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我国教育市场化与产业化的发展
教育产业化在国外和国际上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理论与经验。在中国,随着20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庞大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以发挥教育的作用,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我国的教育产业,社会各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在实践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把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把教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领域。理论上,经济学界的讨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热烈起来,并且引起了教育学界的共同关注。
王丽(1986)从教育商品化的角度阐述了中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升学率问题。她指出:“教育过程本身的商品化倾向日益明显:重教育效率、大规模投资、集约式经营……教育的结构、规模及部分内容均遵循商品经济的供求规律。”因此,她认为用商品化的教育竞争机制,可以在一定层次上追求教育的高效率。
饶定轲(1988)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树立市场意识的必要性。他提出“如果教育有了市场意识,让产品(人才)的生产(培养)与雇主(用人单位)直接挂钩……让产品(人才)的生产(培养)与市场的需求统一起来,用市场来调节教育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使之产销对路,供求平衡……提高教育产品的合格率,减少教育成本耗费,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该文主要是利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论述,虽然提到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人才商品的不同,显然有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然而,在教育体制改革落后的当时,能够明确提出“教育市场”,对国内教育思想进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到了1989年,教育产业化的理念开始在国内出现。基于我国当时教育中的经费短缺的突出问题,四川大学的黄群腾(1989)首次提出自己的设想——“教育产业化,实行全价收费”。他认为教育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在于“供给制”式的财政预算拨款,为此应超越传统理论,使教育参与其他经济职能部门的利润平均化。为此必须实行全价收费,以弥补成本并获取平均利润,而受教育个人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人,理所当然应该为教育交费。作者认为,实行全价收费是教育产业化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国家投资不足导致的教育过程更新缓慢的现状。作者在当时教育商品化、市场化等讨论基础上明确提出教育产业化的思想,为之后教育改革的认识起了促进作用。但在其文章当中,并没有对教育产业化进行明确的定义和介绍,也没有指出产业化与之前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区别。
几乎与此同时,邵森万(1989)从界定产业的定义入手进而讨论教育产业化的问题。他认为“作为产业,它的生产活动是以营性为特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必须生产和经营某种商品”,并且认为产业化与商品化具有相同含义。根据他的定义,他明确指出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不具有产业性质,而高等教育可看成产业,但由于其非营利性并且同时具有商品性和非商品性而有别于物质生产领域产业。对于产业化的问题,他主要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阐述。“高教领域生产关系的改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和权力结构的调整……产业化为高等学校生产力的解放,特别是人的解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产业化概念的正式提出为教育产业化理论的构筑开辟了道路,学术界对产业化的含义和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992年政府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定义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并归入第三产业,反映了政府对我国教育产业性的定论,同时也为产业政策的制度提供了指导。