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4 人生不是一开始就有主线

早些年,《哈佛商业评论》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职场囚徒”。

所谓“职场囚徒”,是指以下人群:

他们既不会正面宣传公司形象,又不会努力工作,而且也不去另谋高就,既缺乏进步的动力,也没有离开的勇气。

事实上,如果我们不从思维层面彻底摆脱“囚徒困境”,即便再好的环境,你同样会遇到这些“职场囚徒”,糟糕的是,“囚徒困境”正像一场可怕的瘟疫,如同病毒一般疯狂席卷着刚毕业的大学生们。

这不是危言耸听。

曾有报道指出:“每年都有百万大学毕业生走入职场,而这些年轻人,刚毕业就荒废!”

囚徒思维的典型体现是:我必须找到职业主线,否则我就不努力。

A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年纪轻轻的她并不清楚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

A找到了我。

在咨询的开始,A一直和我强调这么一个观点:“我必须找到一条职业主线,否则我不会轻易开始!”

我不禁为A的想法捏了把冷汗。

这个观点的背后,是一种对自我概念的深刻误会与执着。

我深知,A的观点代表了当下很多人的集体性迷局,那就是,很多人都因为长久找不到所谓的“自我”而陷入焦虑和迷茫,所谓“我到底应该做什么”这类问题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是的,不论是当下影视作品还是很多鸡汤文,都特别尊崇一个观点,所谓“先找到自我,再找到适合的工作”。

果真?

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逻辑漏洞,那就是,什么是“自我”?

曾经有一位复旦大学法语系的毕业生,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就不想做只能复述别人语意的传话筒,毅然放弃了专职法语翻译的职业生涯,进入一家代工奢侈品牌的法资企业,任职十个月涨了三次薪,成为老板的得力助手和私人密友。

就是这位姑娘,后来参加超级女声的选秀节目,成为一位特立独行、极具时尚感和个性的创作型歌手,她是尚雯婕。

对比时下很多成功人士聊自己时总是热衷于“找到热爱的方向坚持做下去”的简单粗暴的论调,很多人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和答案。

想要冲破囚徒思维,首先需要打破的就是这个“自我”的假象。

事实上,“自我”根本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不是你的性格,甚至也不是你的好恶和行为倾向,它更多的是指向一个地方,那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

没错,你是你创造的一切,你是你所做的事情,除此,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

就好像我们谈及乔布斯时,我们会想起苹果以及他离经叛道的事迹和惊人的创造力,我们并不会在意乔布斯到底是什么性格,这个人有着怎样的喜好,等等。

正是因为很多人被这种僵化的思维所限制,他们认为一定要找到方向才能努力,在没找到方向之前,他们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尝试,于是能力无从谈起,经验更是一纸空谈。

与其说他们在找工作,不如说试图找一份职业寄托,恨不得一朝选择一份职业,从此安稳到老,高枕无忧。

而恰恰是这种思维,扼杀了人生的很多可能性!

在你的观念里,假如一个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站在你的面前,你认为适合TA的职业方向是什么?

如果你去问身边的人,80%左右的人都会告诉你,适合这个毕业生的职业主线,无疑是去一家企业稳扎稳打,最终做上管理者的职位。

事实上,就有这么一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刚毕业那会儿并没有按照社会期待从事这条职业主线,她喜欢两件事情,画画和辩论。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画画和辩论当做业余爱好就好,犯不着以此为生。

而这位毕业生偏偏转行做起了文字记者,10年前没考上美院的她,在她28岁那年,突然就成了设计总监。眼看着自己将要在设计师这条路上开花结果,没想到参加《奇葩说》,随着节目的爆红跃入了很多人的眼帘,她叫邱晨。

2017年上半年,我接到过这么一例咨询案例。

咨询者的起步很低,当时他只有中专学历,因为家境贫困,无法继续读书。但他一直想学习,为了给自己攒够读书的学费,他从中专毕业之后,找到一家单位当保安,这个职业能够包吃包住,解决了生存问题,工资可以全部攒下,就这样,他靠着三年的保安经历,为自己攒够了学费。

找我咨询的时候,这位小伙子为自己的未来忧心忡忡。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孤注一掷花费三年的积蓄去读书。

经过咨询,我发现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只是这个梦想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怕说出来遭人耻笑。

我至今还记得他谈及梦想时言语间透露出的莫名兴奋,他说自己热爱足球,特别想从事和足球有关的工作。经过层层梳理,小伙子最终明确,自己完全可以努力做个足球解说员或者足球类媒体编辑。

就是这样一位小伙子,在很多人看来,他曾经的职业经历似乎是卑微而不堪的,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位敢于为自己梦想负责的人。

在梦想面前,没有谁低人一等。

前不久这位小伙子给我们发来一段反馈,咨询之后,他通过努力考取了一所心仪的大学,而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一名体育编辑。或许在未来,也不排除开创自媒体、进行相关的赛事解说。

我明白,这样的人,未来是不会沦为“职场囚徒”的。

什么是“职场囚徒”?

(1)卡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难以向上。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激情和斗志消磨殆尽,剩下的就是权力争斗和钻营。

(2)对职业没有任何向往与追求,“差不多”“混日子”“求安稳”成了他们最核心的诉求。

全然忘了曾经意气风发、义薄云天的自己,平时的谈资也很少涉及专业领域的交流,而停留于对职业没有任何裨益的八卦与无谓的吃喝玩乐中。

(3)不努力工作,对单位诸多不满,却继续混下去。

有人说,这样的“职场囚徒”,往往害人害己。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应届毕业生怀揣美好的愿景踏入职场,他的身边都是这种缺乏斗志、张口闭口四处诉说“黑暗”与“不公”的人,如果这位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定力与目标,很容易被拖下水,沦为老气横秋的“职场囚徒”。

如前文分析,想要避免“职场囚徒”的困境,你需要更新思维模式。

(1)“自我”是个假象,它需要通过你的创造才能呈现出来。

如果你的内心潜藏着一些梦想,不要试图压抑它们,如果能够从事相关工作自然最好;如果迫于生计压力,也不要忘了给自己内心的梦想留些时间与空间,将它们养大。

就好像当年爱唱歌的尚雯婕并没有意识到,一场选秀节目会对她的命运产生怎样重大的影响;就好像当年喜欢辩论参加《奇葩说》的邱晨也不会料想到,今后她会成为辩论界的一名“大咖”。

命运很难说得清,它往往会在这些不经意的时刻给你安排一些机会。

这么看来,哪有什么找到职业主线再去努力一说呢?

(2)努力是人生常态,你需要将努力变成习惯。

依据巴甫洛夫发现的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努力本身就是一种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形成,靠的绝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坚持久了,努力就会变成吃饭喝水这般稀松平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的力量”。

这种规律,被称为“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认为,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恰恰是源于各种习惯的养成,人才会不用花费多少精力就可以把很多活动维持下去。

比如,你不需要去想,早上起床从穿衣到洗脸等一系列活动就可以顺利进行,并且你从来不会感觉到累。

利用这种规律,你大可以把很多事情变成自己的习惯,在你不知道往哪里走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将一些事情固定下来成为习惯,比如早起、比如读书、比如写作,等等。这些习惯说不定就会在日后给你带来积极的改变。

你相信吗?如果你长年累月坚持一件事,迟早有一天,就会有这样的机会来临,让你的命运发生转机。

在自媒体领域,很多原创作者就是经过了一条毫无悬念的漫长的路,长年累月坚持输出,这才有了自己的作品和读者,最终找到了变现的途径。

(3)任何时候,你都拥有选择权。

“囚徒思维”里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其实拥有选择权,把一些困境刻意放大,试图逃避自己的责任。

比如,你对一家单位不满意,完全可以跳槽,谁也没有拦着你,不让你跳是不是?

怕就怕,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来,成天沉浸在“抱怨”与“唱衰”里,不仅无法给单位带来价值,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新进员工的发展。

事实上,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为何不想办法改善呢?如果真的无法改善,何不另辟蹊径,去培养自己的能力或爱好呢?

毕竟,人生不是电视剧,根本不存在什么主线,但是谁也无法确切地知道,你今天走的一些看似偏门的路说不定哪天就成了主线,但关键问题在于,到那时,你还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在做积累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