术骨干,据说领导已找他谈过话,打算给他一些人手,让他慢慢接手一些项目。
我发现,对于很多类似我这样没有背景的大学生而言,想要实现命运的逆袭,一定要选择一个相对公平、注重能力的竞争环境,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而对于财务专业毕业生而言,最难做的行业莫过于制造业。虽然一开始工资不高,环境艰苦,但无疑能学到很多东西。于是经过半个月的走访调查及慎重思考,我决定从生产型企业的财务做起,于是开始有针对性地投简历,很快就成功应聘到一家大型生产企业。
这家企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所有应届毕业生都需要经历半年左右的生产线工作,再视表现予以转正。
现在想来,企业的这项举措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如果一个人内心缺乏明确的目标、吃不了苦、做事没有毅力、身体素质差,很快就会被繁重的流水线工作拖得身心疲惫,最终主动离职,从而让企业达到“自然淘汰”的目的。
(3)任何人给你提出的建议,都有各自的角度和动机,但永远不能替代你自己的选择。
多年后的一天,当我和父亲闲聊时,无意中谈及当年建议我考公务员的话题。他说:“其实做父母的都想子女比自己过得好,而在我们那个年代,吃公家饭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每个年代的人都有各自的局限,我们说的话未必都是真理。如果做子女的太听话,没有自己的主张和选择,那就是子女真的能力不行,连这点主见都没有,看来只能做公务员了。”
我豁然开朗。
是的,包括曾经的那位主管,我当时感受到的是满满的恶意,但如果站在她的角度来看,我的所作所为不正给她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我做事不怎么样,反而好像很懂人情往来的样子,这种人难道不正是有公务员的特质吗?
你会发现,每个人向你提出的建议,其实都有各自的动机和角度,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你自己手里。
四
我深知,今天的职场承载着很多人大半辈子的梦想,我们渴望在柴米油盐里填充奋斗的梦想,我们渴望通过奋斗充盈我们的生命。写下这些,只希望今天的你能够仔细思考眼下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要面临的更大的问题,尽早下手解决问题,不要再浪费更多时光,早日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